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中國—東協自貿區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貿易區之一

2020-12-26 央視新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今天(9月27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周紅波介紹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情況暨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有關情況。

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介紹,今年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建立10周年,10年來有效推動了區域內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中國與東協進入了經貿合作的黃金時期,雙邊貿易額從2010年的2928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6415億美元。截至2019年底,雙向投資額達到了2230億美元,總體結構趨於平穩。中方在東協設立了2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東協不僅在去年一躍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更是在今年逆勢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東協自貿區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貿易區之一。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5月29日,雙方發表了經貿部長關於《中國—東協經貿部長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強自貿合作的聯合聲明》,強調雙方加強合作、堅定信心、消除疫情對全球和區域貿易投資的影響。承諾攜手應對疫情,開展各層次和各領域的抗疫合作。充分肯定中國—東協自貿區對促進雙方貿易投資發展的重要作用,承諾保持市場開放,營造良好的貿易投資環境。

下一步,中國將會繼續與東協各國一道落實好這一《聯合聲明》,繼續實施好中國—東協自貿協定,使更多企業和民眾在雙方的抗疫合作和自貿協定實施中收穫利益,為促進區域貿易投資的增長和後疫情時期區域經濟快速復甦作出更多努力。(總臺央視記者 李超 李雯婷 劉婷玉)

(編輯 胡渝)

相關焦點

  • 中國-東協自貿區建立十周年,雙邊貿易額翻倍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今年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建立10周年。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今天(9月2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額從2010年的2928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6415億美元。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10周年巡禮
    10年前,作為我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自貿區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GDP達6萬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貿區。休戚與共,相向而行。10年來,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走過了蓬勃發展的「黃金十年」,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自貿區用「黃金十年」真正惠及19億人口,給世界經濟提供新的強大推動力,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典範。
  • 全面建成十年 中國-東協自貿區這張「優惠券」帶來滿滿幸福感
    記者在正在舉行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了解到,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十年來,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效的自貿區之一,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
  • 中國—東協自貿區走向新的「黃金10年」
    中國和東協十國的高級官員以及東協秘書長28日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共同參加在廣西南寧舉辦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專題論壇,對自貿區10年來的建設成果給予積極評價,並表示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決心,推動中國—東協自貿區走向新的「黃金10年」。
  • 中國與東協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的第10個年頭。10年來,在升級後的中國—東協「10+1」共贏模式框架下,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中國—東協自貿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效的自貿區之一,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 2002年,中國與東協籤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
  • 商務部:前8月中國與東協貿易總值達4165.5億美元
    中新網9月27日電 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27日表示,今年1-8月,中國與東協貿易總值達到4165.5億美元,同比增長3.8%,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6%。東協歷史性的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形成了中國與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良好格局。9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情況暨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有關情況。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出席並答記者問。
  • 1月至8月雙邊貿易總值達4165.5億美元 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原標題: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本報記者 李如意   昨日,記者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將於11月27日開幕。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提到,今年年初以來,中國與東協國家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貿合作逆勢增長。
  • 中國—東協自貿區「黃金十年」成就區域合作典範
    截至2019年底,中國與東協雙向投資額達2230億美元。國際經貿合作園區成為自貿區升級背景下國際產能合作的一大亮點,中馬"兩國雙園"、泰中羅勇工業園等一大批標誌性園區誕生。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 阿姆斯貝格:自貿區建成十年向世界展示了自由貿易能夠創造機遇,還有很多額外的增長空間,雙方將創造更多的新的經濟機會,這些機遇將使東協從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中受益。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黃金十年」為世界匯聚更多開放能量
    ■何夏凡  2002年,中國與東協籤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啟動自貿區建設。2010年1月,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成為一個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的巨大經濟體。中國連續10年成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上半年,東協也已經上升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如今,中國和東協正全力打造自貿區升級版建設,推動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  位於北部灣的欽州保稅港區國際貨櫃碼頭,裝載著貨櫃的卡車川流不息,一座座岸橋緊張作業。目前,欽州港已建成碼頭泊位80個,運營航線49條,連通我國14個省區和全球83個國家、203個港口。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全面建成十周年回顧與展望
    【關鍵詞】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經貿合作 產業鏈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2020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從倡議提出到全面建成,再到進階升級,中國—東協自貿區一路縱深發展,經貿合作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自「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永久落戶南寧以來,為推動我國與東協拓展區域合作和深化經貿發展發揮了顯著的平臺作用。
  • 中國等15國昨正式籤署RCEP 全球最大自貿區正式誕生
    東協十國以及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領導人與會。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  李克強表示,今天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日子,我們15國領導人將共同見證RCEP的籤署。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這不僅是東亞區域合作極具標誌性意義的成果,更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
  • 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 RCEP是什麼?RCEP談判經過
    【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歷經8年談判後,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終於宣告誕生、正式啟航。覆蓋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RCEP的籤署,對地區、對世界、對中國有何重大意義?
  • 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超九成...
    據央視新聞,中方表示,今天我們15國領導人共同見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這不僅僅是東亞區域合作極具標誌性意義的成果,更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必將為促進地區的發展繁榮增添新動能,為世界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貢獻新力量。
  • 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 開創全球開放...
    經過各成員國的共同努力,2020年11月15日,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期間,在李克強總理等15個成員國領導人見證下,東協十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正式籤署協定。這標誌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
  • 中國—東協自貿區:「黃金十年」塑造世界經貿新格局
    由於受新冠疫情衝擊相對較小,中國和東協貿易一如既往的強勁,今年1月至5月雙邊貿易總額同比增長4.2%,東協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2010年1月1日,中國—東協自貿區正式建成。10年來,雙邊貨物、服務貿易高速增長,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自貿區用「黃金十年」塑造了世界經貿新格局。
  • 中國與東協進入經貿合作黃金時期
    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表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舉辦中國-東協博覽會,既是應對疫情影響,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創新舉措,也是推動經貿合作務實開展,助力區域經濟加快復甦,支持全球經濟的實際行動。今年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各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國和東協國家克服疫情影響,經貿合作逆勢增長。
  • 華人世界:中國-東協自貿區建成10周年論壇在南寧舉行等
    菲律賓工商總會訊:11月28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專題論壇在南寧舉行。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在開幕式上致辭。東協10國經貿部部長和東協秘書長在線參加論壇並視頻致辭。本會永遠名譽主席、菲律賓絲綢之路國際商會創會主席蔡聰妙大使,應邀在線參加並擔任大會論壇演講嘉賓。
  • 「中國—東協 建設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互聯互通 區域合作添新機
    供貨商青睞中國市場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五年前,黃國隆帶著43箱榴槤產品來到南寧第一次參加中國—東協博覽會,之後他一屆不落,成為了東博會上的老朋友,如今他的產品已經覆蓋中國100多家商超。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 實現歷史性突破2002年自貿區建設啟動時,雙方貿易總額只有548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已達4818.1億美元,中國與東協實現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歷史突破,中國—東協自貿區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 中國—東協商界領袖論壇:十年新起點 攜手向未來
    工商合作是中國—東協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內容,商界領袖是工商界的重要力量。2010年應運而生的中國—東協商界領袖論壇(以下簡稱「商界領袖論壇」),走過10載春秋,已成功舉辦10屆,成為了中國—東協經貿合作的重要機制性活動之一。
  •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同志解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之一
    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會上,在15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各國貿易部長籤署了RCEP協定。商務部鐘山部長代表中國政府籤署協定。這標誌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