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十惡不赦的奸臣高俅,最後是怎麼死的?

2020-12-14 義薄雲天蔣麻子

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高俅,是《水滸傳》中的頭號反派。受小說影響,民間多將他和秦檜相提並論,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在小說中,高俅將梁山集團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毒殺宋江,讓梁山最終走向了覆滅。

很多讀者在哀嘆梁山和宋江命運的同時,也不禁發問,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高俅,他的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

本文將從小說和歷史兩個維度來深入探討高俅的結局之謎。

01.高俅的小說結局

很多人認識、了解高俅,都是通過古典名著《水滸傳》。書中將高俅與蔡京、童貫、楊戩並稱「北宋四賊」,這四人沆瀣一氣,禍國殃民,將整個國家帶向了危難之中。

高俅作為小說中奸臣派的代表人物,他頗為詭異的發跡之路,從根本上表明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病入膏肓。書中說高俅「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這幾乎是對他整個人生的蓋棺定論。高俅報復王進、陷害林衝、欺瞞天子、毒殺宋江,可謂無惡不作。

樸素的百姓始終信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百姓心中,這樣的高俅應該受到重懲。那麼,《水滸傳》中的高俅,最後的人生結局到底怎樣呢?

很遺憾。

《水滸傳》並沒有如讀者所願的那般懲惡揚善。小說的最後,梁山煙消雲散,但四大賊臣卻依然把持朝政,逍遙法外。

在水滸原著第120回(最後一回)中,高俅、楊戩仍然在密謀毒殺宋江、盧俊義等人。而宋徽宗也「每日被高俅、楊戩議論奢華受用所惑,只要閉塞賢路,謀害忠良」。也就是說,小說中的高俅並沒有死,也沒有受到相應的懲罰。相反,至少在目前,他還獲得很滋潤。這也許是作者的疏漏,也許是刻意留下的懸念。

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高俅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02.高俅的歷史結局

高俅的歷史結局,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迷霧重重。

《宋史》雖沒有給高俅單獨立傳,但明確記載了高俅的死亡時間。《宋史·欽宗本紀》記載:「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己卯,開府儀同三司高俅卒。……辛巳(死後兩天),追削高俅官。」這段記載相對簡單。高俅是怎麼死的,為什麼死後削官,都沒有明說。

水滸原著第120回中曾寫道:「時是宣和六年首夏初旬,(宋江)忽聽得朝廷降賜御酒到來。」也就是說,高俅於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的夏天將宋江毒死。如果按照小說的時間推算,高俅毒殺宋江後僅兩年,他自己也於「靖康元年」去世了。而在高俅死後僅兩天,他的所有官職被罷免。這樣看來,高俅報應不淺,各位也就不必再為高俅耿耿於懷了。

高俅為何死後被削官?這背後一定隱藏著什麼。《送史·李若水傳》就暴露出這個謎團的冰山一角。

靖康元年,高俅去世。按照以往習俗,天子要為高俅舉哀。李若水上書云:「俅以幸臣躐躋顯位,敗壞軍政,金人長驅,其罪當與童貫等。的全首領以沒,尚當追削官秩,示與眾棄。而有司循常習故,欲加縟禮,非所以靖公議也!」李若水兩次上書後,皇帝這才採納了他的建議。

從這段話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高俅是一個存在爭議的人物。以李若水為代表的一方認為,高俅敗壞軍政,禍國殃民,得全屍已經便宜他了。而另一方則要千方百計維護高俅名譽。兩方都在暗中較勁。李若水接連兩次上書,宋欽宗這才沒有為高俅舉哀,並「追削高俅官」。

可以說,以李若水為代表的反高派最終取得了勝利。

03.高俅之死的政治意義

高俅之死,絕不簡單。

《宋史》中關於高俅之死的記載相當簡略,但表面平靜的文字背後,卻是政治力量的暗潮湧動,以及真相的血腥與殘酷。

「俅以幸臣躐躋顯位」,高俅是誰的幸臣?自然是宋徽宗。高俅因徽宗寵幸而授太尉職,並享受「開府儀同三司」的特殊待遇,可謂紅極一時、權傾朝野。這本身就足以引起人們的嫉妒與不滿。靖康元年,徽宗禪位,欽宗上位,高俅不僅靠山沒了,人也死了,在這種權力交接的關鍵時刻,立即就有大臣站出來要求清算高俅。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高俅之死自然成為了鬥爭的角力場、政治的風向標、權力的試金石。而宋欽宗也在權衡利弊。在李若水兩次上書後,宋欽宗這才下定決心「追削高俅官」,以達到消除徽宗影響、樹立自身權威的目的。

