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積極應對疫情紀實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世界發展的正常步伐。中國與東協國家比鄰而居,雙方既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又互為重要的投資合作夥伴,面對疫情的挑戰,中國和東協攜手同行,共同應對,在合作抗疫、經貿發展、維護區域和平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績。
作為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的重要機制,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先後主辦了10多場視頻國際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促進雙方在防控疫情、恢復經濟等領域加強合作,助力中國省市做好「六穩」和落實「六保」與發展東協貿易投資合作相結合,在「雙循環」中實現對外開放的新發展。
01東:中國(福建)—東協經貿合作推介會召開
6月30日,中國(福建)—東協經貿合作推介會以視頻形式召開,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福建省商務廳共同主辦。會上,雙方嘉賓交流互動,積極表達合作願望。
許寧寧執行理事長在開幕式致辭中建議,充分發揮地方和企業在增進雙方合作中的積極性、創造性。此次會議正是彰顯了福建在共建「一帶一路」中與東協合作的積極作為,在線觀看會議的4000人中絕大多數是企業,體現了企業合作的積極願望。望當前更多的省市召開此類會議,更多的企業參與對接,在雙方增進了解新情況中,在相互推介商機中,提高合作效率效益,實現共贏發展。
福建省副省長郭寧寧在致辭中表示,福建與東協經貿互補性強,交流與合作密切,近年來,東協已成為福建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是對外開放的排頭兵。福建願與東協國家加強在貿易、金融、人文等方面的合作。福建省邀請更多的東協企業來閩投資,也鼓勵福建企業走進東協。近幾個月來,福建與東協國家攜手抗擊疫情,推動經濟復甦。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我們就能夠克服這一大流行病的影響,開創合作共贏的新局面。
中國商務部亞洲司副司長楊偉群在致辭中表示,東協國家始終是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今年以來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而中國與東協之間貿易投資整體保持增長態勢,成為疫情形勢下全球經濟的亮點。地方經貿合作是中國—東協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與東協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聯。此次推介會是疫情背景下中國東協經貿交流的一次務實創新之舉,意義非常重大。
菲律賓貿工部副部長塞費裡諾·魯道夫在發言中表示,菲中貿易和投資關係密切。菲律賓和福建省地理位置鄰近,並且有著牢固的歷史聯繫。面對這場全球健康危機,相信通過對各自經貿優勢的廣泛了解,進一步增進彼此關係,菲律賓、中國和東協夥伴將在深入發掘經貿合作潛力中獲得新發展。
汶萊駐華大使拉赫瑪尼先生在發言中表示,汶萊與中國保持著密切友好關係,其中福建省發揮了積極作用。汶萊與福建省經貿往來歷史悠久。面對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應該在雙邊深入互動基礎上更緊密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福建省在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包括信息技術、新能源和數字經濟等)具有優勢,汶萊正在優先發展技術和創意產業,包括數據中心、數字媒體、物聯網和生物技術,這非常符合與福建省合作對接。斯裡巴加灣市和福建省還可以積極發展港口合作。
會上,福建省商務廳以及廈門市、南平市先後做了經貿推介。印尼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瑪麗娜女士、越南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陶越英、緬甸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杜雪欣吳、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華南區中國司主任湯皓雲、泰—中商務理事會主席邱威功、菲律賓工商會永久名譽會長和菲律賓絲綢之路國際商會會長蔡聰妙、寮國國家工商會副秘書長馬才德先後推介了本國合作商機。
02西:中國(陝西)—東協投資合作洽談會召開
8月5日,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陝西省商務廳共同主辦了中國(陝西)—東協投資合作洽談會。
