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所專家:這世界上,真有讓孩子主動學習的秘密

2021-01-19 騰訊網

作者 | 米哈裡EDU

我有個外甥女,家裡條件很不錯,父母跟她的關係也很好,孩子懂事,聽話。

但就有一個問題,孩子始終對學習提不起勁,一提學習就煩躁。

為此,家裡人什麼招兒都用了,比如,如果考的好的話,就獎勵多少錢,再比如,如果還是這樣,就把她送回老家。

可是,我這外甥女就是紋絲不動,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過,通過一些外部的幹預,我外甥女最終還是徹底轉變了,竟然一路讀到博士

大概了解了下,類似我外甥女的孩子,真不在少數。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最多就是在「壓力」驅使下推一步走一步,想要讓他們自覺主動的學習,簡直比登天還難!

難道他們不知道學習的意義嗎?難道他們就喜歡被人嘮叨,被人批評指責嗎?

我認為他們都知道,都懂,他們只是沒有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愛爾蘭詩人葉芝說: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這句話被全世界的教育專家引用,它說的是,只有點燃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培養他主動學習,主動汲取知識的熱情,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認為,想要點燃這把火,需要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就是我們說的內在驅動

1

什麼是內在驅動力?

內在驅動力的定義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通俗點說,就是我有什麼東西缺失了,沒有這個東西,我會很難受,這種缺失感會推動我做點事情。

比如,我現在很窮,我需要錢,為了得到錢,就會有一種力量推動我去做事情,而這個力量,就是內在驅動力。

有人說了,學習這件事算不算需要?

當然算!

但學習屬於高級的需要,只有當底層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被滿足之後,學習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才會產生。

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人吃穿都成問題,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那麼你跟他談學習是不是有點扯。

因此,喚醒學習內在驅動力的前提是,先滿足底層的需要。

對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證他身心健康,有自信,有價值感,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那麼,在此基礎上,再來思索如何喚醒內在驅動力。

試想,身處以下家庭環境中的孩子,是否有學習的需要:

夫妻整天吵架,家庭隨時面臨崩潰

親子關係極差,孩子經常遭受批評,指責,甚至打罵

所以,當父母問起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時,我們會先問以上兩個問題,因為,這是父母喚醒孩子內在驅動力的基礎和前提。

2

內在驅動力有什麼好處?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叫」胡蘿蔔加大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聽話,那麼我就獎勵你,如果你不聽話,那麼我就懲罰你。

獎勵和懲罰其實也是一種驅動力,不過它們屬於外部驅動力,相比較內驅力來說,外驅力有以下幾個問題:

1、不具有延續性

獎勵和懲罰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有它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行動,可是,一旦沒有,孩子會立刻停止行動。

2、無法實現責任的轉移

我們知道,學習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孩子的責任。

可是,獎勵和懲罰很容易把這種責任轉嫁到父母身上,孩子會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學,那麼可想而知,他的投入度肯定不會高。

3、半衰期太短

通俗點說,如果父母把獎勵和懲罰當成籌碼,那麼這個籌碼很快就變無效了。

你需要不斷加大籌碼,才能繼續推動孩子學習,那問題就來了,你總有滿足不了孩子的時候,而到那時,你又該怎麼辦?

相比較外部驅動力,內部驅動力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

1、參與度更高

孩子會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責任,因此,他會自覺自愿的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獎勵和懲罰,他就是打心眼裡想去做。

2、行動更持久

由於孩子把學習當成滿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會持續不斷地行動,因為學習這件事的特點是,越學越無知,越學越投入,孩子會不斷探索新知,不斷挑戰難點。

3、成就感更足

由於不需要獎勵和懲罰的籌碼,所以,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內心感覺會非常棒,他會更享受這種成功的喜悅。

樊登的父親是大學的數學教授,按樊登的說法,他父親最喜歡幹的事,就是做數學題,人們問他,為什麼你從來都不去放鬆,他父親說,做數學題就是放鬆啊。

你看,當一個人把學習當成放鬆的方式時,他根本不覺得學習很苦。

他認為學習就是放鬆,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樂趣,這就是典型的內部驅動。

3

如何喚醒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接下來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首先再重複一遍,喚醒孩子學習內在驅動力的前提是先滿足底層的需要,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此,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支持他,理解他,關心他,愛護他,鼓勵他。

