【健康百科】為何老人容易發生髖部骨折?

2021-01-19 澎湃新聞

健康百科 ·髖部骨折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近幾年連同老年髖部骨折在內的全身骨折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2016年上海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群骨折發生率已超過6.5%。老年人較年輕人更易髖部骨折,其發生率佔到了所有老年骨折患者的20%以上,到2021年上海地區老年人口骨折發生人數將超過30萬人,其中老年髖部骨折的病人預計會接近6萬人!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我們很多時候都想當然地認為:是因為老年人骨質疏鬆嘛!其實這種想法並不完全正確。骨質疏鬆是骨的問題,它的發生意味著您的骨骼變得不那麼密集和脆弱,這樣不需要多大的力量就能破壞它們,確實是老年群體易發骨折的原因,但是卻不是骨折更易發生在髖部的原因。髖部骨折更易發生則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的改變,行走時重心的改變以及在活動時的不協調。

人一生的行走姿勢變化過程,是身體重心逐漸後移的過程。到了老年,即使在站立狀態,身體重心已經移到了腳跟,行走時身體重心在腳後面,如果出現兩腿肌肉力量不協調時則容易出現側向跌倒。由於重心在腳後,所以多是斜坐在地,股骨頸或轉子最外側和後側受到暴力撞擊,從而出現了髖部骨折。

此外,有時可能會有生病的醫學原因,比如低血壓、心律異常或暈倒。卒中、帕金森病、關節炎等疾病會影響到您的行動能力,使您在絆倒的時候難以自我調整姿勢。若您患有糖尿病,血糖指數不穩定,您可能會感到暈厥。而且糖尿病還會帶來眼部和神經問題,影像您的視力、減弱您腳部和腿部的知覺。這些情況會讓您更加難以安全行動。這些都會增加您跌倒的風險,使得髖部骨折的發生率增加。

所以,在您跌倒後一定不要急著馬上重新站起,而是要對自己的情況下進行簡單的評估。如果跌倒損傷較為嚴重,尤其出現了局部的劇烈疼痛,無法活動,甚至出現了紅腫和明顯的畸形,都是發生骨折的徵兆。這時應待在原地,儘可能保持原有體位,並及時撥打求救電話,在人員陪同下儘快就醫治療。

對於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早期的治療是具有非常大的意義的,對選擇非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追蹤研究發現,導致老人離世最大的骨折併發症是肺部感染。因為對於髖部骨折的老年人來說,骨折部位稍有活動就會疼痛,翻身困難,更別說坐起來了。這樣一來,肺部的分泌物(痰)無法順利排出,時間一長,就「積攢」在肺部,容易引發肺部感染,從而產生生命危險。

此外骨折之後,人體血液處於高凝血狀態;選擇保守治療的老年人又基本上只能平躺,下肢處於長期的不活動的狀態,血液流動緩慢,就容易引發靜脈血栓。如果血栓脫落,隨著血循環流到肺部、頭部、心臟,就可能出現致命性肺栓塞、腦梗、心梗,導致生名垂危。而且,髖部骨折老年人不得不長期臥床,如果一個臥位姿勢長時間保持不變,一旦超過2小時,被壓迫的局部骨突處皮膚就會發紅。這些部位因持續受壓引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和營養不良,進而發生壞死潰爛,形成壓瘡(也稱壓力性潰瘍),引起感染。老年人長期臥床的話,也可能會影響到膀胱,出現尿瀦留,就很容易引起泌尿系統感染。老年人往往抵抗力有限,這些感染隨時都可能進一發展,波及全身。

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預防跌倒以及適宜的治療就對老年人具有很大的意義。第一,鞋子要合適。鞋對於老年人而言,在保持軀體的穩定性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年人應該儘量穿舒適、平穩、合腳的平底鞋,鞋跟低而寬,鞋底牢固。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過於柔軟以及穿著時易於滑倒的鞋。第二,老年人的家居環境應堅持無障礙觀念:①移走可能影響老年人活動的障礙物;②將常用的物品放在老年人方便取用的高度和地方;③儘量避免地面的高低不平,去除室內的臺階和門檻;⑤將室內所有小地毯拿走,或使用雙面膠帶,防止小地毯滑動。第三,老年人對於照明度的要求比年輕人要高2~3 倍,因此應改善家中照明,使室內光線充足,在過道、衛生間和廚房等容易跌倒的區域應特別安排「局部照明」;在老年人床邊應放置容易伸手摸到的檯燈。第四,居室內地面設計應防滑,保持地面平整、乾燥,過道應安裝扶手。衛生間是老年人活動最為頻繁的場所,也是最容易受傷的地方,因此衛生間內的環境隱患需要受到特別關注。第五,老年人平時需要克服對跌倒的恐懼,堅持有規律地參加體育鍛鍊,以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平衡能力、步態穩定性和靈活性,從而減少跌倒的發生。

最後,祝願所有的老人家都可以平平安安、身體健康,健康走過100 歲!

