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跑道,火力支援,解放軍常規飛彈部隊在臺海衝突中任務艱巨

2021-01-08 國防時報排頭兵

從1966年組建以來,作為解放軍陸基飛彈力量的火箭軍(原第二炮兵)一直下轄承擔著戰略核威懾的任務。所建基地分布於中國內地至沿海各戰略方向的重要地區。

從1994年開始,火箭軍在作戰力量構成中增加了常規飛彈部隊,絕大多數常規飛彈部隊擔負的任務都與近海陸上目標相關,如應對未來臺海衝突中通過部署飛彈實施威懾、壓制或作戰行動。為此,解放軍為某些常規飛彈部隊配備了近程彈道飛彈,還在一些部隊中組建了巡航飛彈旅。

火箭軍在中國東部地區至少組建了1個裝備新型陸基常規彈道飛彈的飛彈旅,這種飛彈能夠打擊敵方部署於第一島鏈內外海域的海軍艦船。而且所屬飛彈部隊還裝備有能夠打擊陸上目標的常規中程彈道飛彈。

一直以來,火箭軍的大多數作戰都集中於對未來臺海衝突中通過部署飛彈實施威懾、壓制或作戰行動。而解放軍火箭軍所屬常規飛彈力量所擔負的任務顯然與臺灣海峽的作戰設想有關。

如果臺灣海峽發生危機,那麼解放軍有可能實施兩類飛彈作戰行動:一是飛彈威懾;二是使用飛彈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解放軍將「威懾火力支援」界定為運用火力資源(包括常規飛彈)的各種相關行動,目的是在敵我心理對抗過程中,通過展示己方武力或盡運用火力支援力量使敵方產生恐懼感,從而迫使敵方限制敵對行動或放棄軍事目標。

在兩岸關係緊張時,解放軍採取的行動包括展示武力,或是實施除全面火力支援打擊之外的「少部分」火力支援行動。

1995和1996年,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前,解放軍二炮部隊曾執行過兩次旨在展示武力的飛彈發射任務。今年,臺灣加緊勾結美國勢力,致使兩岸關係急轉直下,臺海地區再現對抗態勢,所以解放軍再度實施威懾行動,發射「東風」系列飛彈,派軍機飛越臺灣西南空域。

如果臺海緊張態勢進一步發展,解放軍有可能運用其局部戰爭「戰略威懾」形式之一的「外科手術式打擊」作戰構想。

火箭軍部隊的戰役級作戰原則已經明確了它在與臺灣相關的緊急事態中所擔負的任務,包括為解放軍聯合作戰行動提供準備或直接火力支援,以及打擊敵方重要戰略或戰役目標。在解放軍聯合戰役中,由其他軍種實施的初始作戰行動通常以奪取戰場制空權、制海權、制陸權和制信息權為目的,並為針對特定作戰目標的後續行動提供必要條件。

另外,火箭軍獨立實施的常規戰役有可能按照針對臺灣部分敏感目標實施選擇性「警示攻擊」的方式進行。這種「警示攻擊」的潛在目標包括重要的工業設施和核電站以及城市目標(如政治和經濟中1心)。如果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爆發戰爭,那麼火箭軍將擔負阻止或反擊外國軍事幹預(包括美國為臺灣提供協防)的任務。

中國的戰術飛彈力量由東風-15和東風-11近程彈道飛彈組成,它們能夠對整個臺灣地區的目標進行攻擊。東風-15能夠向600千米之外的陸地目標投射單一高爆或穿甲彈頭或燃燒子彈藥,其還有增程型,射程將達到950公裡。火箭軍還有東風-11和東風-11A型近程彈道飛彈,其能夠向350公裡之外的地面目標投射高爆彈頭。

臺灣稱,中國大陸已經完成完成了具備公路機動能力的固體燃料彈道飛彈的部署,其射程可達到1000-1200公裡。該型飛彈將具備破壞機場跑道或是投射增強型爆破子彈藥的能力。解放軍射程為800-1000公裡的型號能夠打擊臺灣東海岸基地附近的中部山區目標,而射程為1000-1200公裡的型號將擔負反介入任務。有分析稱,臺灣的「愛國者」飛彈攔截系統將很難進行攔截。

