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發動機就能卡住C919?C919不等於運10,現在我們手裡有底牌

2020-12-23 騰訊網

一說到民航大客機很多老一輩的軍迷都會感到」痛心疾首「,曾經的運10一度讓我國的大飛機夢變得觸手可及,但在自研不如買的思想指導下,加上運10本身技術的缺陷,我國的大飛機運10最終黯然退場,國內民航市場拱手讓給了波音、空客,這一讓就是35年,直到2017年C919試飛成功,我們才終於在大飛機領域重新起航。

對於C919客機,很多外國軍事專家並不看好,他們認為中國缺少最關鍵的發動機技術,他們的自信是有底氣的,目前世界航空發動機三大巨頭通用、勞斯萊斯、普惠全都是歐美公司,他們生產的大涵道比發動機幾乎佔據了整個世界民航客機市場。我國C919配備的LEAP-1C大涵道比發動機就是來自於通用和斯奈瑪合資公司CFM。

事實上目前世界上能夠掌握民用大涵道比發動機技術的國家屈指可數,除了以上三大公司,僅有俄羅斯具備這項技術,但是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PS90A發動機較歐美產品有一代以上的差距,無論是油耗、壽命還是噪音都很難與歐美產品競爭,在軍用領域或許還能佔據一席之地,但對於民用這個逐利市場而言根本毫無競爭力,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自己研製的MC-21客機拋棄本國航發選用美國普惠公司的PW1400G發動機。(俄羅斯沒有完全押寶美國,在購買美國發動機的同時俄羅斯還在研製PD-14發動機,整體技術水平與歐美相當,目前這款發動機已經開始上機試飛)

當年在買來得更好、買來的更便宜的觀念下我國開始大批量購買歐美客機,國產大客機運-10在競爭中無情下馬,那個時候我們還寄希望於」買買買「買來核心技術,但幾十年的實踐證明無論你花多少錢,歐美都不會將核心技術對你分享。

很多西方專家篤定,只要他們停止像我們供應發動機,那麼C919項目就會陷入停滯,甚至向運10一樣下馬,但是他們忘記的如今的中國早已非三十年前可比,在有了運10這個教訓之後,我們研製大飛機的決心不可動搖,即使真的沒有了歐美發動機,C919依然能夠存活下去,因為現在的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底牌。

中航工業商飛集團在C919研發之初就做好了兩條腿走路的打算,在C919立項一年後就正式展開了國產民用大涵道比發動機CJ-1000A的研製,這款發動機將直接對標歐美第四代航發,CJ-1000A的整體技術指標並不比LEAP-1C差,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歐美不提供發動機我們也有自己的產品頂上。

當然,目前長江-1000A發動機還處於地面機臺測試狀態,距離真正能用還有一段距離,但對於我們來說,C919前期如果缺少發動機,完全可以先」參軍「,對於軍機來說最在乎的並不是油耗、噪音,只要耐用就行。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完全可以使用WS-18發動機(俄制D30發動機的仿製品)並以該機作為平臺取代運90作為我國新一代」高新機「和預警機的載機平臺。民用版本也可以稍微等等WS-20(我國大型運輸機運20的配套發動機,目前已經在進行空中試飛,水平與俄羅斯PS-90A相當)雖然與歐美先進航發有一代的差距,但基本可以滿足民航需求。

我們已經等了C919大客機35年,完全有耐心多等幾年,C919先」參軍「在等待CJ-1000A發動機成熟後再進入國內民航市場。很多人擔心C919無法獲得歐美適航證無法進入歐美航空市場,實際上對於這一段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我們國內市場足夠龐大,根據此前國際專業機構預計,未來二十年,國際市場對於民航客機的需求將超過4000架,其中僅中國市場需求就會接近10000架,只要C919能守住國內市場,我們就可以實現與波音、空客的三足鼎立。

實際上,除了CJ-1000A我們還有其他」備胎「,目前俄羅斯的PD-14發動機研製進展十分順利,PD-14版的MC-21已經開始進行試飛,雖然俄發的可靠性、噪音水平、油耗、壽命都不如歐美產品。但PD-14整體與歐美航發處於同代水準,以目前俄中兩國的關係,只要我們提需求,俄羅斯大概率會向我們提供這款發動機。可以說在C919與當年的運10完全不同,我們現在有足夠多的底牌」養活「C919!