來源:骨科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健康百科】為何老人容易發生髖部骨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髖部骨折在老年人骨折中居首位——專家提醒:併發症危及生命,應及...
    年輕人摔一跤可能沒什麼大問題,但對於老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老人因此可能長期臥床,引起諸多併發症,再也站不起來。因此,這種骨折,也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那麼,老年人為何容易跌倒?遇到這樣的骨折,該如何處理,又該如何預防呢?
  • 68歲闞大爺髖部骨折,1年後去世,老年人這個部位骨折很要命
    闞先生也比較注重健康,每天堅持鍛鍊,這天早晨鍛鍊,由於剛剛下過雨,路面溼滑。闞先生不小心摔了一跤,送醫後發現是髖部骨折。經過醫生的評估,建議老人手術治療,但是家人感覺這麼大歲數了,手術治療怕老爺子受罪,最後還是堅持保守治療,可是在一年後,老人家卻撒手人寰。為什麼這個骨折這麼致命呢?一、什麼是髖部骨折?
  • 摔在鬼門關上,這種骨折死亡率比癌症還高,最容易要老人的命!
    在浙江某醫院的骨科病房裡,一位老人滿懷感激的對骨科童主任和胡護士長說:謝謝童醫生,把我的病治好!也謝謝護士們像親人一樣照顧我,真好!今年103歲的岑老,在一次起床時不慎摔倒在地,右髖部劇烈頭疼,無法動彈。檢查顯示老人是髖部骨折,當天就轉到市級醫院,在醫生的全力搶救下才撿回一條命。
  • 全球30%髖部骨折發生在中國!2個動作自測耗損程度
    日常生活中,因為摔倒、車禍導致骨折是很正常的事情,除了少數嚴重的創傷,一般骨折很少會導致患者直接死亡。但有一個部位的骨折,被稱作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即髖部骨折。據說經歷完這個骨折,很多人沒能扛過去最終去世。
  • 高齡髖部骨折,手術還是保守治療?這位老人的經歷告訴你
    髖部骨折,嚴重威脅老年人,尤其是70歲以上老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衢州市骨傷科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朱寬宏介紹,老年人骨質疏鬆,骨骼脆性增加,不小心摔一跤可能就會造成骨折,尤以髖部骨折最常見。上周的一天凌晨,徐奶奶起床喝水時,不小心一跤摔到地板上,頓覺右髖部疼痛難忍,人站不起來了。家人聽到動靜,趕緊將老人扶到床上,發現老人右腿無法站立,急忙撥打120,將老人送往衢州骨傷科醫院救治。值班醫生馬上為徐奶奶安排髖部CT檢查,圖片顯示,老人右腿股骨大粗隆、股骨小粗隆之間,有一道斜斜的骨縫清晰可見,確診為股骨粗隆間骨折(屬於常見的髖部骨折)。
  • 摔不得的髖關節(一):一旦骨折,老人一年內死亡率達50%
    國人的髖關節健康情況不容樂觀,數據顯示,全球30%的髖部骨折發生在中國。髖部骨折的致殘率和致畸率超過50%;女性發生髖部骨折1年內死亡率為19%,男性發生髖部骨折1年內死亡率為39%;老人一年內死亡率達20%~50%,這也是髖部骨折被稱為老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的原因。什麼是髖關節?髖關節疾病到底有哪些?
  • 慈谿新聞網丨打敗「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103歲髖部骨折老人重新...
    11月29日清晨,她起床如廁時不慎摔倒在地,右髖部劇烈地疼痛起來,無法動彈。當時,與其同住的80多歲的兒子聽到母親呼叫急忙趕過來,見母親倒地想扶她起來,可稍一動她就疼得厲害,連忙叫人一起把母親送到逍林中心衛生院拍片檢查。片上顯示,老人髖部骨折了,當地衛生院無法治療,當天中午家人便把老人送到市人民醫院。
  • 老人身體明明很健康,為啥摔了一跤,沒過多久就離世了?
    在尋找過程中,會發現這樣一件事,就是有些老人看著很健康,卻在摔了一跤後,不久變離世了,就有點搞不懂,是什麼原因作祟?原因其實並不難找,主要是老年人的骨骼沒有年輕時候強健,隨著年齡增大,體內的鈣物質流失變多,不及時的補充鈣物質,就會讓骨骼越來越脆弱,在發生摔跤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骨折現象。
  • 科普|老年人摔倒容易骨折,我們該如何急救處理?
    近些年來,老年人因摔倒而發生骨折的案例越來越多,我們作為家人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如何預防老人摔倒,摔倒並且發生骨折了我們該如何急救處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為什麼老年人相對年輕人來說,更容易發生骨折?哪些部位容易發生骨折一、脊柱老年人摔傷導致骨折的部位,最常見的是脊柱骨折,通常是胸椎到腰椎這一段,容易發生脊柱壓縮性骨折。