在2019年10月1日的閱兵式上,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東風-17常規飛彈方隊作為戰略打擊模塊的第一個方隊光榮接受檢閱,這也是東風-17常規飛彈的首次公開亮相。東風-17這款新型常規飛彈具備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的特點,可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無論是飛彈性能還是突防能力,都較其他型號常規飛彈有了很大提升。

手握多種近程飛彈,解放軍制訂打擊任務時,就可靈活多變,多樣結合,如可通過彈道飛彈投射單枚彈頭破壞跑道,巡航飛彈能夠摧毀掩蔽機庫並破壞油料和維護設施。

有評估報告稱,解放軍火箭軍目前的常規飛彈部署數量已經足以迫使美軍其設置在與中國相距1100公裡之內的6個東亞空軍基地之中的5個進行關閉,關島除外。美國忌憚中國的飛彈,而這也是美國不敢鼓動臺灣獨立的原因之一。飛彈已經成為中國軍事現代化的中流砥柱。(李放)

相關焦點

  • 解放軍戰艦數量、陸基常規飛彈趕超美軍?美200頁《中國軍力報告...
    報告認為,中國潛艇部隊仍然是中國現代化的重中之重。報告稱,解放軍海軍目前裝備4艘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另外還有兩艘在建)、6艘核動力攻擊潛艇和50艘柴電攻擊潛艇。本世紀20年代,中國海軍可能會維持65至70艘潛艇,以接近一比一的比例更換老式裝備。中國將繼續增加能夠發射先進反艦巡航飛彈的常規潛艇。
  • 美軍模擬出兵臺海,再次被「解放軍」擊敗!為什麼美軍打不贏?
    報導稱,在一個兵棋推演中心,有代表艦艇、潛艇、飛機、飛彈發射臺、陸基部隊、天基傳感器和其他現代戰爭設備的圖標,以及巨大的地圖。五角大樓和蘭德公司的分析員們正在打一場迄今難以想像的衝突。由美國的中國軍事專家組成的「紅軍」,旨在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模擬「奪取臺灣」。
  • 美媒:直-20帶空對地飛彈,解放軍正計劃用其執行攻擊任務
    這表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正計劃使用直-20直升機執行攻擊任務,或是為了支持特種作戰部隊行動,類似於美軍和國外用戶使用的「黑鷹」和「海鷹」直升機的任務角色。此外,增加的新功能表明,直-20直升機的列裝對中國軍隊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目前中國已經發展出一系列陸基和艦載型號。
  • 臺媒:解放軍瞄準臺灣飛彈大部分轉向日本
    核心提示:臺灣的情報說,由於兩岸關係和緩,中國大陸中短程飛彈面向臺海有所減少,但最近又移防回來,而且瞄準的是日本和東海。鳳凰衛視4月3日《軍情觀察室》,以下為文字實錄:董嘉耀:臺灣的情報說,由於兩岸關係和緩,中國大陸中短程飛彈面向臺海有所減少,但最近又移防回來,而且瞄準的是日本和東海,看一個片段。解說:據臺灣最新一期的《軍事連線》雜誌報導說,中國大陸軍方在福建新建了解放軍兩座短程的戰術飛彈的發射坪。
  • 島內傳出一個危險信號,解放軍連續亮劍臺海
    一段時間以來,臺當局多次無視兩岸民意,執意破壞兩岸友好和平關係,企圖背靠美國「以武拒統」。近日,島內傳出一個危險信號,「無限高」飛彈試射再度開始,蔡英文果然坐不住了!對此,解放軍連續亮劍臺灣以示警告。據海峽導報社12月12日報導,包括臺「農委會」、航港機構及「海委會海巡署」日前發布射擊通告稱,臺「中科院」將在本月底進行連續多日的飛彈與火炮射擊,地點在九鵬飛彈發射場及往外延伸海空域,其中,在本月24、25日及28、29日,都將進行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的飛彈射擊驗證。
