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性格,不是能力,而是……

2022-01-17 一星期一本書

ID:duhaoshu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種現象:

有些人性格相近、能力相似,各自的命運卻天差地別。

是什麼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性格、能力決定一個人的下限,格局卻影響一個人的上限。

胸襟有多開闊,眼界有多長遠,膽識有多非凡,看到的世界就有多大。

所以,你什麼格局,就什麼命。

演講中,他說有位學生跟他抱怨,自己正在遭遇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簡直沒法活了。但白巖松認為,一個人過得不好,通常是因為格局太小。在他看來,格局小的人,都有著明顯的共同點:習慣性放大一切,以消極悲觀的心態看待一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擊垮一個人的卻往往不是事件本身。一位同學工作多年,依舊停留在基層崗位,老闆承諾的福利也遲遲沒有兌現。劉墉得知後,故意跟他說:「這麼壞的老闆,不做也罷。但你豈能白幹了這麼久,總要多學一點再跳槽。」不僅每天留下來加班,還積極提升英文水平,學習商業文書的寫法。他笑著回答:「不跳槽了,老闆現在對我刮目相看,給我升職又加薪。」格局小的人習慣於放大困難,在無盡的抱怨中作繭自縛。格局大的人則擅長看淡危機,在積極的嘗試中逢兇化吉。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瑣碎妝屑上沉陷。」

遇事多往高處站、遠處看,那些跨不過去的坎,都會變成向上延伸的路。多年前,他創辦的企業剛剛起步,就接到了一筆巨額訂單。只要完成這個訂單,企業就可以從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但郭臺銘做出了令人意外的決定,邀請了幾家經營困難的同行企業共同完成。員工們表示不理解,他卻說:「競爭固然是好事,但競爭中也要有合作,互利共贏才能營造一個更好的經營環境。」果然,幾年後,他的公司遭遇危機,合作過的企業紛紛伸出援手。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決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看得比較長遠,空間就比較寬廣,就不會對得失看得太重。凡事斤斤計較,贏了眼前的蠅頭小利,丟的是今後的似錦前程。每次有人麻煩他拿下快遞或點個外賣,他都不情願地拒絕。每次領導要求他加班做一點事,他就生怕拿不到加班費。一起吃飯時,他總是衝過去佔最好的座位,打車回家時也要搶著坐在後排。哪怕他主動去爭取,也會被領導以經驗不足為由而拒絕。明明出身、能力都夠格,卻敗在了自己機關算盡的精明。

馬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格局小的人身處隧道,看到的只有眼前的利益,往往會因小失大。格局大的人立於山巔,心中有他人,眼裡有天地,才能贏到最後。張藝謀第一次拍攝的諜照大片《懸崖之上》上映,觀眾好評如潮。有人說,張藝謀不愧為「大師」,隨便拍拍都能吊打一眾後輩。但沒有誰生來就是大師,從默默無聞到萬眾矚目,他贏在從不給自己設限。三十多年前,他懷著導演夢從電影學院畢業,只當上了一名為劇組掌鏡的攝影師。在《老井》劇組工作時,他意外被導演吳天明看中,邀請他出演男主角。毫無表演經驗的他沒有退縮,特意跑到農村體驗生活,危險動作也親自上陣。最終,他完美塑造角色,並深受導演賞識,得到了執導電影的機會。他之後拍攝的《活著》、《紅高粱》等作品,接連獲國內外大獎,成為受人景仰的大導演。功成名就後,他沒有局限於電影導演的身份,而是接下執導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重任。經過整整兩年的策劃、創作,他完成了一場美輪美奐的盛會,被人尊崇為「大師」。如今,71歲的他仍活躍在臺前,挑戰諜戰、警匪、文藝等不同類型的影片,還嘗試拍攝了電視劇。如此旺盛的創作力令人嘆服,作家許知遠評價:「四十多年來,沒人像他一樣,即使在高度受限的環境下,仍做出如此廣泛的嘗試。」從不固步自封,不斷探索全新的可能性,讓他一次又一次地登上巔峰。生命有多精彩,取決於涉獵的廣度、目標的高度和格局的遠大。

就像作家何權峰所說:

「一個人想到的是當下『我能做什麼』,這樣的人只能做範圍之內的事。有的人想到的則是未來『我要做什麼』,他們往往可以突破當下的局限。」滿足於當下,停留在舒適區,到頭來除了蹉跎歲月,一無所獲。放眼於未來,拓寬自身邊界,遲早會實現高屋建瓴,見識不凡。人生好比是一個池子,而你的格局決定了這個池子有多深有多大。倘若你的池子只是方寸大小,那麼不管你往裡面倒多少水,池子很快就滿了。為人處事的態度,看待問題的角度和人生規劃的寬度,都會影響你的命運。