  • 暴雪突襲冰城 謹防老人滑倒骨折! 醫學專家教您走路如何「防摔」
    再加上老年人骨質鈣磷流失增加,易導致骨質發生脫鈣、骨皮質變薄以及骨質疏鬆等病理變化,直到骨密度及骨強度發生改變,以至於老人在輕微暴力(不慎摔倒)的情況下也會發生骨折,醫學上將其稱為脆性骨折。常見的脆性骨折發生部位有:尺、橈骨遠端骨折、股骨頸骨折、腰椎壓縮骨折。
  • 全球30%髖部骨折發生在中國,2個動作自測耗損程度
    日常生活中,因為摔倒、車禍導致骨折是很正常的事情,除了少數嚴重的創傷,一般骨折很少會導致患者直接死亡。 但有一個部位的骨折,被稱作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即髖部骨折。據說經歷完這個骨折,很多人沒能扛過去最終去世。
  • 高齡老人摔傷至髖部粉碎性骨折,僅24小時內就可站起來行走
    如果他們之中有人摔倒了,要他們自己站起來,再快速的到健康的行走,那絕非易事,又或者在他們心目中那是不可能的存在。 所以人們把老人摔跤至髖部骨折冠稱為:人生中的最後一摔或最後一次骨折。
  • 疫情期間老人居家謹防摔倒 這種骨折一半的老人扛不過
    春節至今,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骨科就收治了近20名在家骨折的孩子。那麼,居家的中老年人能否免遭意外傷害呢?2月24日至26日,湖南省人民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收治了3名髖部骨折的老年人,她們都是在家遭遇了「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髖部骨折。
  • 素食更健康?錯!新研究表明:不吃肉的人,更易發生骨折!
    然而,與「肉食」相比,素食真的更健康嗎?我看未必!近日,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BMC Medicine》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揭示了素食與骨折發生風險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純素食的人,發生骨折的風險更高!
  • 老年人髖部骨折要不要做手術
    95歲的楊奶奶在家意外摔倒致左髖部疼痛,想著在家躺躺就好了,誰知,一躺十來天,也沒見好,反而越來越痛。實在熬不住,家人帶著楊奶奶來到金華市中醫醫院就醫。醫生查看並評估病人後,建議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家屬滿臉愁容,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這麼大年齡做手術能行嗎?
  • 70歲老人一次禍不單行的骨折
    (北京安貞醫院骨科 孫彤)髖部骨折被稱之為「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而北京安貞醫院今年6月份接診的一位71歲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同時竟然還伴有更加危急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救治,老人在醫生的幫助下,闖過層層生命關卡,終於轉危為安,目前已經可以扶拐行走了。
  • 老年人跌倒,這些部位最易骨折,為啥呢
    的確不假,老人腿腳不利索,容易磕磕碰碰,容易摔倒。而老人的骨頭不如年輕人強壯,常常存在骨質疏鬆,所以摔倒就容易導致骨折。老人跌倒時,這些地方最容易骨折先跟大家聊聊老年人摔倒後容易導致哪些部位骨折,常見的部位是軀幹,上肢和下肢。
  • 暴雪突襲,謹防老人滑倒引起骨折!哈醫大一院專家教您如何「防摔」
    再加上老年人骨質鈣磷流失增加,易導致骨質發生脫鈣、骨皮質變薄以及骨質疏鬆等病理變化,直到骨密度及骨強度發生改變,以至於老人在輕微暴力(不慎摔倒)的情況下也會發生骨折,醫學上將其稱為脆性骨折。常見的脆性骨折發生部位有:尺、橈骨遠端骨折、股骨頸骨折、腰椎壓縮骨折。為啥滑倒後的骨折常發生在手腕部、腰部和髖部這個部位?
  • 老人骨折了千萬不能手術?松江骨科醫生這樣說
    B:哎,在家照顧老人。A:老人咋啦?B:晾衣服夠個晾衣架就骨折了。A:哎呦,這麼大歲數了可不能手術啊!B:對的,風險太大,老年人都不能手術!醫生:誰說的?骨折了怎麼辦?手術嗎?會不會有風險?保守治療呢?會不會治不好?今天,讓我們共同關注,老人骨折之後,手術可怕嗎?
  • 多學科「共管」智慧,讓高齡老人「死亡性骨折」不再可怕
    有一種老年人常見的骨折,它的1年死亡率高達20%~30%,致殘率約為50%。也就是說,10個發生這種骨折的人,在一年中,有2~3個人會因此去世,有5個會落下殘疾。這種骨折也被稱為「死亡性骨折」或「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