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15日至今,股市連續暴跌令高位買基金的投資者在短期內出現很大損失,特別是那些購買了槓桿基金和指數基金的投資者虧損最為嚴重。在目前股市仍未企穩、系統性風險尚未完全釋放的情況下,後市應該如何操作才能實現早日解套,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結合A股波動規律,如果操作得當,至少有智能定投、適時補倉和伺機搶反彈等三大方法幫助你,投資者可以藉助它們減少損失,乃至回本盈利。當然,三者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不同的人群,投資者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量力而行。
從歷史經驗看,在高位被套過程中,多一分堅持加上良好的補救操作會使投資者早日迎來回本和盈利時刻。
智能定投:
風險最低耗時較長
定投是定期(一般每月1次)用一定數額的資金購買基金的投資方式,具有熨平股市波動、平滑投資成本和長期投資的特點,目前已經獲得廣泛的應用,那些長期定投績優基金的投資者收益良好。相比一次性大額投資,定投的方式風險更低,更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偏低的投資者採用。
定投要見到收益,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高位被套之後,為了縮短減虧回本時間,最好採用智能定投的方式,即「大跌大買,小跌小漲小買,大漲不買」的操作原則,這樣可以儘可能降低持倉成本,為回本爭取時間。
具體來說,在每月的定投日,假設過去一個月股市出現了大跌,此時的投資額應該適當加大(比如1000元甚至更多),而如果過去一月漲跌幅不大,則可以投入正常規模的資金(比如500元),如果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漲幅,則可以減少投入(比如200元)甚至不買,等待下個定投日再觀察。
普通定投可以平滑投資成本,相比高位被套不採取任何操作而言,可以有效縮短回本時間。但如果在低位買入更多,採用智能定投則可以大大加快這個過程。投資者不妨一試。至於股市短期漲跌,由它去吧。
適時補倉:
有助縮短解套時間
無論是買基金還是炒股,當高位被套後,投資者的本能反應往往是補倉,這在市場的上漲趨勢沒有發生根本逆轉的情況下無疑是正確的。
具體操作方面,投資者可以設定一個補倉點,比如,高位建倉的基金每虧損10%或者20%(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設定)就增加一部分資金投資,並記住補倉時間,從最近一次補倉時間算起,如果持倉的基金虧損再度達到10%,可以進一步補倉操作,如果不再出現跌幅超10%的情形出現,很可能意味著股市已經企穩,可以坐等減虧回本。
相比定投來說,適時補倉面臨的風險較大,在補倉後可能會進一步被套。但補倉有助縮短解套需要的時間,更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採用,不過這類品種必須非常有把握,如果是一些高估值品種,有可能越套越深,建議操作之前,先要考慮你所買入品種未來的增長潛力,在2008年初買入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然後用補倉的方法來解套,效果將完全不同,建議對消費類、低估值品種可選擇這一操作方法,對一些重倉個股估值高、產品溢價率很高的品種,則不建議實用此方法,特別是一些臨近下折的分級B。
伺機搶反彈:
右側交易 時機不好把握
即使股市上漲趨勢沒有因短期暴跌發生改變,伺機搶反彈則是最快解套的操作方法。當股市企穩回升趨勢確立之時,投資者可以投入和被套基金本金基本相同的金額參與反彈,購買品種可以是原購買的基金,也可以是場內交易的指數基金甚至槓桿基金。不過,相比定投和補倉,搶反彈需要投資者對入市時機有較好的把握能力,此方法比較適合對大勢研判能力較強的投資者。
即使股市的上漲趨勢發生了逆轉,也不會一直單邊下跌,期間也可能出現不大不小的反彈,把握住這種反彈,也有助於減少虧損。
從目前行情看來,搶反彈最好分成幾次完成,未來或持續波動,全倉抄底很容易抄在半山腰,而彈藥已經全失。
兩次大規模高位被套:
時間是解套良藥
從基金業歷史看,曾經出現過兩波大級別的高位被套過程,其一是2007年歷史高位大量資金借基入市,結果遇到2008年金融危機,大幅被套,高位被套幅度超50%的不在少數,但截至今年5月底,幾乎所有被套投資者都迎來了解套甚至大幅盈利,期間只要投資者在相對低位加倉,都會儘早實現解套。
另一波高位被套發生在2009年,當時股市大幅反彈吸引了數千億資金購買基金入市,結果大盤從2009年底之後一路下行並於2014年中見底,隨後的一波上漲則令投資者紛紛解套。
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躺在原地解套並不是最好的投資方式,與其躺著解套,不如在低位持續加倉,或者採取定投的方式來減少虧損度,回本的速度相對會快很多。
從歷史經驗看,在高位被套過程中,多一分堅持和良好的補救操作會使投資者早日迎來回本和盈利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