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分享生活的靈感 Voicer
最近我們在上海咖啡節,找到了咖啡冠軍杜嘉寧,喝到了咖啡店買不到的冠軍手衝。跟她聊完天,還省了一筆買器具的錢和學衝煮的力氣!
杜嘉寧,朋友都叫她豆子。18歲去應聘咖啡師之前,她只喝過雀巢速溶。去年她28歲,拿下了中國大陸第一位世界咖啡衝煮大賽(WBrC)冠軍。
「你第一次喝咖啡是什麼感覺?」
「很苦很苦。」
十年前從零開始的杜嘉寧,太懂我們咖啡新手的苦了。很多人買了好的器具、貴的豆子,衝出來的咖啡也不好喝,這是為什麼???
Voicer在咖啡濃度最高的咖啡節現場,捕獲了被瘋狂合影的杜嘉寧,跟著她刷臉喝咖啡(誤),當然也好好討教了一番,一杯咖啡好喝的秘訣!
咖啡師的十分鐘、一天和十年
咖啡桌上的秘密!記錄萃取參數
我們問杜嘉寧,路上那麼多咖啡店,好喝的都有什麼共同點,她說,「就是大家都喜歡咖啡,都在咖啡上面投入了很多時間。」
一天要喝多少咖啡才能練成咖啡師?
「如果是吧檯咖啡師的話,一天喝二十多杯也蠻正常的。因為一支咖啡豆的研磨度、萃取水溫、萃取時間,當天都要微調。如果這家咖啡店有三四種不同的豆子,你每一支都要調一遍。」
2019WBrC杜嘉寧的兩手四壺絕技
那咖啡衝煮比賽是什麼概念?
「在場上每個選手只有十分鐘的時間,你要提前花非常長的時間和精力,一點點打磨這十分鐘。像我比賽用的那支豆子,一定要看豆子烘完了放多少天,磨完粉放多少小時,在什麼環境下排氣,衝的時候用什麼水溫、什麼濾杯,衝之前要做二次研磨,把它裡面的銀皮都去掉等等,在賽場上才可能有一杯比較高分的咖啡。」
很少人有機會喝到賽場上的咖啡,可是在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可能最大化地接近一杯冠軍咖啡?
一杯好喝咖啡到底是什麼樣的?
如果你慕名而去一家咖啡店,咖啡師問你喜不喜歡果酸型,你卻想反問,你說的酸是什麼酸?那接下來杜嘉寧講的咖啡乾貨,可以幫你解決很多咖啡尷尬!
她喝咖啡的時候,和我們咕嚕一口不太一樣,她在嘗什麼?「嘗這杯咖啡的風味、香氣、平衡感。」
我不能給『什麼是好咖啡』下一個完全的定義,但它只要具備兩個特點就可以了。
一是有好的平衡感。可能是酸、甜平衡,或者酸、苦、甜平衡,只要甜有一定的存在感,這杯咖啡都會比較好喝。
二是沒有什麼負面的觸感或味道,這就是一杯好喝的咖啡。
如果大家真的要自己磨豆子、買器具去衝煮,其實豆子本身決定的東西會遠遠大於其他,這是肯定的。
豆子本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只要挑選到合適自己的咖啡豆,它的產區、豆種、處理方式,這三個因素加在一起形成的味道是你喜歡的,那你用什麼樣的衝煮方式,這杯咖啡你都不會太討厭。
肯亞還是衣索比亞?咖啡怎麼會有花果香?看到豆子就眼花,教大家一個必勝選豆法吧!
大家喝得最多的咖啡都集中在中美洲一帶。比較有特點的,像巴拿馬種植的大部分是一個叫「瑰夏」的豆種。它的單價偏高,你能喝到非常稀有的花香,非常貼近水果的味道,或者很優雅、很乾淨的咖啡的酸甜。
瑰夏果實
很多比賽選手都想挑高甜感的咖啡。咖啡果實跟所有水果一樣,生長周期越長,儲存的糖分越多,所以通常都是來自相對遮蔭、早晚溫差比較大的種植環境。
如果喜歡喝酸一些的呢,可以喝哥倫比亞和肯亞的。哥倫比亞豆子偏蘋果酸,肯亞豆子更多一些梅子這樣的酸質。如果喜歡喝柑橘或者莓果的酸質,可以喝衣索比亞豆子。
咖啡鮮果從樹上採摘下來以後,進入發酵曬乾環節,我們叫做「處理」。水洗處理法和日曬處理法,是兩個個性鮮明、會給咖啡帶來完全不同味道的處理方式。同一支生豆,如果做水洗處理,它的酸就會變得非常明亮、活潑,很上揚。
如果做日曬處理,它的香氣就會變得非常豐富,喝起來酸、甜、苦整體會相對飽滿。
道理都懂了,比賽選手用的瑰夏我們也能買到,但買了很貴的豆子衝出來依然不好喝,為什麼會這樣?
