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知識

2021-02-18 排球
排球必關注 一鍵關注

技術教學、排球秘籍、排球視頻

排球論壇、排球新聞、帥哥美女

排球知識

【排球技術】
    基本技術分為六大項:準備姿勢和移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網。

    準備姿勢和移動:準備姿勢就是準備迎接各種來球的身體姿勢。在排球比賽中攻防的多數技術都是在準備姿勢或快速移動後完成的,因此它是完成各項基本技術的基礎。移動的作用是為了接近球,保持好人與球的位置關係,以保證擊球動作的合理。

    比賽中常用的移動步法有滑步、交叉步、跳步跨步和跑步。

    傳球:傳球是在胸部及以上部位用雙手(或單手)藉助蹬地、伸臂動作,通過手腕手指的彈擊力量來完成的擊球技術動作。傳球主要作用是把接起的球傳給其餘隊員進攻或直接進攻。一個隊的進攻能力能否充分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隊的傳球水平。為了爭奪網上優勢,使進攻戰術快速多變,二傳手更起著核心作用。

    墊球:是藉助蹬地、抬臂動作,用雙手前臂的前部,利用來球的反彈力將球擊出的技術動作。墊球在比賽中多用於接發球、接扣球和接攔回球,是比賽中爭取多得分、少失分由被動變主動的重要技術。

    發球:由隊員自己拋球,用一隻手將球從網上空兩標誌杆內擊入對方場區的技術動作。發球是比賽和進攻的開始。是排球技術中唯一不受別人制約的技術動作。攻擊性強的發球不僅可以直接得分,還能削弱乃至破壞對方的進攻,打亂對方的部署,在心理上給對方造成威懾。

    扣球:跳起在空中用一隻手臂作弧形揮動,用手將本方場區上空的球,從兩標誌杆內的球網上空擊入對方場區的技術動作。扣球在比賽中是進攻最積極最有效的武器,因此是得分、得權的主要手段。

    抹球:二傳或進攻手用單手將球從網上迅速抹帶使其快速而出其不意的進入對方球場的擊球方式,是為彌補一傳墊球過高即將造成探頭失誤而採用的一種補救式打法,但有時也會刻意採用這種打法以形成兩次球打發。

    攔網:隊員在網前以腰部以上身體任何部位主要是手臂、手掌,在球網上沿阻擋對方擊球過網的技術動作。攔網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線,是反攻的重要環節。攔網可將對方有力的扣殺攔起,減輕後排防守的壓力,為本方組織反攻創造條件。攔網主要是給對方扣球手以心理壓力迫使其出現失誤,攔網可以減緩球速,甚至能把對方的扣球直接攔回、攔死,在比賽中是得分、得權的重要手段之一。

    排球戰術:可分為個人戰術和集體戰術兩大類。個人戰術即個人根據場上情況有目的地運用技術的過程,分為發球、一傳、二傳、扣球、攔網、後排防守6項個人戰術。集體戰術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隊員之間有組織、有目的的集體協同配合。集體戰術包括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進攻戰術是指在接對方發、扣、攔、傳、墊過來的球後,全隊所採取的有目的、有組織的進攻行動。進攻形式包括強攻、快攻、兩次球及其轉移。強攻指在沒有同伴掩護的情況下,強行突破對方攔防的進攻。快攻指扣擊二傳傳出的各種平、快球,以及用這些平、快球作掩護所組成的各種戰術配合。兩次球及其轉移指當一傳來球較高,又在網前適合扣球的位置,前排隊員可跳起直接進行扣球。如對方攔網嚴密,可在空中把球轉移給其他隊員的進攻打法。防守戰術包括4種陣形:接發球站位陣形、接扣球防守陣形、接攔回球保護陣形及接傳、墊球防守陣形。
【球員位置】
    球員通常不需要掌握全部六種技術——發球、一傳(接發球)、二傳(舉球、託球)、扣球、攔網、救球,而是通常根據球隊的戰術,以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為專長。最常見的位置分配包含三種位置:攻手(分為主攻手和副攻手)、二傳手和自由人(專職防守的球員)為了有效阻擋對方的進攻,並在對方有足夠反應時間之前將球以陡峭的角度高速彈回對方場地,一般來說由身材較高且彈跳力好的球員擔當攻手。

    二傳手(舉球員、託球員)

