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馬小跳,不跳也會笑。」
這句馬小跳的經典口頭禪大家都非常熟悉吧?淘氣包馬小跳的故事,可是陪伴我們走過了整個童年呢。
前不久看到一條消息,淘氣包馬小跳都有大結局了,不由得感慨時間過得真快,童年真的是結束了啊。
還好出版人路金波立刻出來闢謠,稱「我們馬小跳還是個孩子呀」。
作者楊紅櫻也給出解釋「馬小跳他們永遠在成長,但永遠也長不大」,感覺童年又回來了。
圖片來源微博
這一波回憶殺,引得很多書迷感慨,再一次回憶起班裡同學四處傳閱馬小跳故事的美好往事。
當年的讀者也紛紛留言,對淘氣包馬小跳懷念不已。
圖片來源微博
正如留言中說的那樣,從初讀馬小跳的故事到現在,十幾年過去了。
當初看書的那批人,很多都要陪孩子讀故事了,但回憶起小時候看書的場景,還是充滿了樂趣。
說起來,淘氣包馬小跳的故事絕對稱得上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現在想起書中的精彩情節,還是忍不住莞爾一笑。
馬小跳系列故事之所以一直以來受到小讀者們的喜愛,和書中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以及貼近生活的故事情節密不可分。
說到書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那自然是非主角馬小跳莫屬了。
他快樂、熱情、自信,像極了班裡那個淘氣又熱心的同學,這種性格感染力極強,每個人都會跟著他樂觀起來。
除了主角,書裡還有很多讓人記憶深刻的角色。
比如淘氣包馬小跳有三個形影不離的鐵哥們,他們各有特點。
企鵝唐飛衣兜裡永遠裝著零食,廢話大王毛超愛出餿主意,河馬張達說話結巴。
當然,他們的優點也很突出,唐飛見多識廣,思維敏捷;毛超擅長溝通,親和力強;張達執行力強,體育全能。
這三個人加上調皮搗蛋又敢作敢為的馬小跳,組成了完美的搗蛋四人組。想想就知道,這群10歲的孩子能惹出多少鬧劇。
唐飛,圖片來源《淘氣包馬小跳》
於是,在搗蛋四人組的推動下,書裡精彩的故事不斷上演,衝突不斷,卻又充滿歡樂。
例如,書中描繪過一個早晨上課之前的場景:
馬小跳和安琪兒走進教室,安琪兒昨晚沒睡好,睡眼朦朧。
馬小跳要塞給她核桃酥,好哥們唐飛衝過來想搶點心吃,和馬小跳爭鬧扭打。
中隊長路曼曼阻止打鬧並追問原因,馬小跳和唐飛自然不肯說明,各自回到座位,剩下路曼曼在那裡生氣。
在這上課前短短的幾分鐘內,4個人之間各種衝突輪番上演,情節又那麼真實親切,想想我們的校園生活,不正是在這樣的打打鬧鬧中度過的嗎?
豐富的人物形象,充滿張力的故事情節,讓小讀者對馬小跳的故事愛不釋手。
書中的故事足夠好玩,充滿了童年的想像力,尤其是孩子們互相鬥嘴的情景,童趣盎然,簡直是我們童年的再現。
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豐富多彩。
除了我們之前提到的搗蛋四人組,還有總是管著馬小跳的中隊長路曼曼,她是老師特意給馬小跳安排的同桌;漂亮的夏林果,從小學習芭蕾舞,眼睛永遠看著前方;「小大人」丁文濤,張口閉口都是成語;甚至還有特立獨行的丁克舅舅……
這些人物形象,或多或少都存在於我們身邊,讀起來非常有代入感。
通過他們的故事,我們常常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路曼曼,圖片來源《淘氣包馬小跳》
馬小跳的故事為什麼這麼大受歡迎?作者已經借書中的一段話給出了答案:
「馬小跳是稚拙的,有缺憾的,但卻是真實的,純粹的,是真正的孩子,他喚起了許多成年人對童年的美好回憶。」
馬小跳系列故事不僅在孩子中人氣極高,還把中國重要的兒童文學獎項拿了個遍:
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圖書、中宣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全國優秀暢銷書獎、中國最佳兒童文學讀物獎、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新世紀影響中國的10種圖書獎等。
圖片來源當當網
精彩的故事不分語言,《淘氣包馬小跳》被譯為英、法、德、韓、日、泰、越、阿拉伯語等外文版本,供全球小朋友閱讀。
在國內,也有藏文版、彝文版等不同版本,供少數民族的讀者選擇。
除了各類譯本,《淘氣包馬小跳》還被多次改編成電視劇、動畫片、舞臺劇,以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
圖片來源《淘氣包馬小跳》劇照
這部優秀的作品,是我們的老熟人楊紅櫻老師的代表作。
楊紅櫻,四川作家協會副主席,成都文聯副主席,兒童刊物主編。
被中宣部評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第一屆全國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出版童話、兒童小說五十餘種。在作品中堅持「教育應該把人性關懷放在首位」的理念,在中小學校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多次被少年兒童評為「心中最喜愛的作家」。
為了給小讀者們打造更好的閱讀體驗,楊紅櫻老師親自主持修訂,2020年彩繪版《淘氣包馬小跳》和大家見面了。
精彩的故事搭配生動的插圖,等你pick。
福利來啦!
本期贈書活動規則:
你學生時代的哪位同學給你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趕緊留言和我們分享一下TA的事跡吧!
截至8月31日24:00,留言點讚數排名前三的朋友,將獲得彩繪版《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圖書中的一本(隨機發送)。獲獎名單將在下期「蝌學薦書」中公布。
有事無事都可以找蝌蚪君
End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轉載註明來源
責編/Akua
向左滑動,查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新媒體傳播體系
分享、在看走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