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瓊沒有去押送糧草,他為單雄信求情,李世民會不會答應?

2021-01-11 棲鴻看紅樓

這是《隋唐演義》裡的一段故事,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電視劇、電影、小說、戲曲。大概內容是說,十八路反王之一的單雄信兵敗被俘,不肯投降李世民。他原來的朋友、部下羅成程咬金等人到法場生祭,眼睜睜看著故主、好友赴死,卻沒有任何辦法。

單雄信的好朋友中,還有一個秦瓊,是救過李淵性命的恩人,這時正好押送糧草,不在現場。於是有好事的讀者觀眾提出這個問題:如果秦瓊在場,他能否求情救下單雄信的性命?

答案是沒用。誰求情也不行。因為決定單雄信生死的,不是唐王李世民,而是單雄信自己。

京劇《鎖五龍》,講的就是這段故事。裡面有幾句唱詞,可以鑑賞一下:

「他叫我降唐我不愛,情願一死赴陽臺」。

李世民有意勸降單雄信,但被單雄信拒絕了。

不合作,可不可以「長安賣卜」,做一個不問政治的隱士呢?不行。看下一句:

「今生不能把仇解,二十年投胎某再來」。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這是江湖人赴死時的常用語。而單雄信則說「二十年」以後還要再來,不是再來人世,而是上承「不能把仇解」,也就是說投胎轉世之後,他還要來向李世民報仇的。

為了加強語氣,接下來他又這樣唱:

「今生不能食爾肉,你坐江山爺再來」。

同樣是表達報仇的決心。

作為戰爭的勝利者、新王朝的統治者,李世民再寬容,也不可能縱容敵人的報仇決心。單雄信再傻,也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反覆表明報仇的決心,就是打定了主意赴死。

在文學作品中的單雄信,並不是一個政治家的角色,而是一名真正的綠林英雄、草莽好漢。他快意恩仇,沒有什麼政治覺悟、政治意識,甚至也沒有仁義思想、愛民觀念。

「號令一聲綁帳外,不由得豪傑笑開懷。某單人獨一騎把唐營踹,只殺得兒郎叫苦悲哀。遍野荒郊血成海,屍骨如山無處裡葬埋。」

這一段唱詞,非常豪邁。但是!炫耀武功,應該說戰勝過多少名將才對吧?殺了多少普通士兵,血流遍野、屍骨如山,是武功高強,還是濫殺無度?

單雄信分不清其中的區別!

同樣的,他也不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

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把奪取江山、建立政權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在隋唐之際,戰亂頻仍,亂世的英雄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像韓信那樣忍受腳下之辱以成大事,是一種人生選擇。成王敗寇,快意恩仇,淡看生死,蔑視群小,是另一種人生選擇。

單雄信從來沒有把「活下去」看得多麼重要。是他主動放棄了生命。他甚至故意激怒李世民,以求一死。

如果他想活,不需要任何人的求情,只要對李世民服個軟——不是投降,只要保證放棄報仇,李世民很容易放過他。我不是說李世民多麼大度,而是正在奪取天下、招攬人心的時刻,李世民一定會努力經營出大度寬容的姿態。

但是單雄信不想活。他不想活,那麼秦瓊、羅成、程咬金,不管是誰,也沒有能力動搖他的求死意志。

程咬金、羅成去刑場生祭單雄信,而沒有嘵嘵不休地替他求情,才是真正的朋友:他們尊重單雄信的求死意志,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他。

