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宗:大學國際聲譽受損,將窒礙香港經濟發展

2021-01-1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香港11月24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24日表示,香港高校被捲入政治和暴力旋渦中,有損人才培養和大學國際聲譽,將窒礙香港經濟發展。他呼籲,社會各界要給予青年正確引導和支持,把學生帶回和平、理性、守法的正途。

張建宗在當天發表的網誌中說,大學是培育人才之所,絕不是政治角力的場地,更不應將大學捲入暴力漩渦之中。人才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好好培育人才,香港才有更好的未來。倘若暴力持續,政治凌駕教育之上,將對學生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人才逐漸流失,教學和科研進度受阻,大學國際聲譽受損,將窒礙香港經濟發展,削弱競爭力。

張建宗指出,學校不只是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教導明辨是非的地方。學校和家長必須時刻提醒學生,切勿參與暴力或違法活動。

他說,青年是香港的未來,而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關鍵。面對艱難時刻,社會各界要加倍關顧青年,在適當時候給予正確引導和支持,培育他們成為有承擔和正向思維的良好社會公民。特區政府盼望繼續與學界攜手,家校合作,把孩子帶回和平、理性、守法的正途,讓他們在安全、關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和學習。

修例風波以來,不同機構發布的全球大學排名中,香港高校的排名多有所下跌。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學下跌6名至第47名,香港中文大學下跌4名至第57名,香港城市大學下跌16名至第126名,香港理工大學下跌12名至第171名。

該機構研究人員表示,多家香港高校排名下降,與教學及研究環境得分不穩定有關。

有香港教育界人士表示,自2014年非法「佔中」以來,政治入侵大學校園的問題嚴重,學術持續受負面影響,近月更接連發生教職員遭禁錮、大學停擺等前所未見的嚴重事件,未來香港高校的全球排名跌幅恐怕還會加劇。

