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子入棒球隊,純粹是被我忽悠進去的。老媽我第一次觀看學校的運動會的表演,棒球隊的表演作為壓軸戲,實在是太吸睛啦!隊員們跑出來的那一刻,自帶貴族氣質的著裝,大長腿跑步帶風,嫻熟的傳接球技術,我這個外行人看了只有一個字:帥!
非常幸運的是,這屆幼鷹隊從一年級下學期就開始招生了。我家有點嬌氣又比較固執的兒子,被我連哄帶騙的上了一個假期的籃球課,又在校外上了十多節棒球課,對棒球有一點基本的認識,也有點身體基礎了,然後很幸運的被選上了。
在我家小子加入棒球幼鷹隊大概2個月後,我們報名參加了第一次棒球比賽。期間雖說偶爾有不願意去參加棒球訓練的情緒,但都及時被我化解了,收到教練的反饋也是孩子身體基礎還不錯。但是,說實在的,第一次看兒子的棒球比賽,老母親我內心是崩潰的。對比賽規則懵懵懂懂就算了,完全沒有比賽的意識。不上場的時候,跟著隊友在球場上到處跑,玩躲貓貓、老鷹捉小雞、扣泥巴,管你場上比賽多激烈,跟我無關,我就是不看,我就是不看。
好吧,雖然兒子的表現不盡人意,但是比賽得了第二名。兒子跟著混了一個獎牌,平生第一次上臺領獎,他還是很得意的,回來後遇到小夥伴就說,一臉的驕傲,雖然整個比賽我家小子就是替補上了一下場。
以我兒子在場上的表現,回來後難免把他批評了一頓。這小子一句話把我懟得夠嗆:我為什麼不能當替補,為什麼一定要當主力?那一刻我竟不知道怎麼回答他。仔細想一想,我確實犯了一個錯誤。孩子學習一樣東西往往是更單純的想法,也許只是好玩、有趣,只要一項運動能給孩子帶來樂趣,當主力還是替補,又有什麼關係?
回來跟他爸一商量,這不行啊,咱們得趕緊調整對策。然後我就看他爸爸默默的買了一本《棒球入門》回來研究起來了。我們慢慢調整了對孩子的期待,儘量多地陪伴孩子練習而不加評論,逐漸引導孩子的興趣,等待孩子自然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驚喜的發現,我家小子在一點點的進步了。
首先是,孩子真的是一點點愛上棒球了。他不再抱怨每天差不多要花3個小時練習的棒球,他會為棒球隊每一次取得的成績而由衷的驕傲,他也會很喜歡觀看棒球比賽了。
其次,我家小子比以前堅強了很多。雖然現在仍是個喜歡找媽媽撒嬌的小傢伙,但是摔倒了,拍拍屁股就能站起來,受傷了只要沒有流血,也能自己安慰自己:沒事的。
相比於學校的其他社團,棒球隊的訓練強度和投入時間都是比較多的。每周二至周五07:35-08:15的早訓,每周二至周四下午16:00-18:00的晚訓,每周六、周日上午08:30-11:00的訓練,還有教練經常布置的家庭練習作業,這樣強度和頻次的訓練,是棒球隊能夠取得一系列成績的保障。能夠堅持下來的隊員,不管是體力和毅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然後,在教練的潛心指導下,兒子的棒球水平確實是進步了不少。留在比賽場地上的時間比以前多了,表現也比以前在狀態多了。哈哈,還有一項很大的進步,我家小子的飯量比以前長進了不少,每次上完棒球課回來,都能狼吞虎咽地吃一大碗飯,想必這是每位老母親最關注的事情了吧?最後,老母親的心願終於達成了,我家小子參與了今年校運動會的棒球隊表演,一樣的帥氣啊!奉上記者採訪世界花樣滑冰冠軍周知方時,他說的一句話:「你為它付出得越多,它對你就更有意義,而不止是表面上的樂趣。」 他說他自己不是一上來就意識到自己熱愛花滑的,而是因為日復一日的早起練習,逐漸建立起對這項運動的尊重。用在我家小子在這近一年的棒球學習歷程中,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兒子從最初的一上場就犯懵、一訓練就喊累、一休息就撒歡的狀態;到對棒球訓練的牴觸,找各種理由不願意去參加訓練;再到對棒球訓練的逐漸適應,跟上隊伍的訓練節奏;到最後從心底裡接受棒球,喜歡上棒球,為自己的棒球成績而驕傲,正是這樣一個因為投入和付出,而逐漸適應和喜歡的過程。期待我家小子在棒球隊這個集體中能走得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