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老產業「營養健康管理」發展格局
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高國民營養健康水平,國家先後出臺了《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等多項相關政策法規。
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了《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下稱「報告」),報告稱,自2000年邁入老齡化社會之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持續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2050年,中國老齡化將達到峰值,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27.9%。
隨著老年人口基數不斷增長,老年人經濟需求和潛在購買能力將帶動可觀的消費市場。養老產業是一個多元化的產業體系,產業輻射面廣,產業鏈長,幾乎涵蓋了國民經濟行業的所有類別。中國是全球養老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老年人口、高齡老人、孤獨老人、病殘老人和空巢家庭數量的不斷擴大,對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老年人相關的產品也存在巨大的需求,這意味著中國擁有一個巨大消費市場的潛力。
根據《2017年老年消費習慣白皮書》的預測,未來老年產品及服務市場將快速增長,2021年總體市場規模達到5691億元。養老產業尚處於初步發展時期,正在逐漸形成以養老金融、社交娛樂、營養健康和養生理療等幾大板塊為主的養老產業發展格局。
二、趨勢研判:「營養健康管理」的發展方向
2020年1月份下旬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很大影響,對養老行業的影響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1、疫情期間大部分養老機構採取了全封閉管理,嚴格的防控措施導致成本暴增。部分機構反映,其日常醫用消耗品的支出是以往的接近十倍,日常餐飲成本也增加較多,依靠康養護理和餐飲來增收的結果更是雪上加霜;
2、由於老年人群體免疫力低下,對抗病毒抵抗力明顯較弱,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等傳染病對老年人有更大的傷害,一旦遇到疫情,就會對養老服務產生毀滅性衝擊;
3、因相關政策規定機構不允許售賣相關營養品,導致疫情期間機構體質弱和護理老人因營養不良急需加強營養幹預而無產品可用的尷尬局面。
2020年4月24日,在民政部2020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介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影響還是巨大的,對民辦養老機構來說,一方面收入減少,據民政部抽樣調查,養老機構與同期相比收入減少20%左右。另一方面運營支出增加,調查顯示,養老機構平均支出增加20%—30%。
疫情之後針對養老機構、社區驛站、居家老人的健康管理、營養幹預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務,將帶來新的方向。
2020年1月28日江蘇省老年學學會老年營養專業委員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營養食品分會頒發《關於養老機構「強免疫防感染」老年營養配餐專家建議》共計8條:
(1)堅持平衡膳食,食物多樣的原則。飲食中主食幹稀、粗細搭配;蔬菜水果多安排西蘭花
胡蘿蔔、青菜、菠菜、芹菜、柑橘、獼猴桃、山楂等食物;蔬菜、水果要保證新鮮;蒜類食物根據老年人口味適量增加;蔬菜水果的總量每日不少於500克(1斤)。
(2)增加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攝入。飲食中應提供足量、適宜的畜肉、禽肉、魚蝦、蛋類、
奶類、豆製品,每日肉魚蛋類食物不少於100克(2兩),也不宜超過150克(3兩);奶類200~300克(1瓶);雞蛋1~2個;豆製品相當於黃豆15~25克。
(3)適當增加菌菇類食物。經常提供多種形式的含銀耳、香菇食物,如蓮子銀耳羹、香菇豆腐羹(或香菇配菜)。
(4)食物烹飪方法以蒸煮為主,少油炸,多種調味,各種食物加熱熟透。加工好的食物質地、
