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2020-12-12 蕾媽育兒經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

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

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

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一般來說,爸爸學歷更高,更見多識廣

因為男性一直都是家裡的頂梁柱,所以爸爸在外闖蕩的時間更多,更見多識廣一些,而且不少家庭,爸爸的學歷相對比較高。

爸爸理性思維更好,很多爸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平時帶孩子的時候能給孩子科普很多有意義的冷知識。

既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還能夠拉近孩子與父親的距離,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

父親帶娃更理智。

奶媽帶娃的時候容易溺愛孩子,過度保護孩子。但是父親帶娃的時候就比較隨心意了,父親帶娃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爸爸帶娃的時候,孩子能夠受到更多的磨鍊,其實很多孩子很喜歡和爸爸接觸。

因為爸爸帶娃的時候會願意帶孩子去嘗試新鮮事物,爸爸帶娃不會顧忌太多。

而且很多媽媽的性格不夠乾脆,做事猶猶豫豫,這種性格也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以後也優柔寡斷。

所以說爸爸帶出來的娃更勇敢,更樂觀開朗。

爸爸帶娃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很多爸爸都是非常有創意的,爸爸在帶娃的時候總是愛和娃一起組裝玩具,鼓勵孩子自己去用另一種思維去想事情。

媽媽帶娃的時候,總愛幫娃做事,但是爸爸帶娃的時候,大部分都會鼓勵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這樣一來,孩子的動手能力自然也能夠有所提升。

以上這些都是爸爸帶娃的優勢,這些都是女性很難彌補的,所以爸爸也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平時回到家中也要多陪陪孩子,不能夠總是抱著手機。

如何讓爸爸參與到育兒過程中?

多讓爸爸和孩子接觸

爸爸的責任心是一點點培養出來的,從寶寶出生起,媽媽就要多讓寶寶接觸爸爸,讓寶寶和爸爸培養感情。

有很多寶媽性格比較強勢,總是認為帶孩子是自己的事,因此,經常自己帶孩子,從來不麻煩別人。

寶媽這樣做純屬是自討苦吃,不僅不能夠獲得家人的諒解,而且有時候還會受到誤解。

寶媽過於要強,自己獨攬育兒大權一定是弊>利。

寶媽一定要多讓爸爸帶娃,讓爸爸體會到帶娃的辛苦,多讓爸爸參與到育兒過程中來,爸爸才能夠不牴觸帶娃這件事。

爸爸帶娃雖然笨手笨腳的,但是帶娃這件事本身就是熟能生巧,寶媽不給爸爸實踐的機會爸爸自然永遠都不能獨立帶娃。

多鼓勵爸爸帶娃

很多爸爸不願意帶娃,是因為沒有信心帶好孩子,一些爸爸總是會害怕傷害到孩子,對於這類爸爸。寶媽平時要多鼓勵丈夫,要多做爸爸的思想工作。

這樣爸爸也能夠正確看待帶娃這件事,主動帶娃。如果爸爸帶娃的過程中出錯了,寶媽也不用太過於著急,畢竟爸爸也是第一次帶娃,沒有經驗。

現實生活中寶媽的態度決定著爸爸帶娃的積極性,如果寶媽從剛開始就否定了爸爸帶娃的可能性。

內心裡就不認可男性帶娃這件事,爸爸自然不願意趟這趟渾水。

撫養孩子這件事,既需要爸爸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也需要媽媽多花心思去陪伴孩子。二者缺一不可。

