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後的蔡京、50後的童貫,70後的高俅與90後的秦檜,誰是頭號奸臣

2020-12-18 翰林編修館

蔡京、高俅、童貫、秦檜四人,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宋朝的大奸臣。

他們都出生於北宋中後期,但他們算不得上是同一代人。蔡京是40後,童貫是50後,高俅是70後,秦檜是90後。他們誰才是大宋的頭號奸臣?

一、從官職上看

從官職上看,秦檜>蔡京>童貫>高俅

秦檜(1090-1155),官至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正一品,封秦國公、魏國公追,後來追贈申王。既是文官之首,又是武官之首;

蔡京(1047-1126),官至太師,正一品,封魯國公,是文官之首;

童貫(1054-1126),官至樞密使,從一品,封廣陽郡王,是武官之首;

高俅(1071-1126),官至太尉,從一品,武官之首;

▲秦檜(影視劇形象)

這裡比較特殊的是高俅,高俅可以說是在《水滸傳》中出的道。書中將其描繪成一個只會踢球和耍弄權術的廢物,但正史中對其記載很少,應該算不上大奸大惡之人。

所以,在誰最奸臣的比拼中,先去掉最「善良「的高俅。

▲蹴鞠,古人的世界盃

二、從權力上看

徽宗當政時,蔡京是老公相,絕對的說一不二的人物,朝堂中的地位也僅次於宋徽宗。

儘管蔡京是權臣,但官家對其還是拿捏得住的。當徽宗換屆到欽宗時,因蔡京為躲避戰亂,舉家遷至南方,被群臣們上書彈劾。蔡京也是接連被貶,最後病死在潭州。

▲蔡京畫像

童貫本人儘管是宦官,但身為樞密使,常年領兵在外,北宋與西夏大小摩擦,大多是童貫的手筆。後來平定方臘,也主要是童貫的功勞。燕雲地區也是由其贖買而回,所以威望很高。

但北宋時期,重文抑武,且兵權一分為幾,很少有武官能左右朝政。真正能在朝堂說得上話的,還得是同朝為官的蔡京。

▲梁山好漢徵方臘示意圖

秦檜的實際權力最高,高到已經威脅皇權的程度:

調動殿前禁衛軍,秦檜幹了;乘金根車,秦檜幹了;設益國府官署,秦檜也幹了;加九錫,秦檜還是幹了,這可是篡位的標準流程。

功高蓋主、兵權在握的嶽飛,趙構忌憚;沒啥功勞、越級調兵的秦檜,趙構更忌憚。

所以直到秦檜死後,趙構才長舒一口氣:「朕今日始免得這膝褲中帶匕首!」

▲北宋開封府

三、從幹的壞事上看

童貫的壞事兒幹得相對來說影響力不大,他之所以被稱為「奸相「,主要也是為了爬上高位,投奔蔡京。

他助蔡京坐上宰相之位,蔡京也舉薦他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兩人狼狽為奸,當時人稱蔡京為「明相」,稱童貫為「媼相」。

童貫贖買燕雲地區也是功過難評。後來兵敗逃亡,被宋欽宗祭了天。也算是壞事沒少做,但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燕雲十六州

蔡京幹的壞事主要是帶著一群人,把北宋搞得烏煙瘴氣。

他擁立新法、大肆剷除異己、結黨營私,還向宋徽宗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人生在世,及時行樂。

可以說是導致靖康之恥的一個重要人物。

▲《滿江紅》

而秦檜在奸臣的領域,可謂採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幹出的事兒讓地獄蓬蓽生輝。

秦檜除了有上面兩位媚主、結黨等罪過外,最重要的是禍國謀反。

▲宋朝皇帝列表

禍國:秦檜和趙構二人,改變了宋金兩國的形勢。

趙構尚可理解,老爹宋徽宗瞧不上他,當年還把他和和張邦昌送去做人質,巧的是,最後兩個人都當過皇帝(張邦昌被金人扶持為偽楚的傀儡皇帝)。

但秦檜的罪過實在不可饒恕,朝堂之上與嶽飛不對付,可以理解。畢竟嶽飛軍功在身,功高蓋主,脾氣又不太好。但你可以罰他、貶他,甚至流放他,但用「莫須有「的罪行殺他,這可是動搖了國之柱石。

