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快遞黑馬!估值200億,被稱為「小順豐」,今被京東收入囊中

2020-12-14 騰訊網

劉強東曾說:未來快遞只會剩下兩家,一家是順豐,另一家是京東。隨著阿里的介入,通達系的集體站隊,中國快遞市場又變成了三足鼎立。不得不說,中國快遞行業已經進入到了「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洗牌階段,二三線快遞品牌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通達系」加順豐,快遞六強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8成,中通和韻達的年業務量都超過了100億筆。而國通、全一、如風達等快遞品牌紛紛倒下,即使還活著的也是艱難為生,留給它們的機會不多了。

儘管進入洗牌階段,但是快遞行業卻仍然蓬勃發展。2020年因為疫情,各行業都受到了影響,業績出現了下滑,但快遞行業卻不一樣。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完成338.8億件,增長22.05%,超過2016年全年(312.8億件);快遞業務收入完成3823.8億元,增長12.57%。

快遞行業之所以能夠逆勢增長,主要是疫情減少了出門,讓網購變得更火了。生鮮電商、直播電商的火爆,帶動了整個電商行業的發展,也直接帶動了快遞行業。另外,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平臺持續不斷的百億補貼,也拉動了用戶的消費熱情。只要電商繼續向前發展,快遞行業也必然跟著發展。

不過,儘管快遞行業競爭已經白熱化,但仍然有一些在通達系和順豐的夾擊中成長起來的巨頭。就比如跨越速運,曾入選《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估值200億人民幣。通達系裡面百世市值也才117億人民幣,申通為252.74億元人民幣。所以,跨越速運無疑是快遞行業的又一匹黑馬。

據公開資料顯示,跨越速運成立於2007年,不同於通達系以電商B2C業務為主,跨越速運切入的是B端企業級客戶市場,和順豐一樣,以時效為承諾,率先推出當天達、次日達和隔日達等限時產品。發展至今日,已擁有12架全貨運包機,5萬餘員工,1.7萬臺運輸車輛,成長為一家綜合物流企業。

跨越速運創始人胡海建,是一個比王衛還低調的快遞行業企業家,在網上都很難找到一張比較清晰的照片。加上跨越速運也是主打時效,所以,被稱為「小順豐」。

跨越速運能夠有今日的成績,離不開幾個方面。首先是率先主打「時效」,早在2007年,整個快遞行業都在搶單,野蠻成長,並不怎麼注重時效。而跨越速運從成立就主打這個特色,並且籌建了華南、華東、華北三大機場操作中心。發展到今日,跨越速運已經和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航空公司保持密切合作,擁有穩定的包機資源,確保了時效的穩定。

其次,非常注重技術。在大家的印象中,快遞行業是一個低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似乎沒什麼含金量。實際上,將技術運用好的企業發展都非常不錯,比如順豐,還有這幾年發展兇猛的韻達,都是如此。韻達創始人聶騰雲一個痴迷於技術的人,而跨越速運創始人胡海建也是如此,他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個IT男。早在2009年,跨越速運就上線了信息系統,之後更是投入了10億打造了全新ERP系統,據了解,跨越速運每年都會投入其營收資金的4.1%用於科技研發上。通過技術的投入,跨越速運運作流程不斷優化,效率大幅提升,而成本卻在下降。效率提升自然就能帶來更好的服務,獲得更多客戶的信賴。

最後是品牌化的建設。在快遞行業中,最先搞品牌建設的是順豐,通過獨有的黑色VI系統,建設起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形象,形成了差異化的識別優勢。在順豐的帶領下,通達系也紛紛建立起了自己獨有的品牌形象,中通為藍色,韻達為黃色等等。除了它們,整個行業第一個啟用明星代言的那就是跨越速運了,2015年籤約了影視明星吳京,代言了差不多5年,紫色的品牌形象,加上吳京的代言,讓跨越速運的知名度大幅提升。

雖然成立時間晚,但是跨越速運卻另闢蹊徑,通過差異化的競爭取得了今日的成績,並且在行業站穩了腳跟。不過,有媒體報導,跨越速運可能要易主了。8月14日,京東宣布,京東物流將以30億的價格收購跨越速運的控股權,並將在第三季度完成。這對京東物流無疑是巨大的補充。

《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京東物流估值900億人民幣。京東自營配送已經覆蓋99%的人口,如今有了跨越速運,業務將更加完善。再加上去年京東還進入了電商特惠件業務,京東物流的業務範圍不斷擴大,未來前景非常看好。而跨越速運有了京東物流的賦能,也必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關焦點

