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今天,第二炮兵由獨立兵種升格為火箭軍。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結束了陸海空三大軍種的歷史,火箭軍成為第四軍種。作為軍種,一個最顯著的標誌是,火箭軍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軍裝——更具國際範兒的卡其色襯衣和墨綠色常服。
火箭軍成軍5周年,但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的歷史卻已超過60年。1957年12月,炮兵教導大隊在北京長辛店成立。從此,中國戰略飛彈部隊開始起步。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部隊成立,中國戰略飛彈部隊作為直屬中央軍委的獨立兵種正式成軍。
戰略飛彈部隊是典型的"千人一桿槍"。這桿槍,起初是仿製蘇聯P-2飛彈的東風1號近程彈道飛彈,後來有了東風2號、3號、4號、5號………1984年,共和國成立35周年閱兵式上,第二炮兵首次在全世界面前亮相,東風3、東風4、東風5三種型號飛彈接受了檢閱。
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戰略飛彈部隊大發展的開端。海灣戰爭開啟了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新樣式,遠程精確打擊帶來的快節奏,一邊倒、近乎零傷亡的戰爭圖景,突出了中近程彈道飛彈的重要地位。此後,第二炮兵由單一核飛彈向核常兼備方向發展,到1999年共和國50周年大閱兵到來時,第二炮兵與15年前相比已經有了顛覆性變化,所有的飛彈全部是固體燃料車載機動發射,既有中遠程核飛彈,也有近程常規飛彈。
進入新世紀,戰略飛彈部隊又開始了新的轉型,由單一彈道飛彈轉變為彈道飛彈與巡航飛彈並存,由打擊陸地固定目標轉變為可以打擊大型海上移動目標。在2009年共和國60周年閱兵式上,長劍10巡航飛彈亮相;在2015年的9.3閱兵式上,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東風26、分導式多彈頭的東風5C亮相:在2019年共和國70周年閱兵式上,東風41洲際飛彈、長劍100超音速巡航飛彈亮相。
當然,最最重要的高光時刻發生在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由獨立兵種正式升格為軍種。習近平主席給火箭軍的訓詞是:"火箭軍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火箭軍全體官兵要把握火箭軍的職能定位和使命任務,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增強戰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火箭軍有多重要,看看訓詞就知道了!
第二炮兵為什麼要更名火箭軍?其實這是回歸戰略飛彈部隊的本來屬性。第二炮兵的稱謂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既是為了保密的需要,也是早期戰略飛彈部隊依託炮兵發展的現實的反映。而火箭軍三個字,一目了然、名副其實,體現了戰略飛彈部隊的最大亮點和顯著特點是用火箭作為武器的運載工具。當然,由兵變軍,也說明了戰略飛彈部隊地位作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