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蔡京童貫,水滸傳的三大奸臣,歷史上他們的結局如何?

2020-12-18 縱觀歷史2020

前言:說起《水滸傳》這部小說,相信大多數人都非常熟悉的,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小說中的108將具有鮮明的個性,但他們最終的結局大多數不是很好,這其中的原因就要拜當時宋王朝的奸臣所賜。

《水滸傳》中,一共有三大奸臣,分別是蔡京,高球,童貫。這三個人雖然是小說人物,但歷史上他們是真實存在的,水滸傳中他們最終的命運沒有說得很清楚,歷史上卻詳細記載了他們各自的結局,屢屢陷害梁山好漢的三大奸臣的結局如何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球

高是《水滸傳》中最讓人討厭的奸臣之一了,憑藉踢一腳好球發家,林衝等眾多英雄好漢都和他有血海深仇。但是在歷史上高俅的名聲沒有這麼不堪,至少不是什麼大奸臣,但也不是什麼大好人,在北宋末期擔任了太尉的官職。

高俅在宋朝貴為太尉,但歷史上對他相關事跡的介紹相對較少,明顯不符合太尉的身份,這說明高俅為官期間政績應該比較差,且歷史上高俅確實深受徽宗器重。不過在北宋南逃後,高俅在開封去世了,死後封為吳國公,屬於善終。高俅總體來說大奸臣算不上,但他高官沒有作為,手握兵權只顧著逃跑,名聲不太好聽。

童貫

如果對童貫不是很了解的話,想必不會知道他是太監。作為北宋末期的六賊之一,童貫憑藉討好徽宗取得信任,逐漸開始掌權,與另一個大奸臣蔡京狼狽為奸,後幫助蔡京當上了宰相,一時間蔡京和童貫兩人權傾朝野,當時有人稱蔡京為「公相」,稱童貫為「媼相」,其實是暗諷童貫,說明他是閹人。

童貫雖然是宦官,但他掌握兵馬二十多年,且又是西北監軍,同時領樞密院事。對樞密院相信有些人不是很了解,這是宋朝時期最高的軍事機構,一般由宦官擔任,其主要作用是削弱宰相的權力,加強皇帝中央集權。

童貫雖然是太監,但他依然滿臉鬍子,這是在史書上有所記載的。掌兵權二十年的他在軍事上有一定的造詣,如《水滸傳》中徵討方臘的戰役,歷史上是童貫的戰功。不僅如此,童貫還參與了徵討西夏,遼東等國家。

童貫的結局可以說是比較悲慘了,太監就是太監,在徽宗南逃的時候,童貫因為過於殘暴遭到了大臣們聯名彈劾,紛紛說明了童貫的惡行,此後一直被貶官,後被發配到了英州,走在半路上。宋欽宗上位後童貫再次被大臣彈劾,列了他十條罪狀,監察御史張澄奉命將童貫處死,首級被送往京城示眾。

蔡京

蔡京是書法家,在書法造詣頗有成就,同時官職也很高,位列百官之首的丞相,但他的丞相之路也頗為坎坷,17年丞相之位就有四次被免職。蔡京能穩坐高位,確實是非常有才華的人,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王安石等人都對他讚賞有加。

和大多數奸臣一樣,蔡京也喜歡對上級阿諛奉承,拍馬屁等,受到了當時的宋徽宗重用,官職一度到了太師,位列百官之首,權力達到了巔峰。不過蔡京雖然博學多才,但貪得無厭,奸詐狡猾,遭到了很多人的彈劾,但每次他都能順利爬起來,重新獲得宋徽宗的信任。

晚年的蔡京窮奢極欲沒有絲毫減弱,損害朝廷利益培植自己的勢力,接二連三遭到百官彈劾,甚至連他的親哥哥都看不下去了,不顧親情彈劾這個弟弟,宋徽宗在得知了蔡京這麼多罪行後,不得不對他處罰,貶官為民。在宋欽宗上位後,蔡京失去了寵信,被貶到了偏遠的南嶺地區,走在半路上因為年事已高經不起折騰,再加上老百姓不願意賣他東西,活活餓死在潭州崇教寺。

縱觀高俅,蔡京,童貫三人,高俅的結局算是不錯的了,沒有參與徽宗,死後封公。蔡京其次,為官期間權傾朝野,宰相之位任職時間也很長,晚年受貶結局稍有悽涼,但咎由自取。童貫的結局最為悲慘,掌握兵權二十年的宦官,一朝天子一朝臣,宋欽宗即位後童貫的結局想必他自己都能猜到的。

