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寄語泰州的「三個系統謀劃」,泰州正在這樣做②……

2020-12-16 視聽泰州

泰州微視聽

懂泰州,更懂你。

江蘇省人大代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16日參加泰州代表團審議。他說,美好的未來靠我們共同創造,在新徵程上推進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不懈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系統性思維、注重規律性把握,堅定不移以新發展理念破解難題、推動發展,努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走在前列。

婁勤儉指出,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系統謀劃推進產業升級;深入研究區域發展的特點,系統謀劃推進區域發展;面向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系統謀劃推進民生保障工作

婁書記的講話在全市上下

引起強烈反響

不僅政府機關部門高度聚焦

社會各界也高度關注

並引發更多思考與務實行動

泰州微視聽推出系列文章

《只爭朝夕 奮鬥實幹 創造美好未來》

今天是第二篇

《高點定位 科學規劃 提升中心城市能級》

書記原聲

▲▲▲

婁勤儉指出,要深入研究區域發展的特點,系統謀劃推進區域發展。要在提升中心城市能級上用功發力,高點定位科學規劃城市發展格局,系統考慮產業分布、交通路網、自然景觀等因素,彰顯文化底蘊,做靚文化符號。強化自主規劃,完善區域交通體系,持續加力推動跨江融合、共同發展。遵循「四化同步」的規律,統籌推進區縣和中心鎮的發展,因地制宜推動鄉村振興。

泰州實踐

▲▲▲

01

關鍵詞:區域交通

就在昨天(1月18日),貫穿泰州東西的永定快速路實現全線貫通。

作為市區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永定西路快速化設計時速80公裡,從長江大道到市客運南站,只需要3分鐘時間。

戳這裡,看視頻

▼▼▼

02

關鍵詞:中心城市能級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百姓的需求就是我們工作發力的方向。省委書記婁勤儉要求我市在提升中心城市能級上用功發力,高點定位、科學規劃城市發展格局,不僅指出了泰州城市發展的短板,也指明了提升城市品質的方向,這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建好城市的決心和信心。

儘管距離春節還有四五天時間,但市區體育公園項目建設現場,仍有不少施工人員堅守在崗位上,他們表示會堅守到臘月二十八。

戳這裡,看視頻

▼▼▼

03

關鍵詞:城鄉高品質建設

為產業發展搭建載體,為市民營造安居樂業的家園,努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走在前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在精心組織、精準施策,確保今年高質量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推動城鄉高品質建設、高水平融合。

今年,我市將突出「功能補缺、道路通暢、添綠淨水、環境做美」四個重點,高標準實施一批基礎性、先導性、標誌性工程。深入推進「城建惠民」兩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城市「微更新」、暢通城市「微循環」、優化城市「微服務」,推進城市建設管理精細化、標準化、智能化。

婁勤儉書記指出,泰州在推進城市建設過程中要彰顯文化底蘊,做靚文化符號。強化自主規劃,完善區域交通體系,持續加力推動跨江融合、共同發展。遵循「四化同步」規律,統籌推進區縣和中心鎮的發展,因地制宜推動鄉村振興。

這兩天,高港區大泗鎮楊營村正在結合黨員幹部冬訓,組織學習省委書記婁勤儉的講話精神。大家表示,將摒棄大拆大建,堅持重在保護、集約節約的原則,根據群眾需求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化品位,留住鄉愁。

戳這裡,看視頻

▼▼▼

泰州心聲

▲▲▲

市民曹興芹:「我老家就住在引江河的那邊,以前回去都要20分鐘,現在回去走新通車的永定西路,只要幾分鐘就到了。」

市民李正榮:「永定快速路打通了,給我們出行帶來了方便,城市形象、城市功能也帶來了提升。」

泰州市第一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總監羅太安:「我們看了婁書記在泰州代表團審議的新聞,很振奮。我們要奮鬥要拼搏,用工匠精神把我們城市建設得更美好。」

泰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李興國:「推動生態空間更順應自然規律,生產空間更能滿足產業做強,生活空間更能提升城市品質,引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泰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長徐浩:「我們將全力推進體育公園、京泰路南延、青年路北延等重點項目建設,同時堅持系統化思維,著眼城市功能優化,做精做優主城區,做大做強新城區,持續增強中心城市首位度和輻射力。」

姜堰區城建項目負責人蔣華:「按照城建惠民利民的思路,大興實幹之風,不斷補齊城建短板,提升城建品質。」

高港區大泗鎮楊營村黨總支書記楊學軍:「我們將把老百姓的訴求真真正正地當成自己的事去辦,不斷增強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今日觀點

▲▲▲

做強做美城市 推進區域發展

城市,是現代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泰州發展的薄弱環節。泰州要「強」起來,就必須貫徹落實好省委書記婁勤儉講話精神,把做強城市作為工作重點,系統謀劃推進區域發展,努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走在前列。

