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協進入經貿合作黃金時期

2020-12-16 西部網

國新辦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相關情況。據了解,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將於11月27日至11月30日在廣西南寧舉辦,在舉辦實體展的同時,同步推出「雲上東博會」。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表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舉辦中國-東協博覽會,既是應對疫情影響,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創新舉措,也是推動經貿合作務實開展,助力區域經濟加快復甦,支持全球經濟的實際行動。

今年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各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國和東協國家克服疫情影響,經貿合作逆勢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中國和東協貿易總值達到4165.5億美元,同比增長3.8%,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6%。「東協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形成了中國與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良好格局。」李成鋼介紹。面對疫情,中國和東協國家建立便利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相互支援防疫物資和醫療設備,加快復工復產,保持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勢頭。加強互聯互通,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共同促進地區經濟復甦。

另一方面,中國和東協投資合作活力強勁。東協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重點地區,為促進區域內經濟恢復增長、帶動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東協投資達到62.3億美元,同比增長53.1%,佔今年上半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總額的76.7%。東協對中國實際投資金額同比增長5.9%。

與此同時,疫情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中國和東協加速探索數位化轉型和發展,數字經濟合作日益密切,已成為中國-東協合作新亮點。

此外,區域經濟合作穩步推進。2020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隨著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議定書於去年全面生效,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的經濟融合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已提升到更高水平。」李成鋼表示。