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在致辭中建議,中國地方政府將做好「六穩」和落實「六保」與擴大開放、發展東協貿易投資合作相結合,著力提升地方各有關方面實施國際區域合作的水平和融入國際區域合作的程度,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中國與東協及其成員國合作項目,為中國—東協企業合作發展鋪路架橋,助力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陝西省副省長徐大彤在會議致辭中談到,近年來,陝西與東協國家的經貿關係持續深化,合作成果豐碩。今年1-6月,陝西對東協進口額同比增長了2.4倍,出口額同比增長了41.4%,進出口總值達到193.3億元,同比增長66.3%,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開放發展的陝西與東協國家產業優勢互補,合作潛力巨大。真誠希望以此次洽談會為契機,進一步深化陝西與東協各國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務實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寮國工貿部副部長宋吉·英塔米發言表示,中國是東協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投資也非常緊密,中國對東協很重要,同樣東協對中國也很重要。中國是寮國最大外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夥伴。「一帶一路」建設的標誌性項目中老鐵路計劃於2021年底開通,將促進寮國和中國以及東協有關成員國的貿易、投資、工業、服務業(包括物流和旅遊)的新合作。寮國與陝西省經貿合作空間大,寮國工貿部將積極協助雙方企業合作。
泰國駐華大使阿塔育·習薩目發言表示,東協與中國加強合作,符合地區各國的共同利益。東協-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17年來,雙方各領域開展了積極合作,其中,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和東協北京委員會一直合作促進雙方更緊密的經貿發展,此次會議就是一例。相信此次會議將使東協與中國企業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來共同應對當前我們遇到的挑戰。
會上,緬甸工商會會長佐敏溫、越南工商會副會長段維姜、柬埔寨駐西安總領事宋威山、西安市投資合作局、榆林市外事和對外經濟協作局、楊凌示範區產業投資促進局等先後發言推介商機,提出增進雙方投資合作的建議。
陝西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宏偉在主持會議時表示,此次會議以「投資合作、發展共贏」為主題,加深了彼此了解,這有利於雙方在投資貿易領域尋求優勢互補合作商機,雙方就增進合作的建議預示著合作發展的廣闊前景和積極願望。
03南:2020數字經濟國際合作雲論壇在廣西召開
2020年是「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為進一步促進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7月29日,由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和中國—東協科技產業合作委員會共同主辦,廣西啟迪科技城集團承辦的「2020數字經濟國際合作雲論壇」在線召開。
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與東協國家比鄰而居,雙方既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又互為重要的投資合作夥伴,這為雙方數字經濟合作發展,構成了有利條件,帶來了大量需求和商機。增進數字經濟合作,有利於助力防控疫情和雙方貿易、投資新發展,帶動經濟恢復及增長。他建議,發展數字經濟合作應與區域市場開放、與產業合作和互聯互通合作等有機結合。
許寧寧談到,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互補性強。近些年來,雙方數字經濟合作日益活躍、密切,企業合作需求旺盛,為當前雙方增進數字經濟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發展合作正當時。
許寧寧建議,各國有關方應共同積極落實好已經達成的合作共識,並不斷擴大新的共識。今年以來發表的《中國—東協關於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聯合聲明》《東協與中日韓(10+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聯合聲明》《中國—東協經貿部長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強自貿合作的聯合聲明》《東協與中日韓(10+3)經貿部長關於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的聯合聲明》等,均要求發展數字經濟合作。
許寧寧建議,雙方應以區域市場開放來推動數字經濟合作發展,與有關國家一起確保在年內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陸海貿易新通道等的開放發展,應多賦予更多數字經濟合作內容。雙方應將發展數字經濟合作與產業合作、互聯互通合作等有機結合,為後者多注入前者的內容。結合新形勢,積極落實《中國—東協關於「一帶一路」倡議與「東協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積極落實7月16日通過的《應對新冠疫情 確保物流鏈暢通 助力復工復產——中國—東協交通部長聯合聲明》,支持交通互聯互通和物流體系建設,維護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穩定。
許寧寧建議,應充分發揮雙方企業在發展數字經濟合作中的積極性、創造性,合力支持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利用數位技術和數字貿易。雙方行業商協會應在助力企業數字經濟合作中充分發揮作用。雙方企業在數字經濟合作中,應用好政策和已有的雙方合作機制,應了解區域內各國的防控疫情措施、發展關切、經濟刺激計劃和產業政策,用好用足自貿區優惠政策,藉助雙方政府合作共識找準開發市場的切入點。中國有關從事數字經濟的企業在走進東協抓商機時,應做好前期項目可行性研究,選好合作夥伴,避免走彎路;中國的央企應積極助力雙方數字經濟合作。中國—東協國家企業共同打造雙方數字絲綢之路及其向外的延伸。
