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華為、背靠國資卻虧損 和輝光電攜百億融資計劃衝刺科創板

2020-12-22 瀟湘晨報

原標題:供貨華為、背靠國資卻持續虧損 和輝光電攜百億融資計劃衝刺科創板

在京東方、TCL華星等面板公司打響液晶龍頭地位爭奪戰之時,行業內一家知名度頗高的AMOLED面板製造商和輝光電也悄悄地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創板IPO申請材料。

8月26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和輝光電的科創板上市申請;9月11日,其科創板IPO項目動態更新為「已詢問」。

多位面板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這家公司在業內確實頗有名氣,其OLED(註:AMOLED是OLED的一種,一般簡稱為OLED)面板業務較強,行業地位排在第三第四左右。不過,面板行業是高度規模化的行業,與業內龍頭相比,和輝光電還有不小的差距。

面板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目前,同行業的京東方、維信諾(13.920, 0.05, 0.36%)、深天馬以及TCL科技(7.040, 0.05, 0.72%)等均已登陸A股。在新一輪面板行業競爭來臨之際,能否登陸資本市場對和輝光電來說,就顯得更為重要。

毛利率為負且遠低於同業

和輝光電在招股書中這樣介紹自己的行業地位:公司是國內知名的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是行業內最早實現AMOLED面板量產的境內廠商,打破了AMOLED面板產業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的狀況,開始了AMOLED面板國產化的進程。

目前,公司建設有2條不同世代生產線以滿足下遊不同應用領域、不同規格類型的多樣化需求,均可生產剛性及柔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其中,第4.5代AMOLED生產線量產產能15K/月,第6代AMOLED生產線規劃產能30K/月,其中已量產產能15K/月,另外15K/月產能部分設備已運抵車間。

從具體應用來看,公司主要圍繞中小尺寸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開發了剛性AMOLED和柔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並針對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平板/筆記本電腦等領域提供產品。目前,公司產品以剛性顯示面板為主。

雖然和輝光電是最早實現AMOLED面板量產的境內廠商,但公司仍然處於連年虧損狀態。

2017-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和輝光電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16億元、8.03億元、15.13億元和9.21億元;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0億元、-8.47億元、-10.06億元和-5.46億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經審計的未分配利潤為-7.46億元。

雖然虧損嚴重,但公司不吝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24%、22.40%、27.52%和16.49%。

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系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簡而言之是「燒錢」的行業。和輝光電解釋稱,公司成立以來,逐步加強AMOLED面板行業的產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較高。同時,AMOLED面板廠商從項目建設到達產、完成良率爬坡、實現規模效益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前期固定成本分攤較大,單位成本較高。

毛利率數據可以較為直觀地看到公司與同業的差距。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為負,分別為-99.67%、-70.68%、-31.45%和-29.34%,遠低於同業平均值。

同業可比上市公司中唯一毛利率為負的公司是維信諾(OLED產品),該公司自2018年重組後主要從事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業務,2018年、2019年其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13%和-8.3%,但其毛利率也遠高於和輝光電。

「和輝光電毛利率為負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不良率比較高,二是折舊率較高。面板行業是高度規模化的行業,基本是幾個龍頭掙錢,目前和輝光電的規模還是比較小。」9月14日,一位面板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進一步分析,「和輝光電擁有4.5代線和6代線,月產能各為15K,剛性AMOLED產能相對較小,供應量不大,而且主要供應給一些非品牌廠商,利潤較低。OLED產線投資額較高,回收周期較長,每年設備攤銷較大,AMOLED產線初期很容易產生虧損。」

備戰新一輪面板競爭

拋開虧損的問題,和輝光電還是具有頗多亮點。

從股權結構來看,公司是100%國有獨資,實控人是上海國資委,股權結構相對簡單。三位股東聯和投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上海金聯分別持股75.12%、20.88%、4%。

客戶端看,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華為和小米等;在智能穿戴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華為、步步高(11.420, 0.07, 0.62%)(小天才)、小米、OPPO和VIVO等;在平板/筆記本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步步高和聯想等。

背靠國資,供貨華為、小米等知名廠商,和輝光電比之很多公司擁有更高的起點。

抓了一手好牌,下一步就是如何發展壯大的問題。但面對面板行業這種資金密集型行業的資金掣肘,和輝光電顯然需要更多的融資渠道。

「和輝光電在國內AMOLED產業中處於二三梯隊,登陸科創板有利於和輝光電籌集資金,擴充產能,加大研發投入,提升企業競爭力。」林芝說。

和輝光電錶示,同行業公司多為境內外上市公司,擁有較強的融資能力,其中三星電子、LGD為境外上市公司,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以及TCL科技等均為A股上市公司。相比而言,公司目前的融資渠道相對有限,不利於解決公司快速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