相關焦點

  • 你知道蔡京,童貫,高俅三位奸臣的晚年結局如何嗎?
    在無邊的黑暗裡,眾多的未解和神秘靜靜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的火炬亮起,讓我們一起開啟探索歷史的旅程,仰望文明的巴別塔! 常言道,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蔡京童貫高俅這三位奸臣界的大人物。他們的晚年如何呢?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歸宿和結局又如何呢?下面小編慢慢道來。
  • 《水滸傳》中的三大惡人,蔡京、高俅和童貫,他們各有怎樣的下場
    蔡京、高俅和童貫,這三個人並稱為水滸三大奸臣。這三個傢伙,可把梁山好漢們給坑慘了。尤其是高俅和童貫,一個負責收編,一個負責消耗,把108位好漢消耗了個乾淨。看《水滸》的人,對這三個人的印象自然是非常差的,那麼歷史上這三個人是不是會有不同的一面呢?他們的結局究竟是怎樣的呢?
  • 蔡京、童貫、高俅,晚年結局如何?
    北宋有蔡京,南宋有秦檜。這兩位都是宋朝歷史上有名的奸相,禍國殃民。蔡京被流放而死,家族遭到連坐處理,可謂一敗塗地。許多人了解蔡京、童貫、高俅等人是通過小說《水滸傳》而來的,不過宋朝末年的奸臣其實遠遠不止這三位。
  • 水滸傳裡的4大奸臣: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下場卻是1個比1個慘!
    水滸傳裡的4大奸臣: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下場卻是1個比1個慘! 高俅。歷史上,高俅沒有水滸中那麼多惡劣的事跡,相反,他得到蘇軾的幫助而登上太尉後,反而在蘇軾被貶時,幫襯蘇家。
  • 40後的蔡京、50後的童貫,70後的高俅與90後的秦檜,誰是頭號奸臣
    蔡京、高俅、童貫、秦檜四人,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宋朝的大奸臣。他們都出生於北宋中後期,但他們算不得上是同一代人。蔡京是40後,童貫是50後,高俅是70後,秦檜是90後。他們誰才是大宋的頭號奸臣?一、從官職上看從官職上看,秦檜>蔡京>童貫>高俅秦檜(1090-1155),官至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正一品,封秦國公、魏國公追,後來追贈申王。
  • 高俅真的是奸臣嗎?水滸傳居然「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作為書中的頭號反派,高俅不僅是梁山集團的死對頭,更是將整個北宋王朝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水滸傳》將高俅與蔡京、童貫、楊戩並稱「北宋四賊」,不遺餘力地加以批判和諷刺。千百年來,人們對《水滸傳》中的高俅口誅筆伐,甚至恨不得生啖其肉。那麼,高俅真的有那麼罪大惡極嗎?真實的歷史上有高俅這一號人物嗎?
  • 水滸傳中,十惡不赦的奸臣高俅,最後是怎麼死的?
    高俅,是《水滸傳》中的頭號反派。受小說影響,民間多將他和秦檜相提並論,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在小說中,高俅將梁山集團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毒殺宋江,讓梁山最終走向了覆滅。很多讀者在哀嘆梁山和宋江命運的同時,也不禁發問,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高俅,他的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
  • 《水滸傳》有四大奸臣,誰的官職最大,下場最好?
    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裡提到了臭名昭著的四大奸臣,分別是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他們狼狽為奸,禍害百姓,好事不做,壞事做絕,遺臭萬年。 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不是虛構人物,都有歷史原型。在真實歷史裡,高俅、童貫、蔡京、楊戩都是朝廷裡炙手可熱的人物。那麼,他們誰的官職最大呢?
  • 北宋時期,2個「大奸臣」,蔡京和高俅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在前一年,也就是靖康元年的早些時候,宋欽宗下令將被彼時人稱為「六賊」,也就是以蔡京為首的六個位高權重的大奸臣分別處以賜死、罷官、流放、處決、抄家的嚴懲。按歷史文獻記載,北宋「六賊」指的是蔡京、童貫、王黼、朱勔、李彥、梁師成。
  • 《水滸傳》中的天字號奸臣,其實是個好人!今日揭秘,高俅真身!
    ——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歷史8點半!作為中華大地上最出名的電視劇,《水滸傳》幾乎人人都看過。羨慕武松的快意恩仇,也對高俅等奸臣恨的牙根痒痒,但那畢竟是藝術化的歷史,那麼真實的歷史,高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他沒有那麼壞!
