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MLB提出了76場常規賽長度的2020賽季複賽方案,並要求球員工會(MLBPA)在周三之前回復,但周三會舉行2020年的MLB線上選秀,所以MLBPA趕在當地時間周二晚上就提出了他們的提案。
撇開那些沒有具體落實到紙面的口頭放風,雙方已經交手了兩個回合,提議的場次數是82-114-76-89,可見場次數上的拉鋸是談判的核心。對於MLBPA來說,越多的場次數代表越多的薪水可領,而在大聯盟一方看來,沒有入場觀眾的常規賽是會虧錢的,利潤率更高的季後賽是關鍵,常規賽打得太久,會把季後賽逼到天氣寒冷的冬季舉行,更可怕的是萬一新冠疫情迎來第二次爆發,季後賽還可能被迫取消。
按照89場來算,從7月10日開打的話,常規賽將在10月11日結束。相比較MLBPA之前提出的114場,足足25場的差距意味著球員們少拿6.3億的薪水,可以說是非常努力的讓步了。但大聯盟恐怕不會領情,一位不具名的球隊老闆對此冷冷回應:「浪費時間。」
像格裡特-科爾這樣剛剛籤下巨額合同的球員今年可能拿不到多少錢
很顯然兩邊都卡死在了季後賽是否優先這一問題上,一位熟悉談判的內部人士說:「問題是我們在損失時間,我們會把賽程拖到十一月,那是危險區域。」MLBPA的一個補充條件是,如果季後賽取消他們願意只領5000萬的固定獎金,這只能視為一種姿態了,沒有實際意義。
另一個爭議焦點則是薪資比例,MLBPA始終不鬆口要按照比賽場次數計算,不接受任何其他折扣。舉例而言,如果常規賽是81場,除以162場的正常賽季長度得出50%的比例,但老闆們堅持要打更多的折扣,在大聯盟提出的76版提案中,球員們除了按場次比例外,還要再乘以75%的扣減,如果季後賽打不成,這個數字會變成50%。這點讓不少球員認為老闆們試圖讓他們也承擔經營風險,比起上一版本的提案是一種倒退。
五月時老闆們還放風今年推行五五分成,也就是實質上的工資帽制度。對此MLBPA反應非常激烈,所以到現在這一條都沒有出現在正式提案上。於是資方轉而在比例上做文章,通過三個版本的正式和非正式提案計算,他們願意負擔的薪資比例是正常年景的三分之一。
稍早之前芝加哥小熊老闆湯姆-裡基茨出面哭窮,聖路易斯紅雀老闆小比爾-德維特和亞利桑那響尾蛇老闆肯-肯德裡克近日也出面幫腔。德維特說:「老實講,這個行業不怎麼賺錢。」肯德裡克則表示MLBPA誤導了公眾,三月協議中雙方明明講好了那樣的條件是基於比賽能夠正常進行的前提所談下來的,換言之空場比賽的情況下雙方應該重籤協議。
一個諷刺的細節是,大聯盟在76場版提案中提出取消合格報價,理由是這會刺激球隊投資自由球員,提升球員收入。合格報價指的是一名球員成為自由身後,母隊可以提出一份為期一年,金額用固定算法得出的合同,2019年的合格報價行情是1780萬。如果球員流失,母隊還能得到補償籤。
正常年景下合格報價球隊低價留住球員提供了一種手段,降低了市場競爭,是現行版本勞資協議中讓MLBPA覺得吃虧的部分。但MLBPA在89場版提案中沒有對此回應,因為明年自由市場肯定會很差,對有些球員來說不如接受合格報價再打一年。
最後一個催命問題是安全,如果大聯盟的防疫工作有所疏忽,球員是否有權追償?球隊們傾向於讓球員籤下一攬子知情協議,說穿了就是給球隊免責。
就像之前已經顯現的趨勢那樣,大聯盟一方在談判中可以不斷拖延,而MLBPA則一直心急火燎想要開啟複賽。雙方對於比賽場次要多一點還是少一點有差異,可時間的流逝是單向的,越遲達成協議,可能的複賽方案場次數就越少。
不過現在對談判持悲觀態度或許還早了點,這個版本的提案中應該有些內容雙方是可以繼續交流的,比如說今年和明年都舉行擴張版本的季後賽,美聯和國聯各有八支球隊參加。MLBPA也同意了老闆們的一個條件,今年如果有球員並沒有面臨新冠帶來的高風險,他可以選擇放棄薪水和工齡跳出比賽,之前工會希望球員的工齡仍然能夠照常計算。
MLBPA還提出由勞資雙方共同捐贈500萬,用於資助小聯盟球員和致力於社會公正的慈善機構。就算他們吵得再厲害,至少在捐款上總能達成一致意見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