據了解,中國-東協自貿區建立10年來,有效推動了區域內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中國與東協進入了經貿合作的黃金時期。數據顯示,中國和東協的雙邊貿易額從2010年的2928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6415億美元。截至2019年底,中國在東協設立了2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中國和東協的雙向投資額達到了2230億美元。記者馮其予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中國東協經貿合作:後浪來了
    > 今年以來,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經受住了全球疫情衝擊,熱度持續上升。更為值得期待的是,2021年中國與東協將迎來建立對話夥伴關係30周年,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正式生效實施也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各界均看好中國與東協之間充足的經貿合作後勁兒。在此背景下,業界應當如何進一步抓住契機,推動雙方經貿合作再邁上一個臺階?
  • 中國—東協自貿區:「黃金十年」塑造世界經貿新格局
    新華社南寧7月11日電題:中國—東協自貿區:「黃金十年」塑造世界經貿新格局新華社記者王軍偉、潘強、姚兵、黃耀滕南國夏季,在廣西東興、雲南畹町等邊境口岸,一輛輛大貨車排隊等待通關。由於受新冠疫情衝擊相對較小,中國和東協貿易一如既往的強勁,今年1月至5月雙邊貿易總額同比增長4.2%,東協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2010年1月1日,中國—東協自貿區正式建成。10年來,雙邊貨物、服務貿易高速增長,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自貿區用「黃金十年」塑造了世界經貿新格局。
  • 廣州與東協經貿合作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一、廣州與東協經貿合作現狀  自2002年中國-東協自貿區框架協議籤署以來,廣州與東協經貿合作不斷深化。  (一)對外貿易  1、增速快。從2002年到2009年期間,廣州與東協雙邊貿易額年均增長23.3%,高於同期全市進出口平均增速近8個百分點。在去年金融危機影響廣州對外貿易總體下降的情況下,廣州與東協進出口額同比仍增長了9.3%。
  • 湖南對接東協經貿合作座談會在南寧舉行
    湖南對接東協經貿合作座談會26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湖南副省長何報翔出席會議時強調,企業、政府、商會三方要共同發力,不斷深化湖南與東協的經貿合作。   今年以來,湖南省對東協進出口保持了較強的韌性,東協成為湖南省最大貿易夥伴。
  • 中國東協共繪區域合作新未來
    在近期舉行的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上,許多國內外人士表示,中國—東協呈現出全面、深入、活躍、緊密的合作格局,區域合作多點開花、前景無限。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表示,中國—東協自貿區推動雙邊經貿關係跨越式發展,給雙方人民帶來福利。 「中國—東協自貿區『黃金十年』惠及區域各國,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說,得益於雙方不斷為合作注入新的活力,自貿區發展生機勃勃。
  • 中國—東協自貿區「黃金十年」成就區域合作典範
    2002年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啟動時,中國—東協貿易總額548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這一數字已飆升至4818.1億美元,中國與東協實現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歷史性突破。從事乳膠製品生產貿易的泰國客商艾鍾坦言,得益於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在2010年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至今的「黃金十年」,他們公司的乳膠產品在中國及周邊多個國家熱銷。
  • 中國與東協合作邁向縱深
    本屆盛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充分展示了中國—東協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全方位深化了中國—東協友好關係和經貿等領域交流合作。碩果纍纍第17屆東博會成果豐碩。據11月30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介紹,本屆會議首次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辦展形式,實體展總展位5400個,線上參展企業1600多家。
  • 東西南北中,推動中國-東協經貿發展不放鬆
    東協-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17年來,雙方各領域開展了積極合作,其中,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和東協北京委員會一直合作促進雙方更緊密的經貿發展,此次會議就是一例。相信此次會議將使東協與中國企業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來共同應對當前我們遇到的挑戰。
  • 中國-東協自貿區建立十周年,雙邊貿易額翻倍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今年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建立10周年。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今天(9月2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額從2010年的2928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6415億美元。
  • 商務部:中國—東協自貿區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貿易區之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今天(9月27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周紅波介紹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情況暨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有關情況。
  • 中國與東協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的第10個年頭。10年來,在升級後的中國—東協「10+1」共贏模式框架下,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中國—東協自貿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效的自貿區之一,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 2002年,中國與東協籤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10周年巡禮
    10年前,作為我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自貿區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GDP達6萬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貿區。休戚與共,相向而行。10年來,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走過了蓬勃發展的「黃金十年」,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自貿區用「黃金十年」真正惠及19億人口,給世界經濟提供新的強大推動力,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典範。
  • 「南寧渠道」為中國與東協合作賦能
    17年來尤其是「十三五」時期,通過「南寧渠道」,廣西與東協建立起融政治外交、經貿合作、民心相通為一體,推動深度交流和共贏發展的穩定溝通、合作機制,為促進中國—東協關係走深走實注入了新活力,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賦能。
  • 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將於11月27日開幕 推動中國—東協經貿...
    9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周紅波介紹相關情況。李成鋼說,今年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各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國與東協國家經貿合作逆勢增長。今年1—8月,中國與東協貿易總值達4165.5億美元,同比增長3.8%,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6%。
  • 中國—東協自貿區走向新的「黃金10年」
    中國和東協十國的高級官員以及東協秘書長28日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共同參加在廣西南寧舉辦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專題論壇,對自貿區10年來的建設成果給予積極評價,並表示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決心,推動中國—東協自貿區走向新的「黃金10年」。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全面建成十周年回顧與展望
    【摘要】2020年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10周年,10年來有效推動了區域內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中國與東協進入了經貿合作的黃金時期。未來,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方興未艾,域內貿易投資往來日益密切,域外合作前景廣闊、蓬勃發展,區域供應鏈、價值鏈構建更加完善。
  • 楊潔篪將出席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黃鈺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將出席11月27日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等活動。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黃金十年」為世界匯聚更多開放能量
    自全面建成以來,中國和東協攜手合作,乘和平與發展的大勢而上,開創了合作的「黃金十年」,雙邊在貨物、服務貿易高速增長,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自貿區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為世界匯聚更多開放能量。  經貿往來加強 共促區域繁榮  2003年,中國與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7年來雙邊合作已成為亞太地區成功合作的重要典範。
  • 中國-東協合作逆勢上揚 數字經濟、次區域合作成新亮點
    今年是中國-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儘管面臨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中國和東協經貿合作逆勢上揚,進入全新發展階段。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東協貿易總額達4818.1億美元,同比增長5.0%,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對東協全行業直接投資達107.2億美元,同比增長76.6%。「這些成績的取得,進一步印證了中國-東協關係歷經近30年風雨已臻成熟穩定。」
  • ...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
    來源:央視網在今天(26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外交部今天發布了習近平主席將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楊潔篪主任將出席開幕式的消息。我們注意到,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在上述活動上發表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