相關焦點

  • 鯤鵬換裝渦扇-20,C919也能嗎?航空發動機,軍用民用區別在哪
    近年來,我國空軍也開始越來越強調遠程作戰的重要性,運-20就成了我國戰略運輸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在不久前,環球時報轉載了外媒發的一張照片,照片是我國的運-20運輸機,並且該運輸機的發動機相較於之前粗了一大圈,該外媒便猜測我國的渦扇-20已經成功研製並且處於正式服役的邊緣。
  • 當年美國用MD-82擠掉運10,如今這樣對C919,航發依舊被卡脖子
    雖然運-10的下馬有各種原因,但最主要的一是經費不足,二是為和麥道聯合生產的MD-82讓路。雖然通過聯合生產,我們也見識到了當時國際化的飛機生產技術和工藝,但是如何設計大飛機,這是圖紙上永遠不會寫的,美國人也是永遠不可能相授的。而因為運-10的下馬,大飛機設計團隊天各一方,國產大飛機設計能力至少中斷了20年。
  • C919發動機或被美斷供,運20何時換上渦扇18?總師:2021年之前
    眾所周知,我們的C919將作為國產客機的開山之作推向市場,在國產發動機還沒有徹底成熟之前,我們將通過全球鏈條採購美國通用的發動機安裝在C919上,但是白宮的這次斷供不僅毫無根據,而且還挑選在新冠病毒的疫情期間,分明就是吃準了要通過這種卑劣的手段漫天要價。
  • 我國同時研製8種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運20和C919不用擔心
    而運20和C919則一直飽受發動機的困擾,直到最近才開始取得突破。其中運20在經過多年的等待之後,終於在近期開始換裝渦扇20,而C919標配的CJ1000A發動機,也在近期開始上伊爾76進行試飛。不過你知道嗎?除了渦扇20和CJ1000A之外,我國還至少有6種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正在研製當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c919客機也能做大機動,90度側飛場面驚險!測試進入最後階段
    並且比較波音737等飛機的座艙,C919的確要更整潔,信息顯示更直觀,顯示器上的電子儀表上有許多信息已經集成,很直觀。視域也更為廣闊。C919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一款大型客機,具有很多後發優勢,在安全性能上比波音737和空客320還要考慮得細緻和周到,而且c919駕駛艙擁有幾塊大玻璃和多個大屏幕,駕駛員能夠觀察到的信息量更大,而C919乘員艙也能夠讓人坐得更舒適一些。
  • C919發動機被卡脖子,美國威脅令人捏把汗,中方早有預案準備
    但Leap-1C再先進也是別人的產品,面對美國持續斷供可能,我們不可能讓C919就因為發動機而夭折,錯失大客機高速發展良機。所以C919在這方面早有預案,國產發動機的研製早已伴隨著C919項目並行開展。
  • 國產大飛機 從運10到C919
    1981年12月8日,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種大型噴氣旅客機運10成功完成從上海到北京的轉場試飛課目。運10是中國航空工業研發大型噴氣式旅客機的首次嘗試,研製工作從1970年開始,1972年總體設計方案通過審查。1975年6月全部設計圖紙完成,5年之後的1980年9月26日,運10在上海首飛成功。
  • 從運十下馬到C919首飛成功
    1984年後,運十又跟美國麥道公司進行了病危之人與病危之人間的合作,隨著麥道公司90年代初被波音合併,一切合作成了泡影,中國的投入也成了水漂。後來總結運十下馬的悲劇結局,有很多說法,充分展示了什麼叫推諉藝術:一。技術不成熟,工藝不過關,雖然初期決策具有戰略遠見,但沒有尊重客觀規律。二,計劃經濟的錯。三,失敗的種子早已種下,下馬是早晚的事。
  • 美國制裁中國商飛,最後一刻若斷供發動機,中國C919將難以起飛
    圖為國產C919中型客機近日,據媒體報導,在中國國產C919中型客機研製進入關鍵階段,美國政府或再出陰招,在最後一刻斷供C919客機使用的發動機,對此有網友發問,美國在至關重要時刻制裁中國商飛公司不過,就在人們對這架飛機充滿期望同時,一個不幸的消息也傳來,那就是中國航空工業界,目前還沒有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產品,C919客機目前不得不依賴於CFM公司提供的高性能LEAP1C發動機和電力系統,CFM公司是通用電氣航空子公司和法國賽峰公司聯合創辦的,眼下還沒有任何一款國產發動機能為最大載客量168人,最大航程5000公裡的C919
  • 美國禁止發動機出口,C919客機被卡脖子,重蹈運10的覆轍?
    實際上這種理由完全站不住腳,早在2011年C919就已經有了國產發動機計劃,2017年國產發動機CJ1000AX大涵道渦扇發動機(技術驗證)正式裝配交付,而CJ1000A大涵道渦扇發動機計劃數年內裝機試飛。
