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少年的「追聲之夢」(組圖)

2021-01-19 環球網

7月20日,在去手術室的路上,學校的老師在鼓勵扎提。

23歲的哈薩克族少年葉熱扎提·木拉力來自新疆瑪納斯縣,目前就讀於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同學朋友們都叫他扎提。小時候的一場高燒,導致扎提右耳失聰,左耳聽力下降,長期依靠佩戴助聽器學習生活。

今年6月份以來,室友張海崗發現扎提對聲響越來越不敏感,便帶他到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檢查,才發現扎提已面臨完全失聰的風險。

要想恢復聽力,只能移植人工耳蝸。但一個好的人工耳蝸動輒二三十萬元,這對於父母都在家務農的扎提來說無疑天文數字,父母變賣了家裡所有的牲畜並找親戚多方籌集也只湊了8萬塊錢。

得知扎提的困境後,學校、醫院、社會公益組織、新疆駐津工作組以及人工耳蝸廠商一起幫他籌集善款,扎提終於在7月20日懷揣著「追聲之夢」走進手術室,進行了人工耳蝸移植手術。

今年大三的扎提告訴記者,明年畢業以後,他將帶著這隻新耳蝸回新疆做一名老師,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家鄉的孩子們。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

7月19日,扎提接收到一筆社會公益基金捐贈的善款。 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7月19日,扎提和室友張海崗在病床上聊天。 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7月19日,扎提和室友張海崗在醫院一起吃飯。 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7月20日,扎提學校的老師在病房看望鼓勵扎提。 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7月20日,在手術室門前,扎提與來自家鄉的好朋友別克擁抱。 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7月20日,在手術室內,醫護人員正在為扎提植入人工耳蝸。 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相關焦點