  • 京東收下200億市值「小順豐」,劉強東果然深謀遠慮
    當然了,在我國快遞行業迅速的發展中,分別以馬雲旗下的四通一達、王衛旗下的順豐快遞、劉強東旗下的京東物流以及背靠國家的中國郵政為代表。然而,就有這麼一家快遞公司,和順豐一樣以時效為承諾,率先推出當天達、次日達和隔日達等限時產品,像一匹黑馬一樣在快遞界佔據一席之地,這家快遞公司就是跨越速運。
  • 京東物流估值400億美元,順豐通達系BC兩端迎最大對手?
    京東物流估值400億美元,順豐通達系BC兩端迎最大對手?2021年IPO事宜,估值約為400億美元。2018年2月份,京東物流完成迄今最後一次融資,融資金額為2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集團、騰訊以及中國人壽等多家機構。這輪融資後,京東物流估值約為135億美元,京東集團持有京東物流81.4%股權。今年1月份,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曾透露,2019年京東物流的外部收入佔比超過40%,超預期完成了收入和利潤目標。
  • 京東物流30億收購「小順豐」
    近日,京東在港交所公告稱,於2020年8月已訂立最終協議,其旗下子公司京東物流將收購於中國專門從事限時速運服務的現代化綜合速運企業跨越速運之控股權益,該交易將於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本次京東物流則以總對價30億人民幣,收購跨越速運現時股份及認購跨越速運已發行新股份。
  • 順豐與「阿里系」針鋒相對 快遞界一哥或被京東物流「逆襲」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順豐都是國內快遞行業當之無愧的「一哥」,追趕者眾多。目前,這一格局似乎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雖然順豐的領先優勢尚在,但與圓通、中通、申通這些「阿里系」快遞企業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不願意將「一哥」的地位拱手讓人的順豐,在近期持續加碼電商件,將唯品會60%的電商件收入囊中,與「阿里系」快遞公司搶奪市場份額。
  • 「四通一達」悲慘收場,京東黑馬上線,與順豐誰更勝一籌?
    順豐一直都是我們過年過節快遞的主力,它以「服務好、速度快、全年無休」贏得了好口碑,一直是快遞行業的龍頭老大。在春節期間,由於疫情的擴散,陸地運輸受到管制,很多道路都被封鎖,多家快遞已經停運。據報導,一月份能正常保持運輸的就只有郵政、順豐、京東物流和蘇寧物流了。
  • 京東物流和順豐快遞,員工收入比較哪家更高?結果讓人意想不到!
    目前,國內快遞公司很多,在快遞公司中流傳比較廣的一個說法是:京東快遞員最幸福,順豐快遞員收入最高,那麼快遞小哥他們的收入到底是多少?目前國內最大的快遞公司應該是京東物流和順豐快遞。京東和順豐確實實現了國內一流的快遞,尤其是京東物流成為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 京東物流斥資30億控股「小順豐」跨越速運 將帶來怎樣的蝴蝶效應?
    區別於近年阿里對「四通一達」(中通、圓通、申通、百世、韻達)的頻頻入股,跨越速運因為擁有航空網絡、主打高時效,並始終堅持直營模式、服務於B端企業,在業界素有「小順豐」之稱。除此之外,上一次如此這般激起行業浪花的收購事件,還要追溯到2017年蘇寧耗資42.5億元全資收購天天快遞。
  • 快遞界一匹黑馬闖入,順豐京東迎來「勁敵」,日訂單近千萬
    不速之客闖入快遞行業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裡,一些新興行業迅速佔領了市場,如今快遞行業已然是欣欣向榮之態。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開始搶佔市場,雖然目前快遞公司很多,但是總的來說,領頭的三把交椅是這幾個,也就是順豐、京東、菜鳥集團的「三通一達」。
  • 劉強東豢養13年的獨角獸,估值2100億,打敗順豐躍居中國第二
    提及國內的獨角獸,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菜鳥網絡以及京東旗下的京東物流絕對榜上有名。而其中,又以螞蟻金服和京東物流最為消費者所津津樂道。據最新消息稱,發展到如今,京東物流這隻劉強東豢養13年的獨角獸,已經成功以2100億的估值,打敗順豐躍居中國快遞品牌第二名的寶座。
  • 中國快遞新巨頭誕生?3個月送出46億件包裹,超越順豐
    隨著我國傳統電商的版塊走向穩定,快遞行業也逐步趨於穩定,商業物流體系形成了菜鳥系的三通一達,京東系的京東物流,以及行業老大哥順豐,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菜鳥物流拿下了市場最多的訂單,順豐拿下了最多的利潤,京東物流是我國唯一的自營物流,在市場上拿下了絕佳的口碑,但今年一匹國外黑馬打響價格戰,3個月送出46億件包裹,超越順豐,成為新晉快遞巨頭。順豐發達的物流運輸能力:自有全貨機順豐成立於1993年,至今已有27年的歷史。