  • 高俅最後死了嗎?三版水滸的不同結局:活祭、毒酒灌死、發配滄州
    在這三版續水滸中,奸臣高俅竟然有三個不同的結局,仔細看來,卻都又大快人心。宋末六賊之一,蔡京《蕩寇志》中這六個人的結局與歷史貼合,應是參考了宋史,陳東在書中話語雖然略有不同,大致意思類同。只是之前林衝也曾發配滄州道,在山神廟裡面挨餓受凍,高俅這一個結局,也許是作者特意安排,應了天道輪迴的意思。水滸後傳:蔡京、高俅、童貫、蔡攸都被毒酒灌死《蕩寇志》、《殘水滸》是承接通行版水滸傳七十回,而《水滸後傳》是從一百二十回後續寫。
  • 宋徽宗時期的奸臣蔡京、童貫等六賊最後下場究竟如何了
    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個皇帝,當然他並不是一個好皇帝。宋徽宗是一個藝術成就及其高深的皇帝,尤其以書畫為最,其發明的字體瘦金體獨成一家。但是其作為一個皇帝,一點也不合格,在位期間大興土木,大肆揮霍,民間起義不斷,朝堂之上奸臣當道,烏煙瘴氣。
  • 《水滸傳》裡那位作惡多端、八面玲瓏的高俅最後怎麼樣了?
    若要問,誰是《水滸傳》第一大壞蛋?這一殊榮非高俅莫屬了!高俅實在是壞,十惡不赦,詭計多端,虛偽奸詐,惡貫滿盈,人世間所有惡毒的詞彙用在他的身上,都恰如其分。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卑鄙、無恥、下流的高俅,近年來,卻有不少網友替高俅喊冤,說高俅根本不是一位十惡不赦的大奸臣,他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至少沒這麼壞,他著實被冤枉了。真的如此嗎?據宋《揮麈後錄》記載,高俅最初是蘇軾的小秘書,沒錯!是不是很驚訝?
  • 北宋大奸臣高俅真的害死宋江了嗎?他又是怎麼死的?
    提起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你會想起誰呢? 不少人會說秦檜,他害死了精忠報國嶽飛;還有不少人會說汪精衛,他投降了日本人,做了不少損害民族利益的壞事;還有人說高俅,他十惡不赦,處處與梁山作對,把梁山108好漢害得好慘!
  • 作惡多端高俅下場竟如此好
    評書,小說,演義,戲曲甚至人為演繹,對歷史人物的定位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任何史實只要一被通俗化,人物,事件在老百姓心裡就會駐紮下來並相傳下去,觀音菩薩本男兒都會演化成女兒身,還有啥不能通融演繹的。作為北宋時期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奸臣,高俅絕對要感謝施耐庵,如果沒有《水滸傳》,大約高俅就會被人們忘了。
  • 《水滸傳》的虛構與寫實
    他從史實入手,讓我們窺探《水滸傳》如何在虛構與忠實之間,找到平衡。首先,宋江的身份是最大疑點。作者通過史料比對發現,同時期其實有兩個宋江:一個是在山東、淮南活動的草寇宋江,另一個是隨童貫徵討方臘的將軍宋江。而《宋史》對宋江的記載,偏偏給人以模糊錯覺——好像草寇宋江搖身一變,成了將軍宋江。「正式的文獻或史書裡沒有一處說草寇宋江變成了朝廷的將軍。」
  • 揭秘水滸傳:陷害林衝,毒死宋江,作惡多端的高俅最後怎麼樣了?
    接著林靈素告訴宋徽宗,您身邊的大臣都是和您一起下凡的星宿,指著蔡京、童貫、王黼還有劉妃,一一告訴宋徽宗誰是什麼神。最後,林靈素說,您是天上的大神,是來凡間渡劫的,只要您皈依道教,加上我的點化,就能重返仙界。這一下點到了宋徽宗的痛處,一個皇帝萬萬人之上,要什麼沒有?長生不老、成仙都是他們最需要的,也是做不到的。
  • 水滸傳108好漢中唯有此人打了高俅,最後結局還是完美的
    在端王登基成為皇帝後,高俅便飛黃騰達,很快官至太尉,他逼得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背井離鄉,把另一位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弄得家破人亡。與梁山好漢作對,《水滸傳》結束時候,108 條梁山好漢被高俅陰謀陷害幾近死絕。
  • 《水滸傳》裡有好幾個太尉?那歷史上宋徽宗一朝都有哪些太尉?
    粗看了一下《水滸傳》裡,前後好像一共出場過6個太尉。第1個出場的洪信洪太尉是宋仁宗年間的。屬於宋徽宗年間的分別是小王都太尉王晉卿、高俅高太尉、宿元景宿太尉、陳宗善陳太尉、楊太尉。(不足的請補充。)除了高俅有原型外,的的確確是太尉,而且也是掌管禁軍的;小王都太尉原型王詵,不過那就是個駙馬爺的意思;包括洪太尉的都是虛構人物。其實即便高俅本人,在正史中著墨也比較少,沒有單獨立傳。遠沒有同時期的童貫、蔡京等人有名。北宋末年大名鼎鼎的「六賊」,分別是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朱勔、李彥。並沒有高俅。
  • 《水滸傳》宋江等人結局令人惋惜,《蕩寇志》結局才是真的爽
    所以他們不會有好的結局。梁山無好漢例子一,當祝家莊被梁山賊寇攻破後,扈家莊也跟著倒了黴。扈家莊被宋江第一馬仔李逵帶人燒殺搶掠,寸草不留。莊內上下一百多口人,盡皆被梁山軍所殺。這時扈三娘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親人。宋江為了拉攏她投靠水泊梁山,便認她做乾妹妹。同時,他為兌現自己承諾,又無良的把扈三娘許配給了王英這個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