當滿足了這些後,我認為,喚醒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主要靠以下三點:

1、給予孩子充分的學習自主權

作為父母,我們習慣性地對孩子採取控制,我們最擅長的,就是過度幹預,我們總覺得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的輔助和監督,其實,這些做法,無形當中,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權。

什麼叫自主權,就是在沒有人逼迫的情況下,自己打心眼裡想做,對孩子而言,學習不是為了討好父母,也不是為了逃避懲罰,就是發自內心的想去學。

我記得初三那一年,當我決定認真學習時,我根本不需要父母的催促。

一到了學習的時間,我就自覺自動地走進了書房,而一到了我認為可以休息的時候,我也會主動放下手中的筆。

有的時候,父母還是忍不住說我兩句,但我就回一句話: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我心中有數,不需要你們不時地提醒。慢慢地,父母也就不過問我了。

實際上,當孩子可以決定什麼時候學,學什麼的時候,他的自主權其實也就釋放出來了。

特別是對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對「自己做主」這件事毫無抵抗力,只要能自己說了算,他們內心會倍爽。

給孩子學習的自主權,是喚醒他內驅力最基本的條件。

2、先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沒有人天生喜歡被虐,人們更喜歡幹有好處的事情,想要孩子愛上學習,那麼,你得先讓他感受到好處,先讓他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我認為,想要讓孩子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需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勝任力

拿手機遊戲來說,如果一款遊戲難度很大,你相信嗎,只要孩子嘗試幾次失敗,他很快就放棄了,因為他無法勝任,他總是被虐,這種感覺是很痛苦的。

對應到學習,其實也一樣,如果當前的課程太難,孩子hold不住,那麼他同樣也會放棄。

針對這點,父母可以把目前的學習難度調低,讓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夠得著。

比如,如果孩子初二的知識跟不上,那麼是否可以先從初一補起,先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好處,讓他覺得自己是可以hold住學習的,讓他獲得一些學習的成就感。

及時反饋

還拿手機遊戲舉例,遊戲生產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遊戲中設置各種反饋。

比如,打死一隻小怪有獎勵,幹掉一個boss還有獎勵,打遊戲的過程,就是不斷製造反饋的過程,對應到學習,孩子感受到的正面反饋相對較少,更多的是挫折,是卡殼。

對此,我們父母可以有意製造反饋。看過《墊底辣妹》的人都知道,只要主人公有一丁點兒進步,補習班老師會玩命地欣賞,玩命地鼓勵,其實這就是反饋。

跟遊戲一樣,孩子能感覺到自己的力量,慢慢地,孩子會把這種反饋轉移到學習本身,他會從做題過程中找到快感。

3、要培養孩子內在的目標

我們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標,這個目標可以大,也可以小,但不能沒有,沒有目標的事情,人很容易迷茫,迷茫就容易放棄。

對學習來說,道理也一樣。試想,我都不知道學習要用來幹嘛,你覺得我會努力學習嗎,當然不會。

有人說了,學習的目標不是很清晰嗎,為了考試,為了升學,為了將來的美好生活,這些是目標嗎?

我說是!但是它們不是最好的目標,至少孩子不喜歡這些目標。

當我們跟孩子說,學習是為了美好的未來,可美好的未來究竟是什麼,孩子清楚嗎,我覺得未必。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大多都不錯,基本屬於要啥給啥,他們覺得現在就挺好,既然如此,我何苦為了一個虛幻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學習。

拿我的外甥女來說,她的家庭條件真可謂優越,父母是大老闆,家裡資產無數,你跟她說好好學習就會有好日子,你覺得她信嗎,你這不是相當騙小孩嘛。

所以說,想要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你需要幫孩子找到一個好目標,這個目標,是孩子可以看見的,是可以感受到的,是發自內心想要得到的。

綜上所訴,想要喚醒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主要依靠三點:

給孩子學習充分的自主權;

先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內在目標。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畢竟還不懂事。

內驅力是一種「推」的力量,而獎勵和懲罰這種外驅力,是一種「拉」的力量,一個行進的車輪需要有多重的驅力,它才可以快速的前進。

因此,切莫一棒子打死,我們只需要重點突出,適度調用外部驅動力即可。

*作者:米哈裡EDU,中科院心理所課題組,985學霸,青少年問題解決專家。

本期互動:

