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大網友的印象中,烏克蘭是良田沃野,遍地美女的東歐小國。大多數人可能會關心2014年的廣場革命,對烏克蘭的軍工和農業也有所關注。但很少有人會關心烏克蘭的經濟發展,更別說這個國家的債務狀況了。
其實,債務問題已經成為了烏克蘭必須面對的挑戰,它關係到烏克蘭的安危,是懸在烏克蘭人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烏克蘭硬幣)
儘管烏克蘭擁有豐富的資源,肥沃的土地,堅實的工農業基礎和一大批接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素質民眾。但從1991年烏克蘭獨立以來,這個國家的財政狀況從來都不充裕。
當時的烏克蘭實際上和其它前蘇聯國家一樣面臨市場經濟,國營單位效率低下的問題。對此,從第二代總統列昂尼德.庫奇馬開始,烏克蘭大力推動了私有化政策。但與西方的私有化不同的是,烏克蘭的私有化並沒有惠及大多數中小企業和普通民眾,而是讓有權有勢的寡頭們鑽了空子,以極低的價格侵吞了大量資產。
久而久之,烏克蘭的經濟壟斷在寡頭和外國資本手中,烏克蘭政府根本無力負擔國家的財政運轉。於是,向國際社會尋求貸款和援助就成為了必要的抉擇。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烏克蘭在海外進行借款的主要對象除了俄羅斯,美國等主權國家以外,最大的資金方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他們能夠為烏克蘭提供遠超大多數主權國家能力的貸款,而正是這些貸款維繫著烏克蘭的財政。
國際貨幣基金簡稱IMF,它和世界銀行一樣定期評估全球貿易狀況,並擁有特別提款權。它的資金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德國等全世界最發達的幾個國家。
要想從IMF手中借到錢,就必須答應同意他們嚴苛的借款條件。當年的烏克蘭,正是在承諾擴大私有化經濟,實行經濟改革的基礎上拿到了貸款。這些貸款從庫奇馬時代一直累積到現在,已經達到了數百億美元的規模。
(烏克蘭貨幣,格裡夫納)
如果加上烏克蘭政府的所有外債,據IMF估計,烏克蘭在2020年的債務已經達到了830億美元。相當於讓每個烏克蘭人背負了大約1880美元的債務,而烏克蘭在2019年的GDP只有1537億美元。
這對於烏克蘭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壓力。更何況,為了刺激經濟發展,彌補戰爭造成的創傷,加上前總統波羅申科和現任總統澤連斯基不斷增加財政支出,烏克蘭對貸款的需求只會變得更高。烏克蘭需要貸款,沒有貸款就沒有足夠的財政支出,也就無法實現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宏圖大志。
然而,債務終究有一個期限,不斷上漲的債務總額也必須要有與之匹配的經濟增長速度平衡才能避免風險。
(烏克蘭民眾)
烏克蘭總理貢恰魯克曾指出,烏克蘭只有在未來20年內保持每年4%以上的經濟增速才能在改善烏克蘭民眾的生活質量,並達到今日波蘭的經濟水平,避免違約。
而如果烏克蘭未來20年的經濟增速在1.5%以下,那麼烏克蘭就有違約的風險,並成為下一個希臘。而在2019年,烏克蘭的經濟增速是3.2%。從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烏克蘭還不會成為希臘,他們還有能力和希望創造更多的財富。
但如果還不起債務,或者違約。那麼烏克蘭將很難再借到資金,烏克蘭將面臨破產的威脅。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對於最大債權方IMF來說,他們並不希望烏克蘭違約,不然他們的貸款就全打了水漂兒。因此,即便烏克蘭政府多次面臨債務違約的危險,IMF還是會慷慨解囊為他們提供援助,延長借款期。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IMF會直接幹預烏克蘭的經濟政策,指揮烏克蘭政府該怎麼治國。從某種意義上說,IMF已經幹預了烏克蘭的主權。
在IMF看來,烏克蘭應該和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一樣"去工業化",埋頭發展農業和服務業。這將沉重打擊烏克蘭的重工業,對烏克蘭的綜合國力受到削弱。
(烏克蘭的農田)
目前,烏克蘭的經濟狀況還沒有那麼糟糕。從2017年開始,烏克蘭逐漸恢復了經濟正增長。依靠對外出口的農產品每年帶來了了100多億美元的貿易順差。2014年克裡米亞入俄和內戰爆發曾讓烏克蘭的官方貨幣格裡夫納跌成了廢紙,如今它卻穩住了匯率,讓美元與格裡夫納的兌換比達到了1比28。這無疑是在表明,這個國家的未來希望猶在。
人們常說銀行是"晴天借傘,雨天收傘"。烏克蘭得以苦苦支撐,離不開IMF沒有"雨天收傘"。
(烏克蘭前總統,糖果大亨波羅申科)
如今烏克蘭要想在未來繁榮富裕,擺脫債務的枷鎖,就必須面對腐敗,寡頭壟斷等種種挑戰。在面臨債權方的種種條件,面對依然普遍貧困的烏克蘭民眾時,烏克蘭政府的抉擇極其重要。
是生存還是毀滅,是富裕還是貧窮,烏克蘭的未來,取決於烏克蘭自己的選擇。(作者:朱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