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說說中國最早寫了「地球」的詩歌是哪一首

2020-12-14 無心隨墨
地球

我們現在對「地球」這個名詞已經是太過熟悉了,說不定有時一天還會說上好多次。可是你否知道,「地球」這個名詞的歷史其實並不算十分久遠。在古代各國,對地球形狀的猜測就有多種,這裡面自然也有認為是球形的,但畢竟都是假說和猜測,直到十六世紀才由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的第一次人類環球航海證實。在明末,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為中國帶了這種理念,他在為中國皇帝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上,第一次出現了「地球」這個名詞。在此之前,中國有大地的概念,卻沒有地球的概念,所以把地球作為一個概念和名詞寫進詩詞裡肯定不會很早。

《坤輿萬國全圖》

有人查找唐宋詩詞,得到一個結論,宋朝的薛嵎就已經在《太白山觀雪》裡寫到「地球」了,而且他說地球是「大地球」,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先看詩:

二十裡松聲,千山雪未晴。

人當絕頂見,吟到此時清。

大地球琳滿,空林鳥雀驚。

老僧觀物化,無滅亦無生。

作者薛嵎,字仲止,一字賓日,號雲泉,是一位不太有名的南宋後四靈派詩人。他一生仕途不順,數試不第,45歲才考中進士,官也只做到福州長溪縣主簿。太白山是位於陝西寶雞的一座歷史名山,風景也不錯。而薛嵎這次就是在這座名山觀雪,而詩歌裡面也確實有「大地球」的字眼,但這個「地球」和我們所說的「地球」是一回事嗎?

太白雪峰

詩歌首聯就點明了環境,風聲呼嘯,大雪不息。頷聯緊接著寫,要看雪,就要到山的最高處去,而看雪吟詩,環境清冷,自己的詩歌也似乎受了天地之氣,清靈了起來。

頸聯裡一上來就是那句「大地球」,讓現在人一讀似乎還有點感覺搞笑。但這個「大地球」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還是先看下一句,「空林鳥雀驚」,空寂的山林鳥雀都受驚了。律詩講究中間兩聯要對仗,那麼「鳥雀」是一個名詞,應該對「球琳」才對,這一下子就不對了,剩下「空林」就對「大地」了,這說明「地球」在這裡根本就不是一個連在一起的詞語啊。

這裡的「大地」不用多說,卻多出一個不太容易理解的「球琳」,是個什麼東東呢?古代造字,形聲字是主流,這兩個都是形聲字,左邊的偏旁都是「王」,稍微有點文字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在偏旁裡,這個「王」其實就是「玉」字,帶這個偏旁的基本都和玉有關係,比如「玫瑰」(這個最早確實指玉石),比如三國大人物周瑜的名「瑜」和字公瑾裡面的「瑾」,我們常說「懷瑾握瑜」,裡面的「瑾」和「瑜」都是美玉的意思。還有「璞」、「理」、「瑕」等都和玉有關係。而這個「球琳」其實也是美玉的意思,所以他的「大地球琳滿」,真正的意思是,大地是到處都是雪,這裡只是用美玉來比晶瑩純潔的雪而已。

這下應該明白了,所謂「大地球」,是不存在的。

太白山

這首詩最後一聯就不多解釋了,無非用佛教的理論寫自己的感悟罷了。

這樣很多人難免失望,竟然沒有「大地球」。其實現在很多理念進入詩詞,時從清末黃遵憲「詩界革命」之後,當時他的詩歌中運用了很多現在的天文地理科技的內容。我下面找了一首真正寫地球的詩(是不是我國第一首寫地球的,我也不知道),大家欣賞一下寫的如何。

海行雜感

星星世界遍諸天,不計三千與大千。

倘亦乘槎中有客,回頭望我地球圓。

這首詩題目叫《海行雜感》,當然內容就是寫的海上航行的事情。前面兩句可以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夜晚行走海上,看到的是無數的星星。第三句運用了一個典故。據說某人曾乘小船不知道走到哪裡了,結果回來一打聽,自己竟然順流直到牛郎星那邊了,可見海天相通。這句假設有人乘船到了天上,回頭會看到什麼,那當然是圓圓的「大地球」了。

