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沉積技術實現超高解析度,納米金屬3D列印比頭髮小100倍的零件

2020-12-23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南極熊3D列印」(ID: dddyin),作者@南極熊3D列印,原文題目《納米金屬3D列印比頭髮小100倍的零件,瑞士exaddon電化學沉積技術實現超高解析度》,36氪經授權發布,略有刪減。

南極熊了解到,瑞士出現了一家超微細微納級金屬3D列印公司exaddon。他們的CERES 3D列印系統是專為研究人員和科學家而設計,用於在微米級上進行金屬的3D列印微製造(μAM)。

CERES可以在室溫下以納米級解析度列印複雜的微型金屬物體,尺寸從1 μm到最大1000 μm(人類的頭髮一般為80~90微米),並且無需進行後處理。

△視頻:Exaddon電化學沉積微納級金屬3D列印技術

金屬3D列印微製造技術(μAM)基於電化學沉積,原理是:

將一個名為iontip的小3D列印噴嘴,浸入懸浮電解液中;精確調節氣壓將包含金屬離子的液體推進離子頭內部的微通道。液體流量非常小-低至每秒飛升。在微通道的末端,含離子的液體被釋放到3D列印表面上。然後將溶解的金屬離子電沉積為固體金屬原子。

△電化學沉積微納級金屬3D列印工藝過程

這些金屬原子一起生長為小零件中的體素。光學力反饋記錄每個體素的3D列印完成情況,直到所有體素都被列印出來並構造出完整的對象物體為止。電化學3D列印過程在室溫下進行,可產生非常高質量的金屬結構,而且無需任何後處理即可直接應用。在南極熊看來,這個技術創新性極強,並且在微觀精細加工製造領域有著很好的應用潛力。

通過光學方法測量作用在離子尖端噴嘴上的力,並實時反饋回系統,再進行過程控制。這樣就可以檢測模型對象的哪些體素已被3D列印出來。CERES 微納級金屬3D印表機

CERES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可以以微米級和亞微米級的解析度3D列印複雜的純金屬物體。此外,它支持不同材料製成的液體和納米粒子。CERES結合了納米級精確定位、氣壓驅動的液體分配、電化學沉積和光學力反饋。最新的作業系統已經具備CAPA軟體,具有直觀的圖形用戶界面,可無縫連接系統的所有部分。至關重要的是,CERES可以在室溫下進行列印,而無需進行後處理。它無需支撐結構即可列印懸垂零件,這種能力與其他金屬增材製造技術有著巨大的區別。為了保證實現高精度的列印,系統配備了兩臺具有計算機輔助對準功能的高解析度相機,還支持自動離子吸頭裝載以及3D列印結構的拍攝錄像可視化。設備參數:

標準3D列印平臺尺寸為15x15毫米和25x25毫米。 定製成型平臺最大可達100x70 mm最高200 μm / s的處理速度XY±250 nm和Z±5 nm定位精度應用案例:微線圈製造直徑小於300微米的線圈,對於工業界和科研界來說,是一個複雜而困難的挑戰,傳統方法幾乎無法解決。得益於電化學沉積3D列印微製造技術,使用標準列印噴嘴可以實現直徑縮小到10微米的線圈。使用定製噴嘴,直徑可以更小。這是哈佛醫學院和Exaddon公司之間的一項合作項目。

技術應用優點:

直接印在接觸平面上提供多種設計支持純銅優良的導電性更複雜的設計可行:-平面線圈-纏繞多個線圈-股線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徑微晶片封裝

微晶片越來越小,封裝工藝通常成為減少封裝總數的限制因素。需要從根本上重新考慮如何連接和控制管芯,以及如何將管芯連接到PCB或其他有源管芯區域。藉助CERES系統,可以印刷微小的導電跡線,並可以實現不同區域之間的橋接。可以實現其他技術無法實現的直徑和形狀的連接器和接觸柱。科學與基礎研究目前已經證明,微米和納米聚合物結構的行為與其宏觀對應物的行為不同。但是,對於金屬物體,它仍然充滿未知,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和研究機會。

藉助CERES系統,可以3D列印複雜幾何形狀的純金屬微結構,從而可以在很小的尺度上更好地了解金屬物體的行為。它還允許研究各種各樣的新材料和納米粒子,並為電化學領域開闢了全新的應用視野。優點:

完全由高機械性能的金屬製成前所未有的設計自由度零件的合併和拆分可控允許測試自定義架構,以獲得最佳的衝擊吸收和其他性能高頻技術

對高速通信和信息訪問的需求導致對帶寬的需求不斷增長。高帶寬意味著高頻和短波長。短波長意味著纖細的天線和結構;使用電化學沉積微納級金屬3D列印技術,您可以進入THz範圍,製造出其他任何技術都無法實現的微小天線;利用CERES系統進行的微加工工藝可實現太赫茲,保持全球領先位置。晶片破損缺陷修復

