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2耳光離家出走,20年後父親已經痴呆,董卿為他推掉了所有主持

2020-12-23 愛吃的小璽子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麥家。

他是一位作家,雖然我們不知其人,但是我們若是提到他的作品,可能就會肅然起敬。

比如《解密》《暗算》《風聲》等等。

他最早寫過很多的諜戰作品,有的大火,隨後被拍成電視劇、電影,繼而也都爆火於各大影壇。

但是,正是這樣一個最擅長「解密」的人,卻始終解不開自己的心結。

1964年,麥家出生於浙江富陽的一個小鄉村,由於家庭背景不好,麥家從小就忍受著各種異樣的眼光,甚至就連老師都歧視他。

麥家:被童年困住的人,想要逃離,必須有英雄氣質

根據麥家的一次回憶錄,他提到:辛酸童年是最好的歷練。

是的,就在麥家小學參加運動會的時候,他的比賽成績優異,奪得了冠軍,但是他的成績並不被大家認可,最後被老師取消了這個項目。

他就只能躲在角落裡哭泣,這樣還不算完,同學們見狀又開始對他拳打腳踢。

十二歲時,有的同學當眾辱罵他的父親,他與人爭論,後來父親來了,不分青紅皂白的,當眾扇了他兩耳光。

血,從他的鼻孔流出,淌進了嘴裡,又順著脖子流淌進麥家受傷的心靈。

這兩記耳光,徹底將父子二人之間的親情打斷。

也正是從那起,他,再也沒有喊過爸爸。

就是這樣,他和父親的矛盾越來越深,他憎恨父親,憎恨那些恥笑自己的同學、老師,甚至他有時候憎恨自己的故鄉。

終於,1981年高考,麥家考取了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用麥家的話來說「終於離開了這個讓他傷透了心的地方」。

從此遠走高飛,漂泊異鄉,他甚至將自己的名字從蔣本滸改成了麥家。

一走,就是二十多年。在外面給家裡寫信,抬頭只寫母親,不提父親。

浪子回頭20年,回家後卻發現父親已痴呆

這20年裡,身負著複雜感情的麥家,創作出了《解密》《暗算》《風聲》等經典的諜戰作品,曾經那個備受欺負的小孩,如今也長成了中國著名的作家。

時間到了2008年,汶川發生芮氏8.0級,飽含悲傷的麥家趕往地震災區,瞬間就被眼前的這幅畫面深深的刺痛。

正當他想為災區做點什麼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和他父親年齡差不多大的老人,正抱著一個孩子在廢墟上大哭,心中的酸楚,在天災人禍的催化之下,讓他想起了自己的故鄉,想起自己的父親。

從災區回去後,麥家做了兩件事:

一是聯合他的文學圈的作家朋友,籌集千萬資金,為災區捐錢捐學校。

二是決定回到自己離開20多年的老家,去看看和他「冷戰」了20多年的父親。

之後,44歲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在一個陰雨霏霏的下午,悄悄的回到了那片土地——那片讓他悔恨多年的故土。

當麥家回到熟悉的老房子,看到了正在門口抽旱菸的老父親。

屋簷的水,順著青瓦片滴答,順著麥家的脖子,滴進麥家年久失去滋潤的心裡。

年逾花甲的老父親,抬頭看了一眼麥家,好奇的問:

「你找誰啊?」

麥家輕聲的喊了一聲字「爹,是我」,並報出了自己的乳名。

老父親只是搖搖頭,繼續低頭抽菸。

麥家徹底愣了,在這個躺椅上,一臉落寞的老人,真的是當年狠狠扇自己耳光的父親嗎?

麥家不肯放棄,俯下身子,握住老父親充滿老繭的手:「我回來了。」

父親依舊,只是喃喃道:

「那我兒子在哪裡啊?」

......

