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飛機,何時能取得突破?

2021-01-19 易老馮唐

 夢想是一切創造的驅動力。正是因為擁有夢想,人類才有了數以萬計的發明,才能上天下海入地。達文西曾構思「可以水下航行的船」,荷蘭裔英國人克尼利厄斯·雅布斯縱·戴博爾才在1620建成「由人力操作的櫓產生推進力」的潛水船;人類在遠古時代就曾夢想「飛天」,美國的萊特兄弟才於1903年試飛自製的名叫「飛鳥」的飛機。那麼,潛艇可以飛上天嗎?

  上世紀30年代之後,納粹德國崛起,面對野心勃勃的希特勒,蘇聯方面不得不從自己國防需要的角度上來發展武器。蘇聯海軍是其軍隊建設的短板,也就決定了蘇聯高層不可能倚靠海軍在正面戰場取得勝利,所以這一時期的海軍裝備研發多趨向於「出奇制勝」,潛艇飛機就是這種思維的產物。

  1934年,前蘇聯B.P.烏沙可夫開始設想一種飛機和潛艇的結合兵器。1936年,蘇聯軍事科研檢查委員會比較欣賞這個創意,於是允許他繼續設計,次年組建了烏沙可夫為首的設計小組。1938年,經過反覆設計和修改,完成了這種飛行潛艇或是潛水飛機的方案,這就是LPL項目。

  LPL是一種用於打擊敵人水面艦艇,基地巡邏,雷場維護和艦隊護衛的潛水飛機,它能在空中飛行,發現目標後憑藉高速佔領有利的伏擊位置,然後水上降落並潛入水下,接近和攻擊敵人。

  設計中LPL的一種作戰方式就是在白天接近敵人港口,在空中偵察,尋找有利的航道,然後降落到水面。天黑後LPL將航行到敵港附近,然後潛入水下,滲透並襲擊敵人港口。


  LPL有三臺1200馬力的發動機,它能以時速200公裡飛行,但是由於水下是靠蓄電池航行,所以只能有2-3節的航速,而且水下活動最多不過5-6海裡。LPL有3名乘員,但是他們有2個駕駛艙,飛行用的前部飛行艙和脊背上高聳的航海艙。

  LPL可攜帶2枚457mm魚雷和2挺防衛機槍。魚雷掛載在機腹,這是水下發射的潛艇用魚雷,不知道可不可以投擲。LPL的一些其他數據,起飛重量15000kg,航程800km,潛深45m,最多可以在水下停留48小時。速度低、潛深小、時間短、這種飛機就算能射出魚雷也逃不走,這是其死穴,直接導致其破產。


  其實在LPL試飛過程中,蘇聯軍方對這種飛機的性能是比較滿意的。蘇聯方面計劃生產150架到200架,並準備把這種飛機部署在波羅的海一線防禦工作中。但就在這個時候,世界格局的形勢又發生了變化。

  1938年,德國吞併了捷克的部分領土,而捷克是英法兩國的鐵桿盟友。德國的得寸進尺使英法兩國十分的反感,在蘇聯方面看來,德國與英法之間的戰爭已經是早晚必打的事情。既然形勢發生了變化,蘇聯在發展這種純粹性的防禦武器也已經失去了價值。

  同時,這種潛艇飛機的性能讓蘇聯方面感覺有些雞肋。這種飛機只能在水下航行6海裡,而且時速只有3海裡。換句話說,這種飛機簡直就是在水裡爬。由於航速太慢,在襲擊了對方艦艇之後,根本沒有機會逃跑。也就是說,這種飛機註定是有去無回的,和以後的日本神風特攻隊有些類似。

  1939年8月,蘇聯與德國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潛艇飛機的生產計劃也隨之取消,這個項目也停止了研發。

  到了新世紀,美國重拾起這個概念,並希望將其發展成為一種新概念武器。設想中,它可以跨介質航行,在水下像潛艇般打擊目標,又可以衝出水面,像飛機一樣飛行。這種武器被稱作是「會潛水的飛機」,或「會飛的潛艇」。

  2008年,美國先期研究計劃局(DARPA)提出了一項未來的科學技術項目,探索一種混合飛行平臺,該平臺融合了飛機的速度和航程,水面艦艇的巡弋能力,以及潛艇的隱身能力。12月,OARPA在該機構網站上對這種「潛水飛機」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從概念上來講,OARPA認為這是一種會潛水的飛機,而不是會飛行的潛艇,可以在淺水區域下潛短暫的一段時間。

