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三大惡人,蔡京、高俅和童貫,他們各有怎樣的下場

2020-12-14 歷史鑑賞者

蔡京、高俅和童貫,這三個人並稱為水滸三大奸臣。這三個傢伙,可把梁山好漢們給坑慘了。尤其是高俅和童貫,一個負責收編,一個負責消耗,把108位好漢消耗了個乾淨。

看《水滸》的人,對這三個人的印象自然是非常差的,那麼歷史上這三個人是不是會有不同的一面呢?他們的結局究竟是怎樣的呢?

一、書法大家蔡京,實在是小人一個,最終客死他鄉。

蔡京原本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與蘇東坡、黃庭堅、米芾並稱為蘇黃米蔡四大家。不過由於蔡京這傢伙人品太差,完全配不上前面那三位,所以大家就把這個蔡改成了另外一個書法家蔡襄。

其實我覺得要論書法,宋徽宗趙佶必須得入選啊,這哥們的瘦金體,絕對是當世一絕。就算是現在看來,都是令人嘆為觀止。

蔡京還是非常有才華的,24歲和弟弟蔡卞一同考上了進士,大家都知道蘇東坡兄弟倆很有才,其實蔡京兄弟倆也十分有才能。

蔡京最早在地方上做官,本著「宰相必起於州部」的思想,宋朝十分在乎官員們的基層工作經驗。不過等到蔡京回到京城做官以後,他開始成了首鼠兩端的那種人。

誰掌權,蔡京就靠著誰,先依附於司馬光,後跟著章惇混,他們失勢以後,蔡京還能趕緊上去踩兩腳。

憑藉著這種本事,蔡京很快成為了北宋的中樞人物。宋哲宗去世以後,蔡京一度失勢,這個時候他又開始琢磨著怎麼討宋徽宗的喜愛,因此四度擔任宰相。

由於蔡京用國家的財力,想了各種辦法討好宋徽宗,所以宋徽宗對他的寵愛超過了所有大臣。甚至將自己的五女兒茂德帝姬嫁給了蔡京的兒子蔡鞗。此外蔡京的四個兒子都成為了朝中大學士,可見家族榮寵達到了何種地步。

宋欽宗上臺以後,蔡京總算遭到了天下士子們的彈劾,認為他是六賊之首,所以宋欽宗這才開始貶謫蔡京。80歲的蔡京在貶謫的路上,死在了潭州。他的幾個兒孫都被流放到了偏遠地區。

二、會踢球的高俅,居然躲過了靖康之恥。

高俅我們就比較熟悉了,原來他是蘇東坡家裡的一個小書童,後來因為會踢球,就成為了端王府的奴才,時常陪伴端王踢球。

等到端王趙佶成為了宋徽宗以後,高俅自然也水漲船高,成為了朝廷命官。別以為高俅只會踢球,這傢伙還是有兩把刷子了。他的文化功底也很深,寫的一手好字,所以去哪兒都能夠得到重用。

他擔任太尉期間,負責訓練軍隊。可他的確沒有這方面才能,所以他訓練出來的人馬,一點戰鬥力都沒有。

在金人南下的時候,他的軍隊被一衝而散,誰也不敢跟金人交戰。而高俅本人更是跟著宋徽宗一路逃竄,忘記了抵抗。

這個時候由於高俅和童貫爭奪權位而發生了矛盾,最終高俅獨自回到了開封。從而脫離了宋徽宗的團隊。也躲過了宋欽宗和宋徽宗之間的權力鬥爭。

在不久之後,金人將宋徽宗、宋欽宗和文武大臣、後宮妃嬪全部都擄到了北方,你別說,高俅運氣好,提前離開了這個團隊,所以倖免於難。

此後高俅在歷史上就銷聲匿跡了,他應該是過著平凡的日子,最後得以善終。不知道梁山好漢們知道了,會不會一口老血吐出三丈高來。

三、宦官將領童貫,被

童貫不曉得什麼時候把自己給割了,所以他是宦官出身。不過這不影響童貫日後的前程,因為他還有帶兵打仗的本事。

年輕時候的童貫還是有點氣魄的,宋徽宗本來打算出兵北上,可是前一天得知宮中大火,認為是不祥之兆,所以禁止童貫出兵。

沒想到童貫卻堅決出兵,收復了四州,從而得到了宋徽宗的賞識,不斷加官進爵。童貫一路高升,做到了武康軍節度使的職位,甚至拜他開府儀同三司,這在宋朝的宦官當中,尚屬首例。當時的人稱呼他為媼相。

