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武漢市醫療廢物已實現日產日清

2020-12-16 新華社

新華社武漢3月29日電(記者侯文坤)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2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呂文豔表示,截至目前,湖北省醫療廢物、醫療廢水處理處置平穩有序,未發生影響環境安全的情況。其中,武漢市前期積壓暫存的醫療廢物已於3月2日實現清零,並與該省各市州一樣持續保持日產日清。

呂文豔介紹,醫療廢物處置方面,全省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從疫情發生前的每天180噸增長到了目前的每天667.4噸,武漢市的處置能力由每天的50噸提升到了目前每天的265.6噸。醫療廢水處理方面,全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和集中隔離點醫療廢水均採取了消毒措施,接收定點醫院醫療廢水的132家城鎮汙水處理廠處理設施均正常運行。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瑞勤說,2月中下旬,全省尤其是武漢市醫療廢物處置經受了極限考驗。全省醫療廢物處置量一度由疫情前的每天136噸增加到458噸,其中武漢市由45噸左右增加到291噸。如果不及時處置,有可能影響疫情防控大局。

對此,湖北生態環境部門通過搶建專業的處置設施、增加移動處置設施、改造工業危廢窯爐、打通垃圾焚燒協同、建設暫存庫等措施,並及時啟動區域應急協調處置預案,組織襄陽、黃石、鹹寧等地協助處置武漢醫療廢物,極大提升了醫療廢物收集、運輸、暫存、處置和防護能力。

對於公眾關心的水質問題,呂文豔表示,相關部門對定點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理的處置單位、承擔醫療廢水處理單位和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復產復工企業等均開展了相關監測,「全省水質狀況總體與去年同期持平,水源地的水質未受到疫情影響。」(完)