與此同時,和輝光電也意識到規模經濟效應的重要性,其表示,相較於同行業其他公司,公司目前整體產能小於三星電子、LGD等,不利於公司進一步發揮產銷規模經濟效應。

實際上,相比於業務較為一致的維信諾,和輝光電也有超10億元的差距,後者去年營收規模為26.9億元,而和輝光電為15.13億元。

此次和輝光電擬募集資金100億元,投建於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借力資本市場擴大產能的意圖不言自明。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面板行業正在進行深度調整,多家韓企退出LCD產線,轉向OLED進程加速。業內人士認為,OLED的行業前景是毋庸置疑的,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和輝光電募投項目的必要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業內普遍認為,面板行業下一步的機會主要在柔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而和輝光電的優勢在於剛性AMOLED面板。

林芝介紹,目前剛性AMOLED良率最高、產能最大的是三星Display,剛性OLED是否會出現價格戰取決於三星Display的市場策略。目前來看,三星Display剛性AMOLED已經與LTPSLCD展開價格競爭,剛性AMOLED整體市場價格也會受到影響。「和輝光電目前主要產能是剛性AMOLED,會受到價格戰的影響,降低毛利率。」

根據招股書,和輝光電的產線具備生產柔性和剛性顯示面板的能力。其在招股書中坦言,隨著大屏化需求的進一步增加,智慧型手機面臨便攜性和可操作性的巨大挑戰,柔性摺疊屏設計應運而生,但柔性摺疊屏在摺痕及磨損等方面依然具有較大的優化空間,相關技術關鍵點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終端市場上尚未大規模量產應用。

目前和輝光電柔性面板的生產情況如何?公司如何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面對這些問題,公司董秘辦人士未能在記者截稿前有所回復。

但根據招股書,和輝光電已經掌握了多項相關技術。方正證券(8.180, -0.03, -0.37%)研報指出,柔性OLED是智慧型手機確定性趨勢,國內廠商加速崛起。隨著產品良率的提升、產能的釋放,柔性OLED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從而打開行業天花板。

(作者:張賽男 編輯:羅諾)

