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出門時,媽媽和爸爸的區別,不能更準確了

2020-12-23 柏柏育兒漫畫

前幾天看了一本松浦彌太郎的書,作者提到,每個周日的上午,他都會跟女兒一起出門吃早餐,然後在外面溜達一上午,順便給自己的老婆放半天假。

作者覺得老婆作為家庭主婦,肯定也期待一段自由的時光,也想在周末睡個懶覺,享受獨處。話說這樣的男人還真是體貼啊!

不過呢,回到現實裡,這種情況,孩子若是大了倒還好說,如果孩子還小,爸爸自己帶孩子出門,作為媽媽還真是不放心。寧願不要那份自由,也不願意讓男人單獨帶孩子出門啊(當然,超級奶爸除外)。

1、孩子的裝扮

媽媽帶娃出門,肯定要精心打扮一番,走出去絕對是整條街靚的崽。

媽媽要是不在家,這周圍的鄰居,學校的老師看孩子就看出來了,因為爸爸帶娃出門,那個穿衣打扮,那個髮型,絕對是辣眼睛。這也不能怪爸爸,畢竟他們是真的不擅長打扮孩子。

2、背包

媽媽帶娃出門,媽咪包裝得滿滿的,幹紙巾、溼紙巾、汗巾、水、小零食、小玩具……那絕對是扛著百寶箱出門啊,娃出門在外,遇到任何緊急情況,媽媽基本都能淡然應對。

爸爸帶娃出門,好傢夥,啥也不帶,就自己拿個手機出門了(有時候手機都能忘記帶),在外面遇到緊急情況,要啥沒啥,也只能火急火燎把娃扛回家了。

3、停留時長

媽媽帶娃出門,一般會考慮到孩子吃飯、睡覺的時間,及時把娃帶回家。

爸爸帶娃出門,才沒有什麼時間觀念,在外面耗很久,打電話也打不通,有時候自己辦事就帶著孩子一起去了,遲遲不回家,孩子媽在家望穿秋水:怎麼爺倆還不回家?

4、孩子的狀態

媽媽帶娃出門,只要孩子能走,都會讓孩子自己走路,畢竟媽媽身上也是帶著包,拿著東西。

爸爸帶娃出門,孩子只要撒個嬌,尤其是女兒,爸爸分分鐘把孩子往肩上扛,孩子不用走路,那叫一個美。

5、收穫

媽媽帶娃出門,喜歡帶孩子找同齡的小夥伴玩耍,孩子運動量夠了,也玩得開心了,體力消耗得差不多,回家還能睡上一覺。

爸爸帶娃出門,在外面逛著逛著,不是去快餐店了,就是在超市一頓亂買,回家時大包小包,媽媽平時不讓買得不讓吃的,在爸爸那裡全部解禁了,孩子吃成一臉的小花貓,讓媽媽氣不打一處來。

帶孩子這件事,媽媽和爸爸的帶法自然是不同的,其實說不上誰的方式更好,對媽媽來說,因為平時和孩子相處比較多,會更緊張更心疼孩子,爸爸童鞋表面上粗枝大葉,內心當然也是寵著孩子的,只是方式方法還需要不斷優化,總是爸爸媽媽之間互相多多學習吧,方法不同,目的都是一樣,都是為了孩子好不是?

