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原型人物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藏回來帶來了150件佛像,7尊佛像和657節經文,他長期從事佛經翻譯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唐僧的身世
唐僧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的二徒弟「金蟬子」真靈轉世的東土大唐高僧。唐僧,也叫唐三藏,是中國四大名bai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唐僧一行路經時,鎮元子正好應玉清原始天尊之邀,到上清天彌羅宮去講「混元道果」,對留守的清風、明月二弟子特意交待可將我人參果打兩個與他吃。
根據《西遊記》裡的內容:唐僧原是如來座下的大弟子——金禪子遭貶轉世。
電視劇裡的慘案並不是宮廷奪位,而是唐人陳光蕊高中狀元回鄉時,妻子被船家看上,船家一夥在江上殺死了陳,佔有了他的妻子,而當時他的妻子已懷有他的骨肉。
於是後來陳妻誕下嬰兒時,為保全陳的一點血脈,就把孩子用一個竹籃送到水面上漂走了,其時船家一夥正窮兇極惡地追來。
鎮元子解釋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此處表明了唐僧的身世。
也叫唐三藏,唐僧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前世為如來二弟子金蟬子,原型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於今河南洛陽,俗家姓名「陳禕」,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
唐僧最後是怎麼死的?有何記載?
《西遊記》中的唐僧因被封為佛,不會死
如果是問《西遊記》裡面的唐三藏,那肯定是沒有死的。
根據《西遊記》第一百回「徑回東土,五聖成真」的記載,唐僧是被如來封為了「旃檀功德佛」、「正果了本位」,隨後留在了如來佛的身邊。(小說與電視劇完全不同。在電視劇中,唐僧是留在長安講經說法。其實,在小說中,唐僧把經文送回長安之後,就被八大金剛帶回了靈山)。
《西遊記》中的唐僧,前世原本是如來佛的徒弟,金蟬子,因為不聽如來說法,生出了輕慢之心,才被如來貶到東土。取經之後,功德圓滿,肯定留在如來身邊,長生不老。因此,就不存在死亡之說。
歷史上真正的玄奘大師,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呢?
玄奘他出生在官宦世家,父親給他取名為陳禕。他從小就很聰慧,但他幼時生活艱苦,父親去世後,年僅11歲的他就跟隨他的二哥在洛陽寺出家為僧,研究佛學經典。在公元618年戰亂頻繁發生,為了躲避戰亂,他輾轉全國各地求佛學法,訪遍了各地的高僧。隨後生活漸漸穩定,他在公元627年他又重新回到長安。
此時的他深感佛經雜亂,到處都是歧義,此時他便萌發了想要去佛經的發源地天竺去取真經的想法。 終於在公元628年,他孤身一人踏上了西天取經的道路。他一個人沿著河西走廊向西行去,穿過了茫茫的戈壁,翻越了高聳的崑崙山和皚皚白雪的雪山,行走了一萬多公裡,途經十多個國家,終於到達了天竺。
在天竺,他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一心學習佛法,並且訪遍了當地的高僧,贏得了天竺佛學界的一致尊重,並且成為了那爛陀寺的十大法師之一。
在天竺待了11年後,他回到了唐朝,於是開始翻譯佛經,講解經義,培養了很多後生,一切費用從國庫掏,期間唐僧只回過一次老家,替俗家父母改葬,唐高宗下旨幫忙,有一萬多人參加唐僧父母的改葬儀式。
唐僧回國後的日子,過得不那麼舒心,最後是在憂鬱中病死的。
玄奘最後死的地方,是在今天陝西的銅川市玉華山。這裡一度是唐朝皇室避暑勝地,但另一方面,這裡到了冬季又非常冷,而玄奘西行時留下了畏寒的毛病,一到冬季就發病不過,所以把他安排在這裡生活,其用意無疑是有問題的。
玄奘死在公元664年的2月5日,一年裡最冷的時候。
《西遊記》中唐太宗為唐僧踐行是說的一句話:「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而歷史上的唐僧也實實在在做到了,留學在外將近二十年,一直不忘初心,不忘使命,不被利益所驅使,真正做到佛在心頭,國放心中。
結語:
據史書記載,唐僧死於唐代高宗麟德年間,死時在長安一宮,葬於白鹿原,後因各種原因遷至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