原來,自己的老父親已經患上了嚴重的阿爾茲海默症,已經記不住任何人。

哪怕,是自己最牽掛的兒子。

或許是災難對家庭的毀滅解開了麥家的心結,但是當他喊出那聲「爹」時,那個臉上布滿皺紋的老人已經把一切都忘記了。

他沒有留給兒子任何和解的機會。

隨後的麥家,不管工作有多忙,他都會抽出時間回家看看父親,給他按按摩,餵他吃吃飯,一遍遍的喊「父親」

他一直期望父親有一天能醒過來,然後原諒自己,哪怕是一笑泯恩仇。

可惜的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並不是交給時間就能完成的,過去了,可能再也無法挽回。

當麥家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時,說的最後一句話:

「等我寫完稿子再回來看你」

可是最終那句「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還是出現了,就在2011年的凌晨,父親與世長眠。

父親去了那頭,電話的這頭,是麥家的痛哭。

在父親去世後,麥家沉默了多年。

那年也正是他名聲最為鼎盛的時期,他沒有選擇繼續發光發熱,而是選擇了封筆,消失於世人眼前。

50歲時,他選擇重新啟程,他想要寫一個故事,來填補心中的遺憾。

這次的故事,與諜戰無關。

就這樣,「諜戰之王」這次的故事當中,首次提到了「父親」和「故鄉」,他用充足的文字,為自己的餘生找到了一種和解。

2019年,這個充滿悔意的故事終於畫上了最後一個句號,定名《人生海海》。

莫言讀過後讚不絕口,為了他,董卿推掉了所有主持

去年在《人生海海》正式發布前,董卿為了能參新書發布會,推掉了所有的節目。

在發布會上,讀起麥家向父親寫的致歉信,也讓董卿默默地流淚。

讀完《人生海海》之後,董卿說:

「我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電腦。天色越來越黑,可是我覺得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去開燈。電腦藍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臉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淚。」

因為《人生海海》戳中了她內心最脆弱、最敏感的部分。

在《人生海海》出版前,麥家給莫言發了一條簡訊。

很少寫推薦文語的莫言,為《人生海海》鄭重地寫了推薦語,並連連感嘆自己把這本書已經看了兩遍了。

他說:「這部《人生海海》,麥家把家底子都抖擻出來了。」

麥家在《人生海海》中塑造了兩個父親,一個是他現實生活中的父親,另外一個就是虛擬中的上校,也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父親。

《人生海海》講述了一個風光無限的上校。

他當過白軍,參加過紅軍,還當過軍統特務,後來還入朝作戰。他是木匠,還是醫生,一身武藝,卻抵不過時代對自己人生的嘲弄。

在經歷生命種種的無奈、消磨、笑柄與罪過之後,「人生海海」不僅是一句感嘆,還意味著一種英雄主義。

既有生命的殘忍,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有人說:「如果你覺得你的命運是可恨的,你和你的命運產生了矛盾和衝突,甚至受不了的時候,不妨去看一看《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語,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於此意。

它告訴我們生活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無論生活多麼艱難,我們都要好好活下去。

全書59.9元精裝版,一次又一次把倉庫賣空後,又一次新上架。

也就不到一件襯衫的價格,在此書中卻可以經歷千百種人生!