1、童貫戰功頗多。童貫打仗的確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曾經徵討西夏,跟他們打了個不分勝負,能不打敗仗,在宋朝算是不錯了。

後來童貫負責平定方臘的叛亂,這個我們很熟悉,在《水滸傳》裡面,童貫帶著宋江領導的梁山好漢去平定方臘,梁山好漢幾乎全都成了炮灰。

而正史當中,平定方臘的人的確是童貫,他花了450天時間。因為這一功勞,童貫被封為太師、楚國公。

2、童貫攻遼失敗。當時金國和北宋籤訂了合約,打算聯合起來對付大遼。本來這是非常好的機會,宋徽宗讓童貫帶著20萬大軍北伐。

金人負責攻打中京,而童貫負責攻打燕京。結果金人這邊把事情辦完了,發現童貫20萬大軍居然打不過奄奄一息的遼軍。

由此可見北宋的軍事實力有多弱小。金人順帶著就把北宋的任務給完成了,宋徽宗還想厚著臉皮跟金人要此前約定的燕雲十六州。

金人發自肺腑地瞧不起北宋,認為北宋的軍事實力太差勁了,這才有了南下滅亡北宋的想法,而這一切都是童貫造成的。

3、得罪了宋欽宗,被殺也是活該。別看北宋末年很混亂,這政治鬥爭的活動一點也沒有減少。宋徽宗把個爛攤子交給了宋欽宗,自己帶著親信跑路了。

宋欽宗打算讓頗有戰功的童貫留守東京,結果童貫居然跟著宋徽宗一起跑了。這也就造成了後來童貫悲慘的命運。

在逃跑的過程中,童貫屢次殺傷無辜,因此不斷被大臣們彈劾。最終童貫被各種貶謫,在貶謫的路上,監察御史張澄在南雄將童貫斬殺。

總結:高俅相對來說,作惡最少。

北宋六賊分別是: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朱勔和李彥。我們會發現,蔡京和童貫以高分上榜,而高俅卻落選了,這是為什麼?