    二傳手的職責在於組織全隊的進攻,他們負責在二傳時將球送至讓攻手最適宜扣球的位置。二傳手必須有能力和扣球隊員組合出多種變化以破壞對方的防守。移動快速、傳球精準是一個二傳手的必備素質。一位好的舉球員可串起全隊的攻勢,並且必須相當了解隊上各攻擊手的特性與習慣,在比賽中更要保持清楚的頭腦與思維,另外,在某些時候舉球員也必須扮演攻擊手角色,所以除了練習舉球技巧外,舉球員也必須具備些許長球攻擊能力,所以一位優秀的舉球員的訓練與養成也是相當辛苦的。

    自由人(任意球員)

    自由人是專職防守的球員,負責接扣球和接發球(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隊最快的反應速度和最好的一傳技術。由於自由人不需要在網前進攻或防守,可以由一傳技術好的矮個子球員勝任。在比賽被指定為自由人的球員不可以擔任其他位置。任意球員的替換次數是不受限制的,但兩次的替換之間必須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換下場者做輪替。替換的時間必須在裁判吹哨示意發球前做更換。每一局開始前,任意球員不得先進場,必須等第二裁判核對先發球員後才可替換進場。

    副攻手

    副攻手是經常在靠近二傳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員。副攻手專職攔網,因為他們必須阻擋來自對方副攻手的快攻,並且需要從中間向兩邊快速移動以組織雙人攔網。通常副攻手是隊中最高的球員,且不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術。

    主攻手

    主攻手是在靠近標誌杆的位置進攻的球員。由於大多數傳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採用很長的助跑,有時甚至從邊線外開始助跑。在進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強力扣殺得分,但有時也要求以斜線助跑和快攻來擾亂對方的防守。主攻手還需要掌握一傳技術,因為在對方發球時他們通常作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傳點。慣用右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4號位(前排左側)進攻,相對的,慣用左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2號位(前排右側)進攻。

【比賽陣型】
    根據攻手和二傳手的數量不同,排球有"4-2"、"6-2"和"5-1"三種標準陣型。4-2是最基本的陣型,只出現在初學者的比賽中,而在高級別比賽中,目前最常用的是5-1陣型。

    4-2陣型

    4-2陣型有4個攻手和2個二傳手。二傳手通常在前排中間的位置進行二傳(在罕見的出現在比賽中的4-2陣型中,二傳手更多地在前排靠右的位置進行二傳)。因此在比賽的任何時刻全隊有兩名前排進攻球員。

    在輪轉中兩名二傳手對角站位。在典型的陣型中包括兩名對角站位的主攻手,因此在任何時刻前排和後排都各有一名主攻手。發球之後,前排球員移動到各自負責的位置,二傳手總是在前排中間。或者,二傳手移動到前排靠右的位置,此時前排另外兩名球員分別擔當主攻(左側)和副攻(中間),但**在於缺少一名在二傳手身後的進攻球員,使得對方有一名前排球員可以放心地參與中間位置的攔網。

    4-2陣型很明顯的弱點就是只有兩名進攻球員,使得球隊可採用的進攻手段很少。

    從另一個角度看,二傳手也是一種攻擊力(雖然是較弱的攻擊力),因為當二傳手輪轉到前排時,是允許扣球的,所以當一傳過來的球近網時,二傳手可以選擇擊球過網(二次球)。這意味著在其他情況下可以忽略對二傳手進行攔網的對方球員,此時必須留意二傳手的進攻,那麼我方的進攻球員就可能得到更好的機會。

    6-2陣型

    在6-2陣型中,總有一名球員從後排移動到前排進行二傳,三名前排球員全部擔當進攻位置。因此,所有六名球員都會在某些時刻擔任攻手,其中有兩人需要擔任二傳手。所以,6-2陣型實際上是一種4-2陣型,只不過由後排的二傳手穿插到前排負責二傳。

    6-2陣型需要兩名二傳手,在輪轉中對角站位。除二傳手外,典型的陣型中還包括兩名副攻手和兩名主攻手。採用對角站位的方法,任何時刻前後排各有一名主攻手一名副攻手。在發球之後,前排球員移動到各自負責的位置。

    6-2陣型的優勢在於每一時刻都有三名前排進攻球員,使得進攻手段最大化。然而,6-2陣型不僅要求球隊擁有兩名高質量的二傳手,還要求這兩名球員在前排時又是有實力的攻手。在國際級比賽中,只有古巴國家女子排球隊採用這種陣型。

    5-1陣型

    5-1陣型中只有一名球員擔任二傳手,不管他的位置在前排還是後排。因此當二傳手在後排時,全隊擁有三名前排攻擊球員;而當二傳手在前排時,只有兩名前排攻擊球員。加起來一共五名。