形狀滿足老年人的咀嚼、吞咽功能,讓老年人真正獲得機體所需的營養。
(5)每日適量飲水,包括湯、淡綠茶在內,每日總量不少於1500毫升。
(6)不吃冷食。如果水果較涼,可隔水稍加熱或煮成果泥、果羹食用。
(7)攝食低於正常30%的老年人建議增加蛋白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補充劑或使用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進行補充,以增強老年人的免疫力。
(8)採用分餐制配餐服務。
專家建議中的第七條強調老人要加強增加蛋白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補充劑或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進行補充,以增強老年人的免疫力。
在2018年5月份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營養食品分會主辦的「老年營養餐標準化技術研修班」時,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營養食品分會主任付萍教授提出的解決老年人營養問題的方案是「一餐一飲」:「一餐」指老年人的日常餐食,「一飲」指當老年人飲食營攝入不足時用來補充營養的高營養密度的口服營養補充劑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第八條強調分餐制配餐規範:其一,可以預防疾病傳播;其二,保證老人的攝入均衡營養充足;其三,設定選餐標準,促進對標準的認識;其四,分餐可以節約食物浪費,提升的責任感;其五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因為營養是人類維持生命、生長發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質基礎,所以老年營養事關國民素質提高和經濟社會發展。只要老年營養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營養健康狀況就能明顯改善。
三、某中高端養老機構,入住老年人營養健康狀況抽樣調查報告
現實養老機構中面臨老人營養不足與過剩並存、營養相關疾病多發、營養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問題,成為影響國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2019年國內某知名養老機構參照2018年2月1日由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的《老年人營養不良風險評(WS/T552-2017)》方法和規範,對全院老人進行營養風險調查及營養現狀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匯總如下(調查人數及內容以調查當日有效在院人數為準)。
從上述表格得出結論:
(1)截至調查日期時全院住院人數共428人;
(2)全院營養狀況良好人數合計59人,佔比為13.8%;
(3)全院暫無營養風險人數合計57人,佔比為13.3%;
(4)全院存營養不良風險人數184人,佔比為43.0%;營養狀況不良患者人數128人,佔比為30%,兩者合計為73.0%。
從上述表格得出結論:
(1)一二區患者營養不良佔比較大,佔一二病區人數比列為59.4%,存在營養不良風險,屬於潛在營養不良患者人數佔比為28.3%,兩者合計87.7%,顯示一二區仍是營養不良發生重點病區。
(2)三區患者患有營養不良佔比為28.5%,存在營養不良風險佔比38.7%,兩者合計67.2%,分析顯示三區潛在營養不良患者發生概率較大,應注意加強防範和監測。
(3)四區患者營養不良所佔比例較低,佔比4.6%,營養狀況良好佔比35.6%,但是超重/肥胖型營養不良佔比高達60.1%,提示四區患者營養過剩,增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4)以上營養不良造成體重不足對健康有哪些負面影響:
增加疾病的易感性;
骨折率上升;
損傷及外科傷口癒合緩慢;
易出現精神神經症狀;
某些應急狀態者的耐受力低下;
對寒冷的抵抗力下降經不起疾病消耗。
四、「營養健康管理」理念發展歷程
隨著居民對健康管理意識加強、居民人均壽命不斷提高,以及老齡化相關健康問題的顯現,人們對食品營養需求將不斷釋放。
1、營養健康食品消費意識觀念正逐漸建立
(1)解決溫飽階段
飽腹之感
養活基礎
填飽肚子
(2)選擇吃好階段
強調色、香、味
重視口感、色澤、包裝
忽視了營養供體的基本屬性
(3)科學營養階段
吃的營養均衡
吃的健康美味
吃的科學搭配