因此,高俅之死,是政治鬥爭的犧牲,也意味著徽宗時代的徹底結束。

相關焦點

  • 《水滸裝》中十惡不赦的高俅是怎麼死的?宋江還是沒有報仇?
    施耐庵的名著小說《水滸傳》中,高俅作為一個反面人物、十惡不赦的大奸臣而被民間所津津樂道。他排行老二,因為提得一腳好蹴鞠【踢球】,所以人家叫他高俅,一開始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場,因為蹴鞠技術了得,所以得到宋代皇帝的弟弟-端王所賞識。
  • 高俅真的是奸臣嗎?水滸傳居然「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作為書中的頭號反派,高俅不僅是梁山集團的死對頭,更是將整個北宋王朝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水滸傳》將高俅與蔡京、童貫、楊戩並稱「北宋四賊」,不遺餘力地加以批判和諷刺。千百年來,人們對《水滸傳》中的高俅口誅筆伐,甚至恨不得生啖其肉。那麼,高俅真的有那麼罪大惡極嗎?真實的歷史上有高俅這一號人物嗎?
  • 北宋大奸臣高俅真的害死宋江了嗎?他又是怎麼死的?
    提起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你會想起誰呢? 不少人會說秦檜,他害死了精忠報國嶽飛;還有不少人會說汪精衛,他投降了日本人,做了不少損害民族利益的壞事;還有人說高俅,他十惡不赦,處處與梁山作對,把梁山108好漢害得好慘!
  • 《水滸傳》裡那位作惡多端、八面玲瓏的高俅最後怎麼樣了?
    若要問,誰是《水滸傳》第一大壞蛋?這一殊榮非高俅莫屬了!高俅實在是壞,十惡不赦,詭計多端,虛偽奸詐,惡貫滿盈,人世間所有惡毒的詞彙用在他的身上,都恰如其分。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卑鄙、無恥、下流的高俅,近年來,卻有不少網友替高俅喊冤,說高俅根本不是一位十惡不赦的大奸臣,他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至少沒這麼壞,他著實被冤枉了。真的如此嗎?據宋《揮麈後錄》記載,高俅最初是蘇軾的小秘書,沒錯!是不是很驚訝?
  • 《水滸傳》中的天字號奸臣,其實是個好人!今日揭秘,高俅真身!
    作為中華大地上最出名的電視劇,《水滸傳》幾乎人人都看過。羨慕武松的快意恩仇,也對高俅等奸臣恨的牙根痒痒,但那畢竟是藝術化的歷史,那麼真實的歷史,高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他沒有那麼壞!雖然沒有什麼硬性的能力,但是他的詩詞歌賦、吹吹打打以及踢球都深深的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喜歡,而和上級領導打交道的過程中,感情自然進一步加深了。在《東京夢華錄》記載,高俅主持軍隊爭標競賽,一開始還是吹吹打打,後面就花樣百出,十分熱鬧,讓宋徽宗看了十分開心。
  • 水滸傳中,高俅為何要治王進於死地?王升當初對高俅傷害太大
    高堯輔官至承宣使,也即使相當於水滸傳中的經略府相公,是邊關的最高軍事官員。但是在水滸傳中,高俅並無後只是有個乾兒子高衙內,其實高衙內和高俅是遠房兄弟,是平輩。在水滸傳中,高球出任殿帥府殿帥之後,其實才是正式拉開了水滸傳的序幕,起因就是他逼走禁軍教頭王進,王進又收了徒弟史進,然後一連串的故事各位好漢陸續出現。王進其實在殿帥府過得挺滋潤的,上一任殿帥很器重他,還給他派了兩個牌官當傭人,給他家跑腿使喚,而且王進還能時不時的請個長假在家休息。不過高俅一上任,立即就往死裡整王進,還好母子倆很聰明逃出了高俅的魔掌。
  • 高俅蔡京童貫,水滸傳的三大奸臣,歷史上他們的結局如何?
    前言:說起《水滸傳》這部小說,相信大多數人都非常熟悉的,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小說中的108將具有鮮明的個性,但他們最終的結局大多數不是很好,這其中的原因就要拜當時宋王朝的奸臣所賜。
  • 水滸傳中,林衝敢殺首領王倫,為什麼高俅來到梁山,他卻不敢殺
    在《水滸傳》中,林衝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而且家有賢妻,可謂家庭和事業雙豐收,過著安逸穩定的日子。然後他們所處的年代,所謂的安逸,是短暫的,也是相對的,當時朝廷正面臨內憂外患,奸臣當道,一些人甚至狗仗人勢,到處欺負人,所以民生一直不好。
  • 《水滸傳》中的高俅是否真實存在,為什麼在《宋史》中沒有傳記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正文人物:高俅。《水滸傳》娓娓道來也是從高俅的發跡史開始的。老版的電視劇《水滸傳》也是從高俅霸市的鏡頭開始的。在《水滸傳》中,高俅是個不折不扣的反派,從地痞流氓,幾經轉手,成了宋徽宗的潛邸親信,直至飛黃騰達,無惡不作。然而,在百姓眼中十惡不赦的高俅連在《宋史》中留名的資格都沒有,《宋史》中並沒有高俅的傳記,我們只得從《宋史》的犄角旮旯和其他宋代的文獻中來尋找他。
  • 歷史上的高俅,真的像《水滸傳》裡描述的那麼不堪嗎?
