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擁華教授|對話霍金創造論-1認識霍金

2021-02-08 四圍傳媒
基督與文化沙龍的朋友們,下午好。我們今天一起來認識一位非常著名的先生,就是霍金先生。科學開始進入中國,假如要找一個時間點的話,我會回到1898年, 一位儒生,我們的老前輩張之洞先生寫出的《勸學篇》。在面對如潮水般湧入中國的西學,為了教化和穩定清末百姓還有官員們,他集大成一個概念,叫做「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可以學習西方的東西來用,但是中國的學問才是根本。到了民國五四時期,就有一個特別出名的提法叫「西方給我們帶來了德先生和賽先生」,賽先生就代表科學。這個時候科技還屬於西學範疇。到了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的國門重新打開,鄧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這個時候對老百姓或者普通人實行教化最有力的東西,是電視,跟張之洞、民國的時候就明顯不同了。那兩個時代談「科技」基本上都是書本上的知識,但從這個時候開始,西方電視的普及,中國人已經開始普遍接受科技的發展了。改革開放之後,1979年引進的第一部國外電視連續劇,是南斯拉夫的《深入敵後》;差不多同一個時期,美國的科幻電視連續劇《來自大西洋底的人》和《加裡森敢死隊》,但是這些西方電視劇在教化方面總是差那麼點意思,對吧?直到後來1983年香港拍攝的一部片子出現了,是《大俠霍元甲》。因著黑白電視機在全國上下的普及,所以這部片子進來之後,風靡大江南北,幾乎萬人空巷。我相信今天下午聽講座的各位朋友應該都看過。霍大俠在民國時代列強凌辱中國的時候,就為我們中國人正名。我們可以回想一下這部影片中所傳達的信息。與此同時,1979年我們中國傑出的科技代表工作者吳良超先生到了劍橋大橋去學習。可以說他是改革開放之後最早走出國門,到西方學習頂尖科學的人。負責接待他的老師,就是霍金。我把這二人的身份做一個說明,一位是不相信上帝的科技工作者,在遠離故土的西方,遇到了一位不相信上帝的頂尖教授,西方科學堡壘之一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負責人--霍金。吳老師就是《時間簡史》的譯者。他的整個翻譯裡面,沒有什麼特別深奧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大家能夠接受的一些信息。但實際上對普通人觸動最大的,就是他把名字翻譯成了「霍金霍大俠」。這個名字讓「霍金」這個英國人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在文化教育,尤其是科學領域的科普教育方面,坐上了第一把金交椅。其實讓霍金坐上這個座位的並不是他的第一個光環,他所寫的科學方面的著作,《時間簡史》也罷,《果殼裡的宇宙》也罷,到底有多少人去讀,而且能真正讀懂?誠實說來,我就不是特別的明白。霍金的第二個光環,身殘志堅。就是通過電視、現代傳媒,使他成為科學界的一位中國明星,真的是打遍大江南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天我們邀請來的,也是一位科學家,他會介紹霍金科學研究的成果《霍金創造論》。霍金提出的理論對我們人類,對我們中國人認識這個宇宙,認識這個世界,貢獻多少,我們且聽葛教授的講座。我覺得葛博士是我們中國非常優秀的一位科學工作研究者,他是復旦大學物理學的學士,而後在劍橋大學的耶穌學院,做過基督教神學和宗教哲學方面的研究,後來他在維真學院擔任神學博士後研究員,現在是加拿大西三一大學神學研究院中文部的主任,兼助理教授。

好的,謝謝楊弟兄的介紹,也非常歡迎各位朋友匯聚沙龍,我也很榮幸跟大家再次見面。上一個月我們談到了《道德經和創造論的比較》。我今天的題目跟上回不一樣,主要是從科學領域談和基督教創造論之間的關係。我們討論對話的對方,就是剛才楊弟兄介紹的非常著名的英國科學家霍金先生。這次講座題目是《與霍金對話創造論》。剛才楊先生介紹到我以前是學物理的,本科就讀的是復旦大學物理系,後來去美國攻讀博士。在物理方面,當時我非常崇拜霍金,特別是在復旦讀書的時候,學習到宇宙大爆炸,所有人都承認這個霍金的確是我們的英雄。然而後來的人生經歷也是非常奇妙,我開始轉讀神學。有機會去劍橋,讀的不是科學,而是神學。我在劍橋讀書期間沒有見過霍金,但是霍金在劍橋還是比較有名氣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跟霍金也是有一定的緣分。因為當時不只是在科學界對他非常崇拜,在劍橋求學的時候,差不多和他成為校友。所以今天我真的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可以跟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霍金作為一個科學家,他對宇宙起源有一些論述,特別是他的最後一本書和基督教的創造論有一些關係。我希望就這個話題能夠展開一些對話。剛才楊弟兄做了非常精彩的介紹,因為霍金的確是一個偶像式的人物 ,他身殘志堅,在科學領域也是做出非常重要的貢獻。