如果您也想品讀這本書,可以點擊下方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因2耳光離家出走,再相逢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因2耳光離家出走,20年後回頭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麥家——一個很多人並不熟悉的名字。被扇2個耳光後與父親決裂,一怒之下離家出走麥家出生在浙江富陽一個叫蔣家村的地方。因為家庭出身問題,麥家從小就生活在同齡人的歧視中,連老師都羞辱他。
  • 麥家因兩耳光離家出走,20年後回家父親患痴呆,董卿熱淚盈眶
    麥家因兩耳光離家出走,20年後回家父親患痴呆,董卿熱淚盈眶親情並沒有愛情的波瀾壯闊,也沒有其他情感那般有著強烈的共鳴。可它卻是唯一無法割捨的情感。若人生是無盡的旅程,那親情便是如一守望的家園。曾因兩耳光便與父親決裂、離家出走的年輕人,20年後回頭,父親卻患痴呆,如今的他卻只想彌補過失。文字道不盡歉意卻足以感動世人,甚至董卿都為其動容。作為作家麥家已然功成名就,可作為子女他始終留下了無可避免的過錯。
  • 因2耳光離家出走,20年後回頭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麥家對該詞的解讀又深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2019年,時隔8年,茅盾文學獎麥家帶著他的新書《人生海海》重新出山。
  • 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再相逢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
    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因為對故鄉的恨意,他畢業後輾轉十幾個城市都不願回家,漫長的二十年,家書從來都是寫給母親,他在心底對父親完全關上了門扉。畢業後,少年用了11年撰寫《解密》後一戰成名,從此,中國多了一個新生的作家叫麥家。
  • 年少賭氣離家20年,再相逢父親已老年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
    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因為對故鄉的恨意,他畢業後輾轉十幾個城市都不願回家,漫長的二十年,家書從來都是寫給母親,他在心底對父親完全關上了門扉。畢業後,少年用了11年撰寫《解密》後一戰成名,從此,中國多了一個新生的作家叫麥家。
  • 12歲農村少年遭打,卻被父親扇耳光,結仇20年後,父親已老年痴呆
    12歲的麥家,受到霸凌,被父親當眾扇了2個耳光,依然決然選擇離家麥家多次談起他備受煎熬的年少。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親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這幾頂來自家庭成分的「黑帽子」在特殊的歷史時期不斷發酵,成為他最深切的痛苦與負累。
  • 為了他,高曉松連夜從美國飛回,董卿推掉所有主持,他有何魔力?
    突然回醒,決定回家,父親已患老年痴呆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麥家站在地震現場,看著一幕幕人間慘劇,看到抱著親人痛哭流淚的人們,麥家決定,他要回家,回去看看父親。到家後,他的父親在屋簷下抽著煙,蒼老又沉默。
  • 維護父親打架卻被甩2耳光,決裂後背井離鄉20年,回鄉父親已痴呆
    尤其獲得茅盾文學獎後,更是名聲大噪。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麥家少年時期因為家庭成分的問題,在村裡和學校一直受欺負。12歲那年,麥家為力維護父親跟同學打群架,父親怒氣衝衝的跑過來。麥家本以為父親是來替他報仇的,但父親卻當場打了麥家兩耳光!麥家從此跟父親決裂,背井離鄉20年,再也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
  • 12歲被父親當眾打耳光,冷戰20多年,回頭卻發現父親已經老年痴呆
    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可是卻有很多人因為父母過於嚴格而離家出走,造成了後悔終生的遺憾。今天小編來介紹的便是一對父子冤家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麥家,可能大家都對這個名字沒有任何印象。不過,大家一定讀過他的作品。
