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價值觀」研發投入及產品良率低於同行 和輝光電借力IPO能否助...

2021-01-11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 作為國內知名AMOLED面板廠商,和輝光電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近年來在上海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和輝光電迎來快速發展。據Omdia統計,2019年度,和輝光電佔據全球AMOLED市場出貨量的4.57%,在國內僅次於京東方;在細分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出貨量方面,和輝光電以3.80%的份額位居全球第2名,僅次於三星電子。

不過,出貨量的快速增加並沒有給和輝光電帶來業績的增長。反而,由於持續燒錢搶佔市場的策略,令公司深陷虧損的的困境。公開資料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虧損,淨虧損金額分別為-99,991.89萬元、-84,732.98萬元、-100,596.98萬元和-54,624.05萬元,三年半合計虧損近34億元。

由於常年虧損,2019年和輝光電累計未分配利潤高達63.39億元。儘管在科創板申報前公司做了股改,這一部分虧損被註冊資本抵消,但是直到現在和輝光電仍有7.5億元的未彌補虧損。大量未彌補虧損的存在,將導致和輝光電上市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給股東分紅。

而分紅收益是除了價差收益外,投資者最在乎的收益來源之一。目前,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和輝光電常年虧損?此次上市募資100億擴充產能否助其扭虧為盈?

規模不經濟,固定資產攤銷成本高

據招股書披露,和輝光電創立於2012年,註冊資本107.26億元,是國內知名的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量產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以及平板/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類終端電子產品上。

值得一提的是,和輝光電雖然成立時間較晚,在面板領域算是一個後起之秀,但是在上海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整體呈快速發展的態勢。2017-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和輝光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1,636.19萬元、80,258.21萬元、151,308.53萬元和92,086.77萬元,近三年公司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6.68%。

雖然和輝光電近三年營收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但是從營收金額來看,卻遠不及同行業公司。在可比公司裡,京東方目前都已經實現千億的營收規模,TCL科技、深天馬雖然營收規模不及京東方,但都超過了300億的營收金額。從數據的對比來看,和輝光電整體收入規模才15億左右,差距還是非常巨大。

從產能情況來看,和輝光電目前擁有1條4.5代AMOLED生產線和1條6代AMOLED生產線,2條產線合計30K/月。這個產能雖然在剛性AMOLED產能裡面僅次於三星,排名全球第二,但是整體產能和三星、LGD、京東方等公司比起來,差距也是非常明顯。

據了解,行業龍頭三星目前的AMOLED產能已經高達436K/月;LGD產能要低一點,為84K/月,但也是和輝光電的2倍多;國內AMOLED龍頭京東方產能也已經達100K/月。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在產能整體較小的情況下,和輝光電產品相對來說需要分攤更高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而據招股書披露,一條產線的資本支出大概在50億以上,並且隨著產線世代數的增加,產線投資金額也相應增加。以剛性AMOLED產線為例,第4.5代產線按15K/月的產能計算投資總額約50-70億,第6代產線按15K/月的產能計算投資總額約100-140億,基本上是4.5代產線的1倍金額。這麼大額的設備資產投入,如果不能實現大規模量產的話,光固定資產折舊攤銷費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此外,由於公司重資產運營的特性,決定了和輝光電主營業務成本主要以製造成本為主。資料顯示,2017-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主營業務成本中製造費用金額分別為76,664.25萬元、91,633.05萬元、120,201.05萬元和64,450.90萬元,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65.37%、67.21%、60.99%和55.15%。從明細來看,製造費用主要是與生產相關的設備折舊費、間接人工、能源費用等,其中設備折舊費是佔比最大的一塊。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從製造費用佔營收的比例來看,報告期內其佔比分別為124.38%、114.17%、79.44%、69.99%。從數據可以看出,和輝光電光製造費用這一塊就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公司的營業收入了。因此,高昂的製造費用是導致公司毛利率常年為負數,並且最終導致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產能不及行業巨頭的情況下,和輝光電另闢蹊徑,主打剛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並且採取低價策略來搶佔市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行業主要廠商從2017年開始,就已經從剛性AMOLED向附加值更高的柔性AMOLED過渡了。此外,和輝光電產品主要以單純的面板而不是以附加值更高的模組形式出貨,因此導致公司產品售價明顯低於同業平均水平。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公開資料顯示,報告期內和輝光電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的平均單價分別為13.90元/片、16.61元/片、15.70元/片和15.78元/片,而行業平均單價分別為31.40元/片、23.28元/片、24.90元/片和23.65元/片。由此可見,和輝光電售價遠低於行業平均單價,產品附加值及競爭力遠不及同行公司。