這首詩融現代的天文地理知識與詩歌,別說,在當時是很受歡迎的,這也是他「詩界革命」中的一項內容,而且還對中國詩歌的發展影響頗大。

這之後就有很多人寫到「地球」了,你知道那首詩裡有呢?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球日最早出現在哪一年 臨沂人知道發起人是誰嗎
    世界地球日是去全球最大的環保節日,關於世界地球日的來源和發展卻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世界地球日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最早出現在1970年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但人類的活動卻對地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 世界地球日,讓我們一起保護地球!
    地球是人類共同體,保護地球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責任。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地球行動中來,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決議確立「世界地球日」。那麼世界地球日是幾月幾日呢?
  • 4.22世界地球日發朋友圈愛護地球的文案,愛護地球的名言說說
    地球是我家,人人愛護它。世界地球日快樂!金星上沒有金,木星上沒有木,水星上沒有水,火星上沒有火,土星上沒有土。宇宙浩渺,像地球這樣宜居的家園還沒發現第二個。世界地球日,請珍惜地球,愛護地球!不亂扔垃圾,別四處汙染,只有先清潔我們周圍,才能清潔美麗的地球;只有先清潔我們心靈,才能清潔整個世界。
  • 世界地球日50周年:「為地球祈禱,為自然發聲」
    地球日的使命世界地球日活動每年在4月22日舉行,今年地球日將迎來50歲生日。古語說:五十知天命。世界地球日已走過半個世紀,今年的主題顯得格外重要。地球如今面臨最嚴峻的問題是氣候變化,於是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為「氣候行動」。地球日官方對這一主題做出解釋: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但也蘊藏了無限機遇。
  • 珍愛地球,變廢為寶 世界地球日主題教育活動
    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舉行世界地球日主題教育活動  未來網4月21日電(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羅維旭)4月22日是每年的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這是一個世界性的環境保護紀念日,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 中國動物 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 世界地球日|你對世界地球日了解多少?
    1970年4月22日,丹尼斯·海斯主持了第一屆「地球日」。據統計,這一天全美有超10%的人們參加了活動,可謂是聲勢浩大。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如今,雖然人們已經有越來越強的環保意識,但是大氣汙染、水汙染、全球變暖等問題依舊嚴峻。
  • 世界地球日是幾月幾日 地球日時間
    總所周知,地球是我們賴以生活的環境。隨著人們對地球母親的保護力度的進一步加深,圍繞著地球母親也創辦了一系列活動。世界地球日就是以保護地球環境創辦的一個節日。   1970年4月22日,美國倡導了環保第一個地球日。當天全美有1萬所中小學、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個社區以及各大團體共2000多萬人參加了首個地球日活動。
  • 「世界地球日」貴陽市城西小學 「愛護地球 守護希望」活動作品
    今年的4月22日是世界第51個地球日,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母親,所以在生活中要恪守綠色的生活方式,保護她、愛護她。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特殊時期,讓大家更意識到保護地球家園的重要性。我們希望以世界地球日為契機,在孩子們的心靈播種下愛地球的種子,增強環保意識,讓孩子們成為「綠色生活」的踐行者!在學校大隊部的倡議下,各個中隊都積極開展的關於「地球日」的環保活動,孩子們有的做手抄報,有的繪畫,有的寫下詩歌,也有的用鏡頭記錄下我們美麗的家園…來表達自己對地球母親的感謝、感激之情。
  • 世界地球日|讓地球因你而變得不同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在每年的4月22日舉辦,是為了提高民眾對於世界環境問題的意識,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1970年4月22日,美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數十萬群眾參與集會,呼籲創造一個清潔、簡單、和平的生活環境。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世界各地舉行形式多樣的環保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肯定。此後,每年的4月22日被確定為「世界地球日」。
  •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 「愛地球,即刻行動」
    1970年,兩位年輕的美國人發起了「世界地球日」的活動。2020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也是我們在全球疫情的當下需要去踐行的生命課題。
  • 世界地球日,我們能為地球做什麼?
    #地球日我在行動#今天是2020年4月22日,農曆三月卅日,第五十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今天不經意間見到的新聞還有:江蘇連雲港化工廠起火、山東煙臺蓬萊發生山火、濟南長清1.0級地震,以及持續發酵了很久卻未見任何方面的「直把蘇州作許州」事件。在疫情的影響下,年後的一個月人類被禁足了。
  • 生態中國報導:中國綠髮會、IFCE2020世界地球日活動,助力地球蔚藍...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到來的前兩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來到位於商洛市柞水縣的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到生態文明寫入憲法,中國社會各界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各個領域的工作上投入了巨大心力。為地球祈禱為自然發聲今年是世界地球日50周年。
  • 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總結
    克東三中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總結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根據上級部門要求,結合我校自身特點,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活動方式包括線上班會、觀看視頻、寫讀後感等,以此號召全校師生不斷提升保護地球、珍惜資源、美化環境的科學發展理念,推廣垃圾分類、節約資源、綠色出行等生活方式,鼓勵青少年增強珍惜自然資源,保護地球環境的意識。珍愛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美麗家園,保護地球,就是每個人的責任。
  • 地球日是地球生日嗎?錯了!
    4月22日,一年一度的地球日來了!儘管全世界被冠狀病毒蔓延,但是仍然無法阻擋地球日50周年帶給我們的喜悅,慶祝這一神聖的日子!那麼地球日的來由到底是什麼呢?地球日是地球的生日嗎?顯然不是的,其實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的,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主要是提高群眾保護環境的意識,保護地球生態,時間定在每年的4月22日,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那麼對於科學家來說,紀念和慶祝地球日有什麼更加深刻的含義嗎?
  • 世界地球日丨珍愛地球,石家莊市莊園小學開展「世界地球日」活動
    世界地球日丨珍愛地球,石家莊市莊園小學開展「世界地球日」活動 2020-04-22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地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牽動著世界人民的心,仿佛是地球母親不堪重負,向我們昭示她的傷痕和不滿。而今天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地球孕育生靈萬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也需要大家保護,生態文明的建設也需要每個人都參與進來。
  • 今天,世界地球日創立50周年
    在顧炎武那裡,「天下」還是一個借代,是虛指;天圓地方,天蒼地黃,蒼天之下,便是整個世界,是一個比朝廷還大的世界。而今天,恐怕這個「天下」,將是一個很具體、很實在的東西。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應對氣候變化的巨大挑戰,已使該問題成為五十周年最緊迫的話題。幾百年來,我們中國人的供桌上,會供奉一個「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時代不同了,我把它改一個字,叫「天地眾親師」,這五個因素,都會影響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命運。
  • 世界地球日,讓地球多一抹綠色
    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我們要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更加珍愛、保護地球母親。今天,我們迎來了第51個世界地球日。很多動物,世界再無其影像,很多夜空,繁星不再明亮,很多地域,已失去原來的模樣。不讓風沙肆虐,不讓藍天成為朋友圈裡炫耀的東西。守護地球家園,追求和諧共生,我們從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