  • 「資本力量」京東繼續亮劍:30億切入航空物流,順豐顫抖嗎?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榜單中,跨越速運上榜,估值約200億元,與菜鳥網絡、京東物流、達達-京東到家等企業入選中國物流服務行業獨角獸企業。跨越速運最亮眼的地方,在於其航空貨運方面。截至目前,跨越速運擁有13架貨運飛機,在國內僅次於順豐的全貨機數量。
  • 又有兩匹新黑馬崛起,順豐京東面臨「挑戰」!
    直至十年後,現在為人所知的順豐,中通,申通,圓通,韻達,天天等快遞才開始相繼成立。由於電商行業的風生水起,許多電商企業也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專屬物流公司,如京東、阿里。快遞行業在我國已經有40年的歷程了,雖然浪潮不是很大,但是它見證了中國快遞的輝煌,也見證了我國電商行業和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
  • 30億收購「小順豐」,京東物流正跨越:京東幹線運力彎道超車?
    京東30億收購「小順豐」(1)順豐身邊的小巨人同在深圳的跨越速運,長期以來低調務實的發展作風、自營車隊和高營收率,被業界稱為「小順豐」。從成立以來,跨越速運也較多借鑑順豐直營模式,在幹線運力上採用自營車隊,實現了運力資源的直接管控。
  • 京東最大的獨角獸——京東物流
    這個規模在所有快遞企業中已經是不俗的表現。同時京東物流另一大亮眼的數據是快速的增長。2017年京東物流向外部開放後,初步訂立目標是在2022左右年實現50%的營收來自於外部市場。但早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京東物流的外部收入佔比就已經超過了40%,超期完成了目標。關於京東物流的估值,有人認為400億美金估值虛高,但問題是,如果現在同樣投入400億的資本,還能搭建出如今的京東物流嗎?
  • 快遞市場迎「外敵」,速度不輸三通一達,增速超過順豐和京東
    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電商的玩法越來越花哨已是大勢所趨,但是在外部產業鏈中,電商能走多遠一定程度上要看快遞企業的臉色,擔任末端配送的快遞行業因此獲得了強勢的發展機遇。最新的數據顯示,國內的快遞量已經突破600億。當然,海量的快遞業務需要很多企業共同消化,而今在快遞市場當中,出現了一個「外敵」,不但年輕而且增速飛快,這便是極兔速遞。
  • 順豐、京東、菜鳥「三國殺」
    東漢末年,烽火連天,為爭奪天下流量,整合、併購,聯盟、清剿、潰敗...快遞江湖演繹了一幕演繹波瀾壯闊的物流新篇章。2017年2月順豐稱帝上市,國號"SF",菜鳥挾天子以令諸侯,尚未亮明國號,尚以漢室示天下 。京東已具帝王之相,但由於疫情、貿易戰,一再推遲登基時間。今快遞天下已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 30億再造「小順豐」!
    據說這筆交易得到京東的高度重視,是由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和跨越速運的創始人胡海建直接洽談,這一過程已持續了將近9個月。這個跨越速運可是來頭不小,有「物流界小順豐」之稱,向來以「快」著稱,打出了「跨省8小時,當天送達」"限時未達,全額退款"的口號。
  • 快遞業大戰!韻達6億入股德邦,阿里集齊「四通一達」,順豐急了!
    來源:時代周報快遞業務的蛋糕越來越小,面對「四通一達」的圍剿,留給順豐的時間不多了。5月24日傍晚,韻達旗下子公司福杉資本攜6億入股德邦物流。6億,對於普通人是天文數字,但對於韻達來說,6億的「小水花」僅僅只是見面禮。
  • 密集融資囤糧,阿里、京東、順豐三系快遞還有決戰
    從7月和8月的單票收入水平來看,順豐、韻達、申通、圓通四家降幅均超過20%。這也倒逼著整個快遞行業加入價格戰。  為了廣積糧,順豐首先採取了行動。今年3月,順豐宣布通過可轉債形式向投資方籌資3億美元或等值人民幣。  雖然順豐公告稱,籌集的資金將用於保持順豐快運業務持續發展,提升快運品牌和核心競爭力,加強物流網絡建設和科技研發。
  • 又一快遞黑馬崛起,背後站的是黃崢和段永平,半年收件量達7億
    隨著電子商務崛起,也帶動了快遞行業的高速發展。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這一點,就連美國都無法與我們相提並論。在快遞行業中也湧現出幾個巨頭,比如順豐,京東,三通一達等。事實上順豐的崛起,主要是因為避開了三通一達時的中端市場,創始人王衛目光聚集在高端市場,所以才能站穩腳跟,成為三通一達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不過最近快遞市場上,又誕生出一匹黑馬,而它就是來自印尼的快遞公司極兔快遞。極兔快遞擁有自營網點4500餘個,加盟網點超過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