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以法制推動中國-東協開放合作

2020-12-16 中商網商務觀察

11月15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宣傳月活動正式啟動。據悉,《條例》已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於9月22日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條例》作為廣西自貿試驗區基本法,為建設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平臺,推進和保障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法律保證。

據中國海關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東協貿易總額達4818.1億美元,同比增長5.0%,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議上正式籤署,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籤署的這項協定將惠及23億人口。廣西自貿試驗區立足於面向東協的優勢,搶抓RCEP協定籤署,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誕生的機遇,全面貫徹落實《條例》,以法制推動中國—東協開放合作。

推動面向東協的開放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廣西自貿試驗區設立之初就一直推進落實廣西「三大定位」的使命,《條例》中專設一章對此作出規定。

《條例》明確東協國家等外資企業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原則。條例第四十條第二項規定,支持東協國家等外資企業在自貿試驗區加快發展。推動設立中國-東協經貿中心,實現各開放平臺的功能整合、創新集成、發展協同。

同時,構建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條例中規定,自貿試驗區應當加強與東協國家的金融多雙邊合作交流,推動在中國-東協金融城、中國-馬來西亞「兩國雙園」、沿邊開發開放試驗區等重點區域探索更加開放的跨境金融合作措施。

《條例》規定,加強與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聯動。構建與東協國家通信基礎設施和技術服務互聯互通合作網絡,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貿易服務,建設中國-東協信息化服務平臺。支持信息化企業開展北鬥導航、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拓展區域聯動信息交流渠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條例》還明確提出,加強加強與東協國家的產業合作。充分利用東協國家多雙邊機制,創新「兩國雙園」、跨境產業園等中國-東協產業產能合作新模式,建設面向東協、輻射全球的區域性國際加工製造基地、總部基地。構建跨境物流、數字經濟、機械電子、汽車、綠色化工、紡織和食品加工等中國-東協特色跨境產業鏈,帶動跨境服務鏈全面發展,打造中國-東協跨境產業合作示範區。

