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髖部骨折要不要做手術

2020-12-17 齊魯壹點

95歲的楊奶奶在家意外摔倒致左髖部疼痛,想著在家躺躺就好了,誰知,一躺十來天,也沒見好,反而越來越痛。實在熬不住,家人帶著楊奶奶來到金華市中醫醫院就醫。醫生查看並評估病人後,建議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家屬滿臉愁容,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這麼大年齡做手術能行嗎?骨頭能自己長回去,能用點藥嗎?

金華市中醫醫院關節外科傅俊偉主任:老年股骨頸骨折之所以要積極手術治療,一方面是老年人此部位骨折癒合率低,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而且保守治療需長久臥床,引起眾多併發症:肺炎、壓瘡、泌尿系統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危及生命,而及時手術能讓老人早期下床活動。

隨後,經患者及家屬同意手術,為老人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後第一天就能下床行走,8天後就出院了。

95歲的高齡能恢復得這麼快,也離不開術後快速康復(ERAS)。ERAS能減少創傷和出血、優化疼痛與睡眠管理、提高術後鎮痛效果等。患者術後舒適度增加,早期配合醫生功能鍛練,從而達到預防感染、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VTE),以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安全性和患者滿意度的目標。

骨性關節炎是人工關節置換術的首選適應徵,其它依次為骨無菌性壞死(如股骨頭壞死等)、某些髖部骨折(如股骨頸骨折)、類風溼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良性和惡性骨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只要有關節破壞的X線表現,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續性的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而且通過其他各種非手術治療都不能得到緩解的疾病,都有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指徵。