  按照美國國防部的要求,這種潛水飛機的持續飛行距離不應少於1850公裡,在水面的行進距離不少於185公裡,最重要的是,它還應能夠在8小時內在水下行駛至少22公裡。另外,潛水飛機的載重量應達到910公斤,座艙內內容納至少8人。

  這種新型飛機將被用於執行向海岸地區秘密運送特種部隊的任務。而在部隊執行任務期間,它將負責搜索合適的撤離地點。在等待狀態下,飛機將停留在水面上。

  OARPA探索的這種新概念飛機,在不補給燃料的情況下,可以搭載8名特種作戰人員及其所攜帶的全部裝備。全部行動航程為:從飛機跑道起飛,作為傳統飛機飛行1000海裡,貼著水面飛行100海裡,然後在水下潛骯最後的12海裡。整個骯程所花的時間將不超過8小時,包括登陸水面需要的時間以及從飛行模式轉換到潛水模式所花費的時間。該「潛水飛機」可以在5級海況下,在水面或者水下巡弋3天。


  實際上,潛水飛機的原理與潛艇原理基本相似。當潛水飛機要潛入水中時,便打開閥門,飛機的水艙裡就會灌進一定量的水,當飛機的重力超過浮力時,飛機便沉入水中。

  需要浮出水面時,只要將飛機水艙裡的水排出,飛機便在大於重力的浮力作用下,浮出水面。潛水時,潛水飛機的噴氣發動機艙是密封的,一旦出水就能迅速起動。

  水中航行時,主要靠水中推進裝置的動力在水中前進。飛機駕駛員可以操縱飛機在水中做升降、轉彎等動作,從而使飛機在水中活動自如。在水中遇到危險,機上乘員還可以進行水中彈射救生。

  這種兩用武器面臨的挑戰仍然巨大—飛機需要儘量輕,以便用最少的動力飛行,潛艇則需要堅固的船體承受水壓;空氣中的飛機通過機翼分離氣流得到升力,潛艇則通過吸入和排出水來改變浮力。

  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是把整個航行器設計得比水還輕,像一架倒扣的飛機一樣,通過機翼產生的力量潛入水中。在浮上水面後,機翼的角度將會改變,產生向上的升力,以便讓它起飛。

  研究者稱,新型合成碳纖維可以用於製造這種兩用武器,因為這種新材料足夠堅固也足夠輕,允許這種航行器既能在空中飛行,又能在海中潛航。

  據報導,目前美國一家公司已經設計出一款代號為「超級獵鷹」的潛水裝備。設計者認為如果將「超級獵鷹」進行改裝,它能以900公裡的時速飛行,在水中的時速也可達18公裡。

  潛水飛機作為一種正在研究發展中的新概念武器,存在尚待克服的技術障礙。如該航行器使用普通燃料,就得留出一個通氣管換氣,導致最大下潛深度有限,無法到達海洋深處活動。另一個技術難點是噴氣發動機,這種發動機運轉時溫度可達數百度,如果在飛行後突然潛入水中,溫度急劇下降,容易誘發爆炸。由此看來,潛水飛機或飛行潛艇還要經過很長一段路才能成真。

  除了有人駕駛潛水飛行器外,美國軍方還在研製一種可以從水下發射的無人駕駛飛機。這種被稱為「鸕鷀」的無人機可儲存在核潛艇內並從水下發射。它能夠攜帶監視器材或短程攻擊武器,除了執行偵察任務,它也可攜帶數枚飛彈襲擊近距離目標。此外,如果加掛特殊吊艙,它還可將特種偵察裝置投放至敵後。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也一定會建成水下空中自由轉換模式的潛水飛機,因為我們有偉大的強國夢強軍夢,這必將是寶貴的不竭動力!