許寧寧表示,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是面對重大命運考驗、合作考驗的一年,是數字經濟得以發展的契機之年。應對新常態,開發新業態,探索新模式,實施命運與共、攜手並肩的區域合作,是中國—東協經受住考驗並在考驗中奮起的重大必然選擇。
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會議的召開恰逢其時。面對全球新冠疫情帶來的威脅,數位技術在許多國家應對疫情行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如在追蹤接觸者信息、疫苗開發、大數據管理、資源和運輸系統管理等方面,對此,菲律賓計劃繼續推進數字轉型,與東協其他國家、與中國開展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數字經濟合作,應對衛生健康和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
寮國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大使談到,寮國政府重視數字發展,將其列入新的第9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作為創造就業機會、提高經濟效率、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的措施。寮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寮國與中國在數字經濟合作方面,兩國有關機構於2018年籤署了合作協議。中國在寮國發展電子商務方面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中國是包括寮國在內東協國家在促進該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方面的寶貴合作夥伴,雙方應加強人才發展、數位技術培訓,使該地區更多的人能夠分享數字經濟發展的成果。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堅定合作目標,在疫情期間以及以後,我們一定能夠為中國-東協、為中國-寮國的數字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緬甸駐華大使苗丹培在致辭中表示,緬甸鼓勵發展數字經濟,鼓勵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在線購物、在線教育等,制定了有關政策與計劃。中國與東協國家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數字經濟合作是非常有益的,有利於共同防控疫情,尋求經濟合作發展的新方式、新路徑、新模式,應加強團結合作,來進一步發展數字經濟絲綢之路。
中國—東協科技產業合作委員會中方主席、中國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濟武在致辭中表示,啟迪控股在踐行「一帶一路」中實施「重在科技,首在東協」戰略。近年來,啟迪控股的數字集團、區塊鏈集團等都在擴大與東協各國合作。啟迪控股把中國第一個本科的數字學院落地在了廣西南寧,在雲南與廣西同時建立了面向東協的跨境電商平臺,已經投資超過100億元在南寧、雲南騰衝和寶山等地建設以面向東協為主的科技創新基地、孵化基地、啟迪科技城、科學家小鎮,為中國企業與東協合作創造基礎條件。
出席2020數字經濟國際合作雲論壇的中方和東協方十國代表紛紛在發言交流中表達了積極合作的願望。菲律賓絲綢之路國際商會創會主席蔡聰妙、中國發展改革委員會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研究課題組組長趙國棟、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史志欽、印尼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黎琳、泰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陳善意、柬埔寨駐華大使館參贊薩達羅、菲律賓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格倫、緬甸駐南寧總領事館商務參贊水清歌、啟迪數字學院院長趙東等20多位嘉賓發言交流,分析數字經濟合作形勢,推介合作商機,提出合作建議。與會者普遍認為,此次會議對於助力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具有積極意義。
04北:中國(青島)—東協經貿對接會、中國(煙臺)—東協進出口商品雲洽會召開
5月29日,由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和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管理委員會、青島市商務局共同主辦的「中國(青島)—東協經貿對接會」以視頻形式召開,來自中國和東協的外交官和商協會領導、企業界代表及青島相關部門代表通過線上方式展開熱烈交流,共謀發展大業。
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在致辭中表示,目前,中國與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積極推進與東協合作,彰顯了在全球抗疫時期中國擴大開放在行動。許寧寧表示,中國與東協十國合作發展有其自身的內在性和相應的外溢性。雙方合作發展,不僅有利於雙方根本利益,有利於經濟穩定和增長,而且有利於本地區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以及構造全球新型國際關係。