相關焦點

  • 老年人骨折到底用不用做手術?骨科醫生終於講出大實話!
    股骨粗隆間骨折屬於髖部骨折的一種,所以人體比較大的一個骨折類型,治療是否得當對老年人後續的一些預後以及整個壽命的長短有比較大的影響。所以髖部骨折又被稱為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所以這麼講,是因為這種類型的骨折會造成病人絕對臥床,無論是手術治療還是非手術治療,患者所要經受的風險都很大。
  • 68歲闞大爺髖部骨折,1年後去世,老年人這個部位骨折很要命
    闞先生不小心摔了一跤,送醫後發現是髖部骨折。經過醫生的評估,建議老人手術治療,但是家人感覺這麼大歲數了,手術治療怕老爺子受罪,最後還是堅持保守治療,可是在一年後,老人家卻撒手人寰。為什麼這個骨折這麼致命呢?一、什麼是髖部骨折?髖部具體是我們身體的什麼部位呢?
  • 骨折了要做手術嗎?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在兒童或者老年人這兩個群體比較常見,有時在中青年身上也會發生。病人大多是某—個部位發生了骨折,少數的為多發性骨折。多數的病人在經過及時恰當地處理後是能夠恢復原來的功能的,只有少數的病人可能會有不同程度上的後遺症。
  • 高齡老人骨折後要不要手術?
    骨科專家:如果老人的身體能耐受麻醉和手術,最好手術,防止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  我能不做手術嗎?  綜合評估,建議您  最好接受手術治療  □記者 曲華敏    近日,有媒體報導86歲的李老先生,因不慎摔倒造成髖部骨折,無獨有偶,95歲的宮老先生也在家摔倒,造成左股骨骨折。
  • 髖部骨折在老年人骨折中居首位——專家提醒:併發症危及生命,應及...
    因此,這種骨折,也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那麼,老年人為何容易跌倒?遇到這樣的骨折,該如何處理,又該如何預防呢?近日,福州市二醫院林焱斌主任,省老年醫院何鋮醫生、陳小瓊護士給出了專業建議。  老人髖部骨折  應及早進行手術治療  到市二醫院求醫的三位骨折老人,都是女性,年齡最小76歲,最大的90歲。她們的家屬介紹,老人家只是輕輕一摔,坐了個「屁蹲」,沒想到就骨折了,翻身和坐起都十分困難。
  • 【健康百科】為何老人容易發生髖部骨折?
    老年人較年輕人更易髖部骨折,其發生率佔到了所有老年骨折患者的20%以上,到2021年上海地區老年人口骨折發生人數將超過30萬人,其中老年髖部骨折的病人預計會接近6萬人!骨質疏鬆是骨的問題,它的發生意味著您的骨骼變得不那麼密集和脆弱,這樣不需要多大的力量就能破壞它們,確實是老年群體易發骨折的原因,但是卻不是骨折更易發生在髖部的原因。髖部骨折更易發生則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的改變,行走時重心的改變以及在活動時的不協調。人一生的行走姿勢變化過程,是身體重心逐漸後移的過程。
  • 老年人骨折了,手術怕風險,不手術太痛苦,到底要不要手術?
    高齡髖部骨折最常選擇的手術技術同樣的髖部骨折,在治療策略上青年人和高齡老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年輕人由於活動量以及活動範圍都較老年人大很多,餘生也較老年人空間更大,所以常規儘可能避免直接做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由於人工關節假體也有最大使用年限,使用頻率越頻繁則磨損速度就越快。
  • 選對治療方法 正面「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泰安市中醫醫院手術...
    通訊員 王帥何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是這次骨折之後,就再也不會骨折了嗎? 當然不是!所謂「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指的是老年髖部骨折(老年人髖部骨折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股骨頸骨折,一種是股骨轉子間骨折。)
  • 冬季老年髖膝關節傷病高發如何保障老年人平安過冬?
    冬季老年髖膝關節傷病高發如何保障老年人平安過冬?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冬季是老年人膝關節炎、髖部骨折高發期。首先,由於氣溫低,導致膝關節痛頻發;其次衣著厚重,行動不便,加上老年人本身反應稍遲鈍,平衡感及靈活度降低,從而大大增加了摔倒的風險。
  • 這種骨折死亡率高到難以想像!請將骨科大夫的忠告轉給所有人
    老年人腿腳不便非常容易滑倒,摔倒後容易出現髖部骨折,而髖部骨折對於老人來說這些是致命性的,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據統計發生髖部骨折的老年人,一年內的死亡率可能會超過20%,最高甚至能達到 50%。
  •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髖部骨折,生活中我們如何保養好髖關節
    不過,髖關節是個「易耗品」,由於老年人骨骼的抗損傷能力下降,外傷導致髖關節骨折的概率隨之升高。 英國《內科學雜誌》上刊載的一項研究稱,因髖部骨折而受傷的老人一年內的死亡風險是常人的2.78倍,即使到傷後第8年,死亡風險也仍然是常人的2倍多。因此,臨床中常將該類骨折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 全球30%髖部骨折發生在中國!2個動作自測耗損程度
    日常生活中,因為摔倒、車禍導致骨折是很正常的事情,除了少數嚴重的創傷,一般骨折很少會導致患者直接死亡。但有一個部位的骨折,被稱作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即髖部骨折。據說經歷完這個骨折,很多人沒能扛過去最終去世。
  • 科普|老年人摔倒容易骨折,我們該如何急救處理?
    近些年來,老年人因摔倒而發生骨折的案例越來越多,我們作為家人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如何預防老人摔倒,摔倒並且發生骨折了我們該如何急救處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為什麼老年人相對年輕人來說,更容易發生骨折?二、髖部大多數人摔倒的姿勢都是側面摔倒或者是直接一屁股墩坐倒在地上,這時候髖部股骨頭附近的骨頭承受最多的壓力,容易發生骨折。
  • 疫情期間老人居家謹防摔倒 這種骨折一半的老人扛不過
    春節至今,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骨科就收治了近20名在家骨折的孩子。那麼,居家的中老年人能否免遭意外傷害呢?2月24日至26日,湖南省人民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收治了3名髖部骨折的老年人,她們都是在家遭遇了「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髖部骨折。
  • 老年人跌倒,這些部位最易骨折,為啥呢
    老人跌倒時,這些地方最容易骨折先跟大家聊聊老年人摔倒後容易導致哪些部位骨折,常見的部位是軀幹,上肢和下肢。軀幹承受重量的就是我們的脊柱,其中主要是胸椎和腰椎,受力最為集中的是胸椎和腰椎相鄰的部分。人在摔倒過程中另外一個特別容易骨折的部位就是髖部。髖部屬於下肢骨骼,髖部骨折會嚴重影響老人的行走功能。老人常見的髖部骨折有兩種,一種是股骨頸骨折,另外一種是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頸部位血液供應不好,如果做內固定手術,遠期很容易發生股骨頭壞死。常規老年人的股骨頸骨折我們一般採取股骨頭置換的方式。
  • 高齡髖部骨折,手術還是保守治療?這位老人的經歷告訴你
    髖部骨折,嚴重威脅老年人,尤其是70歲以上老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衢州市骨傷科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朱寬宏介紹,老年人骨質疏鬆,骨骼脆性增加,不小心摔一跤可能就會造成骨折,尤以髖部骨折最常見。由於受舊觀念的影響,很多人認為老年人不宜動手術,而是選擇靜養保守治療,但往往會誘發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褥瘡等疾病,導致患者癱瘓,甚至影響到生命。髖部骨折,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後的第三大老年人「殺手」。
  • 肺癌骨轉移導致骨折,近百歲老人還能做手術嗎?
    98歲黃爺爺(化姓)右股骨近端發生腫瘤轉移,導致病理性骨折,突然不能行走。所幸廣州醫生成功挑戰高難度手術,順利實施了瘤體完整切除及腫瘤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順利完成,黃爺爺身體狀況比手術前有了明顯好轉。右髖部疼痛不能行走,是腫瘤骨轉移!今年10月初,98歲的黃爺爺突然右髖部酸痛,不能行走。
  •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有什麼症狀特點?如何診斷股骨頸骨折?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有什麼症狀特點?如何診斷股骨頸骨折?,影響站立和走路,應該要想到股骨頸骨折的可能,如果伴有明顯的肢體畸形、無法活動並有嚴重的疼痛時,一般不會被忽視。
  • 膝關節受傷,沒骨折就沒事?
    魯建國看過小張的膝關節鏡檢查報告遺憾地說,小張這樣的情況他看過的不止一例,「很多人膝關節受傷之後,經過照片沒有骨折,就以為沒有大礙。但關節受傷可不止骨折這一種,還有軟骨損傷,韌帶斷裂等症狀,這需要專科醫生使用專業設備才能檢查出來。」眼下,小張只得接受理療、復健等保守治療,劇烈運動是一定要戒了。
  • 腰椎骨折能保守就不要做手術?身體不好的老年人怎麼辦?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病人是一個86歲的爺爺,因為腎衰而常年透析,這樣的病人往往都是骨質疏鬆嚴重,這次就是因為打了個噴嚏,結果導致了腰椎骨折,現在這個爺爺有兩個危險的信號,第一是高齡;第二是身體差。但是保守治療缺點也比較多:需要臥床,等待骨折癒合,因此會出現臥床併發症,如褥瘡、腦梗等,嚴重者危及生命;減少了活動,沒有日曬,會出現更嚴重的骨質疏鬆,極易再次骨折;不能復位,得不到早期的功能鍛鍊,即使癒合,可能也會影響後期腰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