▲趙構

謀反:「十惡不赦「中的十惡之首便是謀反,真實歷史中的秦檜,可不是給趙構留虛拍馬、擦屁股的馬前卒,而是「唱邪謀以誤國,挾虜勢以要君」的獨相。他依靠議和之策,敵我通吃,竟作了長達十七年的獨相,更兼樞密使(宋金和議規定「不得無罪而去宰相」)。

後來還加九錫,有篡位之嫌。如果他活的年頭再長些,說不準就與金人互通,端了趙宋江山。

▲嶽飛(影視劇形象)

蔡京,曾有過愛惜人才的舉動,童貫,也曾有過身先士卒。歷史上的奸臣不少,蔡京、童貫二人與呂后、霍光、王莽本質區別不大。

但唯獨秦檜,集所有槽點於一身,實乃奸臣中的奸臣。

相關焦點

  • 高俅蔡京童貫,水滸傳的三大奸臣,歷史上他們的結局如何?
    小說中的108將具有鮮明的個性,但他們最終的結局大多數不是很好,這其中的原因就要拜當時宋王朝的奸臣所賜。《水滸傳》中,一共有三大奸臣,分別是蔡京,高球,童貫。這三個人雖然是小說人物,但歷史上他們是真實存在的,水滸傳中他們最終的命運沒有說得很清楚,歷史上卻詳細記載了他們各自的結局,屢屢陷害梁山好漢的三大奸臣的結局如何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蔡京、童貫、高俅,晚年結局如何?
    北宋有蔡京,南宋有秦檜。這兩位都是宋朝歷史上有名的奸相,禍國殃民。蔡京被流放而死,家族遭到連坐處理,可謂一敗塗地。許多人了解蔡京、童貫、高俅等人是通過小說《水滸傳》而來的,不過宋朝末年的奸臣其實遠遠不止這三位。
  • 你知道蔡京,童貫,高俅三位奸臣的晚年結局如何嗎?
    蔡京童貫高俅這三位奸臣界的大人物。他們的晚年如何呢?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歸宿和結局又如何呢?下面小編慢慢道來。 一、蔡京 蔡京是北宋家,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為蘇黃米蔡,這4人被認為是最能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書法家。蔡京的書法之美在《水滸傳》中也曾提及。
  • 水滸傳裡的4大奸臣: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下場卻是1個比1個慘!
    水滸傳裡的4大奸臣: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下場卻是1個比1個慘! 高俅。歷史上,高俅沒有水滸中那麼多惡劣的事跡,相反,他得到蘇軾的幫助而登上太尉後,反而在蘇軾被貶時,幫襯蘇家。
  • 《水滸傳》中的三大惡人,蔡京、高俅和童貫,他們各有怎樣的下場
    蔡京、高俅和童貫,這三個人並稱為水滸三大奸臣。這三個傢伙,可把梁山好漢們給坑慘了。尤其是高俅和童貫,一個負責收編,一個負責消耗,把108位好漢消耗了個乾淨。看《水滸》的人,對這三個人的印象自然是非常差的,那麼歷史上這三個人是不是會有不同的一面呢?他們的結局究竟是怎樣的呢?
  • 北宋時期,2個「大奸臣」,蔡京和高俅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在前一年,也就是靖康元年的早些時候,宋欽宗下令將被彼時人稱為「六賊」,也就是以蔡京為首的六個位高權重的大奸臣分別處以賜死、罷官、流放、處決、抄家的嚴懲。按歷史文獻記載,北宋「六賊」指的是蔡京、童貫、王黼、朱勔、李彥、梁師成。
  • 高俅真的是奸臣嗎?水滸傳居然「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作為書中的頭號反派,高俅不僅是梁山集團的死對頭,更是將整個北宋王朝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水滸傳》將高俅與蔡京、童貫、楊戩並稱「北宋四賊」,不遺餘力地加以批判和諷刺。千百年來,人們對《水滸傳》中的高俅口誅筆伐,甚至恨不得生啖其肉。那麼,高俅真的有那麼罪大惡極嗎?真實的歷史上有高俅這一號人物嗎?
  • 北宋大奸臣高俅真的害死宋江了嗎?他又是怎麼死的?