爸爸帶娃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

要注意保證寶寶的安全

爸爸剛開始帶娃的時候,最好寶媽要多在一旁監督,以免出了一些差錯,讓寶寶收到了一些不必要的傷害,這一點是硬性要求。

爸爸帶娃的時候,媽媽不要過多幹預

爸爸有自己的帶娃方式,只要爸爸帶娃的方式能讓寶寶開心,讓寶寶學到東西,媽媽就不用過度插手。

有很多爸爸帶娃的時候,最反感別人亂插手,一旦別人插手就會打亂自己的計劃,所以寶媽既然選擇了讓爸爸帶娃,就要信任爸爸,不能夠總是否定爸爸的付出,或者總對爸爸指手畫腳。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家是誰帶娃?你會讓爸爸帶娃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點讚和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到底誰更好一點?看看大家怎麼說!
    以前一提帶孩子,那不用多說,指定是奶奶的事兒,可時過境遷,走在社區的公園裡,隨便一打聽,姥姥帶娃的現象遠遠多過了奶奶帶娃的情況。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變化的發生呢?@劉美麗:我讓我媽帶孩子,那也是沒辦法,人家奶奶真不給帶啊。
  • 帶娃人選也存在「鄙視鏈」?全職媽媽處在底端,可憐得格格不入
    同學霄哥講,他家是奶奶幫著帶的,雖然不想麻煩老人,但夫妻倆的工作性質不允許,也算是給老人退休後找了點「活兒」幹。大家七嘴八舌地談論著,一旁的姍姍卻不好意思插話,自己這個全職媽媽仿佛跟別人格格不入。帶娃人選第二層:媽媽+爸爸帶娃曾有科學研究表明,那些有爸爸參與成長的孩子,明顯比只有媽媽帶大的孩子,要更有責任擔當、幸福快樂,更優秀。
  • 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奶奶:不是不想帶娃,是被迫隱退
    但姥姥成帶娃主力,並不是奶奶想要推脫責任,而是迫於無奈的「隱退」。01奶奶也想參與帶娃,卻常被「拒之千裡」,姥姥丟了自由,奶奶丟了回憶很多奶奶表示,不是不想帶娃,也想為孩子盡一份心,卻因兒媳的壓力而選擇隱退
  •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別再說都一樣了,這幾種情況差別很明顯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什麼差別?也許你會說,一個是孩子爸爸的母親,另一個是孩子媽媽的母親,能有什麼區別,不都是自己的親人帶。確實,如果孩子的父母心中,姥姥和奶奶都是孩子的親人,沒有誰親誰疏的概念,那自然差別也就不明顯了。可現實問題是,一般的家庭裡,因種種原因,孩子的奶奶和姥姥他們的地位原本就是不平等的。
  • 有種「帶娃」叫爺爺奶奶帶娃,氣質這塊拿捏得死死的,就沒服過誰
    有種「帶娃」叫爺爺奶奶帶娃,氣質這塊拿捏得死死的這位寶寶一看就是爺爺帶出的娃,盤腿的小坐姿,手裡拿著一杯熱茶,特別是這個靈魂一吹。真是將「老幹部」的氣質拿捏得非常到位,寶寶:「論喝茶這塊,我就沒服過誰!」
  • 28歲網紅奶爸離婚,誰帶娃誰弱勢!全職媽媽的遭遇更讓人心疼
    28歲網紅全職奶爸離婚了,應驗了誰全職誰弱勢的名言,這個爸爸在孩子三個月的時候,為了不影響老婆的工作,毅然辭職在家全職帶娃。他在平臺上分享自己帶娃的心得,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這個奶爸,在剛剛開始的手忙腳亂到慢慢地得心應手,把孩子帶的也是非常的好。
  • 為什麼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卻要感恩?理由還真不好反駁
    但是,當我問她:「你家孩子奶奶帶娃三四年了,你咋不去表示一下感謝?」她的回答是:「她帶自己孫子,天經地義,高興還來不及,哪還用我感謝啊。」如今,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少。那麼,為什麼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卻要感恩呢?理由還真不好反駁。
  • 帶娃出門時,媽媽和爸爸的區別,不能更準確了
    1、孩子的裝扮媽媽帶娃出門,肯定要精心打扮一番,走出去絕對是整條街靚的崽。媽媽要是不在家,這周圍的鄰居,學校的老師看孩子就看出來了,因為爸爸帶娃出門,那個穿衣打扮,那個髮型,絕對是辣眼睛。2、背包媽媽帶娃出門,媽咪包裝得滿滿的,幹紙巾、溼紙巾、汗巾、水、小零食、小玩具……那絕對是扛著百寶箱出門啊,娃出門在外,遇到任何緊急情況,媽媽基本都能淡然應對。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並非是奶奶們撒手不管,而是壓根沒有選擇權
    這不免就讓人有疑問,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奶奶們都去哪了?其實並非是奶奶們不負責撒手不管,而是這些扎心原因。奶奶不帶娃,是壓根沒有選擇權婆媳關係從古至今就是家庭裡最複雜的一段關係,很少有男人能在自己的親媽和媳婦之間做好潤滑劑,多半都是和稀泥的角色。
  • 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孩子的回答太現實
