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高俅是否真實存在,為什麼在《宋史》中沒有傳記

2020-12-14 熱愛歷史的貓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正文人物:高俅。《水滸傳》娓娓道來也是從高俅的發跡史開始的。老版的電視劇《水滸傳》也是從高俅霸市的鏡頭開始的。

在《水滸傳》中,高俅是個不折不扣的反派,從地痞流氓,幾經轉手,成了宋徽宗的潛邸親信,直至飛黃騰達,無惡不作。

然而,在百姓眼中十惡不赦的高俅連在《宋史》中留名的資格都沒有,《宋史》中並沒有高俅的傳記,我們只得從《宋史》的犄角旮旯和其他宋代的文獻中來尋找他。

《宋史》中高俅第一次登場是在正和七年(公元1117年),以殿前都指揮使晉升為太尉。這可謂是橫空出世。宋代後期的官制,殿前都指揮使,從二品的大員,禁軍主帥,相當於現在首都衛戍軍司令,趙匡胤稱帝前做到後周的殿前度點檢,與此類似。太尉,正二品的官,武職升到這兒,就算是到頭了,再想往上升,就要再學習趙匡胤了。太尉近似於現在國防部的部長。而這樣一個位及人丞的要員在正史中盡然沒有傳記。令人不解,按照慣例,做到這個級別的要員,即便生世平平,也要在正史中記記帳,史記中平淡無奇的人比比皆是,偏偏沒有這個當時臭名昭著,應當遺臭萬年的高俅,實在令人不解。

而關於高俅發跡之前的事,就更是無從考證了。不過,《水滸傳》中所說的還是有幾分可信的,高俅確是在蘇軾的手下做過小吏,在皇親國戚的府中做過隨從,管中窺豹,施耐庵寫的高俅的發跡史還是有大概的史實的。

說完高俅的發跡,再說說高俅的晚年。令人唏噓的是,高俅並沒有像傳統話本俗語那樣:「惡人有惡報。」反而有個不錯的晚年,沒受什麼罪責。

根據《宋史李若水傳》和《欽宗本紀》記載,高俅是在靖康元年五月病死於開封任上的。按照當時的慣例,宋欽宗還得在他的追悼會上表示表示,但李若水認為高俅擾亂朝綱,禍國殃民,罪責並不次於童貫,而此時,童貫已經受罪,高俅還能舉行追悼會,是在說不過去,最後在李若水的堅持下,宋欽宗削掉了高俅的官職,追悼會自然就沒戲了。

那很多讀者就有疑問了:怎麼童貫受罪了,高俅沒事?呵呵,說來,這高俅真是狗屎運,因禍得福。

根據《靖康要錄》記載,靖康元年宋徽宗逃時,帶著童貫、梁師成、高俅等這些親信,遠離了開封和那些主戰的大臣之後,沒有了共同的敵人,顯不出來他們的本事了,進而轉變成了他們內部的爭寵,到了泗洲時,童貫等人把高俅撇在了泗洲「控扼淮津」,阻擋追兵,實際上就是。把他擠出來宋徽宗的親信班子。高俅無奈,借著自己生病回到了開封,當年五月,如前文所說,便病死了。

也有讀者認為,高俅並沒有惡行見於史書,認為《水滸傳》對他有過分的抹黑。這點,小編卻是不贊同。在《宋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會要輯稿》以及其他一些筆記,散佚的記載當中,不同人眼中的高俅確是一致的,一個擾亂軍紀,不行訓練,擁軍為奴,只會在宋徽宗面前使巧賣乖的弄臣,導致京城中本該是全天下最精銳的禁軍,變成了一群烏合之眾,一群市井流氓。他沒有明確的惡行見於史冊這僅僅是因為史料的缺失,而不是他洗白的理由。即便真沒有害過誰,他蛀蟲一樣的行為,導致大宋禁軍糜爛,也已經足夠將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相關焦點

