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遷,網際網路電商成為這個時代最出色的產物,在阿里京東以及拼多多的瘋狂擴展之下,電商已成為年輕人群主要的購物渠道之一。另外電商環境的不斷延展,還孕育出其他玩法,此前一項公開數據顯示,直播電商潛在用戶群體超過3億,今年的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
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電商的玩法越來越花哨已是大勢所趨,但是在外部產業鏈中,電商能走多遠一定程度上要看快遞企業的臉色,擔任末端配送的快遞行業因此獲得了強勢的發展機遇。最新的數據顯示,國內的快遞量已經突破600億。當然,海量的快遞業務需要很多企業共同消化,而今在快遞市場當中,出現了一個「外敵」,不但年輕而且增速飛快,這便是極兔速遞。
作為印尼的快遞品牌,極兔剛開始進入中國的時候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成立時間僅5年,較老牌快遞企業相比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雖說在今年3月份,極兔進入國內市場,靠服務OPPO和VIVO不斷拓展用戶群體,但是在幾個月之後,極兔的優勢就藏不住了。
我們都知道,三通一達在沒有阿里主事前,之前曾經歷過多次的價格戰,在獲得阿里的投資後,三家企業之間的內部競爭不如以往,開始在速度上謀求新一輪的出路。對於這一點極兔心知肚明。除了跟三通一達在價格上互不相讓,同時極兔在不斷下沉快遞所屬網點,相關的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國內90%的區域都出現極兔的影子。
網點的擴張一方面為極兔拿下部分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在推動極兔的配送效率提升。即便是在國內根基不如三通一達,但是網點等配套設置的完善讓極兔的配送體系得以加強,在現有的配送速度上極兔是不輸三通一達的。這也是極兔快遞能繞開眾人圍堵,找到一席之地的原因。
當然了,極兔能高速發展的背後,有一個明顯的短板,就是企業既不是通達系,也不是京東系,這就意味著極兔必須要找到一個強大的靠山,好在它還有拼多多可以選擇。拼多多跟極兔的成立時間相差無幾,但是拼多多能給極兔強大的助推力。
拼多多去年財報顯示,全年發送包裹近200億,但是拼多多跟極兔境遇一樣,在快遞的選擇上沒有主動權,只能藉助阿里系和京東系的快遞發展業務,所以二者的結合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第三方統計公司的數據預測顯示,2020年拼多多的快遞量將佔據市場份額的31%,而抱緊拼多多大腿的極兔,企業的業務量一定會水漲船高。
就在9月底,媒體公布的數據顯示,極兔的日訂單量已經超過1000萬單,在即將到來的雙十一電商節中,極兔力保日均1000萬單,全力衝刺1500萬單。或許1500萬單,有點難,但是日訂單量超過1000萬的增速,那可是比京東和順豐都還要快。要知道,同樣的成績,京東用了6年時間,順豐更是用了15年,這樣的增長速度預示著極兔會是快遞業的一匹黑馬。
當然了,極兔還需要面臨一個嚴峻的考驗,畢竟燒錢打天下是很考驗資本實力的。有消息顯示極兔想要尋求融資,目標也達到百億級別。也許極兔拿到融資並不難,難的是以後該如何轉型,要知道它面臨的對手都不是等閒之輩,背後的金主也是不缺錢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