秦瓊更重義氣。如果他在場,他也只會更尊重單雄信的選擇。

誰也救不了他。

相關焦點

  • 如果秦瓊沒有去押送糧草,他會為單雄信求情麼?
    有人好奇,要是當初李世民殺單雄信時,沒有讓秦瓊去運糧草,他會不會為單雄信求情呢?有一些資料記載說在李世民殺單雄信的時候,故意將秦瓊支開去運糧草,防止他會求情,事實上真的如此麼?秦瓊會為單雄信求情麼?首先我們姑且不說兩人的關係有多好,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他們不會真的像小說中那樣親密,既然這樣,秦瓊為他求情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
  • 如果秦瓊當時身處唐營,並為單雄信求情,李世民會放過單雄信嗎?
    之後一行人為救程咬金砸牢反獄,跑到了瓦崗寨自立了「大魔國」。本來兄弟之間倒也相安無事,但隨著李密的到來,兄弟之間發生了間隙,單雄信負氣出走,投靠了洛陽王世充並成為了他的女婿,而其他人都投靠了李世民效力於大唐!之後,羅成掛帥攻打洛陽,在兩軍對壘期間,秦瓊被會妖術的聶士雄用金缽所傷,不得以,只能回老家養傷。
  • 李世民要殺單雄信,如果當時秦瓊為他求情,李世民會答應嗎?
    在民間流傳的隋唐演義小說中,「小孟嘗」秦瓊和「小關羽」單雄信是不可分割的生死之交,可為何在歷史上李世民要殺單雄信時,沒看見秦瓊站出來為單二哥求情?其實,秦瓊是不可能為單雄信求情的,和小說《隋唐演義》中描述的不同,歷史上的單雄信和秦瓊是沒啥交情的,兩人的關係反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敵對性質。秦瓊和單雄信的人生軌跡是不同的,單雄信是綠林豪強出身,很早就跟隨翟讓上瓦崗寨,做了造反的山大王。
  • 借秦瓊押運糧草,處死了單雄信,假如秦瓊在場,他會出手相救嗎?
    武德二年,秦瓊、程咬金等人去了李唐。唐朝皇帝李淵安排他去秦王李世民家。李世民對他很客氣,直接授予馬軍所長一職,並跟著自己去看守長春皇宮。唐軍攻佔宋金剛後,李小基戰敗,許多唐將軍被俘。李世民派秦瓊帶兵,打敗在梅良川凱旋歸來的宋軍將領虞志功。
  • 單雄信被殺,秦瓊為何見死不救?背後黑手是徐茂公和他!
    有一種情叫「袍澤生死情」;有一種愛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隋唐時期徐世勣和單雄信之間的兄弟情感天動地。
  • 李世民處死單雄信時,那麼多瓦崗寨舊部,為何只有李勣一人求情?
    這麼多前瓦崗寨的戰將當時都在李世民麾下,為何只有李勣肯幫單雄信求情?相信深受演義和電視劇影響的瓦崗寨粉絲們也不理解,好兄弟、講義氣的原則到哪去了?其實,當時在李世民麾下,也只有李勣夠資格也有義務為單雄信求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 李世民執意要殺掉單雄信,瓦崗寨眾將只有一人為他求情
    在武德元年時期,當時的李世民下令處死了一部分人,而在這群人裡還包含了大將單雄信,在行刑的現場,徐世勣還曾隻身一人努力的為單雄信求情,希望李世民能夠放過他,甚至想用自己獲得的功績來換他的性命。但很可惜的是,最終還是被拒絕了,而沒能成功的徐世勣感到非常的自卑,畢竟單雄信救過他的性命,為了報恩將自己身上的一塊肉切了下來,讓單雄信吃掉,以展現出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忘記當時留下的誓言。看到這裡許多人一定都很好奇,為何李世民不管怎樣都要殺了單雄信呢?我接下來就為你們分析一下單雄信與李家結下的恩恩怨怨。
  • 李世民不顧徐茂公的求情,也要斬掉單雄信,真實原因其實很複雜
    單雄信雖然曾經差點一槍把李世民殺死,可是就這樣的仇恨,李世民便不管誰求情,也要把單雄信殺掉麼?我想可能真實的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這裡我將分為兩種情況來跟大家講一講。單雄信的好兄弟徐茂公、秦叔寶、程咬金以及羅成等人都勸誡單雄信投降李世民,可是單雄信始終不願意,並且視死如歸,因此最後單雄信就被李世民給殺了,為了殺掉單雄信,李世民還專門把秦叔寶支走,讓其去運輸糧草,免得秦叔寶為單雄信求情。
  • 秦瓊秦叔寶為何見死不救單雄信,原因何在?
    此時秦瓊已經是李淵的手下,單雄信獨踹唐營,英雄莫敵。顯然做法過於出格。也算是道不同不與為謀,雖然秦瓊去救單雄信,可單雄信只求一死,最後被殺也無可奈何。歷史上的秦瓊從出身和經歷來說,和單雄信有交際的地方很有限。當時唐軍中地位比秦瓊高的多的李勣向李世民反覆求情,但沒有任何作用。歷史上的秦瓊早年是隋將來護兒部下,參與過隋煬帝徵高句麗。
  • 李世民要斬殺單雄信,為何求情之人只有徐茂公,秦瓊等人呢?
    熟知隋唐歷史的人,一定會知道單雄信這個人。單雄信是隋唐時期的一員猛將,被人稱為「飛將軍」,他甚至有兩次差點要了李世民的命。公元621年,李世民在牢虎關之戰裡,大敗竇建德。洛陽軍閥王世充無奈之下,率眾投降於李世民,李世民放過了王世充,卻斬殺了其帳下的單雄信。