    提起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你會想起誰呢? 不少人會說秦檜,他害死了精忠報國嶽飛;還有不少人會說汪精衛,他投降了日本人,做了不少損害民族利益的壞事;還有人說高俅,他十惡不赦,處處與梁山作對,把梁山108好漢害得好慘!
  • 《水滸傳》有四大奸臣,誰的官職最大,下場最好?
    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裡提到了臭名昭著的四大奸臣,分別是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他們狼狽為奸,禍害百姓,好事不做,壞事做絕,遺臭萬年。 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不是虛構人物,都有歷史原型。在真實歷史裡,高俅、童貫、蔡京、楊戩都是朝廷裡炙手可熱的人物。那麼,他們誰的官職最大呢?
  • 水滸傳中,十惡不赦的奸臣高俅,最後是怎麼死的?
    高俅,是《水滸傳》中的頭號反派。受小說影響,民間多將他和秦檜相提並論,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在小說中,高俅將梁山集團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毒殺宋江,讓梁山最終走向了覆滅。很多讀者在哀嘆梁山和宋江命運的同時,也不禁發問,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高俅,他的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
  • 宋徽宗時期的奸臣蔡京、童貫等六賊最後下場究竟如何了
    但是其作為一個皇帝,一點也不合格,在位期間大興土木,大肆揮霍,民間起義不斷,朝堂之上奸臣當道,烏煙瘴氣。要說宋徽宗時期的奸臣,非「六賊」不可,分別指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這六個人中蔡京、童貫最為出名。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特別會討好宋徽宗。這六人在朝堂之上結黨營私、貪贓枉法、荒淫無度、排除異己,但因為宋徽宗的昏庸而享位日久。
  • 《水滸傳》中的天字號奸臣,其實是個好人!今日揭秘,高俅真身!
    羨慕武松的快意恩仇,也對高俅等奸臣恨的牙根痒痒,但那畢竟是藝術化的歷史,那麼真實的歷史,高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他沒有那麼壞!知恩圖報的高俅其實高球這個人還是十分的知恩圖報的,當時因為要提拔他,宋徽宗就把他派到了劉仲武那裡,讓他「鍍金」,而劉仲武也明白皇帝的意思,對高俅多加照顧!而高俅對劉仲武的幫助也是十分感激!
  • 高俅最後死了嗎?三版水滸的不同結局:活祭、毒酒灌死、發配滄州
    在這三版續水滸中,奸臣高俅竟然有三個不同的結局,仔細看來,卻都又大快人心。高俅蕩寇志:宋末六賊全部誅殺,高俅發配滄州宋末六賊分別是蔡京、童貫、梁師成、李彥、王黼、朱勔。《宋史·陳東傳》中,太學生陳東在宣和七年上書:「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釁。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 為什麼說蔡京摧毀大宋王朝的一號奸臣?看完你就明白了
    梁啓超在《李文忠公事略》中說道:「其下者,則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趙高,漢之十常侍,唐之盧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檜、韓侂胄,明之劉瑾、魏忠賢,穿窬鬥筲,無足比數。」 每個王朝的衰落、滅亡都有其自身的、深層次的原因,不能單單認定一個人為罪魁兇手。
  • 《水滸傳》裡那位作惡多端、八面玲瓏的高俅最後怎麼樣了?