END

相關焦點

  • 「袋鼠爸爸」帶娃走紅,媽媽看後難以淡定:自己孩子都不上心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爸爸帶孩子,絕對不能指望他們把孩子照顧好,只要不帶出禍端,媽媽就心滿意足了。我們就以爸爸帶娃出門為例,明明是簡單地抱在身上或牽手就可以,他們非要搞亂子,不信我們往下瞧!1)「袋鼠爸爸」帶娃走紅,媽媽看後難以淡定:你是有多懶?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 爸爸在家帶娃,媽媽不放心臨時查崗,看到這個畫面簡直氣瘋了
    4、爸爸確實玩心更重 跟媽媽相比,在帶娃方面,爸爸的耐力明顯不足,玩心更重,所以在媽媽看來,爸爸帶娃很不穩重,對寶寶來說,也不安全。 其實爸爸們玩心重,但是帶娃經驗多了,也會有輕重,也能夠顧全孩子的安全問題,媽媽不必過於擔心。
  • 足球球星C羅也加入爸爸帶娃大軍,C羅:孩子,讓爸爸好好鍛鍊
    幾天前,C羅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帶娃工作的日常,不禁讓人感受到了他人前「超級巨星」,人後「新手奶爸」的反差萌,更讓人感慨,看來巨星也難逃被家中「神獸」折磨的恐懼哇!難怪網上關於爸爸帶娃的段子常有常新:「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類詞語是為爸爸們量身定做的:對寶寶的撕心裂肺的哭鬧「充耳不聞」;對寶寶在家折騰出的一地雞毛「視而不見」;爸爸帶娃,才讓人真切體會到什麼叫做父愛如山……體滑坡爸爸帶娃能夠入選網絡「十大不靠譜事件」之一:如果說媽媽帶娃是溫情片
  • 爸爸對孩子的陪伴到底有多重要?爸爸帶娃的好處,媽媽無法替代
    雖然在生活中媽媽更多地負責孩子的衣食住行,擔負著照顧孩子的責任,但實際上孩子們更喜歡和爸爸一起玩耍和遊戲,但是爸爸經常晚歸的狀況,往往讓孩子與他們一起遊戲的願望難以實現。爸爸要明白陪孩子的重要性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與父親經常待在一起的兒童對環境表現出更好的適應性功能,出現問題行為的情況也更少。父親與孩子相處時開展的遊戲活動,有助於促進兒童積極健康的交往態度,提升其社會交往能力。爸爸帶娃的好處,媽媽無法替代。
  • 當爸爸開始帶娃,娃養的更好了!(媽媽們,你們只能好好工作了)
    雲南尚恩教育-一站式解決你的英語考試問題本文由尚恩「少一門」中考英語教研組整理編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似乎網上總是流傳著一些爸爸帶孩子的段子, 總之大意就是爸爸帶娃,娃或者就好! 類似這樣的照片也是在瘋傳!
  • 爸爸帶娃遛彎遇小雨,「寶寶牌雨傘」彰顯佛系本能,網友:還活著
    爸爸帶娃遛彎突遇小雨,「寶寶牌雨傘」彰顯佛系本能夏天來了,這位爸爸帶著孩子一起去遛彎,媽媽可算鬆了一口氣,有寶爸帶娃,自己終於能騰出手來做家務了。爸爸帶著孩子出門本來是晴空萬裡的,爺倆玩得也很開心。孩子爸爸覺得,帶娃也就不過如此,並沒有什麼難的。
  • 「不求爸爸主力帶娃,但求能助力帶娃」爸爸要不要成為育兒主力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言語:男主外,女主內;其實lovely媽咪覺得這句話說的挺對,當爸爸的主要以事業為重,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大,需要賺錢養家,但也需要爸爸調整好情緒,不把工作中的不愉快帶到家中來發洩,在家庭裡就要做好爸爸這個角色,這個角色不能缺,缺少爸爸的家庭,孩子的童年也是殘缺不全的
  • 我採訪了100位爸爸後,才知道男人帶娃為什麼鬧心
    看吧,不只是媽媽因為母愛爆棚才更會帶娃,爸爸們不能以這個理由那個理由推諉了!其實,在德國,爸爸帶孩子的數量也不比媽媽少,抱娃帶娃、哄睡餵食樣樣精通。給娃講道理、追跑著的娃,好多都是爸爸在做。因為德國男人大部分都是育兒參與者,一代一代看到爸爸怎麼養孩子,所以覺得爸爸帶孩子是很自然的事。爸爸帶娃,不僅可以給媽媽減輕負擔,還能讓家庭更和諧。之前每個周末,我帶孩子去上畫畫課,也總會看見這樣一位中國爸爸。
  • 女人帶娃和不帶娃一眼就能看出來?這3個區別很明顯,用不了半年
    女人帶娃和不帶娃的差別其實非常明顯,而許多媽媽卻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是苦惱於不知自己哪裡表現出了「媽媽味兒」,從而讓人一看就知道自己家裡有個娃。事實上,女人帶娃和不帶娃,有以下三大區別最為明顯,不用太久,半年就能看出來。