許寧寧指出,今年以來,雙方攜手抗疫取得積極成效。增進雙方經濟合作是抗疫和發展的重要舉措。此次會議的召開旨在提高當前經濟合作的針對性、有效性。青島市及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重視發展與東協國家合作,體現了青島市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的積極作為,彰顯了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下中國自貿試驗區擴大開放在行動。
會上,中國貿促會前副會長於平、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鄒川寧、菲律賓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格倫、寮國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波沙萬、印尼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瑪麗娜、菲律賓絲綢之路國際商會會長蔡聰妙、新加坡製造商總會會長符標雄、緬甸中華總商會會長林文猛等分別發言,一致認為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潛力大,在防疫期間雙方開展合作具有積極意義,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的建設體現了中國擴大開放正在加快步伐,此次會議的召開有益於中國與東協雙邊推動合作,並建議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當前多召開此類視頻對接會。
中鋁青島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方新、青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孔令龍、青島中外運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麗梅、青島青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長順等青島市企業家與東協方進行了交流對接。
參加對接會交流的東協國家商協會領導人和知名企業家代表有泰—中商務理事會副主席、寮國工商會副秘書長、柬埔寨—中國港澳僑商總會副會長、柬埔寨服裝鞋製造商協會秘書長、新加坡魚業工商聯合會會長、新加坡水產養殖學會、馬來西亞車業總會會長、馬來西亞物流協會會長、馬來西亞製衣商會秘書長、馬來西亞中國—東協商務協會副會長、印尼紡織行業協會前會長、泰國對蝦協會負責人、中國馬來西亞商會副會長、中國新加坡商會副會長、菲律賓華商經貿聯合會會長等40多人。
7月17日,由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煙臺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煙臺)—東協進出口商品雲洽會」通過在線視頻方式召開,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煙臺市政府副市長李朝暉出席會議並先後致辭,煙臺市與東協國家的企業家代表共200多人參加會議,對接洽談,商議合作。
許寧寧執行理事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與東協國家比鄰而居,雙方既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又互為重要的投資合作夥伴,在各自的對外關係和對外經貿中處於重要的位置。當前,雙方在合作防控疫情相互支持和配合的同時,以增進經濟合作推動經濟復甦。
許寧寧談到,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國際貿易遭遇劇烈衝擊的情況下,中國與東協貿易逆勢同比增長了5.6%,其中中國向東協出口同比增長3.4%,中國從東協進口同比增長8.5%;中國與東協貿易佔中國對外貿易總值比重高達14.7%,較去年同期佔比提升了1.2個百分點;同期,中國與歐盟貿易額同比下降了1.8%,中國與美國貿易額同比下降6.6%。中國與東協貿易額比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多3499.7億元人民幣。
許寧寧談到,今年1-5月,中國與東協雙向投資逆勢增長,其中:中國對東協直接投資同比增長了50.7%,東協對華實際投資同比增長了13%。今年1-5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4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的前十位中有七個東協國家,即新加坡、印尼、寮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
許寧寧指出,中國與東協增進合作,彰顯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地區意義和世界意義。雙方經濟的融合發展,不僅助力了中國和東協十國的經濟增長,而且推動了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為世界經濟增長也做出了本地區的貢獻。近些年來,雙方合作已呈現出全面深入、緊密活躍的發展態勢,實現更大的互利共贏需要雙方積極注入合作正能量,需要雙方進一步共同努力。
就當前中國企業如去東協國家投資選擇哪個行業和國家,許寧寧表示,值得關注的行業包括:東協國家鼓勵投資的相關行業、與中國—東協國家制定的經貿合作規劃相符的行業、與開發資源相關的行業、與彌補其產業鏈相關的行業、與發展數字經濟相關的行業、與滿足其日用消費相關的行業等,以及可在東協國家設廠產品銷往更廣闊國際市場的行業。選擇投資落戶哪個東協國家,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該國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情況、產業結構及政策等。
