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發現美景,文字分享生活。你知道北京城槐樹的故事嗎?
槐樹你可了解的不多,但是槐樹對於老北京人來說,可是十分有意義的。北京城太靠北了,所以很多喬木都不能適應北京的自然環境,只有槐樹,適合北京的自然環境,在老北京城的歷史中,有很著名的12棵槐樹,槐樹也成為了北京城的一種文化。這十二棵槐樹,現在有些老北京還能掰著手指頭一棵一棵說出名字。但是現在對於很多旅遊的人來說,對於北京城和槐樹,都知之甚少。前些日子,頂著凜冽的寒風,去看北京城現在面積最大的槐樹林,收穫頗多。
我之前是知道北京和槐樹的一點故事的,只不過都是道聽途說,這次去北京槐園,遇到了一位資深老北京,詳細給我介紹了槐樹和北京,尤其是說出的十二名槐名單,我很吃驚。儘管說到底地方我大多都去過,但是自己從未注意到這些名槐。這裡給出一個名單,看看你看知道幾棵?
這十二棵名槐分別是:1.國子監「羅鍋槐」、2.什剎海宋慶齡故居「鳳凰古槐」、3.北海公園畫舫斎之「唐槐」、4.景山公園「鎮山唐槐」、5.故宮的「紫禁十八槐」、6.北京故宮「角樓槐」和御花園「蟠龍槐」、7.密雲馮家峪鄉上峪村的「槐樹王」、8.香山公園東門外的「香山槐」、9.曹雪芹故居「葫蘆槐」和「歪脖槐」、10.臥佛寺「姜家槐」、11、萬壽寺「萬壽槐」、12、東嶽廟「壽槐」。
且不說那些名槐,有時間我也一定要去一棵一棵仔細觀賞。既然我去的是京城槐園,就給大家仔細來介紹一下京城槐園。京城槐園是個以槐樹為主的公園,位置在朝陽區平房鄉東五環路以東,面積不小,京城槐園的北邊緊挨著就是東壩郊野公園,之前我說過。我也是去東壩的時候,注意到了槐園。
京城槐園遊玩,除了常規的槐樹林之外,這個公園裡還有一個叫觀唐藝術區,這個藝術區裡邊和798類似,有一些藝術坊,還有一個觀唐美術館,據說很不錯,只不過我去的時候因為疫情原因,這個地方不對外開放,我也就沒有進去。
京城槐園裡邊,和正常的公園沒有多大的區別,有廣場和草坪,還有一些供人們健身的設施。公園的這些特色我不贅述,我要重點給大家說下公園裡的槐樹,雖然看著這些樹很粗糙,但是這些樹對於北京來說,卻有特殊的意義。
就樹木而言,我們知道南京以梧桐著稱,而北京的文化符號就是槐樹。有很多的文學作品,都談到了北京的槐樹。
《五月的北平》中是這樣來描述:「尤其槐樹,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種人家,到處都栽著有。在五月裡,你如登景山之巔,對北平城作個鳥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參差在綠海裡。這綠海就大部分是槐樹造成的……北平這個地方,實在適宜於綠樹的點綴,而綠樹能亭亭如蓋的,又莫過於槐樹。」足以見得槐樹在北京的地位!
除了以上我說的《五月的北平》之外,還有一本書叫《五月槐花香》說的就是發生在北京的故事,這本書的知名度更高一些。
其實老北京城和槐樹關聯,更多的是借著槐樹質樸而堅韌的性格,濃鬱而蓬勃的生機來烘託當時北京城的文化,現在的北京,每年五月的時候槐花一樣會芬芳,但是知道北京城和槐樹的文化的人越來越少了,就像是這北京槐園一樣,冷淡!
我建議大家在明年開春的時候,可以到這個槐園去看看,這裡的春色應該是很不錯的。雖然我是冬季去的京城槐園,但是我不建議大家現在去,因為現在確實破敗。等到五月份的時候,離開北京市中心,到這裡看看老北京的情懷,是很不錯的!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助你!我是行者降帥傑,關注我,了解更多有趣的旅遊攻略和文化知識。如果你也喜歡行走,可以加入我的文旅圈子,我們一起暢談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