  • 程咬金忽悠單雄信:除我之外的人都可以殺 單雄信問:秦二哥呢?
    也變成了只會三板斧。但是有一部京劇,還真演得比較貼近實際:秦瓊在唐營地位極高,有他在場,李世民還真殺不了單雄信;視死如歸的豪邁英雄單雄信,慷慨赴死前,念不忘的也是秦瓊秦叔寶;而程咬金則是粗中有細的滑頭一個——《新唐書》《舊唐書》記載的程咬金就是這樣一個人:秦瓊投唐,是程咬金建議的,玄武門之變,程咬金是積極地鼓動者,程咬金年近七旬當主帥,領著蘇定方北徵突厥的時候屠城搶錢,而且回來後也就是被停職兩天就異地做官去了
  • 秦瓊賣馬是什麼典故?歷史上的他真需要單雄信幫助?史書說用不著
    為籌錢治病,他準備將心愛的黃驃馬賣掉,而他去賣馬的地方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二賢莊,莊主是號稱「小關羽」的單雄信,秦瓊跑那去賣馬,是知道二賢莊買得起他的馬,也會公平交易。秦瓊離開二賢莊後,又遇到了王伯當,經過王伯當的牽線,秦瓊終於還是和單雄信結識了。知道了「小孟嘗」的實際情況,「小關羽」當然不會再放他離開,於是,秦瓊就留在了二賢莊養病,時間長達八個月,這麼長時間,足夠氣味相投的秦瓊和單雄信成為生死兄弟了,這就是秦瓊賣馬這句成語的典故來歷。
  • 殺掉單雄信!
    翟讓帶領著徐茂公、單雄信還有自己的親信去赴宴,酒過三巡後,翟讓讓單雄信等人退下,並且給翟讓拿出了一把寶弓,讓他鑑賞一番,結果弓還沒有看完,翟讓就被人給殺了,而徐茂公也被李密的人砍傷,在門口的單雄信看到這種情況後,直接跪地求饒。單雄信哪裡有想過給自己的老東家報仇呢,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說。
  • 李世民為何要殺死單雄信,該如何解釋呢?
    單雄信忠於王世充不投降李唐,李世民認為單雄信不能為己所用,必須要斬草除根,免除後患。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攻破洛陽,王世充率部投降,王世充手下的兩千餘名官員,大多數得到了寬恕,但是其中有李世民認為罪大惡極的十餘人全部被處死。
  • 一向愛才的秦王李世民為何執意斬殺驍勇善戰的單雄信?
    而且在李世民與王世充的鬥爭中多次險些殺死或活捉李世民。那麼,這樣一位驍勇的將軍在跟隨王世充投降李唐後,為什麼一向愛才的李世民不顧眾人勸阻,執意殺掉他呢?綜合史料和當時的背景,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秦王李世民的記恨。在李世民圍攻洛陽期間,富於冒險精神的李世民多次親自帶領少數騎兵偵查王世充軍營。多次被王世充軍隊追殺,經歷險情。其中與單雄信相關的就有好幾次。
  • 江湖「總瓢把子」單雄信被砍頭的時候,為何只喝程咬金的送行酒?
    秦瓊、徐茂公、羅成等好漢歸服了李世民麾下,而當時單雄信卻投奔了另一農民武裝「領袖——王世充。▲單雄信單雄信為什麼不和眾兄弟一起投靠李世民呢?原來李世民的父親李淵在隋朝為官時,曾誤殺了單雄信的哥哥單道。雖然是誤殺,當時作為黑道老大的單雄信覺得臉上無光,但一直沒機會為哥哥報仇。
  • 單雄信被殺時,大罵結拜的秦瓊等人,為何唯獨沒罵程咬金?
    瓦崗寨的兄弟們,曾經學習桃園三結義的情誼,結拜為兄弟。所以單雄信跟秦瓊、程咬金等人的關係,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可是後來瓦崗寨成了李密的天下,導致英雄們分道揚鑣。
  • 單雄信被殺,大罵瓦崗寨兄弟,只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在這些兄弟當中單雄信和秦瓊關係最好,當初秦瓊受困時得到單雄信的無償幫助,並與秦瓊母親大壽時,準備厚禮千裡迢迢來到秦府給秦母拜壽,在秦瓊眼裡單二哥就像自己親哥哥一樣。單雄信是隋朝末年的猛將,勇武過人,擅長馬上用槍(也有說是馬槊),他和徐茂公一起參加了翟讓的瓦崗軍反隋,後來翟讓被殺,眾人推舉程咬金為王,單雄信被封為"五虎將"之首。
  • 為何朱元璋放過張定邊李世民不赦單雄信?原來我們都冤枉了唐太宗
    這意思就是我早就知道你辦不成這件事,因為我知道李家父子恨我入骨,你去說情一點用都沒有,你已經盡力了,我一點怨言和遺憾都沒有,你也別自責了。這正表示了單雄信看淡生死的坦然: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單雄信走得很欣慰,走得很坦然。
  • 歷史上真實的單雄信:武藝絕倫,但有一致命缺陷,讓時人不齒
    於是單雄信孤身一人離開了瓦崗寨,被王世充發現後收到帳下,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單雄信,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後,徐世勣為單雄信求情,但他因兄長被李淵誤殺,至死不肯投降唐朝,最後被殺,所以是個悲劇人物。