其實仔細翻看歷史,就會發現高俅這個人並沒有太多劣跡。《水滸傳》裡把高俅抹黑成那個樣子,的確有些過分了。

不過沒辦法,對付梁山好漢這件事上,運籌帷幄的是蔡京,實施消耗的是童貫,負責迷惑梁山好漢的人選沒有,只好讓高俅來頂包了。

高俅也是這三個人裡面,地位最低的一個。他當年是蘇東坡家裡的小書童,在朝中還幫蘇東坡說過好話,跟蔡京比起來,這種角色就不算太壞了,因此他也沒有遭到清算。

參考資料:《宋史》、《水滸傳

相關焦點

  • 高俅蔡京童貫,水滸傳的三大奸臣,歷史上他們的結局如何?
    《水滸傳》中,一共有三大奸臣,分別是蔡京,高球,童貫。這三個人雖然是小說人物,但歷史上他們是真實存在的,水滸傳中他們最終的命運沒有說得很清楚,歷史上卻詳細記載了他們各自的結局,屢屢陷害梁山好漢的三大奸臣的結局如何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水滸傳裡的4大奸臣: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下場卻是1個比1個慘!
    水滸傳裡的4大奸臣: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下場卻是1個比1個慘! 高俅。歷史上,高俅沒有水滸中那麼多惡劣的事跡,相反,他得到蘇軾的幫助而登上太尉後,反而在蘇軾被貶時,幫襯蘇家。
  • 蔡京、童貫、高俅,晚年結局如何?
    北宋有蔡京,南宋有秦檜。這兩位都是宋朝歷史上有名的奸相,禍國殃民。蔡京被流放而死,家族遭到連坐處理,可謂一敗塗地。許多人了解蔡京、童貫、高俅等人是通過小說《水滸傳》而來的,不過宋朝末年的奸臣其實遠遠不止這三位。
  • 你知道蔡京,童貫,高俅三位奸臣的晚年結局如何嗎?
    在無邊的黑暗裡,眾多的未解和神秘靜靜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的火炬亮起,讓我們一起開啟探索歷史的旅程,仰望文明的巴別塔! 常言道,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蔡京童貫高俅這三位奸臣界的大人物。他們的晚年如何呢?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歸宿和結局又如何呢?下面小編慢慢道來。
  • 《水滸傳》中的三大惡人,平日裡胡作非為,又有著怎樣的結局?
    《水滸傳》中有臭名昭著的三個大惡人,高衙內、黃文炳、殷天錫,他們本身並沒有一官半職,依仗著親戚或者朋友的權勢,就在地方上胡作非為稱王稱霸。高衙內倚仗著太尉高俅的權勢,在東京城裡肆意搶奪年輕貌美的女子,甚至搶到了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的頭上;黃文炳倚仗著與蔡九知府的關係,心胸狹窄專在鄉裡害人,而且一心只要害死發配江州的宋江;殷天錫的姐姐嫁給了高廉,而高廉是高俅的兄弟,倚仗著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竟然也敢在柴進頭上撒野。高衙內、黃文炳、殷天錫只是三個極小的人物,但是為什麼說他們是三大惡人呢?
  • 《水滸傳》有四大奸臣,誰的官職最大,下場最好?
    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裡提到了臭名昭著的四大奸臣,分別是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他們狼狽為奸,禍害百姓,好事不做,壞事做絕,遺臭萬年。 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不是虛構人物,都有歷史原型。在真實歷史裡,高俅、童貫、蔡京、楊戩都是朝廷裡炙手可熱的人物。那麼,他們誰的官職最大呢?
  • 40後的蔡京、50後的童貫,70後的高俅與90後的秦檜,誰是頭號奸臣
    蔡京、高俅、童貫、秦檜四人,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宋朝的大奸臣。他們都出生於北宋中後期,但他們算不得上是同一代人。蔡京是40後,童貫是50後,高俅是70後,秦檜是90後。他們誰才是大宋的頭號奸臣?一、從官職上看從官職上看,秦檜>蔡京>童貫>高俅秦檜(1090-1155),官至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正一品,封秦國公、魏國公追,後來追贈申王。
  • 北宋時期,2個「大奸臣」,蔡京和高俅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看到這份奸賊名單,很多人都有疑惑:那位僅憑著花拳繡腿和一身出神入化的蹴鞠(足球的前身)本領就青雲直上、飛黃騰達,由一個街頭無賴化繭為手握重兵的掌軍太尉、愣把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逼上梁山的高俅為什麼榜上無名?其實,不光大惡人高俅沒有進「六賊」榜,蔡京的兒子蔡攸,以及楊戩、李邦彥、張邦昌等人都是壞的頭上長瘡、腳底流膿的大奸賊,他們也沒有在榜。這是為何?
  • 高俅真的是奸臣嗎?水滸傳居然「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作為書中的頭號反派,高俅不僅是梁山集團的死對頭,更是將整個北宋王朝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水滸傳》將高俅與蔡京、童貫、楊戩並稱「北宋四賊」,不遺餘力地加以批判和諷刺。千百年來,人們對《水滸傳》中的高俅口誅筆伐,甚至恨不得生啖其肉。那麼,高俅真的有那麼罪大惡極嗎?真實的歷史上有高俅這一號人物嗎?
  • 《水滸傳》中的高俅是否真實存在,為什麼在《宋史》中沒有傳記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正文人物:高俅。《水滸傳》娓娓道來也是從高俅的發跡史開始的。老版的電視劇《水滸傳》也是從高俅霸市的鏡頭開始的。在《水滸傳》中,高俅是個不折不扣的反派,從地痞流氓,幾經轉手,成了宋徽宗的潛邸親信,直至飛黃騰達,無惡不作。然而,在百姓眼中十惡不赦的高俅連在《宋史》中留名的資格都沒有,《宋史》中並沒有高俅的傳記,我們只得從《宋史》的犄角旮旯和其他宋代的文獻中來尋找他。