作者:許朝暮,匍匐前進,步履不停,十點讀書籤約作者。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 一星期一本書經授權發布。

主播:林靜,中文系畢業的電臺主持人。願多年後,故事不再傷人,陽光依舊溫暖,你如此迷人。讓我的聲音和別人的故事陪你每一個不眠的夜晚。微信公眾號:晚聽經典、靜聽林靜。喜馬拉雅FM:主播林靜。新浪微博@DJ林靜。


相關焦點

  •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好壞,不是能力,而是這3樣東西
    我們判斷一個人的命運好壞,往往容易把能力視為第一要素。能力強的人,機遇不少,命運也不會差。但是,能力並非第一要素,相反,以下這3樣東西才是決定人命運好壞的重要判斷。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生活現實,這是毋庸置疑的。就像做生意,你投入的本錢越大,將來獲得的利潤也就越多。生活中,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苦難;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淡泊名利,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
  • 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能力從來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這種天道思維
    有的人,一事無成,卻總是將此歸結為自己的命不好,怪自己智商不夠,怪自己能力不行!但其實,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想明白,造成你人生困境的,造成你命運不好的,其實從來並不是能力跟智商,也並不是人脈跟後臺關係,或許它們可以左右你的命運,卻不能決定你的命運去往何方,該往哪裡走。
  • 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李玫瑾教授:是性格而非智力
    最近《哪吒》電影中有句臺詞可謂是火遍全網,「我命由我不由天」,讓不少人都鼓起勇氣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可要說影響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我聽到過很多答案。在父母和孩子的眼中能夠決定命運的,大多數選擇的是智力。
  • 天道思維告訴我們: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從來不是能力和智商
    命運是一個人一生的軌跡。決定命運的是什麼?是智商?能力?還是背景和地位?能力和智商可以影響一個人,但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格局決定未來,思維決定行動。真正決定你命運的,正是這種天道思維。一個人的格局很重要,格局大的人對世界的認知就越廣,對事物的發展規律就越明白。他們更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同時知道自己應該拒絕什麼,因此做事就越容易獲得成就。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的高度與格局,並不是能力,而是內在的志向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出息,內心是否強大,並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種後天學習的東西。真正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往往是我們內在的志向。一個人的內在志向會驅動我們努力,直到我們變成自己想要的人。擁有了志向,就沒有你攀登不了的高山。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這句話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就先要學會立志,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不是環境,不是命運,而是自己
    一個人如果是放任自流,活著活著就活不明白了。一個人若是高度自律,就一定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戰勝自己的內心,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在自己的內心裡,會藏著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呢?答案是自卑和自傲。自卑會讓自己缺失信心和勇氣,自傲會使自己失去機會和朋友。一個人如果不能戰勝自己內心裡的自卑與自傲這兩大心魔,必定會事倍功半,甚至是一事無成。
  • 主宰命運的,不是機會,而是選擇
    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曾經說過:「決定你是什麼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選擇」。在這個世界上,有能力的人有很多,有才華的人也有很多,但並不是所有有能力有才華的人,都有一個幸福而又圓滿的命運。因此,在人生的道路當中,不能夠僅僅只看重自身的能力,也不能僅僅去依靠機會來成就自己。這一生,主宰命運的,不是機會,而是這兩個字:選擇。人生在世,你或許會面臨許多的機會,也或許會引來許多的挑戰,但選擇卻是唯一的。
  •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李玫瑾教授坦言:是性格而非智力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聽起來霸氣,那你是否思考過「我」中有哪些因素最終決定了你的命呢?我年輕的時候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人到中年我就在「稟性難移」這四個字面前低了頭,也隱隱約約感覺到性格對於人生的影響,直到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講座,這種觀念越來越強烈。
  • 《天幕紅塵》:從葉子農的結局,深感性格決定命運不是說說而已