持續大額研發投入,但產品良率仍低於同業公司

眾所周知,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系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所需固定資產投入較大,而且對研發技術和生產工藝等要求較高。

2017-2019年,和輝光電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6,789.18萬元、17,974.06 萬元、41,636.72萬元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7.24%、22.04%、27.52%。作為一家以研發驅動型的企業,公司非常重視研發,每年研發投入佔比接近營收的30%,並且研發費用率遠超行業平均值。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雖然公司研發費用率高,但是從投入金額來看,遠不及京東方、TCL、深天馬等行業可比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京東方、TCL每年研發投入都超過了50億元。深天馬雖然研發投入不及行業內第一梯隊公司,但是其研發投入每年也超過了1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和輝光電去年營業收入的金額也只不過15億元而已。

一般來說,較高的資本支出以及研發投入是一家公司產品保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雖然和輝光電每年花大量資金投入研發,但是從產品的良率來看,還是明顯低於行業可比公司。

儘管和輝光電在招股書中並未披露6代AMOLED的良率,但是從去年媒體報導的數據來看,公司第6代AMOLED的良率已經超過70%。從其他廠商的情況看,京東方第6代柔性AMOLED良率已經達到85%;TCL華星光電第6代柔性AMOLED良率也已經超過80%;維信諾6代柔性AMOLED的良率也達到了70%。

此前IHS曾經估計,OLED面板廠要達到盈虧平衡點的良率在60%左右。但和輝光電即使良率達到70%,也並未盈利。維信諾雖然盈利,但是依靠的主要是非經常性損益及其他業務實現的盈利,其OLED業務近兩年也是深陷虧損困境。這都說明行業競爭過於激烈,要達到盈虧平衡點所需的良率變得更高了。

此外,京東方、TCL華星光電、維信諾等公司除了面板業務以外還有其他周期短、現金流較好的業務收入來源。相比之下,和輝光電除了AMOLED面板業務外,沒有其他的業務能為公司提供短期現金流支撐。如果公司在未來幾年不能實現盈利的話,僅靠持續的股東輸血,企業也很難維持正常運轉。

不過好現象是,憑藉著多年的行業積累,公司在消費類終端電子產品市場積累了華為、小米、步步高(小天才)等眾多知名品牌客戶,並且成為其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供應商。此次上市募資100億用於第6代AMOLED 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成功實施後,公司將新增15K/月的第6代AMOLED生產線產能。

隨著未來和輝光電第6代AMOLED生產線產能進一步釋放、產品種類的不斷豐富以及產品良率的持續提升,前期固定資產投入的規模效應將逐步體現,公司產品單位成本也將進一步下降。在相關應用領域需求穩定增長的情況下,和輝光電能否順勢借力IPO實現扭虧為盈,讓我們拭目以待!(校對/Arden)

