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keytt:
楞嚴咒心是那一段?您能註上梵音嗎?還望師兄慈悲。
zf:
楞嚴咒心為:
跢侄他 唵 阿那隸 毗舍提 鞞囉 跋闍囉 陀唎 槃陀槃陀你 跋闍囉謗尼泮 虎(合牛) 都嚧甕泮 娑婆訶
咒心的梵音及字意待我仔細整理後一併給出,請等一等。
另,唐密、東密和藏密均有「大佛頂」修法,其真言俱為咒心。
此真言為和我漢地佛子最有緣的幾個真言之一,為一切如來之父母(「此……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一切如來之根本法輪(「十方如來含此咒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功德廣大,無量無邊。今人有幸遇此真言者,萬望加倍珍惜,視為如意寶珠。
本人上述建議所針對者,均為以禪、淨修行為主兼持密咒者。而以密法修行為主者,則一切應聽上師教誨。特此說明。
楞嚴咒心注音
現根據《漢梵、梵漢陀羅尼用語用句辭典》(作者Robert Heineman(德國),臺灣華宇出版社,1985年)、不空三藏所譯《楞嚴咒》及章嘉國師(清)《大藏全咒》等著作對楞嚴咒心分別以漢語拼音和現代漢語進行注音,其中漢語拼音的音調均為一聲,同時對真言的字義進行簡要說明。
(1)跢侄他
梵文:tad-yatha
漢語拼音注音:da-d-ya-ta
現代漢語注音:達得壓他
注釋:此字意譯為『即說咒曰』。
發音時注意,第二個音節『得』(d)應輕聲,一帶而過。
(2)唵
梵文:om(或aum)
現代漢語注音:奧母
注釋:此字皈敬意。「母」為鼻音。
(3)阿那隸
梵文:anale
漢語拼音注音:a-na-li
現代漢語注音:阿那隸
注釋:字意為「無上」,表豎高義。
(4)毗舍提
梵文:visada
漢語拼音注音:wei-sa-da
現代漢語注音:微薩達
注釋:字意為「遍一切自在」,表橫遍義。
(5)鞞囉
梵文:vaira
漢語拼音注音:wei-la
現代漢語注音:微啦
注釋:字意為「遍一切處」,表毗盧佛部。
(6)跋闍囉
梵文:vajra
漢語拼音注音:ba-zi-la
現代漢語注音:巴資啦
注釋:字意為「金剛」,表金剛部。『資啦』兩音節應連讀。Vajra一字由藏文譯漢時常譯為「別雜」或「班扎」。
(7)陀唎
梵文:dhare
漢語拼音注音:da-li
現代漢語注音:達唎
注釋:字意為「法、總持」,表密教法部。
(8)槃陀、槃陀你
梵文:bandha、bandhani
漢語拼音注音:ban-da、ban-da-ni
現代漢語注音:班達、班達你
注釋:字意為「結界」,表遮一切惡,顯一切善。
(9)跋闍囉謗尼
梵文:vajra-pani
漢語拼音注音:ba-zi-la-bo-ni
現代漢語注音:巴資啦波尼
注釋:字意為「金剛手」,即金剛手菩薩。
(10)泮
梵文:phat
漢語拼音注音:pa-te
現代漢語注音:怕特
注釋:字意為開通義。「特」字發輕音,佔半音節。由藏文譯漢時,常譯為「呸」。
(11)虎(合牛)
梵文:hum
漢語拼音注音:hu-mu
現代漢語注音:虎母
注釋:此字為菩提心義。「母」為鼻音。Hum最常見的譯法為「吽」,發「轟」音。
(12)都嚧甕
梵文:???
漢語拼音注音:du-lu-mu
現代漢語注音:都魯母
注釋:此字梵文難以確定,估計可能為dhrum。章嘉國師之《大藏全咒》中,依藏文將此字譯為「達嚕烏嘛」四字之連讀,其中「嘛」即為「母(鼻音)」。可以確定的是,原文「都嚧甕」中之「甕」一定讀「母(鼻音)」,因此此處譯為「都魯母」三字連讀。
(13)泮
見(10)。
(14)娑婆訶
梵文:svaha
漢語拼音注音:si-wa-ha
現代漢語注音:司哇哈
注釋:此句意譯為『成就圓滿』。
綜上所述,楞嚴咒心之現代漢語注音為:
達得壓他,奧母,阿那隸,微薩達,微啦、巴資啦、達唎,班達、班達你,巴資啦波尼、怕特,虎母、都魯母、怕特,司哇哈。
祈願:所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提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大藏經中關於楞嚴咒主要有三個版本:
(1)漢譯《楞嚴經》中的真言(未見相應之梵文本);
(2)不空大師所譯的楞嚴咒(保留有梵文本)(即你新發現的版本);
(3)由梵文譯藏,再由藏譯漢的版本。三個版本的真言雖然名字相同,但內容卻不盡相同,即使是咒心部分亦不一致。
二、若按密法的規矩,受持上述三個版本中任一真言,具應由上師傳授。但在漢地,漢譯《楞嚴經》中的真言已由先賢公開傳授數百年,因此今人慾受持楞嚴咒,以受持此一版本的真言最為穩妥。
三、若欲將漢譯《楞嚴經》中楞嚴全咒的發音重新注音困難很大,因為未見相對應的梵本。依本人之淺見,修行者與其受持發音不是很準的全咒,不如集中精力受持發音較準的咒心。既然與此咒有大因緣,建議儘量將發音讀準,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持誦楞嚴咒者可分為兩種:一者通篇全誦,二者專誦咒心。古德開示,持誦咒心的功德與持誦全咒功德相同。
另外,您所依據版本的咒音與梵音差別較大。以咒心為例,唵不應讀成「安」,而應讀成「奧母(aum)」,「毗舍提」應發音「威薩達」,「槃陀」應讀成「班達」,「虎(合牛)」不應讀成「虎信」,而應讀成「虎母(hum)」,即通常的「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