煙臺市政府副市長李朝暉在致辭中談到,煙臺與東協國家有著日益密切的經濟聯繫,有著相互依託的發展需求,合作發展前景廣闊。2019年,煙臺與東協進出口總額359.7億元,增長9.1%。截至目前,煙臺累計吸引東協國家投資項目529個,合同外資32.6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25億美元。
李朝暉副市長表示,煙臺正在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以先進位造業為主體,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正在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發揮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優勢,以先進位造業和實體經濟為依託,全面加強與東協的產業合作、經貿往來、人文交流,努力為東協企業來煙發展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希望通過這次會議,讓東協企業進一步了解煙臺,共享煙臺發展機遇。
煙臺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陳新姿在主旨發言中談到,煙臺市與東協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潛力巨大。煙臺南山集團、玲瓏輪胎、中寵食品等骨幹企業都在東協國家設立了項目,玲瓏輪胎在泰國布局了中國輪胎行業海外生產的第一條卡車子午線輪胎生產線,成為泰國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中資企業。東協國家的製造業、採礦業和熱帶農業,也越來越多走進煙臺市場。希望共同為雙方企業投資提供便利、優化環境,尤其是結合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議定書》生效的機遇,加快推動雙方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
緬甸中華總商會會長林文猛、印尼工商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張錦泉、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公會會長江華強、煙臺明遠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義忠等在發言中就增進合作提出了有關建議。
會上,分食品行業、醫藥及防疫用品、機械及電子電器、電商及物流四個分會場,進行了雙方企業家對口洽談。
在食品行業對口洽談分會場,新加坡食品廠商聯合會永久名譽會長白毅柏、泰國食品加工者協會副會長劉霽緯、中國馬來西亞商會副會長羅維堅、馬來西亞茶協會會長劉俊光、緬甸果蔬鮮花生產出口商協會秘書長Sandar Myo、東協食品飲料聯盟主席Abdul Halim Saim在發言中與中方分享了東協食品商機。
在醫藥及防疫用品行業對口洽談分會場,菲律賓中藥業聯合會會長許克宜、馬來西亞中醫總會秘書長郭偉康、泰國醫療及保健設備製造商行業俱樂部董事Sutee Triviwatwong、新加坡Acumen研究實驗室CEO王秀華等在發言中提出了當前有關貿易、投資合作建議。
在機械及電子電器行業對口洽談分會場,緬甸工業協會會長何明光、馬來西亞五金機械建材聯合總商會秘書長高銘良、印尼工商會技術委員會副主席謝明純、寮國技能協會會長徐麗娜等在發言中推介了本國商機。
在電商及物流行業對口洽談分會場,柬埔寨中國港澳僑商總會副會長毛信勤、馬來西亞貨代協會前會長Alvin Chua、柬埔寨物流協會會長、寮國貨代協會顧問Vichit Sadettan等在發言中與中方探討了合作項目。
05 中: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東協投資貿易合作交流會召開
7月22日,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東協投資貿易合作交流會召開,會議由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湖北省商務廳共同主辦。東協方與中方嘉賓共200人出席了會議,共商在應對全球疫情中增進合作、共同發展。
許寧寧執行理事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與東協在合作抗疫的同時,經濟合作砥礪前行,呈現出貿易、投資逆勢增長。此次會議籌備時間短,各方報名參會踴躍,體現了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中國擴大開放中發展與東協合作的積極願望,充分展現了東協國家企業抓住中國擴大開放帶來的機遇。中國湖北與東協國家經貿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此次會議旨在增進雙方了解和對接,這有益於開發合作互補性和合作潛力,實現共贏發展。
寮國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在致辭中表示,在全球疫情危機中,東協與中國以共克時艱的精神保持了密切的合作。東協是中國湖北最大的貿易夥伴,湖北是東協與中國經貿合作的重要省份之一。基於中國(湖北)自貿試驗區在內的湖北經濟基礎和新開放,相信東協與中國湖北的經濟合作將不斷提升到更高水平。此次會議的召開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會議主辦方之一的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是中國-東協工商界合作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促進企業貿易投資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寮國駐華大使館將配合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助力湖北省與寮國經濟合作。祝東協與中國的合作取得越來越多的發展成就。