相關焦點

  •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解讀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於9月22日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條例》頒布實施,為規範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和制度創新提供了法律保證。現將《條例》解讀如下。
  • 廣西自貿試驗區推動中國-東協合作不斷升級
    11月24日從廣西自貿辦獲悉,廣西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一年多來,聚焦制度創新和擴大開放,突出深化與東協經貿合作、服務陸海新通道建設、邊境經濟創新發展3個領域,各項改革試點任務全面推進,在中國-東協國際經貿合作中探索出一批新機制、新政策。
  • 促進貿易更便利 深化與東協合作
    促進貿易更便利 深化與東協合作——《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解讀之三廣西自貿試驗區成立一年多來,聚焦通關監管創新、貿易轉型升級、口岸擴大開放等領域《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明確,自貿試驗區應當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實施高水平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壓縮口岸通關時間,優化監管模式和程序,提高通關效率。
  • 廣西自貿試驗區邀海內外客商融入中國東協合作 開拓RCEP市場
    ,深度融入中國—東協合作,開拓RCEP帶來的廣闊市場,分享區域經濟一體化、投資貿易便利化成果。」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廣西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曉欽27日說。當天,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推介會在南寧舉行,來自東協各國駐南寧領事館及商協會、重點企業高管代表等嘉賓200餘人齊聚一堂,以「活力廣西自貿 共享創新成果」為主題,探尋RCEP籤署背景下,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新商機。
  •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暨西部陸海新通道專題推介會在南寧舉辦
    12月21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暨西部陸海新通道專題推介會在南寧召開。此次專題推介會是全國工商聯第十二屆四次執委會暨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助推「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大會的3場平行專場活動之一。
  • 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力推中國—東協跨境產業合作
    11月28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投資商機推介會在南寧舉辦。 楊志雄 攝(聚焦東博會)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力推中國—東協跨境產業合作中新網南寧11月29日電(記者 楊志雄 黃豔梅)「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將創建跨境產業合作示範區,構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陸路門戶,打造成為沿邊開放發展的新高地。」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10周年巡禮
    2019年,中國對東協進出口總值6414.6億美元,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多。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嚴峻形勢下,今年1-9月,中國和東協貿易額逆勢增長5%,東協首次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形成了中國和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良好局面。廣西與東協陸海相鄰,具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獨特開放優勢,是中國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和門戶。
  • 廣西:奮力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
    包括出臺了廣西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五年實施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按照統籌推進、夯實基礎、重點突破的原則,確定了131項金融改革舉措,明晰實施路徑;推出《加快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若干措施》《支持金融人才發展十條措施》,從鼓勵優質金融要素集聚、支持跨境金融服務創新、推動區域重大金融改革、鼓勵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吸引優秀金融人才集聚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形成政策「組合拳」;制定《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
  • 廣西舉行《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發布會
    第三大任務是推進產業深度開放合作。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東協新興鋁產業基地,與國外共建鋁產業園區,支持建設先進鋁製造業創新中心、中國—東協(百色)鋁產品倉儲交易中心。支持試驗區持續穩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積極探索降低工業用電成本的路徑。
  • 中信銀行南寧分行以金融創新支持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為廣西區內商業銀行順應改革開放新格局、推動自身轉型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中信銀行南寧分行秉承「客尊、誠信、創新、協作、卓越」的價值理念,綜合利用資源
  • 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重點園區成為我區對外開放新抓手
    「十三五」期間,我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及重點園區為新的重要抓手,緊扣西部陸海新通道、面向東協合作、沿邊開放三大特色,大力推進「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走活了開放發展這盤棋。
  • 中國—東協自貿區「黃金十年」成就區域合作典範
    2002年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啟動時,中國—東協貿易總額548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這一數字已飆升至4818.1億美元,中國與東協實現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歷史性突破。從事乳膠製品生產貿易的泰國客商艾鍾坦言,得益於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在2010年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至今的「黃金十年」,他們公司的乳膠產品在中國及周邊多個國家熱銷。
  • 許永錁:依託「兩國雙園」推動欽州港片區先行先試 打造中國—東協...
    、進口植物產品「分類管理」新模式、土地徵收「淨地交付」新模式、承諾制全覆蓋審批新模式等4項作為全國「最佳實踐案例」上報商務部……圖為許永錁接受採訪 陳冠言 攝   中共廣西欽州市委書記、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工委書記許永錁接受媒體專訪時,用一份「數字報告」,交出了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成立一年來的「答卷」。
  • 東西南北中,推動中國-東協經貿發展不放鬆
    許寧寧建議,雙方應以區域市場開放來推動數字經濟合作發展,與有關國家一起確保在年內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陸海貿易新通道等的開放發展,應多賦予更多數字經濟合作內容。雙方應將發展數字經濟合作與產業合作、互聯互通合作等有機結合,為後者多注入前者的內容。
  • 2019-2020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佳案例
    入選理由:該案例對於自由貿易試驗區如何服務地方產業的發展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一方面,對科研體制機制的突破包括:研究所財務單列,經費撥付與團隊考核相關聯,採用全員聘任註冊成立全資控股子公司,開展項目股權合作和增值、拓展產品銷售渠道等。另一方面,引才模式的突破:推動剛性引才和柔性引才並舉,通過兼職掛職、客座教授、共享院士等方式引才引智,以引進科研團隊為主體進行機構設置等。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黃金十年」為世界匯聚更多開放能量
    自全面建成以來,中國和東協攜手合作,乘和平與發展的大勢而上,開創了合作的「黃金十年」,雙邊在貨物、服務貿易高速增長,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自貿區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為世界匯聚更多開放能量。  經貿往來加強 共促區域繁榮  2003年,中國與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7年來雙邊合作已成為亞太地區成功合作的重要典範。
  • 深化與東協開放合作 構建「雙循環」節點樞紐
    11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高度評價中國和東協關係,明確提出了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4點倡議,為廣西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深化與東協開放合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
    11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再一次發出了中國與東協開放合作的最強音。
  • 如何打造邊境開放試驗區升級版
    黃榮勝認為,百色試驗區在口岸通關(兩國一檢)、產業(兩國兩園)、產能(國際產能合作平臺)、金融(東協產業金融平臺)、電子商務(東協鋁產業為切入點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扶貧(深百產業扶貧創新模式)等方面,創新性地提出不同的試驗內容。沿邊開放是我國全面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百色的特殊區位和歷史人文環境優勢決定了試驗區可建設成為我國與東協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
  • 中國與東協合作邁向縱深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分別簡稱第17屆東博會、峰會)於11月27至30日成功舉辦。據組委會介紹,東博會展覽和經貿活動呈現以下特點:線上線下參展參會踴躍,項目籤約規模和質量創新高,推動了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中國—東協衛生防疫合作等重點領域合作。峰會秘書處副秘書長丁元龍表示,峰會著重把產業、企業、項目有機結合,延伸價值鏈,提高附加值,增強品牌力,辦成了生產商、貿易商、投資商「三商」滿意的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