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黔桂四省區交界處,這裡有四省立交橋之稱,她位居烏江和北盤江的分水嶺,素有貴州高原明珠、祖國西南煤海之稱;這裡風光獨特,全境位於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區,是名副其實的天然避暑勝地, 曾有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名縣、中國最美休閒度假旅遊名縣等稱號,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遊》最佳全域旅遊目的地。2020年7月她獲批撤縣設區,成為貴州省現階段最年輕的市轄區,也標誌著六盤水市告別了單區市,進入了無縣時代。
水城區地處貴州省西部六盤水市腹地,2019被評為中國西部地區百強縣;四周分別與盤州市、普安縣、六枝特區、納雍縣、鐘山區、赫章縣、威寧彝族回族自治縣、雲南省宣威市等地相鄰;境內有六盤水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盛夏多雨,水拱城垣,故名水城,縣因城名;另說因水城河得名,清愛必達《黔南識略》:城外有河一道,自城西分為二,環城流至城東南複合為一,東流入亂山中,城之得名以此;另據光緒《水城廳志》載《水城廳城池圖說》稱:環城皆山,而胡以水名城濠外四面皆平田也,盛夏雨久,溪流暴漲,則水高數尺,人行路在出沒隱見間,而田塍皆沒,上下數十裡,淼淼然若湖海,此水城所由名也。
下轄9個街道、11個鎮、10個民族鄉:雙水街道、尖山街道、老鷹山街道、董地街道、海坪街道、新橋街道、以朵街道、石龍街道、紅橋街道,阿戛鎮、陡箐鎮、米籮鎮、雞場鎮、發耳鎮、都格鎮、勺米鎮、玉舍鎮、化樂鎮、比德鎮、蟠龍鎮,楊梅彝族苗族回族鄉、新街彝族苗族布依族鄉、龍場苗族白族彝族鄉、營盤苗族彝族白族鄉、野鍾苗族彝族布依族鄉、果布戛彝族苗族布依族鄉、猴場苗族布依族鄉、坪寨彝族鄉、花戛苗族布依族彝族鄉、順場苗族彝族布依族鄉;總面積3605平方千公裡,總人口86萬,區人民政府駐雙水街道。
區境戰國初期(前475)屬夜郎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設漢陽縣,隨屬。新莽建國元年(9)漢陽縣更名新通縣,東漢復名漢陽縣。隋大業三年(607)屬昆明國。唐總章二年(669)屬於湯望州。北宋開寶七年(974)屬羅氏鬼國盧鹿部。元朝屬順元路。明屬水西宣慰司安氏土司轄地。清康熙五年(1666)設大定府,屬之;雍正十一年(1733)設水城廳,治於今鐘山區老城;因「盛夏多雨,水拱城垣,故名水城,縣因城名";另說因水城河得名;劃大定府之永順裡、常平裡來轄;乾隆四十一年(1776)平遠州(今織金縣)崇信裡、時豐裡、歲稔裡劃入。
民國二年(1913)水城廳改設水城縣,屬貴西道;三年 (1914)屬貴西道;十二年(1923)直屬貴州省;二十四年(1935)屬第四行政督察區(畢節)。1949年以後隸屬畢節地區。1965年境內另設水城礦區。1966年大河、汪家寨等10個公社析置水城特區,區縣並存。1970年水城礦區與水城縣合置水城特區,屬六盤水地區。1987年12月六盤水撤地改市,水城特區改設水城縣,隨屬至今。
2003年5月,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六盤水市鐘山區黃土坡街遷至縣內濫壩鎮。2012年阿戛鄉、蟠龍鄉、玉舍彝族苗族鄉、發耳布依族苗族彝族鄉、都格布依苗族彝族鄉、雞場布依苗族彝族鄉、勺米彝族苗族鄉、化樂苗族彝族鄉撤鄉設鎮。2013年2月木果彝族苗族鄉、比德苗族彝族鄉、保華彝族苗族鄉撤鄉設鎮;同年5月雙戛彝族鄉劃入鐘山區,鐘山區老鷹山鎮劃入。
2015年6月,原保華鎮與發箐苗族彝族鄉合置保華鎮,原阿戛鎮、鹽井鄉合置阿戛鎮,原玉舍鎮、紙廠彝族鄉改設玉舍下鎮,陡箐苗族彝族鄉、紅巖布依族彝族苗族鄉合置陡箐鎮,米籮布依族苗族彝族鄉撤鄉設鎮,濫壩鎮改設雙水街道、尖山街道,老鷹山鎮改設老鷹山街道、董地苗族彝族鄉改設董地街道。2017年11月鐘山區鳳凰街道石龍村、石橋社區、雙龍社區劃入雙水街道。2017年9月保華鎮、木果鎮、南開鄉、金盆鄉、青林鄉劃歸鐘山區。2019年7月設海坪街道、新橋街道、以朵街道、石龍街道和紅橋街道。2020年7月,水城縣獲批改設六盤水市水城區。
區境位於雲貴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的過渡處,喀斯特地貌明顯,地勢由西向東南傾斜,烏蒙山綿延境內,最高峰海拔牛棚梁子2865米,是貴州海拔第二高山脈,河流有巴都河、巴朗河、三岔河及連山河、阿勒河、化樂河等支流、有北盤江及可渡河、牯牛河、月亮河等支流。這裡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屬典型的立體型氣候,年均氣溫12.4℃,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日照時數1430.7小時,是貴州省日照較多地區之一。
這裡是中國重點產煤縣之一,有煤炭、鐵、白雲巖、大理石等31種礦產,其中煤炭現探明儲量52.3億噸;有玉米、水稻、油菜籽、小麥、馬鈴薯等農產,有黔西馬、黨參等特產;有三七、黃連、天麻、何首烏等390多種藥用植物;有珙桐、紅花木蓮、西康玉蘭、水青樹等國家保護植物;有黑葉猴、巖羊、錦雞等國家保護動物。
這裡文化底蘊濃厚,有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之稱,南開苗族跳花節、青林蘆笙藝術節、海坪彝族火把節等民族文化逐步形成享譽省內外的文化品牌,苗族蘆笙舞已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88年水城區被評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水城農民畫獨具風骨;有彝族火把節、野雞坪歌會、跳花節、座花坡等民俗。
水城區風光秀美,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入選2019年中國最美縣域榜單以及2020年中國避暑名縣榜;有玉舍國家森林公園、天生湖奇錦生態旅遊區、天生橋、水城花嘎溶鬥等景點;有劍齒象化石及古人類遺址硝灰洞、高家渡鐵索橋、屯口古戰場遺址等古蹟;有東嶽殿、觀音閣、羅氏居宅等樓閣宅院古建築;密上水庫和加開營水庫是垂釣的樂園。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