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創造潑彩山水,傅抱石獨創抱石皴,有人說張大千不如傅抱石

2020-12-11 有文化的小哥

張大千的山水畫獨樹一幟,但是有人說他的山水畫造詣不如傅抱石,真的如此嗎?

張大千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曾經出家為僧,也曾遊歷山川大江,也在敦煌臨摹過壁畫,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藝術思想,尤其是潑彩山水畫,大氣磅礴,屬於開宗立派的風格。

張大千山水畫

有人認為張大千在山水畫上,雖然秉承了古人的傳統,但是在氣勢上和傅抱石相比,略遜一籌。

其實兩個人在山水畫領域都有不同的造詣,我們先來欣賞張大千的山水畫。張大千的山水畫師古人師造化,他在繪畫上有三個時期。

早期的張大千是以臨摹為主,他對石濤和八大山人的作品有過深入的臨摹,曾有人這樣說過:石濤和八大山人的作品,張大千臨摹能做到以假亂真。

正是這樣的臨摹古人的功底讓張大千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為以後的創作提供了一些素材和創作依據。

張大千的藝術到了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外師造化的階段。

這個時候的張大千開始飽覽山水、感悟自然,把從臨摹古人所得到的理論知識融合到了實踐之中,深刻體會到了古人的筆法和氣韻,進行融合創新,雖然這個時期他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但是從這個時間段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已經有創新精神了。

張大千繪畫的第三個階段就是風格形成時期,這個時期張大千的藝術是師法自然,他把師古人和師法自然相互融合,上追唐宋,不讓古人。

他把西畫之中光影效果結合到了傳統筆墨之中,並且以唐代王洽潑墨山水畫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潑彩山水畫,所創作的山水畫蒼茫幽深、大氣磅礴,為山水畫的發展注入了新元素。

傅抱石的山水畫風格和張大千的山水畫風格是不同的,在學習繪畫上他和張大千有著相同之處,是以臨摹為主,但是他並沒有拘泥於古人,而是把古人的繪畫作為基礎和沉澱。

傅抱石在開始的時候是以美術史論引起後人重視的,他推崇文人畫,這個繪畫思想也影響著他的一生。由於對古人的繪畫有著比較全面和系統的研究,這讓他在以後的創作生涯之中相輔相成,做到了秉承傳統。

傅抱石山水畫

到後來在發現傅抱石的繪畫比他在藝術史論上的造詣更深,所表現的意境更直接。尤其是他在山水畫上的造詣,是一般畫家所不能比擬的,在不斷寫生練習過程中,傅抱石創造了一種新技法:抱石皴。

這種皴法以氣取勢,自然天成,磅礴多姿,體現了他對山水畫的心得和創新。

在山水畫的創作上,傅抱石也曾受到石濤的影響,但是後來他外出學習,把西畫之中的特點與傳統筆墨結合,在這點上和張大千也有相似之處,但是所形成風格是不同的。

如果說張大千的山水畫注重氣勢,那麼傅抱石的山水畫則是注重情感,他把情感融入到了畫面之中,這也是很多人說傅抱石在張大千之上的原因。

張大千的山水畫注重色彩對比,傅抱石的山水畫注重肌理塑造,運用散鋒筆法表現出山石的精神。

張大千的潑彩山水畫是把顏料調和好之後,潑灑在紙上,然後用筆加以引導,主觀審美影響著整個畫風,傅抱石是把客觀景物和主觀相互融合,形成一種表現客觀景物內在精神為主的畫風。

兩個人在畫壇不分伯仲,所以後人經常比較他們的作品,對於誰更勝一籌也是爭論不斷。

如果說論創造張大千略勝一籌,如果論山水畫的氣韻,傅抱石則是獨佔鰲頭。只是張大千在名氣上比傅抱石大一些,所以後人想到山水畫往往會想到張大千,其實傅抱石的實力不在張大千之下。

