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 作為國內知名AMOLED面板廠商,和輝光電近年來憑藉「低價搶市」的策略,迅速提升產品銷量,助推其營業收入實現逐年增長,但這也導致其陷入淨利潤持續虧損以及其毛利率為負的狀況。
據了解,和輝光電主要是以剛性AMOLED面板為主,毛利率為負的原因主要系其產品競爭力不強。近年來,隨著京東方、TCL華星、維信諾等廠商的柔性AMOLED產能的釋放,終端廠商逐漸增加柔性OLED面板採購量,導致剛性AMOLED面板需求量減少。此外,三星顯示為了快速搶佔市場,持續調低剛性AMOLED面板價格,致使今年智慧型手機類剛性AMOLED面板價格逐月下降。
為了改善企業盈利能力,和輝光電欲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推動公司發展。近日,和輝光電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得上交所受理,公司擬募資100億元擴建產線,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然而,在剛性AMOLED面板「量價齊跌」的背景下,和輝光電若不能改進產品技術、提升產品良率以及增加產量,其規模效應則難以顯現,公司的經營也將會受到嚴峻的考驗。
淨利潤持續虧損
作為國內知名的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和輝光電主要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其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以及筆電、平板等領域。
近年來,隨著產能的不斷釋放,和輝光電AMOLED產品出貨量快速增加,同時也帶動其營業收入快速增長。2017-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和輝光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1,636.19萬元、80,258.21萬元、151,308.53萬元和92,086.77萬元,整體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
不過,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其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99,991.89萬元、-84,732.98萬元、-100,596.98萬元和-54,624.05萬元,均出現虧損的狀態。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輝光電經審計的未分配利潤為-74,604.34萬元,公司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為負值。若和輝光電不能儘快實現盈利,公司在短期內無法完全彌補累積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和輝光電營收、淨利相背離的主要原因是毛利持續虧損。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毛利總額分別為-58,009.16萬元、-56,313.46萬元、-47,710.56萬元和-26,221.19萬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94.12%、-70.17%、-31.53%和-28.47%,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9.67%、-70.68%、-31.45%和-29.34%。
其中,報告期內,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毛利率分別為-131.70%、-77.86%、-32.76%和-33.13%,智能穿戴類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毛利率分別為-60.97%、-59.35%、-28.38%和-19.17%。而在平板/筆記本電腦領域,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為-94.46%。可見,和輝光電的毛利率仍處於較低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等老牌面板廠商近年來的毛利率均為正增長,盈利能力遠強於和輝光電。或許上述公司均有LCD業務,毛利率不能完全代表公司盈利能力。然而同為經營中小尺寸AMOLED面板業務的維信諾,其毛利率也比和輝光電高,這說明和輝光電的產品競爭力不強,盈利能力較弱。
關於毛利率為負的原因,和輝光電的解釋是AMOLED 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系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行業對技術和工藝要求較高,所需固定資產投入較大,且從項目建設到達成規劃產能、完成良率爬坡、實現規模效益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一般前期固定成本分攤較大,單位成本較高而產生虧損。
未來,如果和輝光電無法實現技術工藝的持續優化改進、產品良率提升以及產量的增加,則規模效應難以顯現,將面臨毛利率難以改善的風險。
產品競爭力不強
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如果產品具有競爭優勢,其毛利率就處在較高的水平,企業就可以對其產品或服務有較強的定價能力,讓售價遠高於其產品的成本。如果產品缺乏競爭優勢,其毛利率就處於較低的水平,企業就只能根據產品的成本來定價,賺取微薄的利潤。毛利率為負數說明產品是虧本銷售的。
據筆者觀察發現,和輝光電毛利率持續為負數,與其產品定價較低有很大的關聯。報告期內,和輝光電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的平均單價分別為13.90元/片、16.61元/片、15.70元/片和15.78元/片,而行業平均單價分別為31.40元/片、23.28元/片、24.90元/片和23.65元/片,均遠遠高於同期和輝光電的產品平均單價。
而在智能穿戴類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方面,和輝光電的平均銷售單價分別為9.85 元/片、8.93元/片、8.85元/片和10.28元/片;而行業平均單價分別為11.96元/片、11.03元/片、9.03元/片和8.64元/片,2017-2019年,和輝光電智能穿戴類產品平均單價均低於同行水平。
憑藉超低的產品價格,和輝光電的銷量迅速增長。2017-2019年度及2020年 1-6 月,和輝光電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出貨量分別為342.54萬片、444.90萬片、971.37萬片和 501.20萬片。智能穿戴類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出貨量分別為399.82萬片、523.99萬片、732.11萬片和454.44萬片,均出現穩定增長的態勢。
據群智諮詢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和輝光電在全球AM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中排名第五,僅次於三星顯示、京東方、LGD和維信諾,市場份額達到3.3%。不過,在柔性AM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方面,和輝光電並未進入全球前五名。
另外,在AMOLED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方面,和輝光電的出貨排名也從2019年國內排名第二,到今年上半年排名第三,其出貨排名也被維信諾所超越。
據了解,和輝光電出貨量排名下降與其產品結構有關,作為現階段國內已有產能規劃中硬屏產能最大的廠商,其產品主要以剛性AMOLED面板為主,柔性AMOLED產品相對較少。隨著京東方、TCL華星、深天馬、維信諾等國內廠商柔性OLED屏產能的釋放,終端手機廠商也逐漸增加柔性OLED面板採購量,導致剛性AMOLED面板需求量逐漸減少。
從產品結構和出貨模式看,柔性AMOLED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智慧型手機的AMOLED出貨量為8700萬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1%。整個第二季度,剛性AMOLED的出貨量同比減少了40.3%,而柔性AMOLED的出貨量則增長了38%。
業內人士指出,柔性AMOLED面板出貨量大增與終端廠商的經營策略有關,目前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旗艦機市場,而在非旗艦的中端市場上,廠商也越來越願意採用柔性AMOLED面板,減少對剛性AMOLED的採購量。
對於和輝光電來說,手機終端廠商選擇增加其柔性AMOLED面板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並非一個好消息。更令和輝光電揪心的是,全球中小AMOLED面板龍頭三星顯示為了快速搶佔市場,持續調低了剛性AMOLED屏的出貨價,導致其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據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剛性AMOLED面板價格月均下降1美金。可見,在剛性AMOLED面板「量價齊跌」的背景下,和輝光電的未來經營將會受到嚴峻的考驗。(校對/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