湖北省商務廳副廳長陳華榮在致辭中表示,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近年來,湖北與東協的經貿合作日益緊密,合作潛力加快釋放。2019年,東協躍升為湖北第一大貿易夥伴。在湖北自貿試驗區的帶動下,2019年,湖北與東協雙邊貿易額人民幣587.4億元,同比增長38.4%,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14.9%;湖北企業在東協承包工程項目新籤合同額57.7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8.2億美元,分別佔全省總額的34.7%、27.5%;東協國家對湖北實際使用外資1.51億美元,湖北對東協國家的實際投資額1.64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倍。他就增進中國湖北與東協經貿合作建議道,一是以產業為引擎,深化經貿合作;二是以自貿區為平臺,培育創新亮點;三是以項目為載體,推進互聯互通。
會上,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襄陽自貿片區管委會、宜昌高新區管委會推介了投資招商項目。柬埔寨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商務參贊鐵弓、印尼駐華大使館投資公使銜參贊黎琳、菲律賓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格倫、泰國工商會副會長楊派樂等在發言中積極表達合作意願。雙方企業家進行了對接交流。
會上,湖北自貿試驗區工作辦公室與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襄陽自貿片區管委會分別與中國新加坡商會、宜昌高新區(自貿片區)管委會分別與菲律賓絲綢之路國際商會和泰國食品加工者協會籤署了《合作備忘錄》。
06 中國地方發展與東協經貿合作 挖掘區域發展潛力
近3個多月來,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還先後主辦了「戰勝疫情:中國—東協經貿合作論壇」、「中國與東協產業合作會議」、「全球疫情中的中國—東協經濟合作研討會」、「中國(德陽)—東協投資合作對接會」等。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是雙方對話合作機制之一,2001年中國國務院時任總理朱鎔基出席理事會成立大會並宣告成立。
許寧寧執行理事長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東協十國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同樣中國的東部、中部、西部也處不同的發展階段,雙方合作均可找到互補性、切入點。
許寧寧建議,地方政府主管部門應大力提高國際合作水平,積極指導和支持本地區企業發展與東協企業的合作。在與東協方打交道時,主管官員必須掌握必需知識和情況,要了解東協經濟現狀、產業結構、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國與東協及其成員國已經達成的有關共識等。現在地方政府有的主管官員既想發展本地與東協貿易投資合作,又缺乏了解東協國家貿易投資政策。
許寧寧分析道,疫情給各國經濟帶來重大衝擊,同時也帶來了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發展的機遇,包括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更加注重挖掘區域發展潛力和開發區域市場。
今年上半年,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是東協、歐盟、美國,中國與東協貿易同比增長了5.6%,中國與歐盟貿易額同比下降了1.8%,中國與美國貿易額同比下降6.6%。中國與東協貿易額比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多3499.7億元人民幣。
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東協國家投資同比增長了53.1%;東協對華投資同比增長5.9%,其中,新加坡對華投資同比增長15.3%,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大新增外資來源國地位。新加坡接受中國直接投資同比增長57.5%,成為中國第二大新增對外投資目的地。
許寧寧談到,當前,中國的大市場加上不斷擴大開放、擁有世界上最全的產業體系、在全球疫情中率先復工復產,東協有關國家如寮國、柬埔寨、汶萊、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防疫的同時逐步放開禁令實施復工復產,新加坡疫情也逐步得到緩解。這些中方和東協方的因素,都有利於以深化區域合作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帶來的嚴峻挑戰。
許寧寧談到,不論是當前的全球疫情中,還是疫情後,由於中國—東協彼此共同的需要,相信雙方貿易投資合作、互聯互通合作將不斷獲得新發展,與此同時,這有利於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陸海貿易新通道等的開放發展。
許寧寧表示,中國各省市與東協國家的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和創造性,各展新姿,提質增效,不僅將為夯實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做出貢獻,而且將帶來本地區在「雙循環」中對外開放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