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隆·霍勒迪,1996年9月出生,身高1米83,體重84公斤,臂展2米01,2018年參加NBA選秀時在首輪第23順位被步行者選中。
新秀賽季,因為達倫·科裡森、維克託·奧拉迪波的存在,身為後衛的霍勒迪並沒有得到太多的表現機會。最終在出戰50次(沒有一次首發),場均只有12.9分鐘的出場時間下,貢獻5.9分1.3籃板1.7助攻。本賽季因為科裡森的退役、奧拉迪波的傷病,霍勒迪的表現機會開始增多。截止停賽前,出戰58場(26場作為首發),出場時間增加到23.6分鐘的情況下,可以貢獻9.4分2.3籃板3.3助攻。
從數據提升上來看,霍勒迪本賽季有了很大的進步。當然只看這些數據的話很難全面了解一個真實球員的表現,因此本文將從霍勒迪的賽季表現、命中率、得分方式、防守等方面對他兩個賽季進行對比,看他本賽季在哪些方面取得進步了。
賽季表現對比
本賽季因為科裡森的退役、奧拉迪波的傷病,在球隊後場空出名額後,霍勒迪的表現機會開始增加。首發機會較上賽季多了26次、出場時間增加了10.7分鐘,因此帶來的就是得分增加了3.5分、籃板多搶了1個、助攻多了1.6次。
通過賽季表現對比,我們可以得出:
1.霍勒迪的進步是全方位的,這也就是說當機會出場時能夠很好的把握住;
2.相比上賽季,本賽季的霍勒迪在得分排全隊八、籃板全隊第七、助攻全隊第四下,已經成長為了步行者主要輪換球員之一;
命中率對比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出,霍勒迪較上賽季投籃命中率提升了0.6%、三分命中率提升了5.5%、罰球命中率提升了4.1%、有效命中率提升了0.5%、真實命中率下降了0.1%。
通過命中率對比,我們可以得出:
1.投籃命中率的提升,促進了霍勒迪投籃效率的提升,這也是他場均出手增加3.4次多得3.5分的主要原因;
2.三分命中率的提升,讓霍勒迪蛻變為了外線一個穩定的進攻終結者,這不但可以增加自身的得分方式,也能一定程度上為隊友的進攻拉開空間;
3.罰球命中率的提升,意味著罰球機會出現時,霍勒迪能夠有效的把握住完成得分;
4.有效命中率的提升,意味著霍勒迪較上賽季得分效率在提升, 這對於一個身高只有183的小後衛來說是十分不容易的;
5.真實命中率的下降,意味著霍勒迪把握得分的能力在下降,這並不奇怪,突然間開始打首發,對於一個只有2年球齡的年輕球員來說,顯然是要有一個適應過程的,好在下降的幅度只有0.1%;
得分方式對比
上賽季霍勒迪的主要得分方式為持球擋拆、定點投籃和攻防轉換,佔個人進攻回合比分別為32.2%、23.8%和18.9%。看得出來主要以持球進攻為主、無球定點投籃和轉換為輔。本賽季霍勒迪的主要得分方式依舊為持球擋拆、定點投籃和攻防轉換,但佔個人進攻回合比卻有了變化,持球擋拆回合增加了3.6%、定點投籃回合增加了1.1%、攻防轉換回合幾乎沒變。
這三項主要得分方式上,定點投籃的效率提升最大,每回合較上賽季增加了0.18分,而本賽季每回合的1.23分,在完成150次定點投籃的聯盟所有球員中可以排在第五位,可以說已經達到了聯盟頂級的水準。其次為持球擋拆,每回合較上賽季下降了0.08分,不過從增加的回合數來看,差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最後為攻防轉換,每回合較上賽季下降了0.24分,某種程度下來說這也是導致他真實命中率略有下滑的主要原因。
通過得分方式對比,我們可以得出:
霍勒迪的無球定點投籃得分能力經過進步已經來到了聯盟的頂級;持球進攻得分能力基本和上賽季持平;攻防轉換得分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投籃熱圖對比
上賽季霍勒迪主要以三分線外為主,佔到個人總出手的48.5%,命中率為33.9%;其次為中距離出手,佔個人總出手的25.9%,命中率為41.2%;最後為籃下出手,佔個人總出手的25.6%,命中率為50.7%。本賽季霍勒迪的出手更加趨於「魔球」,三分和籃下合計佔到了個人總出手的76.8%,命中率分別為39.4%和45.5%;最後為中距離的出手,佔到個人總出手的23.2%,命中率為35.7%。
通過投籃熱圖對比,我們可以得出:
