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還會繼續上漲。
新農合,又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歸屬於城鄉居民醫保範疇。相對於職工醫保,其最大的特點是費用便宜。2020年,城鄉居民醫保費用830元/年,其中個人自繳280元、財政補助550元。正是因為城鄉居民醫保的超高的性價比,俘獲了一大批普通老百姓的心,當然大多數是農村農民。
總體上來看,我國城鄉居民醫保費用處於持續上漲的態勢。
自2003年,我國開始正式推行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當時,除去財政補助,每人每年只要交10元就行了,老百姓紛紛參保。據統計,不到2年的時間,有接近6900萬農民參加新農合,大獲成功。
之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醫保費也開啟了上漲之路。2010年,醫保個人繳納標準上漲到40元/年,較2003年翻了4倍;2012年,又漲到60元/年,同比增長50%;2016年、120元/年,2018年、180元/年,2019年、250元/年,2020年、280元/月。
可以說,醫保費用一年比一年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貨幣貶值。2003年一個包子2毛、一份炒飯1塊錢,10塊錢基本上能到小餐館吃一頓了。單就購買力而言,那時的10元可不是現在能比的。
二是,醫療費用攀升。近幾年,國家大力推行的藥品集採就是為了破解這個問題。記得小學時,發燒、感冒,醫院開的藥都是幾毛錢的;到高中時,隨便到醫院掛個水,幾十塊錢就沒了。藥品價格昂貴、無形之中,給醫保統籌基金造成了巨大的資金壓力。
三是,醫保待遇提高。目前,城鄉居民醫保的報銷比例基本保持在50%以上,高的能達到70%;一些慢性病納入報銷範圍,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家裡一親戚,身患糖尿病多年,在無錫打工、拿藥,過年回去報銷,大概每年有2000多塊錢。
預計城鄉居民醫保費用將繼續保持增長。
翻看近一二十年城鄉醫保費用上漲歷史,其實政府財政補助增長更多,而且一直比個人繳費標準高。比如,2020年,財政補助調整為550元/月、個人自繳調整為280元/年,前者大概是後者2倍。
也就是說,個人自繳費用越高、政府補助標準越高。既然這樣,為什麼醫保費用還會持續增長呢?
一方面,當前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有所緩解,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在這種背景前提下,完善城鄉居民醫保體系,對於大多數農村人而言,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方案,沒有之一;另一方面,提高醫保待遇,導致國家財政支出巨大,醫保統籌基金必然存在缺口。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標準和財政補助,顯得十分有必要。
因此,不出意外的話,未來我國城鄉居民醫保費用將會繼續增長,增長比例可能放緩。但是,醫保待遇也會逐漸提高,慢慢向職工醫保靠攏。
三個建議供參考:
第一,繼續繳納新農合。
一個人280元,一家五口就是1400元,這筆錢對於農村人來說,確實不少。但是,如果花錢可以買平安,我認為值得考慮。社會上,因病致貧的案例比比皆是,誰都不希望輪到自己頭上。而且,國家目前正在極力推進的異地醫保結算,對於很多外地務工農村,簡直是福音。
第二,不要輕易斷交。
我國城鄉居民醫保實行的是,今年繳費、明年享受。你一旦錯過年度繳費,第二年可能無法享受醫保待遇。因此,醫保繳費時務必關注,一般通過APP繳費就行了。
第三,不要重複交。
這個指的是城鄉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不要同時繳納,因為生病時只能報銷一個,沒必要多交。農村到城市工作的人挺多的,大多數單位都代繳了職工社保,裡面就包含了職工基本醫療報銷。此時,家裡新農合可以停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