    在5-1陣型中,輪轉中與二傳手對角站位的球員稱為接應二傳。一般來說,接應二傳不參與一傳,當對手發球時,接應二傳站在隊友們的後方。當二傳手位於前排時,接應二傳可以作為第三進攻點(後排進攻),這在現代排球中已經成為各隊提高攻擊力的常用手段。因此接應二傳通常是隊中扣球技術最好的球員。後排進攻通常來自後排右側(1號位),但在高級別的比賽中從後排中間六號位進攻的情況比較多。

    5-1陣型的一大優勢是,二傳時總有3個攻擊點可攻選擇。如果二傳手運用好這一點的話,對方的副攻手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與主攻手組織雙人攔網,增加了我方進攻得分的機會。另一個優勢是,當二傳手位於前排時,他可以採用二次球進攻,這樣能夠進一步擾亂對方攔網球員:我方二傳手可能扣球,也可能傳球給進攻球員中的任何一位。一個優秀的二傳手能深刻理解這一點,不僅能二次球進攻或者傳快攻,還可以能夠設法迷惑對方球員。

    5-1進攻陣型實際上是6-2陣型和4-2陣型的混合:當二傳手在前排時,看起來與4-2陣型相似;當二傳手位

【比賽方法】
    一、賽前準備:

    第一裁判主持抽籤,首先選擇發球權、球區。

    二、比賽開始過程與停止:

    第一裁判員鳴哨後,在各自場區端線站好,再鳴哨時按原定位置(比賽前填寫的位置表)站好。

    三、得分:

    A、一方發球後對方接球失誤、犯規或球落到對方場內,即發球方得分,繼續發球;

    B、如發球隊員發球違例或發出界外則對方得分,換發球。

    四、暫停、換人:

    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6人次換人機會。(成死球時可要求)

    1、暫停: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正規比賽每8分一次技術暫停。

    2、換人:

    A、主力隊員只能退出比賽一次,同一局中他再次上場比賽時,只能回到該局替換他的隊員位置。

    B、替補隊員每局只能上場比賽一次,可以替換任何一個主力隊員,同一局只能由被他替換下場的隊員來替換。

    註:比賽開始上場的隊員為主力隊員,其它隊員為替補隊員

【比賽規則】
    排球比賽場地為18米×9米的長方形,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場地上空至少高7米內不得有障礙物。場中間橫劃一條線把球場分為相等的兩個場區。所有線寬均為5釐米。場地中線上空架有球網。網寬1米,長9.50米,掛在場外兩根圓柱上。女子網高2.24米,男子網高2.43米。球網兩端垂直於邊線和中線的交界處各有5釐米寬的標誌帶,在其外側各連接一根長1.80米的標誌杆。球的圓周為65~67釐米,重量為260~280克,氣壓為0.40~0.45千克/釐米2。

    排球比賽是由一隊後排右邊(1 號位)隊員發球開始算起,然後每隊可觸球3次(攔網觸球不計在內)。如果球落地、觸及障礙物或某一隊員犯規,則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判為失球。只有發球的隊勝1球時,才得1分。如發球隊犯規、失誤或接發球隊勝1球時,則接發球隊取得發球權,其隊員須按順時針方向進行1個位置的輪轉。前4局比賽採用25分制,每個隊只有贏得至少25分,並同時超過對方2分時,才勝1局。正式比賽採用5局3勝制,決勝局的比賽採用15分制,一隊先得8分後,兩隊交換場區,按原位置順序繼續比賽到結束。決勝局沒有最高分限,比賽進行至某隊先得2分為止。