當我們看到張大千和傅抱石的作品之後,從他們學畫的歷程和審美思想來看,傅抱石的山水畫造詣不在張大千之下,甚至和張大千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在山水畫內在精神的表達上,傅抱石在當時首屈一指,也許這也是後人認為傅抱石在張大千之上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傅抱石山水畫中點景人物,不是為了好看,而是襯託畫面氣韻
    說到山水畫我們會想到張大千,其實在近現代山水畫上的表現傅抱石絲毫不遜色於張大千,傅抱石山水畫有一種詩意,這也是傅抱石的藝術特色,與張大千相比他的山水畫更具有內涵和魅力。傅抱石的山水畫是一種傳承,他能夠從石濤、陳洪綬等山水畫那裡繼承了詩意畫的創新和傳承。眾所周知,張大千的山水畫是以潑彩見長,而傅抱石的山水畫則以寫意為主,傅抱石的山水畫藝術特點並不僅僅表現在表面的形式上,他對傳統技法的突破和自我風格的確立是前無古人的。
  • 「抱石皴」——傅抱石《山水高士圖》
    擅畫山水,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等。傅抱石(1904~1965)2016年6月5日,藝術大師傅抱石巨作《雲中君和大司命》現身保利春拍。以1.6億元起拍,競價迅速過兩億,最終以2.3億元成交。
  • 傅抱石藝術節媒體矩陣正式上線
    傅抱石藝術節抖音號(進入抖音APP後,掃描下方二維碼)傅抱石藝術節學習強國號(申請中)、傅抱石藝術節官方微信、傅抱石藝術節官方微博、傅抱石藝術節頭條號、傅抱石藝術節抖音號五大媒體平臺將藉助頭部移動媒體流量優勢,將全網與抱石藝術節相關信息進行搜集並強勢分發,與傅抱石藝術節官網形成矩陣效應,打響新餘「抱石文化」品牌,助力「抱石文化
  • 楊彥的抱石情結—自然獲氣息 神緣得繼承
    傅抱石,通過和亞老的接觸學習,了解了傅抱石的許多事情,包括人格與藝術;張大千,由於藝術、大鬍子以及朋友規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張大千的影子;李可染,磕頭拜師之人,影響自然不必多說。而後,我們開始聊起先生的藝術,聊起了老師的抱石情結。對於傅抱石,楊彥並沒有直接接觸過,但楊彥的母親曾經是管轄傅抱石所在地糧帳的工作者,每個月都會到他家裡去發糧票。母親回憶,傅抱石家的院子很大,種滿了花花草草。
  • 嘉德「大觀」近現代舉槌,傅抱石以2.13億領銜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大觀」近現代晚拍中,藝術家陣容可謂赫赫輝煌,共計119件標的,匯集了傅抱石、張大千、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李可染、林風眠、吳湖帆等近現代藝術名家的佳作。 《黃山文殊院雲海》以3507.5萬元成交,該作品融石濤筆意之妙,作於近六尺整張宣紙之上的青綠細筆巨作曾在1936年南京中華路「張大千畫展」展出,逸興神飛,古今寫黃山者,難有出其右者。
  • 傅抱石有多牛?江西新餘以抱石為名 尋抱石之根 守抱石之魂 挖掘...
    近年來,該市以抱石文化「IP」為抓手,通過鐫刻城市文化印記,發掘城市精神內核,塑造城市文化品格,不斷傳承和弘揚傅抱石藝術精神,挖掘抱石文化資源,切實有效地守住了抱石文化的「根」與「魂」,為抱石文化唱響全國、走向世界,插上騰飛的翅膀。
  • 生養12個孩子只活了6個,去世後,遺孀居無定所,傅抱石有多窮?
    談及近現代中國畫,傅抱石先生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僅就先生改良於石濤樹木畫法而獨創的「抱石皴」,近百年來無人能及。傅先生山水畫皴法獨絕,大氣磅礴,大師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天分和刻苦,其實更離不開貧困中遇到的兩位貴人。
  • 新餘:弘揚傅抱石藝術精神 挖掘抱石文化資源
    新餘市城區建了以傅抱石命名的公園——抱石公園 趙春亮/圖新餘市作為我國著名美術大師傅抱石先生的家鄉,始終不遺餘力地挖掘抱石文化的價值內涵,傳承抱石精神,展示抱石風採。,公園的整體設計和布局規劃,力求體現傅抱石先生「陽春白雪」的藝術追求;傅抱石藝術館是一座現代國畫大師傅抱石先生金石書畫作品鑑賞和人文魅力展示的場館,為群眾走近傅抱石提供了更加多元、更加便捷的平臺。
  •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傅抱石繪《觀瀑圖》
    當看旖旎風光的時候,有人只會說,「真美!」也有人會引經據典,活用詩詞名句。兩種行為都是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但哪個給人帶來更高級的感覺就是不言而喻了。在藝術創作中也追求高級感,普通的畫家只能畫眼前風景,超凡脫俗的畫家能夠畫出風景中隱藏的意境。