(4)「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雙重挑戰
某些宏量和微量營養素的缺乏現象在我國的部分地區、部分人群中普遍存在。因「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已經成為影響老百姓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5)加營養強免疫
增加免疫力營養幹預時,針對不同人群開發不同的營養食品,滿足健康個性化的新需求。營養配方食品中蛋白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補充劑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將更加受到中老年人群的青睞。
五、如何建立規範的養老行業「精準營養幹預體系」
1、規範營養中心設置,強化臨床營養質控平臺,為康養機構及居家養老等臨床營養管理保駕護航。
(1)醫院、康養、養老、社區驛站等機構設立營養管理的現狀
(2)傳統手工VS現代智能化
(3)營養中心應具備
(4)配置室介紹
個性化:針對病人設計的營養配方,精確定量配製。
智能化:人工智慧系統自動計算能量及營養素含量並校驗,一鍵完成生產。
自動化:每份可在10-20秒內完成配製,可連續自動化配製。
專業化:獨有專利技術醫用營養配製系統,針對醫用營養 製劑超高濃度液體設計。
安全化:具有獨有的全自動清洗系統,全304不鏽鋼內核,杜絕任何殘留汙染。
規範化:環境汙染檢測、定期檢測、汙染物檢測。
2、規範能營養幹預餐飲系統
智能營養幹預餐飲系統,是一個可以針對特定需求人群, 主動提供營養幹預個性化定製飲食產品, 滿足大規模人群營養幹預需求的餐飲系統, 適合於現有的大型養老餐廳、醫養食堂技術為滿足營養幹預需求的升級改造。融合了人工智慧數據分析、機器人和現代營養學的技術,在營養師指導下, 通過人工智慧營養幹預輔助診斷系統,可以對客戶快速形成營養幹預食譜,由營養幹預機器人配餐系統, 配製符合不同群體所需特定營養素含量及質構要求的定製膳食(IDDSI吞咽障礙者膳食質構標準),從達到幫助特定需求人群, 控制體重, 防控慢性疾病,提高術後康復,延長壽命的目的。
圖:IDDSI吞咽障礙者膳食質構標準
智能營養幹預餐飲系統規範普及,就可以提供大規模,自動化,個性化的營養幹預膳食生產。從而為推動健康中國, 合理營養膳食行動, 提供一套直接的,有效的,主動營養幹預實施手段。
3、項目特點:
(1)無人個性化精準配餐,可以實現日常對代謝性疾病風險的有效營養幹預,顯著降低人群營養代謝性疾病風險。
(2)可以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隨到隨取餐,降低人力成本,滿足特殊行業企業24小時供餐需要。
(3)從源頭上,徹底杜絕分餐配餐環節,人為可能造成的汙染和傳染病風險。
(4)結合物聯網食品原料電子食品安全監測(認證),有助於實現真正的食品從產地到口中的完整流程的食品安全監控,實現食品安全鏈條及食品溯源的的最終完整。
(5)市場潛力巨大,人工智慧營養幹預餐廳,不僅可以滿足機關企業食堂對合理營養飲食的需求,還可以面向社會開放配發個性化營養幹預食品快餐盒飯,以堂食或點餐送餐的方式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六、「營養健康管理」價值體現
1、智能化、個性化的精準營養管理對醫療、養老、康養、社區驛站、居家營養健康管理的效益巨大。
(1)患者人群(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術後康復/胯關節置換/慢性疾病等)
有效縮短住院與護理時間;
降低醫療及護理等級費用;
提升醫療護理康復效果。
(2)醫生/醫護人員/營養師
降低醫療風險;
提高治療效果;
營養幹預效果明顯。
(3)醫院/醫療/康養/養老機構/社區衛生院/驛站
健全營養科室發展,實現群體營養幹預;
提高床位周轉率,充分利用醫療資源;
強化營養幹預,降低藥佔比,利國利民;
提升康養品牌與患者粘度,增加經濟效益。
2、智能營養中心配置所有的特殊醫學用途的營養配方及營養包,可以廣泛運用到心腦血管、腫瘤、外科、康復等,覆蓋醫共體下屬醫療、康養、養老機構、社區衛生院、驛站等。基本滿足各種臨床營養支持和六高慢性病的管理,完善健全健康數據信息。建立精準的醫、養、康、旅居等多元共體內各單位,針對康復、營養診療和社區衛生服務慢性病為一體的特色康復中心。
結語
根據AgeLifePro大量針對養老機構入住客戶的深度訪談,「餐飲」和「健康」是客戶最關注的服務敏感點,隨著養老行業進入到精細化運營和服務階段,「營養健康管理」將逐漸得到養老行業的重視與關注,成為品牌養老企業建立服務品牌的重要壁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