  • 高俅真的是奸臣嗎?水滸傳居然「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作為書中的頭號反派,高俅不僅是梁山集團的死對頭,更是將整個北宋王朝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水滸傳》將高俅與蔡京、童貫、楊戩並稱「北宋四賊」,不遺餘力地加以批判和諷刺。千百年來,人們對《水滸傳》中的高俅口誅筆伐,甚至恨不得生啖其肉。那麼,高俅真的有那麼罪大惡極嗎?真實的歷史上有高俅這一號人物嗎?
  • 水滸傳中,十惡不赦的奸臣高俅,最後是怎麼死的?
    那麼,《水滸傳》中的高俅,最後的人生結局到底怎樣呢?很遺憾。《水滸傳》並沒有如讀者所願的那般懲惡揚善。小說的最後,梁山煙消雲散,但四大賊臣卻依然把持朝政,逍遙法外。在水滸原著第120回(最後一回)中,高俅、楊戩仍然在密謀毒殺宋江、盧俊義等人。
  • 《水滸裝》中十惡不赦的高俅是怎麼死的?宋江還是沒有報仇?
    施耐庵的名著小說《水滸傳》中,高俅作為一個反面人物、十惡不赦的大奸臣而被民間所津津樂道。他排行老二,因為提得一腳好蹴鞠【踢球】,所以人家叫他高俅,一開始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場,因為蹴鞠技術了得,所以得到宋代皇帝的弟弟-端王所賞識。
  • 《水滸傳》中,宋江擒了高俅,林衝為什麼不趁機殺了高俅?
    豹子頭林衝是《水滸傳》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是最早上梁山的核心頭領,在梁山的兩次領導人變更過程中都起到了決定全局的關鍵作用,對梁山的發展壯大有著不可或缺的決定意義,是僅次於奠基者王倫、開拓者晁蓋、壯大者宋江之外對梁山最為重要的人物。可以說沒有林衝,就沒有梁山;沒有林衝,就沒有此後的一百零單八將。
  • 《水滸傳》中,開封府尹為何敢保林衝不死?他不怕高俅報復嗎?
    《水滸傳》中,高太尉本來是想要判處林衝死刑的,可是這個案子到了開封府,被當時的開封府尹給按下來了,最終只判了流配滄州。 那麼,這個開封府尹到底是什麼樣的職位,竟然敢違逆高太尉的意願,救下林衝呢?
  • 水滸傳中,高俅為何要治王進於死地?王升當初對高俅傷害太大
    高堯輔官至承宣使,也即使相當於水滸傳中的經略府相公,是邊關的最高軍事官員。但是在水滸傳中,高俅並無後只是有個乾兒子高衙內,其實高衙內和高俅是遠房兄弟,是平輩。在水滸傳中,高球出任殿帥府殿帥之後,其實才是正式拉開了水滸傳的序幕,起因就是他逼走禁軍教頭王進,王進又收了徒弟史進,然後一連串的故事各位好漢陸續出現。王進其實在殿帥府過得挺滋潤的,上一任殿帥很器重他,還給他派了兩個牌官當傭人,給他家跑腿使喚,而且王進還能時不時的請個長假在家休息。不過高俅一上任,立即就往死裡整王進,還好母子倆很聰明逃出了高俅的魔掌。
  • 《水滸傳》中的三大惡人,蔡京、高俅和童貫,他們各有怎樣的下場
    此外蔡京的四個兒子都成為了朝中大學士,可見家族榮寵達到了何種地步。宋欽宗上臺以後,蔡京總算遭到了天下士子們的彈劾,認為他是六賊之首,所以宋欽宗這才開始貶謫蔡京。80歲的蔡京在貶謫的路上,死在了潭州。他的幾個兒孫都被流放到了偏遠地區。二、會踢球的高俅,居然躲過了靖康之恥。
  • 《水滸傳》中的天字號奸臣,其實是個好人!今日揭秘,高俅真身!
    作為中華大地上最出名的電視劇,《水滸傳》幾乎人人都看過。羨慕武松的快意恩仇,也對高俅等奸臣恨的牙根痒痒,但那畢竟是藝術化的歷史,那麼真實的歷史,高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他沒有那麼壞!雖然沒有什麼硬性的能力,但是他的詩詞歌賦、吹吹打打以及踢球都深深的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喜歡,而和上級領導打交道的過程中,感情自然進一步加深了。在《東京夢華錄》記載,高俅主持軍隊爭標競賽,一開始還是吹吹打打,後面就花樣百出,十分熱鬧,讓宋徽宗看了十分開心。
  • 水滸傳中,林衝敢殺首領王倫,為什麼高俅來到梁山,他卻不敢殺
    在《水滸傳》中,林衝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而且家有賢妻,可謂家庭和事業雙豐收,過著安逸穩定的日子。然後他們所處的年代,所謂的安逸,是短暫的,也是相對的,當時朝廷正面臨內憂外患,奸臣當道,一些人甚至狗仗人勢,到處欺負人,所以民生一直不好。
  • 水滸中,高衙內是高俅的「螟蛉之子」,螟蛉之子是什麼?
    高衙內,是《水滸傳》第一惡少。他倚仗殿帥府太尉高俅的權勢,橫行東京街頭,專門調戲良家婦女。在這段話中,對於高衙內和高俅的關係,水滸用了一個詞來表述——「螟蛉之子」。那麼,什麼叫「螟蛉之子」?高衙內和高俅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特殊關係呢?01.什麼是「螟蛉之子」「螟蛉之子」一詞,不僅出現在《水滸傳》中,還多次出現於其他文學作品中。