相關焦點

  • 堅決築牢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處置鋼鐵防線 ——記河北省生態環境...
    近日,從河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傳來喜訊——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榮獲「河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以下簡稱固體處)在省生態環境廳黨組的強有力領導下,統籌協調全省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嚴格監督管理,嚴把每一個環節,堅決築牢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安全防線。
  • 陝西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醫療廢物處置指導有方...
    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迅速響應,切實強化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產生、轉運、處置全過程監管。 1月22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醫療廢物防控相關工作,印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醫療廢物處置工作。 一是落實工作責任,加強溝通協作。
  • 湖北三個月處置醫療垃圾2.4萬噸 多項技術保證「零風險」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統計顯示,從1月23日至4月28日,全省累計安全處置醫療廢物24357.99噸。截至目前,全省醫療廢物、廢水處理處置平穩有序,未發生影響環境安全的情況。作為阻擊疫情的最後一道防線,武漢的醫療廢物處置克服了怎樣的困難?如何保證醫療垃圾及時清運?如何避免二次汙染?
  • 林良偉:處置醫療廢物 斬斷病毒「後路」
    (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汪培清  在福州市採取有力措施防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一場醫療廢物處置戰正在後方悄然打響。在這場戰「疫」中,作為一名有著20年黨齡的老黨員,福州生態環境局土壤處處長林良偉堅守崗位,為全市居民守住抗擊疫情的最後一道防線。
  • 全市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400餘噸 深圳加強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處置...
    原標題:全市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400餘噸 深圳加強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處置監管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9日訊 醫療廢物廢水處置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加大工作力度,強化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處置監管,確保醫療廢物日產日清,醫療廢水達標排放。
  • 深圳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462.16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醫療廢物廢水處置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市生態環境局加大工作力度,強化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處置監管,確保醫療廢物日產日清,醫療廢水達標排放。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共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462.16噸。
  • 48小時的醫療廢物收運制改為24小時 雞西加大收集處置醫療廢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在黑龍江省雞西市防控疫情工作中,市環發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在市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指導下,啟動應急預案,明確崗位職責及分工,對外設立24小時服務熱線,積極響應各級監管部門及醫療機構的處置要求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醫療廢物管理培訓指南》在聯合國工業發展...
    浦東新區老港固廢綜合利用基地二期建設效果圖,建成後一天可處置240噸醫療廢物。 (市生態環境局供圖)晚上10點,上海一家醫院內,兩名身穿防護服、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正在警戒區內交接一隻只黃色箱子。記者了解到,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網站近日刊發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醫療廢物管理培訓指南》。國家醫療廢物管理培訓基地(上海)在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指導下,參與了該《指南》的編寫過程,上海醫療廢物一、二、三級響應與應急保障機制中的案例也被納入《指南》之中。
  • 戰「疫」專訪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張勝田:醫療廢物應急處理能力...
    以武漢為例,疫情暴發後,醫療廢物處置也面臨企業運力、設備、人手等各方面的問題。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馳援武漢的醫療廢物處置團隊負責人張勝田研究員,就醫療廢物應急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未來行業的變化進行了深入探討。
  • 四川今年收集處置疫情醫療廢物3405噸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危險廢物「三個能力」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現場。 張浪 攝中新網成都12月15日電 (記者 張浪)記者15日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四川省共收集處置醫療廢物6.1萬噸,含疫情醫療廢物3405噸,做到了「應收盡收,應處盡處」。
  • PM2.5濃度下降19.6%,醫療廢棄物處置有保障,多部門回應疫情期間...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11日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專家就醫療廢物管理、環境應急監測、環衛保潔工作等回答了媒體提問。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理醫療廢物14.2萬噸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表示,全國醫療廢物在疫情前總的能力是4902.8噸/天,目前能力提高到6022噸/天,提高了23%,這樣減少了處置醫療廢物的壓力。
  • 諾客環境不計成本做好醫廢處置
    近日,諾客環境集團下屬烏海諾客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生態環境局的一封感謝信,感謝烏海諾客公司在疫情期間,勇擔重任、全力以赴、不計成本做好了全市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置工作,為烏海人民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 貴州省生態環境廳黨委書記陳程深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疫情防控...
    2020年1月30日上午,貴州省生態環境廳黨委書記陳程帶隊赴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實地調研該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期間的醫療廢水、固體廢物處置情況。貴州省生態環境廳執法監督處、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貴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貴陽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和貴陽市生態環境局雲巖分局陪同調研。
  • 瀋陽市生態環境局持續推進危險廢物等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依據《瀋陽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市生態環境局制定並印發了《瀋陽市廢棄危險化學品等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機關處室、各生態環境分局、市生態環境事務服務中心、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主要領導任組員的工作領導小組
  • 醫療廢物、鉛蓄電池等危險廢物如何處置?這三個方面是關鍵
    醫療廢物、廢鉛蓄電池、廢線路板等,這些都含有有害物質,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危險廢物,若處置不當,則會對環境造成不小的汙染。如何做好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工作?今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這一情況進行了介紹。
  • 深圳龍崗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原標題:不斷擦亮「龍崗藍」金字招牌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名單,深圳市龍崗區成功獲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自2013年起,龍崗區每年制定大氣質量提升計劃,不斷擦亮「龍崗藍」金字招牌。
  • 火神山、雷神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怎麼做的?
    第2.1條明確規定了指揮機構成立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省衛生應急指揮部),由分管副省長任指揮長,省政府副秘書長、省衛生廳廳長任副指揮長,33個成員單位組成,湖北省生態環境廳位列其中。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環境質量監測,對應對環境問題提供技術指導,進行環境保護監督執法,維護環境安全。
  • 馳援武漢處理醫療廢物,南京環保團隊昨返寧
    3月29日,迎接南京匯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馳援武漢環保團隊的儀式上,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錢鋒說。從2月16日千裡驅車支援武漢到現在,4名工作人員組成的收運醫療垃圾專業隊伍已在武漢奮戰6周時間,圓滿完成任務。29日凌晨3點,謝海洋、汪長新、何均、殷其全4名隊員驅車從武漢出發,返回南京。
  • 瀋陽市核酸檢測點醫療廢物均已得到無害化處置
    日前,瀋陽市生態環境局認真落實省、市決策部署,制定嚴密管控措施,全力把住醫療廢物接收、轉運和無害化處置「三個關口」,盯住消毒、稱重、焚燒「三大環節」,實行專點儲存、專人負責、專車轉運、專線運輸、專時操作「五專」管理,全面加強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和檢查工作,堅守疫情末端防線,不留任何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