有好多原因,可能豆子本身不太適合你的口味。也可能是這個豆子雖然賣那麼貴,但是烘焙並沒有處理好。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非常貴的豆子,反而要注意的東西更多、更複雜、更精細,咖啡稀有的風味才能出來。
教我們做一杯好喝的咖啡吧!
超好喝的表情!
說了那麼多,究竟有沒有一些冠軍小技巧,讓我們在家做咖啡可以突飛猛進?
「坦白說用掛耳就非常好了,這種類型是非常適合在家或者出差旅行的。」
杜嘉寧最近研發了一款掛耳,如果此刻有彈幕一定滿屏恰飯了,但我們決定和她玩一次真心話大冒險,幫大家問最直接的問題,看看這款掛耳到底行不行?
究竟是什麼掛耳?
Voicer 有些豆子剛開始聞著很香,放一段時間就不好喝了,那掛耳怎麼能應對時間問題?
杜嘉寧 其實掛耳出廠以後,衝煮之前,你不太需要顧慮這件事情。現在的掛耳,基本上都有往包裝袋充一些純度極高的氮氣。氮氣是惰性氣體,它會讓包裝內的保鮮環境維持得比較久。
Voicer 你比賽特別在意咖啡粉是否均勻溼透,但我們衝掛耳經常碰到濾包底下有部分都還是幹的,這怎麼解決?
杜嘉寧 我比賽的時候比較在意有沒有均勻萃取,基於這個原因,我選了這樣一個濾包,口徑變大了,深度變淺了,粉層就變薄了,所以水注下去很容易把所有的粉浸溼。因此這款掛耳對於杯子也有一點要求,要深一點。
Voicer 你為什麼想做一款掛耳?
杜嘉寧 就像你覺得好的、很喜歡的東西,你也希望有更多人跟你一樣喜歡。如果可以讓大家嘗到幾種不同的咖啡,不一定要能說出是酒香還是柑橘香,但是能對比出這個香氣好,這個有點酸,那個比較厚重,那會不會讓大家對於不同風味的咖啡接受度更高一些?
所以我們這次找了義大利獨立咖啡師Alessandro Galtieri,還有今年世界咖啡師大賽芬蘭冠軍Kaapo Paavolainen,碰撞出三種不同的風味。
南意一開始連精品咖啡的概念都沒有的時候,大家迷上的就是意式濃縮咖啡,某種意義上象徵了義大利傳統咖啡的味道,飽滿、厚重,像焦糖巧克力。
世界咖啡衝煮大賽義大利冠軍Alessandro Galtieri
北歐這個區域的人耐酸度非常高,他們把咖啡非常淺地烘焙,或者更多地選擇肯亞豆子,咖啡喝起來特別像果汁一樣清爽、酸酸的,這是北歐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種風格。
世界咖啡師大賽芬蘭冠軍Kaapo Paavolainen
Voicer 你做的亞洲風味有什麼特別之處?
杜嘉寧 我就在想,對於中國人來說,什麼樣的咖啡容易被我們的味蕾接受?一是我們一直說「色香味俱全」,我相信香氣是必要條件。二是東方文化裡面,所有事都會強調平衡。
我基於這兩個特點開始挑選不同產區、處理方式的咖啡豆,所以這款咖啡最終選擇了拼配。我們用了一支威士忌酒桶處理的豆子,把鮮果放在酒桶裡面發酵,所以會沾上酒的香氣。
還有一支衣索比亞日曬處理法的豆子,這兩支拼配在一起,讓這款咖啡既有好的香氣,也有相對比較柔和、飽滿的水果的酸甜感。
小眾的酒桶處理法
原標題:《向世界咖啡冠軍討教一杯咖啡好喝的秘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