  • 美特種作戰部隊火力支援人員選拔訓練過程曝光
    這種要求不僅適用於傳統領域,而且在此環境中還必須要對非傳統部隊運用的動態變化有充分的理解。特種部隊的任務是一種具有挑戰性、自主性、高價值性的任務,參與特種部隊任務的野戰炮兵部隊應該得到充分的資助和保障,以增強我們當前和未來的火力支援群體。對於在特種部隊群中的火力營,我敢說他們的這些任務使其能夠獲得其它部隊所沒有的部隊榮譽、經驗和機遇。
  • 新中國誕生後,出現了6次臺海危機,解放軍是如何應對的
    新中國誕生後,臺海地區多次出現局勢嚴峻的情況。在這些危機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充分,不懼外部勢力幹涉,敢於亮劍,因此一直掌握著臺海局勢的主動權。 臺海危機的具體情況,我們來回顧一下:
  • 島內連日炮聲轟隆,神秘飛彈上天,同一時間,解放軍密集現身臺海
    1月7日上午9時5分,1枚飛彈自屏東九鵬基地以45度角發射,因射擊通報標示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南北距離長達300公裡。 有軍事專家分析認為,從劃定的飛彈試射危險區域及L型飛行彈道,分析不是「天弓」系列和「愛國者」防空飛彈。從發射角度和尾焰軌跡觀察,很可能是「雄風二E」增程型巡航飛彈,「雄風二E」飛彈不需靶彈,獲取到所需的各項參數後可自行引爆。
  • 美軍在南海和臺海同時挑釁 哪個才是主戰場?
    儘管東海有美軍部署的第一島鏈,但是這條島鏈只能監視卻無法阻止解放軍活動。對於中國大陸而言,臺灣是個必須收回來的地方,只是以前的時機未到。  由於南海控制權的相對性,雖然此區軍事衝突的概率極高,但是衝突的「烈度」卻不會太高。值得注意的是,南海軍事衝突可能觸發東海危機。試想,假設解放軍真要對太平島和東沙島動手,為何不順便解決臺灣本島問題?
  • 解放軍四枚飛彈剛升空,美軍艦還敢來西沙領海,南部戰區寸步不讓
    就在這一關鍵時刻,據美媒27日報導,中國解放軍26日當天發射了4枚中程彈道飛彈,擊中了位於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之間的南海某個區域。其中兩枚包括東風-26B和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據悉,東風-21D射程在1800公裡,東風-26B則可以打擊4000公裡的艦艇目標。然而,就在解放軍飛彈剛剛發射後,美國軍艦再次闖入中國西沙領海挑釁。
  • 在馬祖部署飛彈,「反制」解放軍?臺軍緊急否認,專家一針見血
    自9月中旬開始,解放軍密集在臺海附近亮劍,實施了一系列明確針對各種謀「獨」的高強度實戰演練,令臺當局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然而,島內仍有激進的媒體不斷炒作,要在馬祖島、東引島部署飛彈以「反制」解放軍。日前,臺灣「蘋果新聞網」宣稱,為應對解放軍軍機頻頻「擾臺」,臺軍將在馬祖東引島增建飛彈基地反制,而東引飛彈基地可攻擊解放軍東部戰區軍事設施,是臺軍對解放軍「第一擊」的重要單位。
  • 臺軍試射飛彈之際,解放軍再現臺灣?蔡英文有什麼打算
    導讀:近日,解放軍戰機多次穿過所謂的「海峽中線」,對臺灣地區西南領域進行常規巡航,這一正常舉動卻引起了民進黨當局的高度關注。命令臺軍要提高警惕,對解放軍軍機進行監控,並且「陪飛」。而在此過程中,出現了裝備受損及人員傷亡的情況,同時也對民進黨財政方面造成衝擊,有輿論表示民進黨的做法非常愚蠢。當前蔡英文非常慌張,對於解放軍頻頻越過「海峽中線」,他們表示會採取一定的措施,實際上其實根本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假裝威嚴來撐撐場子。
  • 臺軍「大陸軍力報告」稱解放軍每日均派艦機巡航臺海,專家:希望...