相關焦點

  • 美國新概念武器:潛水飛機
    潛水飛機是「會潛水的飛機」,又稱「會飛的潛艇」,是美國正在開發一種新概念武器,它可以在水下像潛艇般打擊目標
  • 美國研發新概念武器:潛水飛機比水輕
    潛水飛機是「會潛水的飛機」,又稱「會飛的潛艇」 ,是美國正在開發一種新概念武器,它可以在水下像潛艇般打擊目標,又可以衝出水面,像飛機一樣飛行。資料圖:潛水飛機。潛水飛機模仿一些鳥類潛水的動作,即俯衝潛入水中,獲得向下的推力,就可以在水下潛行。
  • 加拿大潛水員冰下潛水意外發現沉沒飛機及潛水艇
    加拿大潛水員冰下潛水意外發現沉沒飛機及潛水艇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3日報導,一名加拿大自由潛水員體驗了冰下潛水,並用攝像機記錄下整個過程。視頻中,該潛水員在海底意外發現了一架沉沒的飛機和一艘廢棄潛水艇。
  • 美研發概念武器叫啥名:潛水飛機?飛行潛艇?
    美國正在嘗試開發一種新概念武器,可跨海空航行,在水下像潛艇般打擊目標,又可衝出水面,像飛機一樣飛行。這種武器被稱作「能夠潛水的飛機」或「能夠飛行的潛艇」。研發背景「潛水飛機」的研發設想並非始於當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面對多種威脅,研究人員就曾想設計一種可隱蔽在水下,必要時可騰空與敵機搏鬥,也可潛到敵艦附近發射魚雷,或潛伏在敵方航線上狙擊敵方運輸機群,切斷敵方後勤供應線的飛機。
  • 未來的海洋霸主——潛水航母
    水下航母的優點自然更為突出:隱蔽性好、攻擊突然性強、航行安靜等等,非常適合不能取得制海權的國家使用。但是,它的缺點也是致命的,由於對潛水性能的要求,大大地降低了艦載機的容納空間。航母的進攻武器就是艦載機,一艘只能搭載個位數字的航母,不管它的隱蔽性有多好,戰鬥力都是非常低下的。潛水航母出現在二戰時期。
  • 美國正開發跨海空新概念武器——「潛水飛機」
    美國正在嘗試開發一種新概念武器,它可以跨介質航行,在水下像潛艇般打擊目標,又可以衝出水面,像飛機一樣飛行。這種武器被稱作是「會潛水的飛機」,或「會飛的潛艇」。 在水下航行和飛行的原理有幾分相似,但這種兩用武器面臨的挑戰仍然巨大——飛機需要儘量輕,以便用最少的動力飛行,潛艇則需要堅固的船體承受水壓;空氣中的飛機通過機翼分離氣流得到升力,潛艇則通過吸入和排出水來改變浮力。解決後一個問題的思路是把整個航行器設計得比水還輕,像一架倒扣的飛機一樣,通過機翼產生的力量潛入水中。在浮上水面後,機翼的角度將會改變,產生向上的升力,以便讓它起飛。
  • 可上天可入地:Bell & Ross除了製造飛機座艙,潛水腕錶也瘋狂
    製造飛機座艙裝備起家的Bell & Ross近年在表壇上大放異彩,除了飛機儀錶板風格的錶盤設計外,方中帶圓的邊殼設計亦引起了不少熱話。2017年問世的BR03-92 Diver屬於品牌所推出的第三代潛水錶系列,系列在兩年間亦分別推出過不同特色的分支款式,不過Bell & Ross最近基於BR03-92的系列之上,推出了全新BR03-92 Diver Blue Bronze Sapphire Bezel 的限量款腕錶,證明它們除了有著打造飛行員腕錶的豐富經驗外,對於設計潛水腕錶方面更有獨到的見解。
  • 不會遊泳,真的能去潛水嗎?分享我的潛水初體驗!
    今天,不會遊泳的我,給大家分享此次潛水的遊玩經歷和心得,給不會遊泳的小闊愛們傳授經驗和增加一點信心。首先,出行前的準備工作:1. 泳衣:款式因人而異,舒適、安全及上照,留下自己美美的照片。2. 浮潛面罩:講究衛生的話,去迪卡儂買面罩,近視的寶寶需額外配可吸附的鏡片,左右眼度數可選。價格較合理,面罩200,鏡片80左右。
  • 5種人最好別乘飛機:潛水後24小時內不登機
    中新網8月2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近日臺灣長榮航空從臺北飛往美國休斯敦的航班上發生乘客死亡的憾事,雖然這名旅客死因仍待調查,但其實乘飛機有一定風險,5種人最好不要乘飛機。
  • 會潛水的飛機,潛到水裡打軍艦,這下真隱身了
    ►這種新型武器被稱為潛水飛機或飛行潛艇,是由前蘇聯烏沙可夫及其團隊設計的一款結合兵器,在當時被稱作LPL項目。該飛行器是一種多用途的飛機,既能像飛機一樣執行巡航,對艦攻擊等任務,也可以潛入水下伏擊敵方艦艇。據悉,它擁有三臺1200馬力的發動機,水下靠蓄電池航行,但只有2-3節的航速,而且水下活動最多不超過5-6海裡。
  • 節日小心「航空性牙痛」,除了乘飛機,爬山、潛水都可能中招