    規則規定[1]1個隊最多有12名隊員,教練員、助理教練員、醫生各1人。隊員服裝必須統一,上衣前後有明顯號碼。教練員可在暫停和局間間隙時間進行指導。比賽中只有場上隊長可向裁判員提出詢問或要求解釋規則。如果教練員或隊員有非道德行為表現,裁判員將出示黃牌給予警告,如再犯將出示紅牌,判罰該隊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如有辱罵裁判員或對方隊員等嚴重犯規者,將取消其該局或全場比賽資格。每局比賽前,教練員必須將上場陣容位置表交給記錄員或第二裁判員,不得更改。每隊上場6人,站成兩排,從左至右,前排為4、3、2號位,後排為5、6、1號位。在發球時,雙方隊員都必須按規定位置站好,否則將被判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比賽成死球時,教練員和隊長可向裁判員請求暫停或換人。每次暫停不得超過30秒。1局比賽每隊可要求兩次暫停。每隊在1局比賽中,換人最多不得超過6人次。規則對技術動作的要求:①發球:獲得發球權的一方須先輪轉,1號位隊員在裁判員鳴哨後3秒鐘內將球擊出。發球離手後,如果球在中途觸及發球隊場上隊員、球網、標誌杆、其他障礙物或從過網區以外越過,球落在對方界外或發球不過網均為發球失誤,失發球權。在本隊未失誤前,發球隊員連續發球。②觸球:隊員可用膝關節以上身體任何部位觸球,但不得停留,如出現撈、捧、推、擲球的情況則被判為持球。每隊最多觸球3次(攔網除外),如果 1 個隊員連續觸球多於 1 次(攔網除外),被判為連擊。同隊2個隊員同時觸球作為2次觸球。但雙方隊員在網上同時觸球後均再可擊球3次。③進攻性擊球:直接向對方場區的擊球為進攻性擊球。前排隊員可在本場區對任何高度的球作進攻性擊球。後排隊員在進攻線前的前場區只能作整個球體不高於球網上沿的進攻性擊球,但在進攻線後起跳則可擊任何高度的球。④過網:隊員不得過網擊球,但擊球點在本場區,球離手後手隨球過網不判過網犯規。對方擊球前,攔網隊員手觸及對方場區上空的球,判攔網隊員過網犯規。當對方隊員擊球後,許可在對方場區攔網。⑤過中線:隊員身體任何部位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地面即判過中線犯規。但一腳或雙腳的一部分踏過中線,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線上或在中線上空則不判犯規。隊員可伸手在網下擊球,但不得阻礙對方隊員。⑥攔網:只準前排隊員進行單人或集體攔網。在1次攔網中,球可連續觸及1個或幾個攔網隊員的手、頭或腰部以上身體任何部位均算1次攔網。攔網後本隊可再擊球3次。攔網手觸球後,球落界外為觸手出界,判失誤。正式排球比賽應有第一、第二裁判員各1人,記錄員1人,司線員2~4人。

【排球主要名詞術語簡釋】
    隱蔽站位:是接發球時插上戰術的一種變化。即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利用同排同列隊員的位置關係,將前排主攻手隱蔽在後排的位置上:為的是迷惑對方攔網,出其不意地襲擊對方,達到突然進攻的目的。

    插上二傳:後排隊員插上到前排組織進攻。

    短平快球:扣球隊員在離二傳隊員兩米左右的地方扣平快球。

    時間差:打快球隊員,佯作扣快球的起跳姿勢,但並不跳離地面,等對方攔網隊員受騙跳起下落時,扣球隊員再迅速起跳扣半快球:這種打法,主要是利用對方攔網時間的誤差,來達到突破對方攔網的目的。

    空間差:扣球人起跳後,身體在空中移動位置,避開對方攔網進行扣球。

    位置差:扣球隊員佯作起跳姿勢,使對方攔網隊員誤認為擬打快球而跳起攔網,這時再突然向側方跨跳1步,在無人攔網的空檔躍起扣球。

    前飛:扣球隊員佯扣短平快球,突然跳起衝近二傳手,扣近體半高球。

    背飛:扣球手佯扣近體前後快球,突然衝跳至二傳手背後打小弧度球。

    重疊(梯次):兩名扣球隊員,一前一後扣快球或半高球,形成2打1,給對方攔網造成困難。

    重疊攔網:攔網時,兩名隊員一前一後的成重疊狀的取位,前面隊員定位,後面隊員則相應地向右前方或左前方跨步跳起攔網,並在判斷正確的基礎上,盡力組成雙人配合攔網。

    夾塞:扣短平快球的隊員作佯攻掩護,另一隊員從中間直插切進跳起扣半高球;兩快一跑動。前排兩個隊員同時進行快球掩護,另一名隊員向2號、3號或4號位進行跑動扣球。在扣球點上造成2打1(以多打少)的局面, 突破對方攔網。

    圍繞:3號位隊員繞到2號位隊員身後,或2號位隊員繞到3號位隊員身前的行動。

    近體快球:靠近2傳隊員扣快球。

    交叉進攻。「交叉」是指兩名前排隊員交叉跑動的行動。「交叉進攻」是快球掩護的戰術變化,常用的有「前交叉」、「後交叉」等掩護進攻戰術。

    立體進攻:是指利用本方球場的整個空間組織前後排隊員聯合進攻。它不僅可以由後排隊員從限制線外起跳進行扣球,還可以組織近網掩護的縱深戰術進攻,使前後排的進攻靈活交替運用。