相關焦點

  • 和輝光電能否順勢借力IPO實現扭虧為盈
    和輝光電能否順勢借力IPO實現扭虧為盈 Joke 發表於 2020-11-18 09:26:38 集微網消息 作為國內知名AMOLED面板廠商,和輝光電可謂是含著
  • 「IPO價值觀」毛利率為負,和輝光電如何走出剛性AMOLED面板「量價...
    為了改善企業盈利能力,和輝光電欲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推動公司發展。近日,和輝光電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得上交所受理,公司擬募資100億元擴建產線,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然而,在剛性AMOLED面板「量價齊跌」的背景下,和輝光電若不能改進產品技術、提升產品良率以及增加產量,其規模效應則難以顯現,公司的經營也將會受到嚴峻的考驗。
  • 「IPO價值觀」主業毛利率走低和研發實力羸弱,偉時電子IPO存...
    不過,近日集微網在《【IPO價值觀】偉時電子盈利能力如「過山車」,大客戶存破產風險成隱憂》一文中,對偉時電子的盈利能力、大客戶存破產風險及客戶與供應商重合等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其與同行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偉時電子還存在核心產品毛利率走低、研發實力羸弱、專利數量偏少等問題,或成為其IPO之路的「絆腳石」。
  • 「IPO價值觀」奧雷德研發費用率/毛利率遠低於同行:核心供應鏈嚴重...
    5年間奧雷德由新三板轉戰科創板,此次能否順利過會仍是未知數。研發費用率/毛利率均低於行業均值儘管奧雷德在產品核心技術上已處於國內OLED微型顯示器頭部企業,並在產品功耗和數位化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其在研發、毛利率等方面的財務數據表現與可比國際企業和國內上市公司相比並不盡如人意。
  • IPO雷達|供貨華為卻依然巨虧,和輝光電何時能「止血」?
    良率成「卡脖子」因素和輝光電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AMOLED是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英文簡稱,是基於電致發光的第三代顯示技術。相比傳統LCD技術,AMOLED具有畫質優良、健康護眼、節能、環境適應性強、形態可塑性強、功能整合性強的特點,但其成本也相對更高。AMOLED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手機、可穿戴設備、平板電腦等領域。
  • 供貨華為、背靠國資卻虧損 和輝光電攜百億融資計劃衝刺科創板
    不過,面板行業是高度規模化的行業,與業內龍頭相比,和輝光電還有不小的差距。面板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目前,同行業的京東方、維信諾(13.920, 0.05, 0.36%)、深天馬以及TCL科技(7.040, 0.05, 0.72%)等均已登陸A股。在新一輪面板行業競爭來臨之際,能否登陸資本市場對和輝光電來說,就顯得更為重要。
  • 安旭生物IPO:研發投入低於同行,多項合同糾紛,誠信存疑
    雖然安旭生物在報告期內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但是有些問題也不能忽視,如,在不斷強調自己技術主導的情況下對研發的投入低於同行,同時,安旭生物與多家公司存在合同糾紛,不論是招股說明書中提到的與浙江浙江時進包裝有限公司的買賣合同糾紛,還是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分公司的財產保險合同糾紛,亦或是未公示的與嘉興智盛服務外包有限公司的合同糾紛,通過內容可以看出安旭生物在合同誠信方面有待加強,商業誠信存疑
  • 背靠「華米OV」,和輝光電80億擴充產能能否助其扭虧為盈?
    點這裡觀看回放增收不增利,虧損額連年擴大和輝光電由聯和投資與上海金聯共同出資創立於2012年,是國內知名的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淨利潤連年虧損的背後,除了當前國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尚處於成長期的初始階段,對研發技術和生產工藝等要求較高,所需固定資產投入較大,且從項目建設到達成規劃產能、完成良率爬坡、實現規模效應等均需要較廠的時間周期等因素之外,和輝光電通過低價搶佔市場也成為其連年虧損的關鍵因素之一。
  • 居家癌症早篩公司諾輝健康IPO
    近日,居家癌症早篩生物科技公司諾輝健康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高盛和瑞銀擔任其聯席保薦人。公開資料顯示,諾輝健康成立於2013年,是國內最早切入結直腸癌早篩市場的企業。它主要提供結腸癌、胃癌等居家早篩產品,目前在北京、杭州、廣州均設有醫學檢驗實驗室。
  • 三年半淨利虧損近34億元 和輝光電IPO諸多難題待解
    不過,由於AMOLED面板產業系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對技術和工藝要求較高,建設周期長,廠商需要持續加大投入,才能保證產品技術領先優勢。近期維信諾、深天馬等紛紛募資擴建AMOLED產線,而前不久和輝光電也於科創板申請上市,欲藉助資本力量實現更好的發展。