  • 傅抱石山水畫,大氣磅礴,有意境!
    一本趙之謙《二金蝶印譜》使傅抱石對篆刻產生了興趣,不斷的研習模仿,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學習探索書法繪畫的過程中得到過很多大師的指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徐悲鴻先生,在徐悲鴻先生的推薦下,去日本留學研究繪畫。在日本留學期間結識了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先生很是欣賞傅抱石的才華,二人結交深厚。
  • 一半山川帶雨痕——抱石齋主人傅抱石
    今天我們談的主人公是傅抱石,一位在中國篆刻學術史上承上啟下的人物,一位山水、人物極具個人色彩的大師。 其刻印始於好奇,其父修傘鋪對面的刻字攤給了他最初的啟蒙,之後就讀江西一師,業餘時間研習趙之謙的《二金蝶堂印譜》,出入篆刻堂奧,這之後也就有了傅抱石為了緩解家庭生計訪刻趙之謙印作這則故事,此事被撞破後經校長指點,開始以「抱石齋主人」的身份鬻印自給,後又喜獲《黃士陵自存印譜》,印譜上的幾千枚印兌其一一研習消化,進而激發了其溯其源流,上宗秦漢,兼採浙皖,融會貫通,使其印風更加的秀逸渾樸,所做細白文、朱文印雄秀古雅
  • 傅抱石:山水畫可以使人胸襟寬廣,山水畫是品格和精神的融合
    我們說到山水畫往往會想到張大千,其實在山水畫上還有一個人可以與張大千齊名,那就是傅抱石。傅抱石的山水畫大氣磅礴,意境深遠,在蒼茫朦朧的氛圍中有一種獨特的美感,當在遠處欣賞他的山水畫會發現物象皆備,近處欣賞的時候又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
  • 漫山桃紅,揚帆遠行,傅抱石繪《石濤詩意圖》
    提到傅抱石,人們的第一個反應是,著名畫家。其他還是一位美術理論研究學者。他對清初畫家石濤十分欽佩,完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20世紀40年,他編寫了《石濤上人年譜》,讓人完成地了解了石濤的創作經歷。之後由於戰亂,傅抱石攜帶家人遷居重慶,進入到創作的高峰期。
  • 傅抱石山水畫:妙造自然與古為新
    傅抱石 雨山圖 鏡心 紙本傅抱石 1960年作 觀瀑圖 立軸 設色紙本傅抱石 1956年作 紅日升 鏡心 設色紙本傅抱石 1947年 青山高几重 設色紙本 鏡框傅抱石 1946年作 觀瀑圖 鏡心 紙本傅抱石 1964年作 芙蓉國裡盡朝暉 立軸 設色紙本傅抱石 1942年作 石濤詩意圖 立軸 設色紙本傅抱石 韶山詩意 鏡心 設色紙本傅抱石
  • 1.38億,傅抱石作畫,徐悲鴻題詩的殿堂級力作
    1942年,傅抱石創作了一幅鏡心設色紙本畫,名為『大滌草堂圖』。當時的傅先生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近80年後,該畫價值過億。大滌草堂圖 部分傅抱石先生在畫面裡做了題款——『大滌草堂圖』,並用楷書對畫面立意做了說明。
  • 張大千的潑彩山水
    張大千的潑彩山水 張大千 1967年作 煙雲放棹
  • 中國畫需要輸入「溫暖」:寓居重慶金剛坡,中得心源的傅抱石
    傅抱石在行文中顯得謙虛謹慎,他幾次提到自己是「一個正在虔誠探求的人」,但對中國繪畫在題材和技法諸方面的變革,卻是態度堅決而執著。對於這種變革,傅先生的態度是在充分學習前人、適應新時代審美需求基礎上的謹慎改良,而不是全盤拋棄過去文人畫傳統精髓,毫無章法的憑空「創造」。
  • 雲展·五百年來三十人 25 傅抱石《高士圖》
    (現代)傅抱石《高士圖》 畫家介紹: 傅抱石(1904-1965>) 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擅畫山水,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
  • 「津門網」傅抱石的山水畫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
    作為一個畫家需要很多的綜合性因素,不僅需要有足夠的知識文化儲備,還需要畫家人品、人格要高尚,其次才是畫家具有獨特的技法,在山水畫當中,有一位畫家不得不提他就是傅抱石,他的山山水水,是來源於自然又加入了自己的繪畫技法,同時又把個人的精神寄託全都寫進自己的畫中,讓他的山水打動人,感染人
  • 張大千潑彩山水原來是這麼畫出來的……
    張大千潑墨山水視頻 1956年,張大千在巴西「八德園」, 試以潑墨法作山水畫後, 又在潑墨的基礎上潑以大青大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