【墊球的動作要領】
    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規格與要領

    1、墊球的準備姿勢

    比賽中應根據不同情況採用相應的準備姿勢。初學墊球時,由於是墊擊一般的輕球,故可採取一般準備姿勢。上體稍前傾,兩腳開立,兩腳間的距離稍寬於肩,兩臂微屈置於腹前,兩肘稍內收,兩眼注視來球。

    2、擊球手型、擊球點和擊球部位

    墊擊手型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疊指法兩手手指上下相疊,兩拇指對齊平行相靠壓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節上,掌根緊靠,兩臂伸直相夾。注意手掌部分不能相疊。

    包拳法兩手抱拳互握,兩拇指平行放於上面,兩掌根和兩小臂外旋緊靠,手腕下壓,使前臂形成一個墊擊平面。

    擊球點、擊球部位:

    正面雙手墊球的擊球點,一般應儘量保持在腹前約一臂距離的位置。用腕上10釐米左右的兩小臂撓骨內側所構成平面擊球

    3、墊球的動作要領

    插及時移動取位,降低重心,兩臂前伸插至球下,使兩前臂的墊擊面對準來球,並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

    夾兩手掌根緊靠,手臂夾緊,手腕下壓,用平整而穩定的擊球面去迎擊球。

    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頂肘、壓腕的動作去迎擊來球,身體重心要隨球前移,兩臂在全身協調動作的配合下伴送球。

排球的犯規和違例】
    1.發球犯規

    下列情況為發球犯規:

    (1)發球次序錯誤。

    (2)發球隊員在擊球時或擊球起跳時,踏及場區(包括端線)或發球區以外地面。

    (3)發球隊員在第一裁判鳴哨8s內未將球擊出。

    (4)球未被拋起或未使持球手清楚撤離就擊球。

    (5)雙手擊球或單手將球拋出、推出。

    (6)球拋起準備發球,卻未擊球。

    2.發球擊球後的犯規:

    下列情況為發球擊球後的犯規:

    (1)球觸及發球隊隊員或沒有通過球網的垂直平面。

    (2)球觸網後落入對方場區外,界外球。

    (3)球越過發球掩護的個人或集體(在發球時,某一隊員或2名以上隊員密集站位或揮臂跳躍、移動遮擋接發球隊員,且發出去的球從他或他們上空飛過,則構成個人或集體發球掩護犯規)。

    3.對發球犯規的裁判方法

    (1)發球犯規由第一裁判員判斷,發球擊球後的犯規由第一裁判和司線員進行判斷。

    (2)發球犯規如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生,應判位置錯誤在後,發球擊球後的犯規如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生,應判位置錯誤在前。

    (3)下列情況,第一裁判員應重新鳴哨發球:

    ①第一裁判未鳴哨、發球隊員已將球發出。

    ②遇特殊情況(如運動員受傷,球滾入場內等)。

    ③第二裁判員在第一裁判鳴哨允許發球後,又鳴哨中斷比賽允許某隊暫停或換人的請求,第一裁判員不允許中斷比賽的請求。

    (4)第一裁判待發球隊員進入發球區並拿到球做好準備、接發球一方已站好位置,即可鳴哨。鳴哨後,第一裁判員默數8 s。

    (5)發球隊員同場上本方後排其他兩位隊員無位置錯誤關係。

    1.下列情況之一者,即為輪轉錯誤犯規

    (1)未按記錄表上登記的發球次序進行發球。

    (2)發球隊勝一球後,而換由其他隊員繼續發球。

    2.對輪轉錯誤的裁判方法

    (1)比賽中主要由記錄員發現該犯規,記錄員應在球發出後鳴哨中斷比賽並報告裁判員。

    (2)對輪轉錯誤犯規的判罰由第一裁判員鳴哨判定,結果為失一球,而對方得分並換由對方發球。

    (3)令該隊恢復到正確的位置上。

    (4)記錄員如能確定在錯誤過程中得分,則取消該隊在誤發中所得分數,而對方得分有效;記錄員如不能確定在錯誤過程中所得分數,則只做失一球判罰。

    (5)如一局結束或一場結束,運動員已交換場區或已退場,則分數、局數、比賽結果均有效。

    1.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位置錯誤犯規

    (1)在發球隊員擊球時,場上其它隊員未完全站在本場區內。

    (2)未按規則「每一名前排隊員至少有一隻腳的一部分,比同列後排隊員的雙腳距中線更近」。規則規定即4號位同5號位,3號位同6號位,2號位同1號位對比發生位置錯誤犯規。