  • 淪為IPO門外流浪漢,車貸平臺富勤金融還能上市嗎?
    來源:ipo觀察國內企業選擇海外上市,除了上市標準相比國內寬鬆外,美股的上市審批時間短、效率高也是重要的原因。近幾年在美國上市的互金公司如宜人貸、信而富、和信貸,從披露招股書到掛牌平均周期僅在30天左右,最長的樂信為38天。
  • 港股ipo#螞蟻金服06688:一手4000元定價,人人有份梭哈!
    根據艾瑞諮詢和奧緯諮詢研究,分別按照總支付交易規模及數字金融交易規模計算,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數字支付提供商和領先的數字金融平臺。 筆者僅就估值分析和中籤率分析來談談申購螞蟻的必要性和申購的最佳方案!
  • 和輝光電科創板上市獲受理 實控人為上海市國資委
    中國已佔據全球面板產業半壁江山,行業強大的背後,是一些龍頭企業的崛起,這不,科創板即將迎來一位「升級版」AMOLED面板選手——和輝光電。新股上市上交所8月26日晚間披露,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
  • 和輝光電欲登科創板 三年半虧損近34億
    近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輝光電)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問詢。和輝光電是一家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值得注意的是,和輝光電常年「負毛利」虧本銷售顯示面板,公司淨利潤也常年為負值。
  • 藍箭電子IPO研發遲鈍、增長停滯,被迫低價勉強生存
    此外,與同行相比,藍箭電子的研發實力並不佔優。第一版申報稿介紹,藍箭電子主營產包括分立器件、集成電路等半導體產品,同時對外承接半導體封裝測試業務。但自有品牌下晶片、框架等原材料同樣需要外購買,藍箭電子主營業務即從「從事半導體器件製造及半導體封裝測試」改為「從事半導體封裝測試」。封測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龍頭封測廠商佔據主要市場份額。
  • 和輝光電衝刺科創板 邊虧損邊打價格戰是否可持續?
    和輝光電為國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攻小尺寸AMOLED的研發、生產和銷售。9月11日,上交所官網顯示,和輝光電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問詢。  AMOLED為「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英文簡稱,是基於電極發光的第三代顯示技術。
  • 中捷精工IPO:研發投入背離同行,數人供應商貢獻超億元
    中捷精工的生產經營與下遊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密切相關,此次衝刺創業板面臨的問題並不少,父子控股超9成,收購虧損狀態的實控人控股公司,毛利率低於同行平均值,核心產品競爭力弱,數人供應商貢獻超億元,新晉供應商處罰不斷。這些是否對其上市進程構成了障礙,還要看證監會如何看待。
  • 科創板IPO|仰仗高研發投入,新點軟體闖關科創板IPO能否成功?
    科創板IPO|仰仗高研發投入,新點軟體闖關科創板IPO能否成功?圖片來源:新點軟體招股書  最近三年及一期,新點軟體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7億元、1.86億元、2.31億元及4958.64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4.84%、15.66%、15.14%及31.06%。  新點軟體最近3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3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15.24%,發生的研發費用直接影響公司當年的淨利潤水平。
  • 芯願景IPO:現金流頹勢難擋,研發投入捉襟見肘
    最近三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整體毛利率較高且呈增長趨勢,但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逐年變差,最新報告期未能完全覆蓋歸母淨利潤,且存貨周轉率大幅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此外,公司研發費率嚴重低於同行可比公司,現有技術儲備不足以應對行業技術更新節奏,在以摩爾定律進行技術迭代的IC行業存在技術落後風險。
  • 供貨華為、小米,和輝光電衝刺科創板「團戰」液晶面板市場
    作為國內知名的AMOLED面板廠商,和輝光電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近年來在上海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和輝光電迎來快速發展。在新一輪面板行業競爭來臨之際,和輝光電能否登陸資本市場,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