在晶片生產中提高產量是微晶片製造商最持久的目標之一。但是對微晶片和晶片進行功能和性能測試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故障而損壞新品;在大多數情況下,就對性能不佳或損壞的產品進行分類和報廢。

使用CERES系統,特別是使用μAM技術,可以直接在裸片上修復破損的缺陷。可以通過在不同晶片區域之間添加連接線來對高精度諧振電路進行調平。

相關焦點

  • 微細3D列印陶瓷來了!摩方第二代超高精密微立體光刻3D列印系統
    南極熊導讀:全球高精密3D列印技術及精密加工能力解決方案提供商,摩方科技發布的第二代超高精密微立體光刻3D列印系統,列印幅面和列印速度都大幅提升,而且擴展了材料體系,不只是光敏樹脂材料,甚至包括陶瓷等更多功能性的材料也實現了微納級精度的3D列印。
  • 智能製造:複合材料3D/4D列印技術
    具體來說分為薄片層疊(SL)、直接燒結技術(DED)、粘合噴射成型(BJ)、材料噴射成型(MJ)、熔融沉積式成型(FDM)、光固化列印技術(SLA)、粉末床熔合成型(PBF)七大類。無論使用哪種成型方法,複合材料的3D/4D列印通常是通過複合個噴嘴來實現。
  • 疊加的魅力 3D列印之熔融沉積成型技術(全文)_3D印表機_辦公列印3D...
    1熔融沉積成型技術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中文全稱為熔融沉積成型,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3D列印技術,該技術是美國Stratasys公司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發明。
  • 金屬3D列印或引發重大裝備生產模式變革
    增材製造(又稱3D列印)技術,是一種通過簡單二維逐層增加材料直接實現三維複雜結構製造的數位化、智能化、低成本、短周期先進位造的技術。它突破了傳統零件成形和加工製造技術的原理限制,從理論上來講,不依賴於傳統工業基礎設施,僅僅通過簡單的「二維數字列印」就可以直接製造出任意內部結構和外形、幾何尺寸的高性能三維複雜結構。
  • 今日Nature:實現《星際迷航》科幻!3D列印超高分辨物體僅需幾秒
    今日,德國布蘭登堡應用技術大學Martin Regehly和洪堡大學Stefan Hecht報導了VAM的最新研究進展,該技術允許以高達25微米的特徵解析度和55立方毫米/秒的固化速度列印固體物體。研究人員稱這個過程為X線攝影(Xolography),因為它使用兩束不同波長的交叉(x)光束來固化整個物體。
  • 金屬3D列印技術變革火箭發動機製造!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44億...
    南極熊導讀:截至2020年,多數火箭製造商,特別是火箭發動機,都已經開始應用金屬3D列印技術來生產零部件,甚至還有的更徹底——整個火箭都是3D列印的。世界最強大的火箭發動機廠商之一Aerojet也不例外。
  • 帶11個3D列印零件,NASA「毅力」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
    而值得注意的是,11個3D列印製成的金屬零件將隨著毅力號漫遊車開啟火星漫步,這將是一個3D列印歷史上的裡程碑。l 點擊文中出現的紅色字體打開延伸閱 l根據3D科學谷的深度了解,在11個3D列印零件中,有5個在NASA毅力號漫遊車的PIXL儀器中。飯盒大小的設備是X射線巖石化學行星儀器的縮寫,它將通過在巖石表面發射X射線束進行分析,從而幫助流動站尋找化石微生物生命的跡象。
  • 金屬3D列印產業鏈的關鍵構成:SLS、DMLS等技術
    大多數粉末床融合技術都採用在構造物體時添加粉末的機制,從而將最終組件封裝在金屬粉末中。該技術優點是可塑造堅固的功能部件,完成複雜的幾何模型製作;劣勢是體積小、鑄件成型慢。第三類:直接能量沉積直接能量沉積-DED技術,由雷射在沉積區域產生熔池並高速移動,材料以絲狀或粉末直接送入高溫熔區,熔化後逐層沉積,稱之為雷射直接能量沉積增材製造技術。直接能量沉積技術包括雷射、電子束、等離子等幾種不同的熱源。
  • SLM金屬3D列印技術如何?
    由德國Froounholfer研究院於1995年首次提出,是一種金屬粉末的快速成型技術,用它能直接成型出接近完全緻密度的金屬零件。SLM技術克服了選擇性雷射燒結(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技術製造金屬零件工藝過程複雜的困擾。
  • 湛江金屬3d列印哪裡不錯_東莞市鼎軒三維科技有限公司
    湛江金屬3d列印哪裡不錯,東莞市鼎軒三維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鼎軒三維科技有限公司是新型產業發展聯盟的中小企業,在東莞長安高速路口附近。湛江金屬3d列印哪裡不錯, 對於3D列印服務商而言,3D列印怎麼報價,成本怎麼計算,通常都是基於耗材成本而定。
  • 打破裂微小氣泡,金屬無孔隙3D列印