(3)未按規則「每一名左邊(右邊)隊員至少有一隻腳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間隊員的雙腳距左(右)邊線更近。規則規定3號位同4號位,3號位同2號位;6號位同5號位,6號位同1號位對比發生位置錯誤犯規。

    2.對位置錯誤犯規的裁判方法

    (1)第一裁判員觀看發球一方有無位置錯誤犯規,第二裁判員觀看接發球一方有無位置錯誤犯規。

    (2)隊員的位置,根據其腳著地部位來判定。

    (3)位置錯誤犯規是擊球瞬間造成的。擊球前後均不存在位置錯誤犯規,擊球後,隊員可以在本場區任何地方和無障礙區自由活動。

    (4)對位置錯誤犯規的處理辦法同輪轉錯誤相同。

    1.連擊犯規

    身體任何部分均可觸球,但一名隊員(攔網隊員除外)連續擊球兩次或連續觸及他身體的不同部位(第一次擊球,同一個動作擊球除外),即為連擊犯規。

    第一次擊球,隊員在同一擊球動作中,允許球連續觸及身體的不同部位。對連擊犯規的裁判方法:

    (1)連擊犯規由第一裁判員負責判斷。

    (2)第二裁判員可以用手勢向第一裁判員表明背向第一裁判員的連擊犯規,但不得堅持。

    (3)第一次擊球時,無論是上手傳球或其他身體部位觸球,只要是一個動作,則無連擊犯規。

    (4)第一裁判員要注意觀察判斷第二次、第三次擊球中的連擊犯規。

    2.持球犯規

    身體任何部分均可觸球,但球必須被擊出,不得接住或拋出,否則即為持球犯規。對持球犯規的裁判方法:

    (1)持球犯規由第一裁判員判罰,其他裁判人員均不得對持球犯規進行判斷或出示手勢。

    (2)判斷持球的主要根據是球是否停滯在身體上。合法的擊球是一個單一擊球反彈動作,而持球犯規是先使球停滯(接住或拋出),再將球擊出。

    (3)第一裁判員應根據不同的比賽性質和對象確定對持球的判斷,掌握好判斷「尺度」。做到雙方一致、前後一致。

    (4)第一裁判要明確該條文的制定目的是鼓勵防守。因此運動員第一次擊球時或搶救險球時,判斷應放寬,給予鼓勵。

    3.四次擊球犯規藉助擊球犯規、同時擊球及裁判方法:

    (1)每隊最多擊球三次(攔網除外)將球從球網上方從過網區擊回對方,超過規定次數的擊球,判為四次擊球犯規。第一裁判員對四次擊球犯規進行判罰,第二裁判員可以出示手勢。

    (2)隊員在比賽場地以內藉助同伴或任何物體的支持進行擊球,即為藉助擊球犯規。第一裁判員對藉助擊球犯規進行判罰。運動員如果跑到場地以外如擋板外,看臺上擊球時,這種行為是規則允許的,應給予鼓勵。

    (3)同時擊球

    ①同隊的兩名或兩名以上隊員同時觸到球,被計為兩次或兩次以上擊球(攔網除外)。

    ②網上同時擊球後,球落入場內,繼續比賽,獲球一方還可擊球三次。

    ③網上同時擊球後,球落入甲區場外,則判乙方擊球出界。

    ④同時擊球,球觸標誌杆,判為雙方出界,重新發球。

    ⑤網上同時擊球造成持球犯規,判為雙方犯規,重新發球。

【排球輪次】
排球比賽中運動員分前後排站位。比賽從發球方後排右側的運動員發球開始。換發球時雙方隊員必須在本場區內按輪轉次序站位。
只有換發球時才有位置輪換,如果一方連續得分則不用輪換。
靠近球網的三名隊員為前排隊員,其位置為4號位 (左)、3號位 (中) 和2號位 (右)。另外三名隊員為後排隊員,其位置為5號位 (左)、6號位 (中) 和1號位 (右)。
一般情況在描述場上站位時是如下圖: (數字即位次,
o---+---+---o <- 排球網
||
|(4) (3)(2)|
|D主 C二 B副|
+---+ <- 三米線
|(5)(6) (1)|
|E副F二 A主 |
+---+ <- 底線
排球隊員的分工導致他們只有在場上特定的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貢獻自己的力
量。這些位置在上一篇中已經說過了。但是排球有輪次,隨著輪次的轉動一個隊員會處
在場上的不同位置。為了技戰術的需要,隊員之間需要換位。