    《天幕紅塵》:從葉子農的結局,深感性格決定命運不是說說而已石油大亨羅家明的自殺,牽扯出了背後一個默默無名的人,葉子農。住著破舊房子的葉子農幫羅家償還了105萬美元的債務,他貧窮的生活現狀和做事的大膽高效引起了債主們的關注,從而將他推進多事之秋。
  • 高僧說:一個人命好不好,不是面相決定的,而是看這3處,很準!
    高僧告訴我說,一個人命好不好,不是面相決定的,而是看這3處,很準!第一處:看他有沒有好心態高僧說:心態好,命就好!心態是橫在人生之旅的十字路口,人們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走,走向成功;也可以朝著錯誤的方向走,陷入失敗。高僧指出,面對這種人生的十字路口,並沒有能力高低之分。
  • 早安勵志句子,決定我們一生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選擇
    三 *女人讓男人刮目相看的不是美麗,而是自信。女人讓男人俯首稱臣的不是霸氣,而是王者歸來的底氣,女人讓男人跪倒在石榴裙下的不是赤裸,而是嫵媚!早安!四 *抱怨是一種毒藥,它能摧毀你的意志,降低你的身價,摧殘你的身心,削減你的熱情,抱怨命運不如改變命運。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畢竟抱怨不等於解決。
  • 《易經》告訴你:影響一個人的,不是命運,而是這兩個因素
    看了《易經》才明白,影響一個人的不是命運,而是這兩個因素,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行動。1、過去的經歷,形成一個人的想法。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個人過去的經歷和經歷往往構成他餘生的信念和想法。這就形成了個人看法。
  • 性格決定命運?也許是認知的差距,決定了無數人的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我們可謂耳熟能詳,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比如韋小寶的性格是圓滑的,所以他能夠在江湖和官場上如魚得水。而茅十八的性格是直率的,所以他差點就被砍頭。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難以改變的,如果按照性格決定命運的邏輯,那人的一生就沒有多大意思了。
  •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好壞,也許不是能力,是這三樣東西,要注意
    鬼谷子這一生命運坎坷,但則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一位呼風喚雨的影響頗深的一個人物。他的縱橫學說可以說成那時候的制勝之道,誰要想在當時得到 一席之地,就一定要明白縱橫之道。鬼谷子厭倦了那時候的政治權利,因此隱居深山。可是他的學生把他的大學問承傳弘揚了出去,導致他不出山林,名聲也傳得較遠。在其中較為知名的便是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
  • 這些富人思維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這些富人思維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富人從不覺得任何事情麻煩,只要開始幹,就會慢慢守得雲開變得簡單,收穫能力與成長。
  • 讀了《易經》才知道,決定你一生的,不是命運,而是這關鍵的兩點
    以前的我也有這種感覺,但讀過易經後才知道,決定人生的,並非命運,而是自己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努力。從過去到現在,決定著你的未來。以往的經驗,形成了一個人的觀念。現在你的性情中,隱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 易經: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運氣,而是堅持和付出
    一、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為什麼對一個人的事業有幫助?因為任何成功的事業,都不是給自己帶來了利益,而是給別人帶來了利益。幫助的人越多,自己的成功才越偉大,才能稱得上有意義。如果沒有別的天賦,能夠把人做好也是天賦,這就是一個人成功的特質,值得賀喜。二、出眾的本事能力俗話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世上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數不勝數,但是能夠建功立業,取得成功的人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
  • 一個人「命」好不好,不是看長相,而是這三個地方,很準
    貝多芬曾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決不讓命運所壓倒。」現實生活中總是不公平的,因為有的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而有的人一出手就要拼了命地奔跑,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命運難道真從一出手就已經定格嗎?答案是否定的,在現實生活中,生活雖然很殘酷,但是它卻從來都不會辜負一個努力的人,只要願意努力奔跑,到最後結局都是能夠有所改變的。
  • 性格決定孩子命運,那麼是什麼決定孩子性格?
    一條高贊回答是這樣的:「只要你的孩子性格自信樂觀,未來基本廢不了,畢竟心理學家傑克霍吉說『性格決定命運』;柴契爾夫人又驗證了『性格決定選擇,而選擇決定命運』。」遺憾的是,我們總是成年後才意識到性格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而當我們成為父母后,又把重心放在孩子的智力和特長上,越來越忽略掉孩子的性格特質。紀錄片《性格的真相》經過科學求證後得出結論:「遺傳因素決定了性格的40%到50%,性格的其他決定因素來源於環境。」
  • 性格決定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話說王鳳儀先生年輕的時候,在人家當長工,雖然工錢微薄,但幹活仍然非常認真。鏟地的時候,他處處注意保護禾苗,把雜草埋到土壤深處,以免來年發芽。而跟他一起幹活的王老四則亂幹一氣,只求完成任務,還對王鳳儀說:「你幹活所用的心計和力氣,都比我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