    在《水滸傳》中,高俅是一個殘害忠良、老奸巨猾、十惡不赦的奸臣形象。在小說中,他設計陷害了兩代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林衝,又進讒言導致梁山好漢死傷大半,可以說很多《水滸傳》的真愛粉,對高俅是極度痛恨。首先歷史上確實有高俅這個人,但跟小說描述的差距有多大,其實真實的高俅並沒有那麼不堪。
  • 水滸傳裡的4大奸臣: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下場卻是1個比1個慘!
    水滸傳裡的4大奸臣: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下場卻是1個比1個慘! 高俅。歷史上,高俅沒有水滸中那麼多惡劣的事跡,相反,他得到蘇軾的幫助而登上太尉後,反而在蘇軾被貶時,幫襯蘇家。
  • 40後的蔡京、50後的童貫,70後的高俅與90後的秦檜,誰是頭號奸臣
    蔡京、高俅、童貫、秦檜四人,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宋朝的大奸臣。他們都出生於北宋中後期,但他們算不得上是同一代人。蔡京是40後,童貫是50後,高俅是70後,秦檜是90後。他們誰才是大宋的頭號奸臣?▲秦檜(影視劇形象)這裡比較特殊的是高俅,高俅可以說是在《水滸傳》中出的道。書中將其描繪成一個只會踢球和耍弄權術的廢物,但正史中對其記載很少,應該算不上大奸大惡之人。
  • 高俅最後死了嗎?三版水滸的不同結局:活祭、毒酒灌死、發配滄州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後世多有人寫續傳,其中就有清朝俞萬春先生的《蕩寇志》、清朝陳忱先生的《水滸後傳》、民國程善之先生的《殘水滸》。在這三版續水滸中,奸臣高俅竟然有三個不同的結局,仔細看來,卻都又大快人心。
  • 《水滸傳》中的三大惡人,蔡京、高俅和童貫,他們各有怎樣的下場
    蔡京、高俅和童貫,這三個人並稱為水滸三大奸臣。這三個傢伙,可把梁山好漢們給坑慘了。尤其是高俅和童貫,一個負責收編,一個負責消耗,把108位好漢消耗了個乾淨。看《水滸》的人,對這三個人的印象自然是非常差的,那麼歷史上這三個人是不是會有不同的一面呢?他們的結局究竟是怎樣的呢?
  • 林衝明知高俅會陷害自己,為何還會中了高俅的毒計,誤入白虎堂?
    前言 看過《水滸傳》的一定都知道,林衝是被逼上梁山的,也就是被高俅給逼上梁山的。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從林衝被發配往滄州開始。而林衝被發配往滄州的原因,就是他中了高俅的毒計,誤入了白虎堂。那麼,林衝這樣一個明知高俅是陷害自己的人,為什麼還會中了高俅的毒計呢?
  • 《水滸傳》有四大奸臣,誰的官職最大,下場最好?
    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裡提到了臭名昭著的四大奸臣,分別是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他們狼狽為奸,禍害百姓,好事不做,壞事做絕,遺臭萬年。 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不是虛構人物,都有歷史原型。在真實歷史裡,高俅、童貫、蔡京、楊戩都是朝廷裡炙手可熱的人物。那麼,他們誰的官職最大呢?
  • 水滸傳中魯智深是怎麼救豹子頭林衝的?
    魯智深救林衝魯智深和林衝都是《水滸傳》裡的人物,他們是一對十分默契的好朋友,在《水滸傳》中,魯智深曾救過林衝,那麼魯智深是怎麼救林衝的呢?
  • 你知道蔡京,童貫,高俅三位奸臣的晚年結局如何嗎?
    蔡京童貫高俅這三位奸臣界的大人物。他們的晚年如何呢?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歸宿和結局又如何呢?下面小編慢慢道來。 一、蔡京 蔡京是北宋家,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為蘇黃米蔡,這4人被認為是最能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書法家。蔡京的書法之美在《水滸傳》中也曾提及。
  • 《水滸傳》中,開封府尹為何敢保林衝不死?他不怕高俅報復嗎?
    《水滸傳》中,高太尉本來是想要判處林衝死刑的,可是這個案子到了開封府,被當時的開封府尹給按下來了,最終只判了流配滄州。 那麼,這個開封府尹到底是什麼樣的職位,竟然敢違逆高太尉的意願,救下林衝呢?
  • 《水滸傳》中誰死的最慘?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共塑造了108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書中人物大都是英雄氣短,多數都以慘死而告終,作為頭領的宋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水滸傳》可以分為前後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各路好漢上山的情節,第二部分是歸降於朝廷的情節。前後兩部分,第二部分比較壓抑,很多人都在徵討方臘的時候慘死,108個人中只有少數幾個得以安享晚年。在慘死的這些人中,幾乎很難言哪個人死得最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