  • 誰帶孩子長大後智商不一樣?耶魯大學研究告訴你,誰帶的娃更聰明
    孩子聰明不聰明,遺傳因素是一方面,後天養育更重要。孩子剛出生時一樣聰明可愛,可一到上學,就顯出差異,有句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基本上就能看出來孩子的智商高低。我家有兩個女兒,大寶小時候我帶的時候比較多,孩子她爸忙於工作,我帶一個孩子,那時候還年輕,精力和體力還都行。
  • 90後當了爸媽後,和娃相處的瞬間,還能不能好好帶娃了?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著各自鮮明的特徵,在育兒、帶娃上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如今已步入而立之年的90後曾有著"非主流、另類"的標籤,現在他們帶娃的方式同樣扎眼。在90後眼裡,孩子的存在是為了讓自己玩得更開心,否則生孩子將毫無意義。
  • 爸爸臨時帶娃一天,「愛心小發明」獲媽媽點讚,網友:別人家老公
    很多時候寶媽們都看不慣寶爸的帶娃手法,感覺爸爸們都是大豬蹄子,沒有正型。其實,這就有點冤枉爸爸們,畢竟男人與女人的思維方式是有很大不同的。寶媽們走的是溫柔細緻的路線,一直想著精緻帶娃,而爸爸們走的是慵懶路線,自己怎麼省力就怎麼辦。
  • 爸爸帶娃的「沙雕日常」,孩子活著就好,這是如何全球統一的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然而有了孩子後,大部分家庭中孩子反而只有媽媽在帶。爸爸帶娃,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又或者乾脆把自己的責任都遞交給了婆婆,結果導致育兒矛盾多,家庭越來越不和諧。
  • 爸爸身負重任,在家獨自一人帶娃,媽媽回家突襲檢查後哭笑不得
    很多媽媽其實都希望家裡的爸爸可以多帶帶孩子,體諒一下帶孩子究竟有多不容易,但爸爸總是會以各種理由推脫掉帶娃的責任,他們總是認為自己賺錢就已經很辛苦了。但現在很多媽媽不僅需要帶娃,而且每天也有自己的工作,家庭工作兩不耽誤,所以需要爸爸的藉口也已經變得蒼白無力,爸爸在家裡面也變得可有可無。其實越來越多的爸爸都已經沒有了以前那種思想,在家裡就像是大爺一樣,需要被人伺候,他們也開始懂得分擔家裡的事情,一有時間也會幫忙帶娃。
  • 帶娃出門崩潰瞬間:寶寶哭鬧哄不住,4件「神器」助你快速哄娃
    近期上海一架飛機上寶媽怒懟乘客的視頻上了熱搜,年輕媽媽和男乘客因為寶寶哭鬧而爭吵,雙方好像都很有理。類似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媽媽帶娃出門,確實很難,不僅帶的東西多,寶寶還隨時會哭鬧,尤其是他餓了後就要馬上吃奶,不然就會哇哇大哭。
  • 爸爸帶大和媽媽帶大,哪個帶孩子會更聰明?研究表明:兩者差異大
    孩子的衣食住行需要操心,孩子的生理方面也需要操心,就連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養育出一個健全且極具智慧的孩子,而在多數家庭裡帶娃一事都是由寶媽或者家中的長輩幫忙完成,寶爸則是外出賺錢補貼家用。此前有人提出問題,為什麼只能女性帶娃,男人就不能幫忙帶孩子嗎?
  • 為啥越來越多的媽媽加入全職行列?不是娃沒人帶,3個原因更戳心
    近年來有不少反映全職媽媽生活的影視作品,引起了廣泛熱議和反響。有一部韓國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全面地表現了從社會到家庭,對全職媽媽這個群體的不尊重不理解。
  • 「最漂亮爸爸」火了,扮成「媽媽」哄女兒開心,網友:別人的爸爸
    其實許多爸爸都和小劉相同,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在照顧孩子時難免會鬧一些笑話,這時有些爸爸就會覺得自己笨手笨腳的,就放棄了帶娃的想法,其實爸爸帶娃也是有許多優點的,而且是媽媽比不上的。並且爸爸在面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時,會考慮得更多,而媽媽這時就可能會心軟。2. 孩子的身體素質會更好爸爸在帶孩子時,會經常讓孩子做一些運動,比如帶孩子去跑步、打球、遊泳等等,這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還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