要堅持做強城市經濟,在提升中心城市能級上用功發力。高點定位科學規劃城市發展格局,系統考慮產業分布、交通路網、自然景觀等因素,堅定不移以新發展理念破解難題、推動發展,推進高質量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把中心城市打造成經濟繁榮、活力迸發的「硬核」。

要堅持做美城市,突出「功能補缺、道路通暢、添綠淨水、環境做美」四個重點,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深入推進「城建惠民」兩年行動計劃,著力治髒、治亂、治堵、治汙。充分挖掘泰州歷史文化資源,彰顯文化底蘊,做靚文化符號,推動泰州城市建設 「顏值」「氣質」雙提升。

要突出城鄉協調、一體發展。堅持以中心城市現代化引領城鄉發展一體化,推動泰州城鄉高品質建設、高水平融合。統籌推進各市(區)和中心鎮的發展,因地制宜推動鄉村振興,讓城鄉居民既看見發展變化,又留住「鄉愁」,不斷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

記者 | 張新勝 梁軍 閭巍 吉春傑(實習)

編輯 | 石蓉

只爭朝夕,奮鬥實幹!

為提升中心城市能級點

相關焦點

  • 點將② 省委書記賦予的重要角色,「江蘇班」蘇中學員如何完成好?
    這一期,請跟隨「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一起到南通、泰州、揚州,看看蘇中三市如何回答省委書記的考題。南通跑好新賽程,勇當排頭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地方視察選擇江蘇,第一站就到南通,點讚南通「好通」、滄桑巨變、生活幸福。
  •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召開新聞宣傳表彰會
    為高質量發展添能蓄勢——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召開新聞宣傳表彰會12月17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2020年度新聞宣傳工作表彰會在遠航報告廳召開,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副院長楊同標出席會議並講話。
  • 泰州組團赴滬蘇錫考察學習,收穫了什麼?
    泰州黨政代表團13日上午考察了華虹、朗新和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等現場,深切感受到無錫創新發展的強勁姿態。  泰州正在大力推進產業強市,打造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高端裝備製造和高技術船舶、化工及新材料三大先進位造業集群。他們提出,要像無錫那樣集聚創新要素,加快產業升級。
  • 「高鐵時間差」裡,泰州如何謀篇布局?
    但在這幅高鐵版圖裡,卻沒有泰州的「姓名」,成為目前江蘇13個設區市裡唯一沒有高鐵過境的城市。不過,值得安慰的是,泰州已有正在規劃中的高鐵,只是距離通車仍需時日。在這段「高鐵時間差」裡,泰州將會如何追趕?
  • 萬間「夢想小屋」建設啟動 | 「夢想改造+」關愛計劃推進會在泰州...
    12月11日,「夢想改造+」關愛計劃現場推進會在泰州舉行,泰州市委書記史立軍,團省委書記司勇,團省委副書記潘文卿、周亮,省扶貧辦副主任劉文俊,泰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梁三元,泰州市副市長王學峰出席會議和相關活動,部分省級機關、國有企業團委書記
  • 以愛築家點亮夢想 「夢想改造+」關愛計劃現場推進會在泰州舉辦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12月11日訊:為探索服務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大局的新舉措,完善困境青少年關愛幫扶體系,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政府扶貧工作辦公室、江蘇省青年聯合會、江蘇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推出「夢想改造+」關愛計劃,通過建設「夢想小屋」、落實結對機制、實施關愛項目,探索物質幫助和精神關愛有機結合的幫扶模式,精準服務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長,
  • 區域觀察丨聚合產業力量,泰州如何「等你來」
    在6日舉行的「產業強市·央地合作」推介會上,史立軍這樣解析泰州的「泰」——從字形上看,上面一個「三」,下面一個「水」, 中間一個「人」,合起來就是「人在三水中」。  6500年前,長江、淮河、黃海三水交匯,生長出泰州這片魚米之鄉。新時代的泰州,更是迸發出如大海奔騰、大江奔流、大河奔放的豪情壯志,實現了「三個全國唯一」「兩個全國第一」。
  • 泰州領導幹部任前公示 涉劉廣宏等23名同志
    中共泰州市委組織部2020年10月9日1.劉廣宏,男,1963年10月出生,籍貫江蘇興化,1980年11月參加工作,199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泰州市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擬任市屬國有企業董事長、黨委書記。
  • 踐行囑託開新局|泰州:「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產業增長極
    Part 01瞭望訪談努力開創幸福泰州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訪泰州市委書記史立軍「『泰州要彰顯江海文化的底蘊與自信,全力打造令人嚮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產業增長極』,這是省委賦予泰州的時代使命。全市上下要咬定這一目標,展現泰州作為,體現泰州擔當,作出泰州貢獻。」
  • 泰州7位市管領導幹部任前公示 涉三個部門"一把手"
    &nbsp&nbsp&nbsp&nbsp為進一步擴大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民主,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經市委研究決定,對下列同志進行任職前公示,公示時間為2017年2月18日至2017年2月24日(5個工作日)。
  • 泰州三市排名……