你善於主動學習嗎?你是如何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的?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心理所爆雷後 弱勢群體何去何從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在招生前的宣傳和承諾或許有誇大的成分,中國新聞周刊的記者從多位報考研修班的學員和中科院心理所教師處了解到,每年報班的學員中,最終只能有1、200人最終通過論文答辯、獲得碩士學位。這一比例佔到每年所有報名學員的5%左右。換句話來說,剩餘95%的學員,繳納了3萬多元的學費,經歷2-5年的學習,最終只能拿一個結業證書走人。
  • 銘科教育心理諮詢師培訓: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是真的嗎?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作為專注研究心理學的機構,在國家心理諮詢考試還沒有取消之前就負責考試教材編輯、試卷出題等,在心理學行業的影響力首屈一指。因此,在行業亂象叢生的時候,中科院推出了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證書,目前成為了國內心理學市場上含金量最高的證書,也獲得了社會、企業的廣泛認可。
  • 會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都善用「鳥籠效應」,別再強迫孩子學習了
    「陪孩子寫作業,內心是崩潰的。」這是不少父母內心的真實反應。而其中根本的原因,還是孩子不會主動去學習。很多孩子從幼兒園就讓父母們著急,看書做作業,每次都被逼著學習。 雖然嘗試過「快樂的教育」,但是孩子沒有任何變化,不知道怎麼讓孩子自主學習。
  • 賽多利斯工業技術-中科院航天體驗營
    賽多利斯工業稱重上周,賽多利斯工業技術的員工以及部分用戶的子女,一同參加了由中科院光電院舉辦的2015航天之夢體驗營活動。在為期一周的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將近30位孩子,一同參觀了中科院光電所、植物所、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心理所、錢學森青少年科技館、中國航空博物館、載人航天科學應用任務場所等各大科技場所,參觀並體驗了各種航天科技活動。
  •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Keith Rayner教授訪問心理所
    5月26日至30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心理學系Rayner眼動實驗室主任、Psychological Review雜誌的主編Keith Rayner教授應李興珊研究員的邀請訪問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並作了題為「閱讀中的眼動及認知加工過程」(Eye Movements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 自從有了這本書,我再也不會因為孩子無窮盡的為什麼而惱羞成怒了!
    我時常困惑於自己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對孩子會有怎樣的影響,也經常不知道孩子在下一秒會問出什麼稀奇古怪的問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經常被兒子無窮無盡的「為什麼」追問得惱羞成怒,最後只能氣呼呼地以「沒有為什麼!它就是這麼設計的」來結束這場對話。
  • 一次讓孩子主動學習的方法嘗試
    放假前,學校老師要求孩子回家朗讀並背誦一篇課文。孩子一會看動畫片,一會搭樂高,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反正就是推來推去不肯主動學習。眼看明天就要上課了,家裡人方法用盡,孩子就是背不下來,其實就是不願意主動背誦。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方法超簡單但很管用
    大概了解了下,類似我外甥女的孩子,真不在少數。 如果孩子對學習沒興趣,那麼,無論你是來硬的,還是給軟的,他們就是不願意行動。 最多,就是在「壓力」驅使下,蠕動一丁點兒,想要讓他們自覺主動的學習,簡直比登天還難! 那問題就來了,難道他們不知道學習的意義嗎?
  • 中科院少兒英語報告:在線學習意願首超線下 72%家長願意選擇線上學習
    中科院少兒英語報告:在線學習意願首超線下 72%家長願意選擇線上學習 近日,中科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發布了《 2020 年中國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市場報告》,對在線青少兒英語市場和品牌
  • 孩子口算比較慢?看小胖口算機器人如何讓孩子主動高效學習
    這麼簡單的口算都有問題,數學能學好嗎?將來怎麼考上重點中學?而這種責備抱怨情緒顯然不利於孩子學習,無法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與樂趣,找不到科學的輔導方法,孩子的口算能力永遠原地踏步。小胖口算機器人的問世可謂一舉解決家長與孩子的口算煩惱,憨厚可愛的外表下賦予機器人「人」的屬性,能夠模擬真人與孩子1對1進行口算訓練,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輕鬆環境下自我提升,從而解放家長。