  • 讓董卿推掉主持,高曉松從美國連夜趕回,這個男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但在影視文化界,他的名字可謂是塊金字招牌。其便是發布新書能讓董卿推掉所有主持工作,高曉松從美國連夜趕回的麥家。 麥家何許人也?1964年,他出生於浙江省富陽市一個比較特別的家庭,他爺爺信奉基督教,外公乃是一個地主。如此尷尬的家庭成分,在那個年代自然要受到不少非議。因此,麥家的童年其實過得並不幸福。不但沒有小夥伴跟他玩耍,甚至還有不少孩子因為他的家庭背景欺負他。
  • 12歲被父親當眾打兩耳光離家20多年,回頭卻發現父親已經老年痴呆
    麥家01 12歲被「霸凌」,父親卻扇了他2耳光,從此結仇1964年,麥家出生在浙江富陽大源鎮蔣家門口村。他越來越不愛說話,拒絕跟任何人交流。連他媽媽都說他是「洞裡貓」,要麼在蜷在角落,要麼挨牆根走。1976年的一天,12歲的麥家被打了。因為是全校的歧視對象,推推搡搡對麥家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 麥家:兩個信封,一封2000美金,一封兒子的信,董卿聽後淚奔
    我身邊的一位年過40歲的姐姐說:前後看了三遍《人生海海》,我才知道,原來人真的可以饒過自己,饒過別人,看到最後一頁,我淚流滿面。《人生海海》除了能讓普通人走出自己親手建造的牢籠之外,還被很多名人明星津津樂道,比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董卿,高曉松。為什麼這些人都喜歡看?
  • 12歲農村少年被打,父親卻扇他耳光,離家20年父親離世前才和解
    12歲農村少年被打,父親卻扇他耳光,離家20年父親離世前才和解人生雖然如同一條直線一般,只有向前永無回頭之日,雖然每個人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一些遺憾,我們也終究無法回到過去。但是卻可以通過心裡的和解讓自己越過曾經的那道屏障,讓自己的眼界開闊起來,成為更好的自己,原諒別人也是原諒自己!
  • 董卿流露不為人知的一面:時至今日我依然極度自卑,但我放過自己
    她更是連續十三年主持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連續八年被評為央視年度「央視十佳主持人」。在麥家先生新書《人生海海》的發布會上,董卿談起了自己的原生家庭。董卿再次回憶起父親對她的嚴苛,原本語氣平和的她,說到這裡,略微多了一絲絲哽咽:「他對我的嚴厲和苛刻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 12歲少年被父親扇兩耳光,結仇20年後,回首父親已老年痴呆
    1964年,麥家出生在浙江富陽大源鎮蔣家門口村。艱難十年,給麥家留下了童年陰霾,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親立場有問題,他從小就被同學、老師被歧視。這一切帶給麥家數不盡的白眼和欺辱,他在外面忍受欺辱和不公,而回到家還要面對父親的粗暴和拳頭。當他與同學因父親的立場問題而發生爭執時,卻被父親狠狠打了兩個耳光,從那一刻,麥家心裡恨死了父親,他發誓從此不會再叫他一聲爹。血液,從他的鼻子裡流下,流進嘴裡,順著脖子一直滑到褲襠。
  • 因12歲的兩耳光,與父親冷戰20多年,回頭卻發現父親早已老年痴呆
    但粗暴又簡單的父親匆匆趕來,不但沒幫他,還重重地甩了他兩個耳光,更欲拿竹槓抽他。後來,麥家在《至父親》一文中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把我已經受傷的鼻梁都打歪了,鼻血頓時像割開喉嚨的雞血一樣噴出來,流進嘴巴裡,我像喝水一樣,一口口喝下去都盛不下,往胸脯上流,一直流到褲襠裡。」就是因為12歲時這兩耳光,打開了與父親冷戰20多年的序幕。
  • 拖延帝糾結了四十年,最終拋棄妻子離家出走
    而「拖延症晚期」的託爾斯泰卻考慮了大半輩子,才終於決定離家出走。「知道」(nz_zhidao)告訴你,託爾斯泰究竟為何要離家出走。1910年10月末的最後幾天裡,列夫·託爾斯泰在曠日持久的糾結之後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離家出走。
  • 遭夫家三兄弟家暴,女子離家出走十餘天,父母苦勸:為孩子回家吧
    下午五點,李亮的妻子曾女士離開了家裡,就此離家出走,至今已經十多天了。在這十多天裡,李亮在送孩子上學後,便會騎著自己的摩託車來到縣城裡尋找妻子,但一直沒能找到。曾女士的父親也說,李亮曾在街上暴打過自己的女兒,李亮家暴過兩次,李亮的大哥打過兩次,李亮的弟弟也打過一次。如果曾父曾母所言非虛,那麼對張女士實施家暴的並不只是李亮一人,而是以李亮為首的婆家所有成年男性。面對這三個男人,曾女士根本沒辦法保護自己。
  • 尋找14歲於河北省邯鄲市肥鄉縣離家後失蹤至今26年的李俊昌
    姓名:李俊昌性別:男性出生日期:1980年3月5日籍貫:河北省邯鄲市肥鄉縣失蹤日期:1994年11月26日被尋人早期照片特徵描述:離家出走前臉上在放炮時,炮轟在左臉上有輕微傷痕是圓形的,不仔細看看不出來。離家出走是身高155,穿一件藍色棉襖,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