    雷射粉末床融合(LPBF)是一種3D列印技術(也稱為增材製造),它可以直接從數字模型中列印具有複雜幾何形狀的金屬零件,而不受傳統製造路線的設計限制,這有可能徹底改變生物醫學、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然而,由LPBF印刷的零件通常比由常規方法製造的零件包含更多的孔這嚴重阻礙了它們的應用,因為氣孔是導致零件失效的最有害的缺陷之一。
  • 金屬3D列印全球發展狀態
    DED定向能量沉積技術在全球金屬3D列印系統銷售收入中所佔的市場份額為8.3%,而Metal FDM熔融擠出,BJT粘結劑噴射和其他技術的合計份額約為7%。 LB-PBF技術的主要優點是所得零件的良好機械性能、高密度和高解析度。該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種可用的金屬合金中,可實現高度的設計自由度。通過接近最終形狀的生產和未熔化粉末的回收,減少了廢料。 但是,由於在冷卻過程中產生的內部殘餘應力會導致零件變形或破裂,因此構成了限制。
  • 中國首次實現太空3D列印!為何3D列印技術能「火上天」?
    自此前美軍使用3D列印技術製造可重複使用的N95口罩,引發眾人關注後,3D列印技術近日進一步「登堂入室」,實現「上天」。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上搭載了一臺「3D印表機」,這將是我國首次太空3D列印實驗。這次3D列印試驗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領銜,是首次在太空中開展連續增強纖維複合材料的3D列印試驗。這次實驗的意義重大,往小了說,將為飛船長期在軌運行和維護、空間站製造工具打下基礎;往大了說,有望在未來通過太空製造實現超大尺寸零件3D列印,實現在軌擴建空間站。
  • 多雷射、超大型金屬3D列印的時代或已到來
    該項目於2017年11月推出,旨在將金屬部件的增材製造加速至少10倍,重點呈現從訂單到完成金屬3D列印組件的數字和物理增值的整體視圖,目標是向增材製造的新一代技術邁進。該項目截至本月結束,所有課題均取得了技術上的飛躍。
  • 金屬3D列印材料的應用領域分析
    目前,金屬3D列印技術主要有「粉床選區熔化」技術和送粉/送絲「熔化沉積」技術兩類。其中,「粉床選區熔化」技術適合小型、複雜構件的製造,而「熔化沉積」技術則適合重大裝備大型關鍵承力構件的製造,不過其技術難度更大。 為了使3D列印成品達到更好的效果,加快與3D列印技術配套的材料研製、升級十分關鍵。深入研究熔化沉積列印過程中的熔池冶金、凝固、熱物理、固態相變等超常材料製備與成形基礎問題,對於3D列印技術的推廣應用意義重大。
  • 3D列印加工汽車零件,通用成立3D列印增材製造中心
    3D列印經過不斷的發展,應用的行業領域越來越多,而且3D列印的應用不在局限於列印模型樣本了,隨著3D列印材料的發展,和列印工藝的進步,3D列印已經開始應用到工業製造中,其他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加工汽車零件,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家開始用3D列印加工零件,下面悟空列印坊3D列印就來為大家介紹下通用成立增材製造中心,用於加工汽車零件。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SLM金屬3D列印設備NXG XII 600:實現前所未有的設計自由
    打開APP SLM金屬3D列印設備NXG XII 600:實現前所未有的設計自由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18 15:01:57
  • 美國LLNL研究液態金屬噴射(LMJ)推進液態金屬3D列印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按需滴液金屬噴射是一種用於金屬零件增材製造的強大技術。這種方法的成功取決於克服若干技術挑戰。這些挑戰中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單個均勻液滴的受控可重複噴射。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研究團隊模擬了一種新興的金屬三維列印技術「液態金屬噴射」(LMJ)中的液滴噴射過程,這是液態金屬列印技術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方面。金屬的增材製造(AM)是一項強大的技術,可實現無與倫比的設計自由度的零件的快速生產。
  • AEROSINT和ACONITY3D開發多材料金屬3D印表機
    Formnext Startup挑戰賽獲勝者此前宣布與德國金屬加工專家Aconity3D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兩家公司之間已經開始了一項新的聯合銷售協議,該重塗機將成為Aconity MIDI +的可選附件。使用Aerosint的重塗機創建的雙金屬零件 圖片來自Aeros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