    解放軍高強度警戒臺海根據該「軍力報告」描述,解放軍對臺海方向保持高度戰備,除了每日均派艦機巡航臺海以外,對靠近的美軍也「逢艦必跟、逢機必查」。臺灣《自由時報》8月31日報導稱,解放軍原計劃於今年達成對臺「決戰決勝」能力,在浙江、福建、廣東等空軍機場,陸續增駐新式戰機、無人機,提高空中戰力、兵力運用靈活度,意在以優勢兵力,爭取臺海方向的空中優勢,加大臺方防空壓力,並對抵近大陸沿海偵察的美機加強應對。臺媒報導稱,解放軍每日均派遣艦機在臺灣海峽中線以西海空域從事例行性海峽巡航任務。
  • 軍評:解放軍已制霸臺海的天空
    (原標題:觀察者網一周軍評:制霸臺海的天空)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換裝了第五代戰鬥機的空軍某旅「王海大隊」在演訓中以「零損傷」的代價一舉「擊落敵機」17架,而解放軍也在臺灣周邊空域開展了大規模空中行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一代殲擊機在未來可能的軍事行動中會扮演什麼樣角色,成了值得討論的新問題
  • 七大軍區野戰部隊輪戰 我軍在汕頭展開作戰演習
    巨浪飛彈準確擊中目標  正在東山島及東南沿海進行的軍事演習中,剛組建不久的特種電子對抗部隊,首次在臺海配合軍事偵察衛星操作;三艘核潛艇分別在南海、東海和黃海同時發射「巨浪」21A潛射彈道飛彈,擊中五千公裡外的目標,命中精確度半徑僅十五米;海軍也首次試射射程達一千公裡以上的「紅鳥」二型巡航飛彈。
  • 消息稱「解放軍部隊包圍東沙島臺軍」 臺軍緊急回應
    有消息稱,解放軍兩棲部隊今日在南海演習,傳出一度對臺軍駐守的東沙島進行包圍,情況一度緊急。臺軍「參謀總長」黃曙光等人,緊急進入衡山指揮所,臺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以及空軍作戰指揮部,也都待命警戒,緊盯東沙島情勢,直到中午時分狀況解除。不過,有知情人士向臺媒透露,上午臺灣防務部門高層確實有進入衡山指揮所,但和東沙局勢沒關係,只是一般例行性的情報交換。
  • 美艦突然現身臺海後,20日解放軍的一個舉動令臺軍高層秒緊張!
    在臺海局勢日趨緊張的關鍵時刻,美軍依然不忘前來挑釁。據《環球時報》12月19日消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於當地時間19日穿越臺灣海峽。美軍還聲稱,該行動旨在「展現美國對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承諾」。
  • 1996年解放軍差點攻打臺灣,結果美國航母來了……
    通常在對1996年的臺海分析中,一般認為解放軍在陸軍上佔據數量甚至裝備優勢,海軍實力則旗鼓相當,空軍則是臺軍勝出。解放軍在作戰發起後,將依仗海空軍的數量優勢突破臺灣海峽,並在登陸後依靠優勢的陸軍部隊統一全島,臺軍則在發揮海空優勢的同時依託陸軍儘可能地堅守陣地,以拖待援。但在後來的推演中,首先出人意料的是雙方的空軍力量的對比。
  • 解放軍臺海實戰化演練,馬英九:通常都在「兩岸關係惡化」之時,蔡...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近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據「中評社」報導,馬英九14日受訪時被問及此事時表示,解放軍在臺海軍演通常是兩岸關係惡劣的時候,蔡英文當局應該要思考兩岸關係。
  • 罕見的視線:波蘭專家看解放軍日益更新的裝甲部隊
    譯者按:本文編譯自波蘭軍事歷史學家、武裝衝突領域的分析家馬辛·高文達發布在《Defence24》網站上的題為《中國快速增強的機械化作戰力量》的文章,部分內容有刪改。此文中有大量情況與事實不符的地方,請各位讀者自行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