他的生平後來被拍成電影,叫《萬有理論》。但很可惜的是,他在2018去世。

去世的時候有很多人參加他的葬禮,來和他們的英雄告別。

「霍大俠」科學作品裡對宗教的態度轉變

 

剛才楊弟兄也談到他在早年的時候寫了一本非常重要的科普作品叫《時間簡史》,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很多中國讀者,如果沒有讀的話肯定也是聽說過這本書。所以說,這本書真的是大江南北的人都知道這本書。

在這本書裡面霍金雖然沒有談到上帝,但是它裡面對於宗教方面還是持比較開放的態度,他也不排除有上帝存在的可能性。

 

2010年,他和他的合作者又寫了一本書,書名中文翻譯成《大設計》。我不知道這本書有沒有被翻譯成中文,應該還是沒有的。

在這本書裡面,他對宗教的看法有一些比較大的轉變。在這書裡面,他對宗教或者是對神學發出了一些非常有挑戰性的質疑,包括對哲學都是很大的挑戰。

他和他的合作者認為,科學已經解決了一切人類的問題,即終極問題,那麼所有神學包括哲學都已經死亡,都已經過時了。所以,這本書出版之後,引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這本書裡面不只是涉及了很多具有爭議性的問題,非常重要的是,這本書裡面非常明顯,甚至是很武斷地提倡一種堅定的無神論。認為科學已經解決一些問題,所有最終極的問題都已經被科學解決。

特別是對於「上帝的存在」,尤其是「創造」這個概念,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再談了。因為自然科學已完全解出來這個問題,所以他在書裡面提出來幾個重要的觀點,本次講座,我也會先和大家分享。

To be continued!