    文|文兒現在父母都忙於工作,有了孩子後,就會把他們交給奶奶或姥姥帶。自從流行老人帶娃之後,「奶奶親」和「姥姥親」之爭就沒有斷過。不過,你說我說大家說,都不如作為當事人的孩子說。因此,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我們還是聽聽孩子的回答吧,真是現實又扎心。「姥姥親,她對我很好,很寬容」「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姥姥),在孩子的記憶中,總是那麼溫暖又親切。每一個跟著媽媽去姥姥家的孩子,都會覺得姥姥很親。
  • 為什麼姥姥成了帶娃主力軍,並非奶奶不管不顧,而是壓根沒選擇權
    小話題:各位家長是選擇奶奶帶娃還是選擇姥姥帶娃呢?許多60後的長輩們當初為了響應國家政策,都選擇只生一個孩子,也就造成選擇很多80後和90後都是獨生子女。而在生活中不難發現,現在帶娃的事一般除了自己親力親為外,帶娃主力軍多半都是由姥姥進行。無論是帶娃去菜市場還是公園一角,不問旁人問,和媽媽一起帶娃的一般都是姥姥。
  • 「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而奶奶比較慣著孩子,凡事都大包大攬,不捨得孩子受一點苦,孩子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都會差一些。這樣,在家裡,寶媽讓孩子做事,孩子奶奶就會護短,孩子就不知道該聽誰的了。而且,有些老人為了讓孩子白天在家聽自己的話,還會故意說媽媽的壞話,比如「你媽媽就不知道掙錢,不愛你」等,孩子就會排斥跟媽媽親。
  • 奶奶在家打麻將,5個娃全往姥姥家送,姥姥為何成為帶娃主力軍?
    可能部分家長有著與我一樣的同感,過去大部分孩子基本都是由奶奶來帶,現在反而姥姥成了帶娃的主力軍,這不禁讓不少人感到奇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趨勢呢?案例前段時間我回老家辦點事情,發現了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也就是姥姥帶娃情況。
  • 自己帶娃真的好嗎?還是婆婆帶娃更好?看完扎心了
    很多年輕媽媽生完寶寶之後,都很苦惱,要不要家裡長輩幫忙帶娃,是自己一個人帶娃更輕鬆?還是長輩幫忙帶娃更輕鬆呢?一位寶媽說,她的孩子從出生都是自己帶的,但是在外地打工孩子上學是個問題,公立學校不讓進,哪怕掏錢都不讓進,私立學校又學費太過高昂並且教學質量不能保障。所以他們考慮把孩子帶回老家,讓奶奶帶。可是當她每年過年回家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孩子都是灰頭土臉的,穿衣打扮也是一副土樣,她就覺得孩子給奶奶還是不行的。
  • 寶爸帶的娃更聰明?4件事丈夫並非「有意為之」,作用卻不小
    多年以來,似乎人們都覺得女性照顧孩子更加細緻,就算不是媽媽也會選擇姥姥和奶奶。 但孩子由誰來帶聰明程度會略有差別,這個帶孩子的人也有些令人意外。 由此可見,爸爸帶娃更聰明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有實際的數據證明,寶爸是怎樣做到的呢?也許他並沒有刻意為之。
  • 網友爆笑演繹,曾經的娃當了媽,和之前父母的帶娃方式有什麼區別
    如今的媽媽和孩子二十多年過去了,這類年輕人也當了媽媽,但是和上一輩自己的媽媽帶娃方式完全不同,就拿早上為孩子起床做準備來說。孩子:「媽媽你快起來呀,我上學要遲到了。你不是也要上班嗎?」爆笑帶娃:新時代90後家長,帶娃也有獨特的風格在媽媽心裡,不管孩子多大,都是個寶寶。估計現在當媽的一批人,依舊覺得自己是個寶寶。如今的媽媽也在育兒路上闖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不少人認為「生孩子就是為了玩的。」
  • 爸爸在家帶娃,媽媽不放心臨時查崗,看到這個畫面簡直氣瘋了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爸爸們帶娃總是能花樣百出,讓人看了又好氣又好笑。當初我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喜歡趴在人身上睡覺,出生後頭一個月是媽媽幫忙帶娃,一個月之後媽媽走了,老公才有機會上手帶娃,也才敢讓他帶娃。 寶寶趴在他身上幾分鐘,還當新鮮,時間長了就各種抱怨,這一天洗澡之後回到臥室他正在悠然自得玩手機,寶寶竟然趴在玩偶大象上,睡得怡然自得,這個畫面讓我笑了好久。
  • 當爸爸開始帶娃,娃養的更好了!(媽媽們,你們只能好好工作了)
    父親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用了半個世紀,對11000名嬰兒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也顯示:經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語言、行為、社會、心理和認知等能力會發展得更好。首先就是爸爸帶孩子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
  • 要不要辭職帶娃?媽媽問別人沒有用,想清楚四個問題就明白了
    時到如今還有很多農村的老人覺得帶孩子有什麼難,當時我們又幹活又帶娃也帶大了幾個。但世界變化得太快了,已經不是我們當初的樣子了,現在很多爸爸媽媽都是在城裡面上班,朝九晚五要打卡上班。上班和帶娃也成為了二選一的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