相關焦點

  • 張建宗:國家是香港最強大可靠的後盾
    新華社香港10月4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4日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國慶適逢中秋,衷心祝願國家富強昌盛,香港穩定繁榮。他表示,儘管香港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只要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香港有光明前景、更寬廣出路和發展空間。張建宗當日發表網誌表示,國家是香港底氣所在,也是機遇所在。
  • 張海迪會見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
    2016年7月29日上午,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在京會見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海迪主席首先介紹了內地殘疾人工作的最新進展。她說,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內地殘疾人生存狀況顯著改善,受教育程度穩步提高,康復服務不斷拓展,殘疾人各項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 張建宗:香港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勢在必行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香港11月29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29日在網誌中表示,國家安全教育對於全面保障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發揮重要作用,特區政府在香港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勢在必行。張建宗表示,特區政府會用好每年的國家憲法日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進行更具規模的公眾教育工作。特區政府將於12月4日舉辦座談會,邀請法律專家及學者等,與市民分享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張建宗強調,隨著香港國安法實施,香港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疫情一日未明朗化,香港經濟復甦仍然是荊棘滿途。
  • 張建宗:香港特區政府加強港人國家安全教育勢在必行
    【環球網報導】香港國安法實施至今近5個月,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29日)發表文章,提及國家安全教育對於全面保障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發揮重要作用,他表示,國家安全教育對於全面保障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發揮重要作用,特區政府加強港人國家安全教育勢在必行。
  • 張建宗:我見證了深圳的波瀾壯闊,深港同舟前途無量
    【直新聞按】直新聞從8月20日開始推出《香港名人看特區40年》專欄,將專訪梁振英、張建宗、梁君彥、聶德權、鄧炳強、鄧以海等香港政界人士,通過他們親自參與深圳的發展建設,見證深圳特區40年來的巨大變化與成就。
  • 美聲稱制裁4名中國官員 張建宗:無理及野蠻幹預香港內部事務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張建宗(港媒)海外網11月10日電針對美國日前再次聲稱發起所謂「制裁」多名中國官員,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0日表示「不能接受」,並形容美國此舉「無理及野蠻幹預香港內部事務」。
  • 張建宗籲港青擔當「促成者」「推廣者」角色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新社香港12月22日電 (記者 楊喆)「第八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22日在香港舉行。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致辭指出,希望香港青年繼續提升自身能力,發揮香港獨特優勢,擔當「促成者」「推廣者」角色,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資料圖:香港青年參觀濱海圖書館留影。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香港角色:「促成者」和「推廣者」
    「一方面我們是國家的一部分,但同時我們擁有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不同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張建宗介紹,香港是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擁有開放便利的營商環境及優質的專業服務,可以把這些優勢與大灣區內地九市的廣闊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和科技實力較強等優勢結合起來,通過推動大灣區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加強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至為重要
    新華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6日發表網誌表示,就香港的憲制秩序和政治體制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刻不容緩。部分人對「一國兩制」的誤解亟待糾正,加強憲法和基本法的宣傳和教育至為重要。
  • 【泰晤士排名】2020年世界大學聲譽排名莫斯科國立大學37名
    2020年的世界大學聲譽排名考查的大學數量已從前幾年的100所擴大到今年的200所,涵蓋了30個國家/地區的大學。這使其成為迄今為止對全球大學聲譽的最全面的評估。經過數據統計及加權處理,得到最終的世界大學聲譽排名榜單,共101所院校入圍。
  • 香港舉行經濟論壇 探討紓緩本地就業形勢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香港舉行經濟論壇 探討紓緩本地就業形勢新華社香港1月4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工會聯合會4日舉辦「穩經濟·保就業——香港經濟及就業前景」論壇。百餘名特區政府官員、勞工界代表及專家學者參加,探討香港未來中短期經濟下行的影響,以及如何紓緩本地日漸轉差的就業形勢。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當日在論壇致辭時表示,香港經濟正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他援引經濟數據指出,2019年上半年香港經濟已表現疲弱,持續六個多月的社會事件和暴力衝擊更令本地經濟急轉直下,旅遊、零售、餐飲、酒店等多行業損失嚴重,失業率持續上升。
  • 野村:窒礙遊戲業不確定性將消除
    野村發表研究報告指,隨著中央恢復對新遊戲的審批,騰訊(00700)及網易的投資氣氛將改善,相信窒礙中國遊戲業發展的最大監管不確定因素將會很快消除。   野村表示,馮士新提到未來對中國遊戲業的監管方向,指出業界需避免用戶過度沉迷,亦需提供正確的中國文化概念。而騰訊於2017年初便以推出自有的防止過度沉迷系統,近期亦提升臉容認證系統,以控制用戶在旗下遊戲的使用時間。
  • 張建宗:加強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至為重要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6日發表網誌表示,就香港的憲制秩序和政治體制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刻不容緩。張建宗認為,從國家憲政體制角度看「一國兩制」,憲法不但是「一國」的憲制根據,也是「兩制」產生的法律依據和保障以及基本法的立法依據及效力來源,更是香港社會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關鍵及基石。張建宗強調,增強憲法和基本法的意識、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堅決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是香港社會的共同責任。
  • 香港的未來在內地!重創的香港經濟,如何搭上國家經濟發展順風車?
    本文大概8000字,讀完共需9分鐘 受訪專家廖群系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兼職高級研究員。本文刊於2020年12月31日鳳凰網,原標題為《香港的未來在內地,要積極融入國內的內循環》。
  • 張建宗:港人要把握《基本法》本意 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
    中新社香港11月22日電 本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基本法》)頒布30周年法律高峰論壇在港舉行,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22日透過網誌回顧論壇並指出,港人要把握《基本法》的初心和本意,確保「一國兩制」的實踐不變形、不走樣。
  • 香港政務司長:理解《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才能準確把握「一...
    香港文匯網文章截圖英文版題為《理解中國憲法與香港基本法的關係是準確把握「一國兩制」的關鍵》「沒有《憲法》,就沒有《基本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文章一開始,張建宗就指出,自香港回歸中國已經過去23年,然而香港特區及國際社會很多人並不理解
  • 張建宗:公眾對政府公開資料期望日益提高
    中新社香港12月16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6日透露,特區政府各部門於2019至2020年度接獲市民根據《公開資料守則》(下稱《守則》)提出的索取資料要求超過9300宗,為歷年最多,較上年度增加逾20%。
  • 林鄭施政報告強調「正本清源」,誓言香港將「重新出發」
    與以前相比,這次施政報告中談中央和內地的全力支持多了,談「一國兩制」多了,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多了。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這次施政報告務求在政治體制上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充分表現出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帶領香港重回正軌的決心和承擔。多名香港人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都說,香港要想發展只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應做祖國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
  •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新生開啟學習之旅
    新學年,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大)錄取了近500名非本地本科生,他們分別來自阿根廷、中國內地、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中國澳門、馬來西亞、蒙古、緬甸、俄羅斯、韓國、西班牙、中國臺灣、塔吉克斯坦和泰國。國際生文化和背景殊異,使香港中大校園更為豐富多採。
  • 香港城市大學怎麼樣?一所全面發展的高等院校
    有很多即將升學的學子都在問,香港城市大學怎麼樣?那麼,我們就從香港城市大學的排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在QS2021世界最佳大學排名中,香港城市大學位居第48名,《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中,香港城市大學位列第一。通過這些排名,可以看出香港城市大學在全球還是很有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