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寧市把加快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建設作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的重大工作來統籌謀劃、全力推進,繪就了規劃藍圖、釋放出強勁吸引力,加快搭建能支撐起與東協金融互聯互通的「四梁八柱」。12月29日記者從南寧市推進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建設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南寧市全力推進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建設,多項指標走在前列。 多項指標走在前列金融支撐力顯著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好於全國、全區,佔全市GDP的13.3%,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1%。1-11月,金融業稅收完成85.59億元,同比增長15.9%,高於同期稅收收入增速19.2個百分點,佔比高於去年同期2.2個百分點,金融業成為全市支柱產業之一。金融中心資源集聚功能顯現11月末,中國—東協金融城累計入駐各類企業4624家,其中金融機構(企業)157家,是2018年末的7.5倍。金融創新高地逐步形成南寧片區金融創新指數在第四批的19個自貿試驗片區中排名第2位,「中國—東協跨境金融改革創新」入選「2019-2020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佳案例」。南寧市債券發行、品種創新等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獲國家企業債券「直通車」政策激勵。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雙升截至11月末,全市人民幣存貸款餘額2.74萬億元,同比增長10.5%,連續2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市境內外上市企業1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0家,2020年新增2家企業上市在審、3家企業報廣西證監局輔導備案、2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新增直接融資861億元,同比增長12.9%。金融營商環境快速提升南寧市獲得信貸指標全區排名第1,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工作獲自治區督查激勵。
實施「123456」金融工程完善規劃政策體系。出臺系列門戶配套政策文件,建立系統集成的政策保障體系。目前已累計兌現金融城入駐金融企業和金融人才獎勵補助2754萬元。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創新市場化招商、雲招商、以商招商、「資本+產業」聯動等模式,牽頭組織外出招商10場次,舉辦中國—東協金融城專場推介和 「走進中國—東協金融城」系列活動12場次,提升中國—東協金融城影響力。1-11月中國—東協金融城新增金融機構(企業)97家。積極創建兩個示範區。成為全區唯一獲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和保險創新綜合示範區「雙示範區」地市,制定工作方案,建立責任清單,督促各項任務落地。加強三中心建設。以金融創新聯合實驗室為抓手,發揮金融機構創新主體作用,加強面向東協的跨境金融創新,打造區域性離岸金融中心、區域性貨幣清算中心和跨境投融資服務中心三大中心。1-11月,全市跨境人民幣結算量602.12億元,居全區第一。打造四大基地。推動中銀香港東南亞業務運營中心、太平保險東協保險服務中心、中國—東協金融合作學院等一批標誌性項目落地,金融後臺服務基地等四大基地加快推進。打造五大市場。推動深交所廣西服務基地、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廣西基地等平臺落地,主動對接新三板廣西服務基地,深化與廣西北部灣股權交易所合作,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體系初具雛形。完善六大配套。推動基金大廈等特色樓宇建設,形成保險創新產業園等產業集聚園中園;已交付使用金融人才公寓384套;建成中國—東協金融城一站式服務大廳、政策兌現平臺,為金融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強化服務支持 推進改革創新舉措南寧市建設「六大融資平臺」,啟動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南寧產業發展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天使投資基金聯動投資機制,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創投生態體系。在全區率先出臺金融服務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等措施,推出復工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實施「復工貸」「穩企貸」等精準政策,推動銀行機構直接下浮2個百分點發放貼息貸款,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南寧市積極構建金融開放創新生態,通過金融創新聯合實驗室和跨境保險創新聯合實驗室,推動NRA帳戶便利化創新、陸海新通道跨境金融創新、「債券通」業務、跨境保險業務等創新成果應用;爭取開放創新試點落地,如交行廣西區分行推進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業務「雙落地」;積極爭取成為國內本外幣合一銀行帳戶體系首批試點省份城市等。來源:南寧雲-南寧新聞網(記者 龐麗娜 杜佳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