    若要問,誰是《水滸傳》第一大壞蛋?這一殊榮非高俅莫屬了!高俅實在是壞,十惡不赦,詭計多端,虛偽奸詐,惡貫滿盈,人世間所有惡毒的詞彙用在他的身上,都恰如其分。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卑鄙、無恥、下流的高俅,近年來,卻有不少網友替高俅喊冤,說高俅根本不是一位十惡不赦的大奸臣,他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至少沒這麼壞,他著實被冤枉了。真的如此嗎?據宋《揮麈後錄》記載,高俅最初是蘇軾的小秘書,沒錯!是不是很驚訝?
  • 從《大宋宣和遺事》看蔡京專權
    《大宋宣和遺事》中記載蔡京的很多事,從記載來看,蔡京是個朝中專權、弄權的大臣,也被後人稱為奸臣。徽宗繼位之後,在位三十六年,改了六個年號,改建中靖國,改崇寧,改大觀,改政和、改重和,改宣和,喜歡書法、繪畫,通三教九流之書,朝歡暮樂,愛色貪杯,任用蔡京、童貫、高俅、楊戩等人,大興土木,營建皇城,還把奇花異獸、怪石珍禽弄到京城花園,濫用民夫百千萬,再加上蝗災、旱災,人們相枕而亡。
  • 奸臣秦檜的一首詩,鏗鏘有力,大氣凜然,顯示了對大宋王朝的忠心
    司馬光 這樣的人物很多,比如唐代精通音律的李林甫,位列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京,明代才華橫溢的大奸臣嚴嵩,著有《嘉樂堂詩集》的和珅等。除這些人之外,還有一個人人熟知、深惡痛絕的大奸臣,他在南宋歷史上兩次拜相,前後執政十九年之久,極力貶斥抗金將士,陷害忠良,阻止恢復,同時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他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秦檜。
  • 作惡多端高俅下場竟如此好
    作為北宋時期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奸臣,高俅絕對要感謝施耐庵,如果沒有《水滸傳》,大約高俅就會被人們忘了。高俅本是個破落戶兒,浮浪子弟,會點槍棒拳腳,踢得一腳好球。結果一次機緣巧合高俅到了瑞王府裡送東西,瑞王正和幾個閒漢在踢球。球滾到了高俅腳下,高俅露了一腳,看的瑞王直叫好,於是高俅就這樣留在了瑞王府。自此高俅深受瑞王賞識,每日跟隨,寸步不離。
  • 如果在梁山上林衝殺了高俅會怎麼樣?
    「奸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特別是對於大奸大惡的奸臣,人們恨不得處置而後快。高俅原是一個地痞無賴,善於阿諛奉承,能說會道又善擅長蹴鞠,幸獲宋微宗的賞識,官居太尉。他侍寵營私,和蔡京、童貫等一批奸臣狼狽為奸,陷害忠良,搞的天下烏煙瘴氣,人們的生活更加悲慘。人們在各地不斷反抗,佔據山林打家劫舍,來發洩對朝廷的不滿。其中勢力最大的是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打著「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號廣招天下的英雄好漢,齊集了一百零八條好漢。聲勢最為浩大,引起了朝廷的不安。
  • 比蔡京高俅還會投機的官場老油條,布局一盤大棋,得利而不被罵
    說起水滸傳的老油條,可是真不少,蔡京、高俅、童貫、楊戩都是些奸詐之人,投機取巧的本事都不小。可是這些人要是與本文主人公放在一塊,就顯得有點小兒科了。那這人是誰?他又有何投機能力?其餘幾位都不喜歡高俅,但不好意思駁朋友的面子,以非常客氣的方式打發高俅到更適合他的地方。經過一系列的「傳球」,把高俅傳給了他真正的主人手中,王都太尉一見高俅,看了小蘇學士的介紹信,心中大喜,還真是對高俅另眼相看,高俅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臺。自此,高俅在小王都太尉府中如魚得水,如同家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