  • 解謎遊戲《疑案追聲》:只靠耳朵,你能抓住兇手嗎?
    《疑案追聲》是由騰訊旗下NExT工作室自主研發,並且與Bilbili聯合發行的創新型音頻類解密遊戲。比起傳統動作類解謎遊戲的實體搜證和破除機關,《疑案追聲》的形式相對簡單,但卻充滿了心意,採取了類似廣播式的音頻表現形式。
  • 《疑案追聲》初體驗:聽聲音探案,靠耳朵解謎
    這是《疑案追聲》試玩版裡的案發現場,這裡的好戲同時上演,但你一次卻只能聽一場。除非把邊邊角角裡的聲音都聽個遍,你所知的,可能都不是真的。兩分靠看,八分靠聽由 NEXT Studios 開發,Bilibili 聯合發行的的《疑案追聲 Unheard》是一款靠分析音頻來解謎的遊戲,將於本月底發售。
  • 圖說新疆民間工藝 · 哈薩克族的帕拉斯製作
    拍攝時間:2003年9月9日拍攝地點:新疆巴裡坤湖邊草原拍攝民族:哈薩克族拍攝對象:織毯牧人
  • 哈薩克族的飲食文化
    換句話說,哈薩克族人的吃穿住行,樣樣都少不了它們。哈薩克族人很「精於此道」,十分善於用家畜的肉或奶做出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來。說起來,也算得上是一大「菜系」,只是菜少,肉、奶偏多罷了。的確,任何一個哈薩克族人都能把喝茶的道理給你講解得頭頭是道,只要有茶喝,說什麼都有道理,哈薩克族人把茶喝出了品味。比如:濃奶茶、熟奶皮茶、酥油茶、羊骨頭茶、老婆婆茶,還有喜茶、喪茶等等。這些茶喝起來味道各不相同,但都十分清香,味道十足。
  • 哈薩克族溫情的點心——包爾薩克
    在新疆,有一個馬背上的民族——哈薩克族。對於哈薩克族來說,馬兒就是翅膀,草場能讓他們盡情翱翔。智慧的先民們幾千年前就能夠用小麥通過高溫的加工完成不同的舌尖盛宴。然而對於哈薩克族人來說,偏愛麵食的他們製作出了富有草原味道的包爾薩克。包爾薩克是哈薩克族的一種傳統美食,常常配著奶茶一起享用,就像豆漿和油條一樣。
  • 制「冬肉」、賽駿馬...走進哈薩克族 體驗傳統民俗「冬宰節」
    製作「冬肉」 體驗哈薩克族傳統民俗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我國哈薩克族生活最集中的區域,保留著許多獨特的民俗風情。每年的11月到來年1月,是哈薩克族牧民傳統的「冬宰」季節,牧民們會製作獨具風味的馬肉和馬腸來過「冬宰節」。
  • 制「冬肉」、賽駿馬...走進哈薩克族 體驗傳統民俗「冬宰節」_新聞...
    製作「冬肉」 體驗哈薩克族傳統民俗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我國哈薩克族生活最集中的區域,保留著許多獨特的民俗風情。每年的11月到來年1月,是哈薩克族牧民傳統的「冬宰」季節,牧民們會製作獨具風味的馬肉和馬腸來過「冬宰節」。
  • 新疆哈薩克族舞蹈風格特點探究
    主要居住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伊犁地區,那裡有著美麗的那拉提大草原,其豐富多彩的舞蹈特點也來源於長期在大草原上的生活及勞作,哈薩克族是典型的遊牧民族,對大自然十分崇拜,受地域文化之影響,加之多元文化的滲透,在漫長的舞蹈文化發展進程中,哈薩克族有著自身獨特的舞蹈風格,同時反映著哈薩克族人民的生活風貌和思想感情。
  • 草原上的哈薩克族:從哈薩克族起源說起,談談其有哪些趣味性習俗
    戈壁草原上的哈薩克族,有哪些趣味性習俗?從其節日習俗說起相信一提起哈薩克族很多人都會認為,應該是聚居於哈薩克斯坦的外國人。事實上哈薩克族的主體雖然分布於中亞、西亞,但是隸屬於我國境內的哈薩克族,卻主要聚居於新疆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
  • 新疆哈薩克族—一個讓中國人驕傲的少數民族
    哈薩克族婚禮上的哈薩克族經典舞蹈「黑走馬」   攝影:哈米達·熱斯別克青河縣是一個有6.47萬人口的西北邊關小縣,有哈薩克族、漢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塔塔爾族、撒拉族等16個民族,哈薩克族人口佔76.46%以上。
  • 組圖|少年,請舉劍!青島一學校將擊劍列為校本課程
    組圖|少年,請舉劍!青島一學校將擊劍列為校本課程大眾日報記者 盧鵬2020-10-21 21:04:40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少年,請舉劍!」責任編輯: 張晨 打開大眾日報客戶端閱讀全文網友評論滑動提交數據【來源:大眾報業】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哈薩克族的民俗風情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中國哈薩克族從哪裡來?