  • 孩子小時候有這3個表現,以後學習有「爆發力」,成績差不了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在小學學習還不錯的孩子,上了中學和高中後就明顯感到吃力。 反觀掌握了學習「爆發力」的「後起之秀」,最終站在了學霸的位置上! 這些孩子小時候可能沒那麼聰明,也可能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往往有這三種表現。
  • 睿智燈塔-孩子寫作業太慢怎麼辦,如何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最近很多家長抱怨,我家孩子寫作業時特別不專心,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玩玩那個;一隻手拿著筆寫字,另一隻手卻吃著零食;只要聽到電視的聲音,就會不自覺地瞧上兩眼,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孩子寫作業太慢怎麼辦,如何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呢?前不久,在我們睿智燈塔的一次會議中,發現我們的會員李媽媽憔悴了不少。
  • 中科院少兒英語報告:在線學習意願首超線下 72家長願意選擇線上...
    報告顯示,39%的家長認為線上師資和教研產品已經感傷甚至超越線下機構,同時具備便捷、省時省力的優勢,他們更願意只為孩子選擇線上學習方式。同時為孩子搭配線上線下學習的家長佔比為33%,只願意選擇線下機構的佔比將至28%。這就意味著,從家長的選擇意願來看,線上學習意願度達到了72%,首次超過線下機構。
  • 孩子QQ空間有秘密,聰明的家長這樣解密
    以前不是這樣子啊,家長內心有了些不安,更有些惶恐,沒有了QQ這個陣地,基本上無法知道孩子的內心世界,沒法把握這些「神獸」的行蹤,對孩子的教育有了種沒有了方向的茫然。 孩子為什麼要在QQ上屏蔽父母?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
  • 主動愛學習的孩子在學業上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是什麼,有哪些要點?
    {注} 在這套專欄前面九篇文章的基礎上,本文作為該專欄收官之作,將就『主動愛學習孩子在學業上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是什麼,有哪些要點』進行說明。一旦孩子已經進入了主動愛學習的狀態,家長在陪伴、鼓勵和引導中需要適時的幫助孩子明示和堅定他前進的方向,並且要完成關鍵目標對應的階段性的任務。
  • 孩子學習缺乏動力怎麼辦?李易峰: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結果不一樣
    但在疫情期居家這段時間裡,他再次拿起吉他,出於個人意願真心想學習吉他時,才發現主動學習一件事,跟之前被動學習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他每天都主動的用一段時間進行吉他練習。李易峰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結果是他覺得自已可以自由掌控手裡這把吉他了,想彈時已經可以隨意的拔動它了。
  • 9萬人同上一節課!為愛撐起保護傘 相伴成長待花開
    9萬人同上一節課!有圖有真相直播間人氣直線飆升!從原本的4萬多人次攀升到9萬餘人次!!! 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認真聽課此次課程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好評,呼籲這樣的課程非常好,需要經常開展。
  • 專家:只給孩子買故事書的家長,已經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
    早就有教育專家研究表明,喜歡早期閱讀的孩子在各個方面發展的都會更優秀。比如思維、見識、表達、寫作能力都是如此。所以近些年來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已經能夠越來越看到閱讀的重要性了。不過,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挑選的閱讀書籍還都虛構類的,也就是故事書。
  • 中國孩子計算力強,可想像力卻世界倒數第一,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美國創造性思維研究專家託倫斯說:"孩子在5歲以後,創造性能力與思維邏輯能力會逐漸下降。"這意味著我們若是能較早地呵護這一切,孩子就能將這一份留存在基因裡的財富繼承下去,獲得更好的發展。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相較於成人,想像力是孩子特有的天賦,不需要去"培養",只需要我們悉心去"保護"和"激發"。
  • 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到底怎麼樣?國證?哪裡查詢?是否通用?
    以上五點基本上能辨別大部分的證書,但是還會有一些證書真假難辨,不過有一些證書也不能說它是假的,只不過操作上有一些不規範,但對於那些編造一個國家部門,私自刻章,私自印刷證書,惡意斂財的不法機構,我們一定要堅決抵制。我們再來分析一下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頒發的《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國家認不認可?有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