    節日小心「航空性牙痛」,除了乘飛機,爬山、潛水都可能中招 澎湃新聞記者 屠俊 2016-10-02 08:02 來源:澎湃新聞
  • 哥倫比亞十月行,潛水後第二天不讓乘飛機發生了啥?
    還有就是如果去海濱或者海島旅遊,最好要做好計劃,不能在將要離開之前兩天內參加潛水之類的活動,尤其是你將要乘坐飛機離開。如果潛水之後第二天再坐飛機,極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我在聖安德烈斯島遊玩的時候,沒有做好規劃,預訂了乘飛機離開之前一天的潛水服務,最後司機來接我,得知了我的情況之後,立馬幫我把票退了。最後潛水也沒體驗到,留下了遺憾。
  • 自由潛水中的減壓病 | SuperHOME翻譯工作室
    這篇可謂自由潛水減壓病第一人稱體驗的文章剛好在此時發表,作者 Andriy Khvetkevych 是烏克蘭多項國家記錄保持者,2019 年 5 月在 SuperHOME 協辦的菲律賓自由潛水國家錦標賽中取得佳績。Andriy 於當年年底在印尼 Sabang 賽前訓練時出現減壓病症狀。SuperHOME 取得作者授權翻譯並轉發,正文如下:
  • 馬來西亞潛水必打卡——亞洲十大潛水勝地大盤點(中)
    所以1993年經過具有影響力的潛水雜誌訪問潛水同好,他們一致認為詩巴丹是世界上「海濱潛水」之最,同時也為世界五大峭壁潛水之首。水溫溫和、水流和緩、水中能見度也屬中上,魚類豐富,是世界聞名的潛水天堂。西巴丹限制每日上島人數,想要上島需提前預訂、提前交費:在出發之前就要跟潛店聯繫、確認安排妥當。周邊有些潛店可能還沒有上島資格,尤其需要預先了解清楚。
  • 深海潛水後又坐飛機 女子耳膜被壓「爆」
    患有慢性鼻炎、中耳炎、感冒鼻塞等疾病的人群儘量避免乘坐飛機或者嘗試潛水項目,若不慎耳膜穿孔,一定不要用力擤鼻子。度假時潛水引發耳部悶脹,昨日乘飛機返漢治療,不料下飛機後竟耳部劇痛、流血,原是水壓、氣壓雙重作用「壓爆」耳膜。
  • 米格15殲擊機的首個戰果是何時取得的?
    米格15型殲擊機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發的著名戰鬥機,中國人對米格15型是耳熟能詳的,談起該機的第一個戰果,許多網友也認為是中國空軍在抗美援朝取得的。的確,抗美援朝爆發後,年輕的志願軍飛行員駕駛米格15型殲擊機,在朝鮮戰場與美國空軍進行了殊死搏鬥。
  • 為什麼中國的農民愛造飛機坦克潛水艇?
    在老家附近的湖裡試航成功,能潛到約10米深的水下。在傳統印象中,農民似乎就是「臉朝黃土背朝天」,而飛機坦克潛艇這些東西可是高科技,看上去反差巨大的兩個形象為何能如此怪異的聯繫在一起呢?從這些新聞中的「事跡」來看,農民「造車」是最容易的,雖然多數只是形似,但具備基本的行駛功能,可以上路。
  • 像超音速飛機突破聲波屏障一樣,我們能突破光速來產生光衝擊波嗎
    像超音速飛機突破聲速屏障一樣,我們能突破光速來產生光衝擊波嗎?這取決於您所使用的材料。為了防止東西進入過去,從而保留局部的質量能守恆,從而阻止宇宙瞬間爆炸,沒有任何東西的速度能夠以比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更快。
  • C羅潛入14米深海,阿湯哥無裝備360秒潛水,自由潛水的危險與浪漫!
    C羅視頻曬度假自駕豪華遊艇潛水視頻中,C羅僅帶了一副面鏡就沿著一根盡頭懸吊了健身啞鈴的繩子,攀繩下潛到了14米深的海底,儘管從自由潛水的角度而言,他的姿勢並不標準和規範,但是沒帶配重能夠下到這個深度,是有很大難度的。對於自由潛水,除了現實中的C羅,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於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阿湯哥(湯姆克魯斯),在《碟中諜5》中的無裝備360秒潛水。
  • C羅潛入14米深海,阿湯哥無裝備360秒潛水,自由潛水的危險與浪漫
    因此,有不少粉絲擔心,在如此的深度與長時間下,自由潛水的安全性……相較於傳統的水肺潛水運動,自由潛水的獨特魅力在哪?又將伴隨著哪些危險與挑戰呢?兩者就技術層面來說,水肺潛水在技巧上有很大的寬容度,在某方面容錯機制比較大。而自由潛水必須集合知識與技巧於一身,就像個系統工程其中一項如果出錯,那就無法突破甚至造成危險,因此寬容度低、幾乎沒有容錯機制。02世界第二大危險極限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