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期待冬奧會的到來嗎?對於冬奧會的運動項目你又有怎樣的了解呢?今天小青就為你介紹一個比賽項目——北歐兩項,趕緊跟著小青的步伐來看一看吧。
北歐兩項起源於北歐,由越野滑雪和跳臺滑雪組成,在挪威、瑞典流傳很長時間,成為北歐的傳統項目,故又稱北歐全能。北歐兩項於1883年被列入霍爾門科倫滑雪大獎賽,20世紀初開始向世界推廣。
在北歐兩項的個人賽小項之中,運動員需進行90米高的跳臺滑雪和15公裡的越野滑雪。當中,運動員會於第一天進行跳臺滑雪,每位運動員跳兩次,以「姿勢分」和「距離分」計算運動員的總成績。
在「姿勢分」方面,5位裁判會從運動員由開始起動至落地時的「準確性」、「完美性」、「穩定性」和「整體穩定性」作出嚴格的評分(由最低的從0分到20分),並把最佳和最差的成績去掉,將剩下的3個分數相加起來,最高的限額分為60分。
而「距離分」方面,若運動員在跳躍後未能到達「K點」(原定目標),則會將距離乘以每米分值(1米兩分),從原來得分中扣減。但如超過原定目標的「K點」,則會將距離乘以每米分值,從原來得分中增加,得到第一日的總成績,得分愈高排名愈高。在賽事的第二天中是決賽日,在第一天成績最佳者將首個於起點出發,其後的運動員會根據與首名運動員分數之距離,按名次出發,進行15公裡的滑行,最早到達終點的就是優勝者。
在競速賽方面,形式類似個人賽:運動員要在120米高的跳臺上進行跳臺滑雪以及進行7.5公裡的越野滑雪。
賽事的第一天是跳臺滑雪,但所有的運動員只有一次跳臺的機會,是與個人賽最不同之處,但同時都是以「姿勢分」以及「距離分」作為評分,名次也是以成績的高低作次天賽事的出發次序。第二天的越野滑雪中與個人賽相同,都是以第一天中運動員成績名次作為出發先後次序的根據,進行7.5公裡的越野滑雪,最先到達終點的則為勝利者。
團體賽之中,都是分兩天作賽,首天是跳臺滑雪,次天為越野滑雪,運動員會在越野滑雪中滑行5公裡以及進行90米高的跳臺滑雪。在團體賽的跳臺滑雪內,一隊中有4位運動員,各運動員會按先後次序出發,每位運動員都有兩跳,每跳都會以「姿勢分」和「距離分」評分,一隊共有8次的得分,8個得分會合併計算。而在越野滑雪上,在第一天成績最好的一隊最先出發,及後的隊伍要根據第一天的成績,與最好的隊伍得分之差,換算為出發時間距離,滑行5公裡。
越野技術有傳統式和自由式之分,在雪板方面也存在這一區別。傳統板和自由板的區別主要是在構造和長度上:
1、自由板:自由板的板底非常光滑,從而形成一個較大的塗蠟層。這個表層的作用就是滑行。
2、傳統板:傳統板具有很明顯的弓型弧線(即有一定的張力),並被劃分為登坡部分和滑行部分。雪板的長度為身高加上30釐米。
1、自由式滑雪鞋的鞋幫應該高出踝骨,以形成一定的支撐,同時要保證踝關節能自如的活動,以確保任何時候都能以最佳姿勢站在雪板上。
2、傳統式滑雪鞋:在滑傳統技術時,人們通常穿鞋幫較低的鞋。
3、多用滑雪鞋:如果不想受項目的限制來選鞋的話,也可以選用一種多用鞋,這種鞋適合自由式和傳統式兩種技術要求。
可供選擇的滑雪杖有很多,應該根據不同的項目來選擇合適的長度。原則是:傳統式:身高×0.85(米);自由式:身高×0.9(米)。
選擇服裝一定要保證身體能自如活動,不能太緊。所有的服裝都應該具有高彈性,並應防風,防水,良好,易保養,可水洗的。
中國女子北歐兩項運動員。2019年2月12日,太原市體育運動學校選手王思佳在吉林省北大壺滑雪場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北歐兩項女子個人決賽中,以23分37秒的成績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北歐兩項女子組個人賽冠軍。
2019年2月12日,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北歐兩項比賽在吉林省吉林市北大壺滑雪場落幕。來自山西太原的趙嘉文斬獲男子個人賽冠軍
縱觀近4屆冬奧會北歐兩項獎牌榜,奧地利、挪威、德國等歐洲國家是傳統的老牌強國,實力雄厚。亞洲國家日本獨樹一幟,近兩屆連續殺入前三甲,取得不俗的成績。希望我國北歐兩項運動健兒能在北京冬奧會上創造奇蹟!
責編||尹佳麗 姜賀亮
主編||董聖潔 顧燚
審核||付國 呂佳鳴
圖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