    泰州三市排名……好消息!!!對教育業務性質以外未納入清單管理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創建事項,無論以前是否有文件依據,一律不得開展;確需新增的,由省有關部門商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按程序報省委、省政府批准後實施。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同步實施清單管理,每年更新發布,做到動態調整、總量不增,並及時向上級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備案。
  • 在泰州做志願者有重獎,353人已享受……
    連結-49個網點可免費申請志願者卡 自去年開始,我市研製開發了泰州志願者卡及志願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充分運用網際網路進行志願者招募、星級評定、積分運用等工作。那麼市民如何申請志願者卡呢? 據介紹,目前,中國銀行在全市範圍內的49個營業網點均能辦理志願者卡,與正常辦理銀行卡業務一樣,市民帶著身份證就能辦理。志願者卡免開卡費、免年費,並納入泰州中行「最惠中行日」優惠活動範疇。
  • 志願紅護佑「引江清水」 讓泰州人民喝上放心水
    中國江蘇網12月7日泰州訊 「這對我們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我們將牢記志願服務永遠在路上的宗旨,向著前方奮勇前行。」江蘇省泰州市引江河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姚俊琪語氣堅定地說。志願服務目標:方向明確,導向鮮明湛湛長江,淼淼水光,水陸要津,泰州引江。泰州引江河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工程之一,是泰州人民的母親河。「江從白鷺飛邊轉,煙在綠水盈處生」道出了引江河讓人沉醉的生態之美。但一直以來,地處水鄉不知節水、靠近長江不知護水的問題在泰州地區廣泛存在。
  • 美麗泰州成就美好人生!
    今天下午 「產業強市 · 央地合作」北京推介會 在首都北京舉行 泰州市委書記史立軍乘風破浪、勇立潮頭 實現了「三個全國唯一」 「兩個全國第一」 「三個全國唯一」
  • 上半年的泰州,堅強而有力
    一整天,6個市(區),20個項目。昨天的全市「三比一提升」項目建設現場督查會,前所未有地牽動人心。這既是泰州市推進「三比一提升」工作以來的首次項目現場督查,同時也是疫情發生以來的首度項目集中觀摩。令人欣喜的是,上半年的泰州,堅強而有力。
  • 泰州與上海是投緣的
    談及泰州文化,明代中期的泰州學派是不可繞開的話題,這個由泰州學者王艮創立的學派,是中國歷史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啟蒙學派,引領了明代後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泰州學派猶如一粒石子,投入了世間這個湖中,水面上泛起了一陣漪瀾,被漪瀾所波及的,有上海人徐光啟,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在泰州學派「百姓日用即道」等觀點面前按下了同意鍵,他一生中的很多時光,是在為泰州學派思想傳播在奔波,他利用自己科學方面的建樹,推進了泰州學派思想的傳承和發展。
  • 【踐行囑託開新局】泰州:「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產業增長極
    在長城汽車泰州整車生產車間內,一臺臺時尚的新能源汽車批量下線。作為省重大先進位造業項目,長城汽車泰州工廠從項目開工到產品下線,僅用了11個月的時間。 目前,長城汽車整車項目已吸引23個產業鏈項目跟進落戶,在「龍頭」強勁帶動下,一條先進的汽車全產業鏈正在泰州疾速隆起。在醫藥優勢產業之外,為泰州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引擎。「十三五」以來,泰州明確「做強產業、做強城市」兩大工作重點,始終堅持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五年間,泰州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199個,計劃總投資5345億元。
  • 泰州北大籤約!共建北京大學醫學部(泰州)醫藥健康產業創新中心
    史立軍在致辭時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表示熱烈祝賀,對北京大學對泰州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說,近年來,作為全國唯一的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城市,泰州始終堅持將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產業作為打造三大先進位造業集群的重中之重,舉全市之力建設全國首家國家級醫藥高新區——「中國醫藥城」。泰州市政府與北京大學醫學部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標誌著校地攜手合作、共建共贏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也更加堅定了我們藉助北京大學醫學部這個高端平臺、推進泰州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 文旅部公示,泰州2個!
    文旅部公示,泰州2個!基本舞步中的「顛三步」和「喜鵲登梅步」極為獨特,是其他民族民間舞蹈中所沒有的。海陵撂石鎖扔高,接高,單花,飄花,鎖上拳,鎖上肘……深受泰州撂石鎖習練者的喜愛。新聞加點料泰州還有這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靖江講經寶卷
  • 省委書記南大宣講!寄語南大人:薪火相繼、創造未來
    12月14日上午,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來到南京大學,為師生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婁勤儉從「中央有重託」「江蘇有基礎」「幹群敢擔當」「奮進正當時」四個方面,暢談了學習體會,指出江蘇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最關鍵的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對照「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標準要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科學謀劃江蘇「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