    所謂歸斯受之,不過羈縻服屬,如安南、琉球、暹羅諸國,俾通天朝聲教而已,並非欲郡縣其地,張官置吏。亦非如喀爾喀之分旗編設佐領。此時的哈薩克和大清關係就好像朝鮮與大清,是朝貢關係,國土上還是有分界線的。但是哈薩克汗國內部徵伐不斷,亂成一鍋粥。上層也號令不動底層百姓,哈薩克族又是遊牧民族,哪裡有好草場就去哪裡,根本沒有國家、國界意識,「逐水草、事遊牧、冬夏別居無常處」,屢屢進入新疆境內。
  • 關於哈薩克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傳播:人文 | 藝術 | 收藏 | 推廣《哈薩克族》哈薩克族,民族語言為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普遍信仰伊斯蘭教。哈薩克族是哈薩克斯坦的主體民族主體。《哈薩克族》136cmX68cm古老的民間舞背後都有一段傳奇而生動的故事,這些故事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都帶有一種孤獨、奔放、或者悽涼之感,根據舞者的各種動作較準確的表現他的思想,如《黑走馬》講述了哈薩克馬矯健的體態,在很早以前,哈薩克人和蒙古人發生一場爭奪草場的戰爭,結果蒙古人戰勝了哈薩克人,並把他們的馬搶走,哈薩克牧民很悲憤,但哈薩克牧人與黑走馬在長期的生活中產生了一種默契之情
  • 新疆走出去的哈薩克族男明星,你喜歡誰?
    看清楚嗷今天做 新疆走出去的哈薩克族男明星來 跟我劃重點哈薩克族哈薩克族哈薩克族阿來帶來了哈薩克族的熱情,也帶來了草原的清新氣息,更帶來了好聽的歌曲。 NO.3  塔斯肯 出生於新疆阿勒泰,哈薩克族。1985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音樂系鋼琴專業,1990年參加工作。1998年,他獨自來到北京,加盟"阿凡提樂隊",擔任主唱及鍵盤手,並一炮打響。他是第一個作為自由音樂人走出家鄉,走向世界的哈薩克族。哈孜肯為了追求自己的音樂理想,2002年組建了《哈孜肯樂隊》,樂隊名字是以主唱哈孜肯的名字命名的。
  • 【非遺尋蹤】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的歷史
    採訪時間:2015年9月9日採訪地點:新疆塔城地區託里縣採訪項目: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哈薩克族花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哈薩克族是個歷史悠久的跨國遊牧民族,目前新疆的哈薩克族超過百萬哈薩克族婦女心靈手巧,善於手工製作。哈薩克族芨芨草製作技藝、哈薩克族花氈等,都是國家級非遺項目。非遺尋蹤的新疆之行,我們來到塔城地區託里縣,尋訪這裡的哈薩克族手工藝人。託里縣是個哈薩克族聚居的小縣城,在這裡我們採訪了3位哈薩克族婦女,她們掌握著哈薩克民族傳統的芨芨草編織、花氈製作、刺繡等技藝。在她們的故事裡,有著哈薩克族過往的生活和對未來的探索。
  • 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冬不拉
    阿肯冬布拉,是哈薩克族彈撥弦鳴樂器。東布拉又寫作冬不拉或東不拉。哈薩克語「東」是樂器彈奏之聲,「布拉」為定弦之意,即指彈弦樂器。也有人解釋為:「東」是粗糙的木刻,「布拉」是張弦之意,就是在一個挖空的木頭上張弦的樂器。哈薩克語「阿肯」是「民間歌手」之意。阿肯東布拉則是民間歌手邊彈邊唱時常用的東布拉。
  • 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大學生語言狀況調查
    2012年12月14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他的「哈薩克斯坦——2050」國情諮文中強調了哈語、俄語、英語三位一體的語言政策,「發展哈語,將之積極應用到各個領域。國家將繼續努力全面鞏固國語的地位,繼續採取綜合措施加大哈語的普及力度。……從2025年起著手實現哈文字母拉丁化的過渡。為了我們孩子的未來,我們必須下這個決心。
  • 哈薩克族歷史悠久的氈房
    nazar123歡迎您的關注這裡是年輕人的基地哈薩克族文化源遠流長,當中記載著哈薩克族長期以來都是過著煮水而居的遊牧生活
  • 走進非遺,了解哈薩克族(二)
    項目級別:省級項目類型:傳統美術項目簡介:刺繡是哈薩克族民間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哈薩克族婦女喜愛的藝術,哈薩克族的許多生活用品,如掛毯、箱套、衣領、袖口、前襟和下擺、手巾、遮蓋衣服的布幔、掛簾、幃帳、窗簾、門帘、被褥的罩單、枕套、帽子、套鞋等等,都是她們大顯刺繡技藝的地方,通常用各色絲線刺繡,還將瑪瑙、珠子之類東西串在一起,作為裝飾物反映在許多日常生活用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