相關焦點

  • 我和霍金進行了一場世紀性的對話 雖然是單方面的
    微博開通1小時就已實力吸粉30萬,截至目前為止,該條微博轉發和評論都已超過17萬,點讚數34萬,並且還在快速增長。這吸粉速度、轉發評論和點讚數量,教授的微博一定是有一個黑洞吧!@楚楓大大:關注了您的微博我感覺連接了宇宙@小5啊: 霍金!!??媽呀我感覺是在和宇宙對話!@傾情sophia:有種男神走下神壇的感覺。歡迎霍老!
  • 雙語 | 宇宙還在,但霍金死了(中英文霍金書單)
    霍金的離去引起了無數人的紀念,不管人們對他是否熟悉。不過,沒關係。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認識他,從他的書開始。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時空的大尺度結構》
  • 霍金誕辰是伽利略忌日,愛因斯坦誕辰又是霍金忌日,預示著什麼?
    、霍金輻射等科學理論為人類認識宇宙打開新的大門,他所寫的《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等著作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科普巨作,為人類科普做出巨大貢獻。愛因斯坦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嚇一跳,通過對比我們竟然發現霍金去世的日期竟然存在某種特意的安排,我們知道霍金去世的時間是2018年3月14日,而愛因斯坦出生的日期是1879年3月14日,也就說霍金忌日就是愛因斯坦的誕辰;同時我們再深究會發現,霍金出生日期是1942年1月8日,而在300年前的同一天,也就是1642年1月8日
  • 王俊凱提問霍金 全英文對話發音標準令人刮目相看
    王俊凱全英文向史蒂芬霍金髮問王俊凱提問霍金全 英文對話發音標準令人刮目相看原標題:王俊凱1分鐘全英文發問釣出霍金親自解答他24日公開一支影片,全英文發言向英國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請教問題,一口流利的英文在網上引起討論,登微博熱搜第一名,更釣出霍金親自回覆。
  • 霍金去世,巨星隕落!謹以此文緬懷霍金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1]  2005 年:《時間簡史(普及版)》(及插圖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1] 2005 年:《上帝創造整數》(God created the integers)
  • 悼念真實的史蒂夫•霍金(7000字理解霍金及其理論)
    在霍金成為公眾人物並得到基金會(McArthur,etc)資助醫療費用之前,靠他的大學教授薪水,不可能僱傭私人護士。Jane一人要照顧24小時需要醫療護理的丈夫,帶大了三個孩子,還同時完成了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霍金的黑洞理論發表不久,一次學術會議之後的酒會(reception)上,一位不認識Jane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開始向她大獻殷勤。
  • 霍金的偉大與不幸
    主持人介紹說,霍金先生是最年輕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劍橋大學的盧卡斯講座教授。這兩個頭銜對於在場的人已經有足夠的吸引力了。在整個報告中,霍金的腦袋朝一邊歪斜著,目光似乎始終看著一個地方。這種場合的報告帶有普及性質,難度不是很大,現場還有一位天體物理小組的老師做翻譯。那位老師五十左右,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已經是正教授了(在那個年代,正教授還是比較稀罕的)。
  • 外星人:霍金
    可能,對於霍金來說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親自偶遇到真正的外星文明。不然他的疾病,或許對於外星文明而言是極有可能被治癒的,難道不是嗎?當霍金去世的消息鋪天蓋地:許多對其不夠了解的吃瓜群眾,紛紛對其產生了無比崇高的敬意。
  • 霍金最傑出的科研工作——「霍金輻射」
    霍金的逝世引起了大家的極大關注,霍金的科學成果很多,如果一定要在其中挑一個最突出的,那應該就是「霍金輻射」了。「霍金輻射」說的是什麼呢?對於不熟悉宇宙學的讀者來說,這是個很燒腦的理論,外研社《〈自然〉百年科學經典》編輯部為此聯繫到了與霍金有過短暫交流的科普作家張軒中老師,希望其以比較輕鬆簡單的方式給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霍金輻射」。
  • 霍金輪椅簡史
    霍金在微博中稱,加入這一計劃的,還有俄羅斯「土豪」尤裡·米爾納和臉書(Facebook)創始人「小扎」。不僅物理大師組的這個「局」堪稱夢幻組合,而且他的「突破攝星」計劃也讓人充滿遐想:用雷射推進的微型星際飛船,以1/5光速的速度,花20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到達半人馬座α星並發回照片。
  • 霍金為什麼說哥德爾定理是物理學的終結?
    霍金生前被聘為英國劍橋大學的盧卡遜數學講座終身教授,這個教授職位有多崇高呢?看看歷史上曾經擔任過此教授職位的僅有的幾個人名你就知道了:牛頓、狄拉克(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霍金的人生寫滿了傳奇,一件有趣的事是,他出生在伽利略的祭日,同時又去世於愛因斯坦的誕辰,而他在生前也對自己的出生日期充滿了敬畏之情。
  • 霍金心目中的宇宙——紀念霍金離世兩周年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離世。他被學界公認為當代最偉大的引力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長馬丁·裡斯和因發現引力波而獲得諾獎的基普·索恩分別在為霍金進行的劍橋追悼和倫敦西敏寺的葬儀上一致指出,當代沒有任何人比霍金對時間和空間理解得更深刻。我在這兩個場合都非常仔細地聆聽了他們的悼詞。
  • 科學巨人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職位。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霍金先生,走好
    ,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中,霍金和樂隊一起合作了一曲《滔滔不絕的霍金》,當然你現在去這首本來很小眾的歌曲下面,應該都是悼念霍金的評論了。語言使得人們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令人們能夠一同工作,並以此創造奇蹟Mankind’s greatest achievements have come about by talking...人類最偉大的成就正是在」交流「中逐漸成形Our greatest hopes could become reality in the future.
  • 霍金先生思考過的最大的問題:More is different?
    大二上弦論課時,教授要求在一系列paper中選一篇作報告,為了減少工作量,我便選擇了剛讀過的霍金於16年初發表的soft hair in black hole(黑洞軟毛)這篇。此外,我也查閱了霍金年輕時發表的提出霍金輻射的文章以及一系列關於信息守恆問題的文章。從這一系列paper中可以看出,霍金的一生所關注的核心問題就是霍金輻射對於黑洞的預言引起的信息不守恆問題。
  • 為什麼會有人懷疑霍金是個外星人?
    史蒂芬·霍金可以說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在年輕的時候,他就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漸凍症。從此,他的一生都在輪椅上度過。不過他並不灰心,僅憑著三根能動的手指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理論。就連霍金的逝世也非常具有傳奇性,他在3月14日去世,而這一天是愛因斯坦的誕辰,也是伽利略去世的日子。
  • 致敬偉大| 南開人眼中的「霍金簡史」
    雖然當時他們都以為霍金活不過兩年(醫生的診斷),還是決定組建家庭:不管命運還能給他們多少時間在一起,都要盡情地體驗和享受生活。那時他們分別是23歲和21歲。他們是如此的年輕純真,以致新婚不久的第一次出國旅行,海關人員以為他們倆是獨自旅行的未成年人(unaccompanied  minors)而額外地問訊。
  • 《霍金大見解》
    因《時間簡史》而聞名世界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雖然在年輕時即罹患漸凍症,但是他卻憑藉著驚人的毅力活到76 歲,並於物理和宇宙研究上獲得極大的成就。本書是霍金逝世後,由同事和家人從大量文稿中汲取精華編撰而成。書中列出霍金所關注的十個大哉問:1. 上帝存在嗎? 2. 宇宙是怎麼開始的? 3. 宇宙中還有其他智慧生命嗎?
  • 霍金去世!一代傳奇留下驚人預言
    (視頻:《霍金傳》霍金傳奇一生)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
  • 霍金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21歲就確診,能活到76已經算奇蹟了!
    「霍金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被稱為Lou Gehrig病,在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裡被限制在電動輪椅上。在21歲時確診,他是世界上最長的ALS倖存者之一。劍橋大學的一位教授霍金提出黑洞發射輻射,然後蒸發,重新定義了宇宙學。他還表明,宇宙的開端是描述如何在時間和空間追溯到137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最終如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