換位始終發生在發球隊員觸球之後。己方發球時,隊員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換位——
這時的換位發生在同排之間,即前排的主攻到4號位,副攻到3號位,二傳/接應到2號
位,而後排的二傳/接應到1號位,主攻到6/5號位,自由人到5/6號位。

麻煩在於接發球。前面說過了,一直現代排球隊伍至多只有三人接發球。這時候,
必須充分利用規則——只要同排3人保持從左至右的相對順序,同列2人保持前後順序,
任何站位都是允許的。所以我們在比賽中才會看到有許多隊員站成一堆的現象。當一攻
打完而沒有打死的時候,球員會儘可能像己方發球時那樣換回最熟悉的位置,準備防守
反擊。

如果在發球隊員觸球的一剎那,相對位置有錯誤,那麼將失去一分。所以換位一定
要準確,迅速。

接發球布陣要考慮幾個因素。第一、讓接發球好的隊員負責儘可能大的場地,把接
發球稍弱的人保護起來;第二、要讓接發球隊員的站位便於進攻隊員進攻,也便於他們
自己接完球進攻;第三、二傳在後排的時候,要考慮二傳插上傳球的方便程度。
"自由球員"或"自由人"(LIBERO)是國際排聯於1996年世界女排大獎賽中試行的一項規則,稱為自由球員(Libero Defensive Player)。自由防守球員的功能在於加強防守達到平衡攻守的效果。

因為大家的學習與交流,所以排球世界更加精彩

關注本帳號後,可進入排球論壇!

和眾多愛好排球的朋友,互動交流!