責任編輯:王婷

【來源:新浪滾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供貨華為、小米,和輝光電衝刺科創板「團戰」液晶面板市場
    據Omdia統計,2019年度,和輝光電佔據全球AMOLED市場出貨量的4.57%,在國內僅次於京東方;在細分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出貨量方面,和輝光電以3.80%的份額位居全球第2名,僅次於三星電子。 如今,這家公司正排隊科創板IPO,而同行業的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以及TCL科技等均已登陸A股。
  • IPO雷達|供貨華為卻依然巨虧,和輝光電何時能「止血」?
    記者 | 曹立CL編輯 | 陳菲遐1和輝光電已向上交所遞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同行業的京東方A(000725.SZ)、維信諾(002387.SZ)、深天馬A(000050.SZ)以及TCL科技(000100.SZ)等均已登陸A股。在新一輪面板行業競爭來臨之際,和輝光電上市顯得更為重要。
  • 和輝光電科創板上市獲受理 實控人為上海市國資委
    中國已佔據全球面板產業半壁江山,行業強大的背後,是一些龍頭企業的崛起,這不,科創板即將迎來一位「升級版」AMOLED面板選手——和輝光電。新股上市上交所8月26日晚間披露,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
  • 和輝光電衝刺科創板 邊虧損邊打價格戰是否可持續?
    和輝光電為國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攻小尺寸AMOLED的研發、生產和銷售。9月11日,上交所官網顯示,和輝光電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問詢。  AMOLED為「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英文簡稱,是基於電極發光的第三代顯示技術。
  • 和輝光電欲登科創板 三年半虧損近34億
    近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輝光電)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問詢。和輝光電是一家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值得注意的是,和輝光電常年「負毛利」虧本銷售顯示面板,公司淨利潤也常年為負值。
  • 科創板日報: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尚處虧損狀態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擬募資37.5億元;中牧股份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 擬募資37.5億元  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
  • 三年半淨利虧損近34億元 和輝光電IPO諸多難題待解
    然而,據筆者查詢發現,和輝光電近三年半淨利虧損近34億元,同時,客戶變動頻繁、採購額的數據披露不一致、產銷率下降、產品質量「亮紅燈」等問題凸顯,都會影響這家顯示面板公司進軍資本市場的進程。2017-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和輝光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1,636.19萬元、80,258.21萬元、151,308.53萬元和92,086.77萬元,整體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不過,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其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99,991.89萬元、-84,732.98萬元、-100,596.98萬元和-54,624.05萬元,三年半合計虧損近34億元。
  • 和輝光電能否順勢借力IPO實現扭虧為盈
    近年來在上海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和輝光電迎來快速發展。據Omdia統計,2019年度,和輝光電佔據全球AMOLED市場出貨量的4.57%,在國內僅次於京東方;在細分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出貨量方面,和輝光電以3.80%的份額位居全球第2名,僅次於三星電子。 不過,出貨量的快速增加並沒有給和輝光電帶來業績的增長。反而,由於持續燒錢搶佔市場的策略,令公司深陷虧損的的困境。
  • 「IPO價值觀」研發投入及產品良率低於同行 和輝光電借力IPO能否助...
    集微網消息 作為國內知名AMOLED面板廠商,和輝光電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近年來在上海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和輝光電迎來快速發展。據Omdia統計,2019年度,和輝光電佔據全球AMOLED市場出貨量的4.57%,在國內僅次於京東方;在細分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出貨量方面,和輝光電以3.80%的份額位居全球第2名,僅次於三星電子。
  • 神奇的東旭光電:現金百億違約不斷,持續虧損危機重重
    東旭光電流動性到底有多緊張呢?《駝峰財經》兩次以郵件形式諮詢東旭光電相關問題,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業績持續虧損,2020年前三季虧12億 債券違約不斷的同時,東旭光電業績也陷入持續虧損的境地。
  • 繼京東方之後,華為再次與上海和輝光電達成合作
    提起屏幕廠商,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屏幕廠商就是三星、LG、京東方等屏幕生產商了,在這幾大屏幕生產商中,作為國產屏幕之光的京東方在最近幾年可沒少受到華為的扶持,哪怕用戶罵得再兇,華為也從來沒有放棄採購過京東方屏幕產品,尤其是在華為mate x和mate xs上,華為更是全系使用京東方的屏幕產品,哪怕產能不足也不使用三星屏
  • 天龍光電兩年虧損子公司失控 得益重組概念股價數次摸高
    原標題:天龍光電兩年虧損子公司失控 得益重組概念股價數次摸高    國內光伏設備龍頭
  • 去年虧了17億,還會繼續虧下去:最年輕的「AI四小龍」雲從衝刺科創板
    孵化自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天生帶有「國家隊」基因的雲從科技,獲得各類國家基金支持,收穫了近十輪股權融資。虧損是AI四小龍無可迴避的問題,2017到2019年間,曠視和依圖的虧損規模都在擴大且仍需要較大的科研和市場投入尋找合適的落地場景。雲從也不例外。
  • 華為供應商騰景科技衝刺科創板:擬募資3.4億 毛利率持續下滑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華為供應商騰景科技科創板IPO提交註冊 擬募資3.4億元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於惠如 11月25日,騰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景科技)科創板IPO提交註冊,興業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 寒武紀上市:虧損 11.8 億,30家資本圍獵、估值500億,晶片時代的...
    3月26日消息,上交所披露,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寒武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至此,科創板受理企業數量達到221家。事實上,自科創板推出,寒武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眾多AI領域公司都備受關注。作為中國發展最快的AI晶片獨角獸,寒武紀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對上市計劃一直諱莫如深三緘其口。
  • 紫光展銳被曝獲大基金等45億投資,正衝刺科創板
    觀察者網注意到,3月17日,多家權威媒體報導稱,正衝刺科創板的紫光展銳將獲得新一輪注資,投資方分別為國家大基金和上海國資委,投資金額各22.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成立於去年10月的國家大基金二期註冊資本超2000億。從一期投資結果來看,國家大基金實現了撬動社會資金、推動半導體產業鏈發展的目的。
  • 背靠「華米OV」,和輝光電80億擴充產能能否助其扭虧為盈?
    11月19日15點30分,在「集微直播間·招股書解密」欄目第六期中,集微網分析師殷君鋒重點從其財務數據、募資計劃等維度,解讀國內知名的AMOLED顯示面板廠商和輝光電。同時,我們還邀請到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以及興業證券高級分析師仇文妍,來一起剖析和輝光電的發展。
  • 靠論文拿投資,8年連續虧損,仍估值500億,這家公司靠的是什麼?
    如今就是這樣一個被資本看好有超強吸金能力,又常年處於虧損狀態的獨角獸要上市了。2020年最後一天,第一個將柔性屏技術應用到手機並實現量產的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柔宇科技」),正式向上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科創板掛牌上市,並希望獲得募資144.34億元。2021新年第三天,柔宇科技遞交科創板IPO申請獲批受理,業界預估上市成功,柔宇科技估值或將超過百億甚至上千億。
  • 工信部:將重點支持面向7大領域的5G創新應用 首批科創板50ETF即將...
    工信部發布今年第二批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 涉5G、人工智慧 工信部辦公廳發布2020年第二批行業標準制修訂和外文版項目計劃,包括5G及下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行業標準。2020年第二批共安排項目計劃779項。
  • 「集微早報」①龍騰光電技術水平低市場份額被壓制,募投項目前景未...
    5月29日#集微早報#★龍騰光電技術水平低市場份額被壓制,募投項目前景未明即將在科創板IPO上會的龍騰光電作為一家液晶面板行業的老牌企業,近10多年的發展都是「不溫不火」。其企業規模不僅被京東方、TCL華星、群創光電、友達光電等企業的拉開距離,也逐步被維信諾、和輝光電等「後起之秀」迎頭趕上,且大有超越之勢。龍騰光電規模較小,不僅不能擴大生產規模佔據更高的市場份額,而且隨著顯示面板技術更新迭代,其產品技術也面臨著激烈市場競爭,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下滑,尤其是在手機面板領域,其出貨量、市場佔有率、毛利率等都呈現下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