1.籃下命中率下降意味著霍勒迪本賽季籃下終結效率的下降,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出任首發後在對的防守強度在增加;另一方面就是身高的劣勢所帶來的影響。從只有1米83的身高來看,霍勒迪想要提升籃下終結的效率還是比較難的;
2.中距離命中率下降和籃下的情況差不多,但有所不同的是,相比於籃下的小範圍空間,中距離比較開闊的情況下還是有助於霍勒迪提升投籃效率的;
3.三分命中率的提升意味著霍勒迪是一個比較出色的投手外,暫時也是他的主要得分來源;
不同防守強度下投籃效率對比
上賽季霍勒迪在防守人距離0-2英尺、2-4英尺、4-6英尺和6英尺以上時,投籃的有效命中率分別為36.4%、45.3%、52.5%和48.4%。到了本賽季這四種情況下的投籃有效命中率分別為54.2%、39.4%、44.3%和63.1%。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得出:
1.霍勒迪在對方貼身防守下(0-2英尺)的強投能力在提升,這也就是說在防守強度較高的情況下依然能不錯的得分效率,而且從本賽季54.2%的有效命中率來看,持續給他首發位置問題也不大;
2.霍勒迪在空位時把握得分的能力在提升,顯然這對於他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畢竟能將進球機會很大的空位投進,能增加在教練心目中的存在感和地位,這樣能出現在大部分的陣容當中;
傳球助攻對比
因為出場時間的增加,霍勒迪本賽季場均傳球次數較上賽季增加了12.8次,助攻以此增加了1.6次。此外助攻率、助攻失誤比、助攻比例這些能反應出傳球助攻的數據也在不同程度上的增加。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得出:
1.霍勒迪能將多出來的傳球有效轉化為助攻;
2.霍勒迪傳球過程中的穩定性和成功率在提高;
從這兩點來說,霍勒迪的傳球助攻能力隨著時間的增加在不斷提高,某種程度下來說,給他一定球權的情況下能夠做好串聯球隊進攻的重擔。
防守對比
和上個賽季相比,不論是幹擾對方投籃、還是破壞對方傳球次數以及造對方進攻犯規,霍勒迪本賽季的數據都是穩中有升的,這說明他在防守端有著很高的積極性。從比賽的直觀感覺來看也確實如此,當對手投籃時能夠撲上去舉起雙臂幹擾;通過不斷的跑動以及2米01的臂展來增加防守面積。
對位防守上,上個賽季在霍勒迪的防守下,對方命中率降幅為3.1,但本賽季降幅數值來到了2.7%。從數據上來看,霍勒迪的防守能力下降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並非如此,一方面因為有一半的時間打首發,這和上個賽季全部以替補出戰所面臨的防守壓力肯定是不一樣的;另一方面步行者本賽季人員變化較大,整體防守能力不如上個賽季。
其實,從本賽季來看,霍勒迪依然能在對位下將對方的遠投命中率限制在36.1%,這可以排到聯盟的中上水準。稍顯不足的就是換防內線時,效率有些下降,數據顯示對方近距離的投籃命中率在他防守下上升了6.5%,不過考慮到這隻佔防守總比的24.3%,實際上對球隊的影響並不是太大。
通過防守對比,我們可以得出:
1.霍勒迪本賽季在防守端依然有著很高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彌補了身高上的劣勢;
2.考慮到面對的防守壓力在上升、對位時間在增加,霍勒迪本賽季對位下的防守依然是有進步,只不過並不像其他數據提升的那麼明顯;
整體來看,因為出場時間的增加,霍勒迪本賽季有了不小的進步,具體為:
進攻端:三分、罰球、無球、強投和空位下把握機會的能力在提升,在原有的基礎上可以說愈發的全面了,也正是因為此促進了傳球助攻能力的提升,畢竟想要將傳球轉化為助攻的前提是自身進攻要有威脅性,能夠吸引到防守。
防守端:積極性在逐步提高,而且通過造對方進攻犯規來看,防守意識也在提高。當然受限於身高的不足,防守端的進步遠沒有進攻那麼大。
當攻防兩端都有著進步的情況下,在有出場時間做保證,多項數據明顯提升也就是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