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的楊奶奶在家意外摔倒致左髖部疼痛,想著在家躺躺就好了,誰知,一躺十來天,也沒見好,反而越來越痛。實在熬不住,家人帶著楊奶奶來到金華市中醫醫院就醫。醫生查看並評估病人後,建議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家屬滿臉愁容,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這麼大年齡做手術能行嗎?骨頭能自己長回去,能用點藥嗎?
金華市中醫醫院關節外科傅俊偉主任:老年股骨頸骨折之所以要積極手術治療,一方面是老年人此部位骨折癒合率低,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而且保守治療需長久臥床,引起眾多併發症:肺炎、壓瘡、泌尿系統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危及生命,而及時手術能讓老人早期下床活動。
隨後,經患者及家屬同意手術,為老人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後第一天就能下床行走,8天後就出院了。
95歲的高齡能恢復得這麼快,也離不開術後快速康復(ERAS)。ERAS能減少創傷和出血、優化疼痛與睡眠管理、提高術後鎮痛效果等。患者術後舒適度增加,早期配合醫生功能鍛練,從而達到預防感染、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VTE),以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安全性和患者滿意度的目標。
骨性關節炎是人工關節置換術的首選適應徵,其它依次為骨無菌性壞死(如股骨頭壞死等)、某些髖部骨折(如股骨頸骨折)、類風溼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良性和惡性骨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只要有關節破壞的X線表現,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續性的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而且通過其他各種非手術治療都不能得到緩解的疾病,都有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指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