  • 高俅蔡京童貫,水滸傳的三大奸臣,歷史上他們的結局如何?
    前言:說起《水滸傳》這部小說,相信大多數人都非常熟悉的,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小說中的108將具有鮮明的個性,但他們最終的結局大多數不是很好,這其中的原因就要拜當時宋王朝的奸臣所賜。
  • 林衝明知高俅會陷害自己,為何還會中了高俅的毒計,誤入白虎堂?
    前言 看過《水滸傳》的一定都知道,林衝是被逼上梁山的,也就是被高俅給逼上梁山的。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從林衝被發配往滄州開始。而林衝被發配往滄州的原因,就是他中了高俅的毒計,誤入了白虎堂。那麼,林衝這樣一個明知高俅是陷害自己的人,為什麼還會中了高俅的毒計呢?
  • 《水滸傳》中的王進與林衝,你更欣賞誰?為什麼?
    在小說《水滸傳》中,相比於林衝來說,我還是更喜歡王進。為什麼要把王進和林衝放到一起來比較?因為一開始,他們兩人的相同之處還是比較多的。林衝雖然沒有得罪過高俅,但是他的娘子卻被高俅的義子高衙內相中了,所以他就一再地想要陷害林衝,奪得林娘子,最後就連高俅也參與了進來。王進和林衝的結局是截然不同的。王進最後帶著自己的老母親,一起去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去了,到邊庭上憑藉著自己的一刀一槍,為國殺敵,快意人生。
  • 《水滸傳》的虛構與寫實
    他從史實入手,讓我們窺探《水滸傳》如何在虛構與忠實之間,找到平衡。首先,宋江的身份是最大疑點。作者通過史料比對發現,同時期其實有兩個宋江:一個是在山東、淮南活動的草寇宋江,另一個是隨童貫徵討方臘的將軍宋江。而《宋史》對宋江的記載,偏偏給人以模糊錯覺——好像草寇宋江搖身一變,成了將軍宋江。「正式的文獻或史書裡沒有一處說草寇宋江變成了朝廷的將軍。」
  • 《水滸傳》中的歷史,108將有多少是真?很多綽號與小說不符
    筆者前面也寫過一篇關於《水滸》中符合歷史事實的文章,大致其真實背景只有宋江起義、招安是有過的,另外其起義的歷史背景也是事實,但是,今天要說的是其中的梁山108位好漢,其中會有多少是在歷史上有真人存在的呢?這個問題其實也是無從考證的,除宋江外,其他人至少要有確鑿的證據,也恐怕是不那麼容易了。
  • 歷史上的高俅,真的像《水滸傳》裡描述的那麼不堪嗎?
    在《水滸傳》中,高俅是一個殘害忠良、老奸巨猾、十惡不赦的奸臣形象。在小說中,他設計陷害了兩代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林衝,又進讒言導致梁山好漢死傷大半,可以說很多《水滸傳》的真愛粉,對高俅是極度痛恨。首先歷史上確實有高俅這個人,但跟小說描述的差距有多大,其實真實的高俅並沒有那麼不堪。
  • 《水滸傳》中,陸謙的官職虞候,在當時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宋史兵志》每都有軍使(步軍叫都頭)、副兵馬使(副都頭)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虞候管理100士兵,相當於現在的連長級別。屬於低級軍官。等級不同,「虞侯」的官階和權力範圍也有所不同。官階最高的是廂都虞侯,最低的是將虞侯。
  • 《水滸傳》中八百裡水泊梁山到底在哪裡?
    《水滸傳》裡面八百裡水泊梁山,英雄好漢輩出,那麼真實的梁山在哪裡呢?梁山縣位於山東西南,隸屬濟寧市。但是「梁山縣」這個作為縣名是新中國建立之後才有的,在此之前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梁山作為行政單位。也就是說現如今的八百裡水泊梁山根本沒有水!為什麼呢?!歷史變遷。古代的梁山的確是水泊裡。《五代史》有記:「晉開運元年,滑州河決,環梁山,合於汶水。」
  • 為什麼高俅輕易地做上太尉,宋江奮鬥一生得到的官位反不如高俅?
    可惜這些「小人」的能力從來沒有變過。以宋江和高俅為例子對比一下這兩人的能力差距。高俅是什麼出生,在《水滸傳》裡描述的江湖世界中,高俅是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毬,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毬。
  • 水滸傳中魯智深是怎麼救豹子頭林衝的?
    就這樣林衝被算計發配到了滄州,高俅收買了押解林衝的人,讓他們在中途把林衝解決了,於是當他們押著林衝走到野豬林的時候覺得可以動手了,但是讓他們和林衝沒有想到的是魯智深竟然突然出現了,他暴打那兩個解差,救下了林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