  • 《水滸傳》中的天字號奸臣,其實是個好人!今日揭秘,高俅真身!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畜生本是人來做,人畜輪迴古到今。——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歷史8點半!作為中華大地上最出名的電視劇,《水滸傳》幾乎人人都看過。羨慕武松的快意恩仇,也對高俅等奸臣恨的牙根痒痒,但那畢竟是藝術化的歷史,那麼真實的歷史,高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他沒有那麼壞!
  • 水滸傳中,十惡不赦的奸臣高俅,最後是怎麼死的?
    高俅,是《水滸傳》中的頭號反派。受小說影響,民間多將他和秦檜相提並論,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在小說中,高俅將梁山集團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毒殺宋江,讓梁山最終走向了覆滅。很多讀者在哀嘆梁山和宋江命運的同時,也不禁發問,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高俅,他的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
  • 揭秘水滸傳:陷害林衝,毒死宋江,作惡多端的高俅最後怎麼樣了?
    高俅是個市井無賴,做過蘇東坡的書童,因此學到了一些詩詞歌賦的基礎知識,還在抄抄寫寫的過程中,練出來了一手好字,這在北宋時期就是很難得的人才了,所以高俅就一路高升,做了殿帥府太尉。他的半邊臉和骷髏一樣,另外半邊臉和正常人一樣,這太厲害了。於是就被舉薦給皇帝了,皇帝就是宋徽宗。林靈素口才很好,幽默詼諧,常常惹得別人哈哈大笑,宋徽宗就被他給說得暈頭轉向了。林靈素告訴宋徽宗,你是上帝的長子,執掌南方,名叫長生大帝君,我是你手下的仙卿,下凡來輔佐您的。
  • 作惡多端高俅下場竟如此好
    作為北宋時期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奸臣,高俅絕對要感謝施耐庵,如果沒有《水滸傳》,大約高俅就會被人們忘了。高俅本是個破落戶兒,浮浪子弟,會點槍棒拳腳,踢得一腳好球。結果一次機緣巧合高俅到了瑞王府裡送東西,瑞王正和幾個閒漢在踢球。球滾到了高俅腳下,高俅露了一腳,看的瑞王直叫好,於是高俅就這樣留在了瑞王府。自此高俅深受瑞王賞識,每日跟隨,寸步不離。
  • 宋徽宗時期的奸臣蔡京、童貫等六賊最後下場究竟如何了
    要說宋徽宗時期的奸臣,非「六賊」不可,分別指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這六個人中蔡京、童貫最為出名。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特別會討好宋徽宗。這六人在朝堂之上結黨營私、貪贓枉法、荒淫無度、排除異己,但因為宋徽宗的昏庸而享位日久。
  • 高俅最後死了嗎?三版水滸的不同結局:活祭、毒酒灌死、發配滄州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後世多有人寫續傳,其中就有清朝俞萬春先生的《蕩寇志》、清朝陳忱先生的《水滸後傳》、民國程善之先生的《殘水滸》。在這三版續水滸中,奸臣高俅竟然有三個不同的結局,仔細看來,卻都又大快人心。
  • 《水滸傳》裡那位作惡多端、八面玲瓏的高俅最後怎麼樣了?
    若要問,誰是《水滸傳》第一大壞蛋?這一殊榮非高俅莫屬了!高俅實在是壞,十惡不赦,詭計多端,虛偽奸詐,惡貫滿盈,人世間所有惡毒的詞彙用在他的身上,都恰如其分。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卑鄙、無恥、下流的高俅,近年來,卻有不少網友替高俅喊冤,說高俅根本不是一位十惡不赦的大奸臣,他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至少沒這麼壞,他著實被冤枉了。真的如此嗎?據宋《揮麈後錄》記載,高俅最初是蘇軾的小秘書,沒錯!是不是很驚訝?
  • 《水滸傳》裡有好幾個太尉?那歷史上宋徽宗一朝都有哪些太尉?
    除了高俅有原型外,的的確確是太尉,而且也是掌管禁軍的;小王都太尉原型王詵,不過那就是個駙馬爺的意思;包括洪太尉的都是虛構人物。其實即便高俅本人,在正史中著墨也比較少,沒有單獨立傳。遠沒有同時期的童貫、蔡京等人有名。北宋末年大名鼎鼎的「六賊」,分別是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朱勔、李彥。並沒有高俅。
  • 《水滸傳》的虛構與寫實
    面對遼金崛起,北宋有畏戰情緒,但求安穩。日本著名史學家宮崎市定的《水滸傳:虛構中的史實》一書說明,北宋危機在於君臣縱慾揮霍,嚴重透支民生。所謂汴梁之繁華,全因榨取全國財力物力,堆成浮華一夢。宮崎市定審視了文學和歷史的界限——《水滸傳》既有與歷史吻合對榫的細節,又有誇大的虛構處理。此書在通俗筆法中融合紮實考證,是以歷史法、文獻法讀小說的典範之作。
  • 水滸傳108好漢中唯有此人打了高俅,最後結局還是完美的
    在端王登基成為皇帝後,高俅便飛黃騰達,很快官至太尉,他逼得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背井離鄉,把另一位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弄得家破人亡。與梁山好漢作對,《水滸傳》結束時候,108 條梁山好漢被高俅陰謀陷害幾近死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