技術教學、排球秘籍、排球視頻

排球論壇、排球新聞、帥哥美女

相關焦點

  • 排球小知識——排球術語
    排球必關注 一鍵關注技術教學、排球秘籍、排球視頻排球論壇、排球新聞、帥哥美女飄球、跳發球都是什麼啊時間差、位置差又是什麼一傳二傳到底有多少傳
  • 知識 排球站位普及貼
    官微開設【知識】欄目,普及排球知識,望吸引更多觀眾走近排球運動。如果你有合適的普及貼,還等什麼?請馬上發給我們!
  • 《奪冠》激起排球知識網絡普及熱
    記者看到微信公眾號「混知」順勢推出一篇「不懂排球咋玩,別說比賽,《奪冠》你都看不懂」的排球知識科普,閱讀量立刻10萬+,年輕網友連稱「太及時」。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六個站位的圖示一目了然記者看到,對很多觀眾影迷來說,電影劇情既燃又炸,笑點和淚點兼具,但確實對排球的一些知識不太了解,也就是看個熱鬧。
  • [排球知識] 各個位置隊員的名稱
    二傳:setter二傳是排球運動技術名詞。在排球比賽中,組織進攻中的第二次擊球稱為二傳。該技術是從防守轉入進攻的橋梁和紐帶。二傳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進攻的質量和技術、戰術的發揮 。二傳技術質量好,可以彌補一傳和防守的不足。運動員可以使用假動作迷惑對手,從而牽制對方達到助攻的目的。有時二傳可直接吊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 你知道排球比賽用球的一些知識嗎?
    近日「少年體育說」在觀摩青年男排後備人才集訓的過程中,對於各隊所使用的排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排球項目對中國體育產生巨大影響的四十年中,比賽用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今天的專題中,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幾十年來國際排球比賽中所使用比賽用球的變化。
  • 奪冠熱映,三維立體介紹排球場地知識
    今天我用三維軟體按照世界排球場地標準尺寸繪製了排球場地,和大家一起共享。原創繪製排球比賽場地上圖按照世界排聯標準尺寸繪製出了排球比賽場地,一個主裁,一個副裁,四個視線員。關於排球:排球標準的排球:要求周長在65-67釐米之間,折合直徑在20.7-21.3釐米之間,排球重255-346克。
  • 排球常識知識普及
    排球必關注 一鍵關注技術教學、排球秘籍、排球視頻排球論壇、排球新聞、排球分享排球比賽中的裁判排球比賽有兩名裁判。
  • 漲知識 | 用腳踢球算犯規嗎?排球的長相經歷了哪些變化?
    漲知識 | 用腳踢球算犯規嗎?排球的長相經歷了哪些變化? 反正最近也沒有比賽可看,不如大家一起來學習排球知識,等到下次比賽開始的時候,你就是一個知識淵博的球迷啦!01用腳踢球算犯規嗎?
  • 【打排球】奚希教你排球場上的站位知識
    眾所周知,國內的排球比賽允許報名12名球員(國際比賽允許報名14名隊員)。
  • 在排球比賽時,關於打快球的小知識,一起來看看
    文/體育小百說【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在排球比賽時,關於打快球的小知識,一起來看看快球的特點是速度快、動作短促,該扣球技術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用來配合正面扣球,以此來牽制對方的進攻。二傳手傳球時,球員助跑和起跳的時間應該稍稍提前。打快球的助跑距離短,通常使用兩步助跑的方式。
  • 排球運動誰發明的?發展得怎麼樣?一起來漲知識吧!(收藏版)
    排球運動誰發明的?發展得怎麼樣?一起來漲知識吧!(收藏版) 我一直以為排球和足球一樣,是咱們中國發明的,不過最近看一本書才發現,排球是一位叫威廉斯·蓋·摩爾根的美國人發明的。看,就是這位體育工作人員:
  • 氣排球友們必須知道的「排球知識」
    排球知識 【排球技術】     基本技術分為六大項:準備姿勢和移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網。正式排球比賽應有第一、第二裁判員各1人,記錄員1人,司線員2~4人。【排球主要名詞術語簡釋】     隱蔽站位:是接發球時插上戰術的一種變化。即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利用同排同列隊員的位置關係,將前排主攻手隱蔽在後排的位置上:為的是迷惑對方攔網,出其不意地襲擊對方,達到突然進攻的目的。     插上二傳:後排隊員插上到前排組織進攻。
  • 排球防護知識:股四頭肌拉傷
    排球必關注 一鍵關注技術教學、排球秘籍、排球視頻排球論壇、排球新聞、排球分享
  • 排球規則小知識
    尖叫鵝:什麼是排球排球場地有多大?               太陽小姐姐:你想知道嗎?        :排球規則都是什麼啊?  排球運動‍是當今世界上兼具競技性和娛樂性來看看下圖: :這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排球比賽場地             :so cool ~~~ 嗨~你好!
  • 漲知識!怎麼看排球比賽 來聽甄錚平說
    今天甄錚平講的,是《怎麼看排球比賽》的小知識。排球比賽跟足球、籃球比賽有很大的不同。比賽雙方的運動員不會發生肢體接觸,他們之間隔著一張高高大大的網。在排球網的一側,有一個跟球網一樣高的凳子,那上面坐著比賽的主裁判。
  • 體育考編必備|排球知識二
    排球技術與教學訓練1.排球技術排球技術的特點和概念2.排球技術的準備姿勢和移動
  • 《乘風破浪的姐姐》冷知識:萬茜歌手出身,黃齡打排球的,寧靜的經歷...
    其實扒一扒姐姐們的履歷就大可放心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科普《乘風破浪的姐姐》冷知識:萬茜歌手出身,黃齡打排球的,而寧靜的經歷最坎坷…… 黃齡以前可是個專業的排球運動員,後來是因為參加一個歌唱比賽才被星探挖來做歌手的。打排球的四肢協調能力肯定非常好,雖然沒聽過黃齡會跳舞,但是小編想,應該怎麼也不會太差,況且做唱跳偶像最考驗的就是肺活量了,黃齡這方面妥妥的~
  • 體育必考資料之排球知識(一)
    排球運動的起源:1895年,美國的威廉-莫根發明。排球運動的傳播:1905年起先後傳入中國、日本、菲律賓等國。1964年,排球比賽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我國排球運動發展概況:1905年傳入我國,首先在廣州、香港流行。1981年到1986年女排取得「五連冠」。(1)1981年在日本舉辦的第三屆世界盃賽中首獲世界冠軍。
  • 【排球小英文】排球為什麼叫Volleyball?
    首先祝各位熱血排球人小年夜快樂啊!馬上就要進入🐑年啦!羊年要洋氣,快來學點小英文吧!以後各位排球人說不定還會和「歪果仁」一起上場交流排球技術呢!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關於排球的英文!首先,考考你關於排球的小知識!你知道「排球」英文 」volleyball」的」volley」是什麼意思嗎?中文為什麼又翻作「排」球呢?
  • 排球裝備
    排球裝備,在未來,樂獒LeaoTV必將深化自身的製作優勢,同時藉助自身強大技術研發優勢,開發更多匹配各項體育賽事的製作轉播技術與方案。排球裝備, 進攻性擊球:直接向對方場區的擊球為進攻性擊球。前排隊員可在本場區對任何高度的球作進攻性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