  • 運20為殲20加油,實屬無奈的選擇在實戰中意義有多大
    關於殲-20有沒有空中加油能力,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得到過解答,也已經展示了殲-20的空中加油碳管,碳管是一種伸縮式的管,在使用時可以伸出在不用時可以收回體內,而且碳管就連他的蓋板也是鋸齒型結構,這也說明殲-20的設計在設計飛機的時候,就對整機的隱身能力考慮的非常的周全,力求做到不漏掉任何一個細節,不留下任何一個瑕疵,考慮確實是非常的中立,也說明真正的細節決定成敗
  • 既然運-10早就成功飛行,為什麼還花700億元重新研發C919呢?
    實際上,儘管運-10「成功飛行」,那只是開始試飛,仍然有很多試驗沒有完成,距離研發成功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運-10由於項目論證和市場定位等問題,導致這款飛機不能成為一款合格優秀的大型客機,而且運-10的很多設計也比較落後。所以中國發展C-919客機時,自然不能採用運-10的原始設計方案,必須全新設計研發。
  • 國產C919大客機和夭折的老運10,誰更適合當軍用特種機?
    ,其實,說起來運10作為軍用特種機的平臺適應性,比現在的C919還更好一些。在信息化作戰能力方面,預警機、電子偵察機和幹擾機,都需要有特種機平臺,在這方面,中國目前僅能用飛行性能很一般的運9來擔當,而軍用加油機方面,前不久首飛的運20加油機算是讓我們看到了一絲曙光,在此之前,僅有3架引進的伊爾78,和10多架載油量很低的轟油6。
  • 為何說運10客機下馬是最可惜的?看看這些參數,C919都不及
    中國商飛C919客機 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下的運10客機,今天依舊令很多網友非常惋惜,有網友稱:如果運10客機不下馬,投入了商用,那中國民航客機的發展就不會像今天一樣
  • 中俄關係密切,寬體客機合作項目卻陷入僵局,背後有什麼秘密?
    由於地域等因素影響,中俄關係密切,雙方一直都有合作,但是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就是這樣一對好哥們,最近卻因為一個cr929合作項目陷入僵局,很多人表示俄方掌握關鍵技術,卻有所保留,不願意轉讓技術,才導致這樣的窘況,但是貌似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背後更有故事。
  • C919國產發動機也有西方技術,一旦禁運,渦扇20能頂上嗎?
    比如它的鈦合金風扇葉片由英國摩根先進材料集團製造,高壓壓縮機由德國MTU航空發動機公司製造,燃燒室由義大利Avio公司製造,另有部分組件由CFM國際製造。 沒錯,它就是渦扇20,渦扇20是為運20運輸機打造的軍用發動機,它的設計脫胎於戰鬥機發動機渦扇10,是在渦扇10的基礎上去掉加力燃燒室,加大外風扇直徑等一系列改進後研製而成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曾經被稱為渦扇-10-118,或者直接叫渦扇118,它同樣也適用於C919大客機,更重要的是,渦扇20是100%國產化的,誰都卡不了它的脖子。
  • C919試飛 此前的運10為何最終難逃下馬命運?著實令人惋惜
    很多人不禁想起了當年的運10大型飛機,對比現今的C919,除了興奮之外,更多的人是一聲嘆息。如果時間能夠倒流,我國當時能夠把握住運10,很可能現今的大型客機市場就有我國的重要份額。
  • CJ1000A發動機也不是全國產,C919一旦被禁運,渦扇20能頂上嗎?
    不過,由於它採用了進口的CFM LEAP-1C發動機,受到西方國家的鉗制。一旦美國決定對C919進行禁運,國產大客機可能會大受影響,甚至無法飛上藍天。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極端情況,在項目開始之初,我們就同步進行了國產發動機CJ1000A的研製工作。
  • 「長江」CJ-1000A:商飛C919國產商用發動機簡介
    由中國自主研發的用於C919的商用發動機原先分為兩款: SF-A和SF-B。 SF-A發動機由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中航商用飛機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研製的發動機,是一款推力範圍為12000~13000kgf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可滿足大型客機的動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